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430|回复: 5

深藏在胡同里的贵族生活[组图]

[复制链接]

0

主题

130

回帖

214

积分

中级会员

热心会员

积分
214
发表于 2006-3-15 03: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繁华喧嚷的北京老城里,在纵横交错的胡同深处,老北京的四合院,仿佛被现代文明唤醒的、尘封了多时的记忆,悄然复兴。曾经被风雨侵蚀而黯然失色的朱漆大门又在重妆亮彩,只不过侯门深院告别了往昔森严的门第等级,用它记载着历史的高贵迎接着新的主人。

  北京的四合院,始于十二世纪,它的建筑规制严格地符合封建社会宗法制度的要求,是北京城数百年来的传统住宅形式。

  “四”是说东西南北四面,“合”是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这就是四合院的基本特征。四合院布局严整,而且长幼有序,各居其室,作息方便。

  北京的四合院,大大小小,星罗棋布,或处于繁华街面,或处于幽静深巷之中;大则占地几亩,小则不过数丈,据专家介绍,老话有“看好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说的就是大多数四合院的基本占地面积。

  从前,北京人住房讲究很多,俗话说:有钱不住东南房,冬不暖,夏不凉。北京的胡同一般是东西走向的,胡同北边的四合院叫正座,大门一般开在院子的东南角;南边的四合院叫倒座,也就是东南房,大门一般开在院子的西边角。

  

  四合院建筑的布局,是以南北纵轴对称布置和封闭独立的院落为基本特征的。按其规模的大小,有最简单的一进院、二进院或沿着纵轴加多三进院、四进院、五进院等等。北京的四合院住宅,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在结构、材料、施工方法上,都有一套成熟的做法。

  首先是大门,它是旧社会主人地位的一个表征。王府大门是最高形式,其次有广亮大门、如意门、墙垣门等。广亮大门只有有官位品级的宅第方可使用。

  进大门后的第一道院子,南面有一排朝北的房屋,叫做倒座,通常作为宾客居住、书塾、男仆人居住或杂间。自此向前,经过二道门(或为屏门、垂花门)进到正院。这二道门是四合院中装饰得最华丽的一道门,也是由外院进到正院的分界门。

  在正院,小巧的垂花门和它前面配置的荷花缸、盆花等,构成了一幅有趣的庭院图景。正院中,北房南向是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正房、厢房和垂花门用廊连接起来,围绕成一个规整的院落,构成整个四合院的核心空间。

  过了正房向后,就是后院,这又是一层院落,有一排坐北朝南的较为矮小的房屋,叫做后罩房,多为家里的女眷居住,或为库房、杂间。

  

  四合院里的绿化也很讲究,各层院落中,都配置有花草树木、荷花缸、金鱼池和盆景等。老北京人讲究较多,如院门前不能种槐树,因为以前槐树上会掉下来一种虫子,俗名吊死鬼,担心过路人说“这儿怎么这么多吊死鬼啊”,因桑树与“丧”同音,四合院边也不种桑树。四合院里种植较多的是枣树、海棠、石榴等。

  当古老的四合院走向现代时,等级与门第被社会主义的民主所取代,禁卫森严的皇宫成了可供大众参观的博物馆,而皇城根下沉淀着数百载民族文化的四合院,却迅速变成了体现平等的“大杂院”,在由数十户分享的老宅里,原有的建筑规制已经面目全非了。

  如今,按照北京旧城保护规划,“皇城”里的许多地方被划为城市风貌保护区,老四合院将有计划地进行修复、翻建和改造,散发着幽幽墨香的老巷正在悄悄地找回昔日皇城的尊严。

  越来越多的人不惜重金在皇城古老的胡同里购置着这些现代的老四合院,或享受、或传世。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古董般的房子无疑越来越少了,它们的价值无疑已经不能再用金钱来衡量。所谓“豪宅”,谁能如斯呢?

0

主题

130

回帖

214

积分

中级会员

热心会员

积分
214
 楼主| 发表于 2006-3-15 03: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古代“红灯区”八大胡同

  

  

  

  北京的胡同多如牛毛,独独八大胡同闻名中外。因为当年,这里曾是烟叶花柳巷的代名词。 “八大胡同”在西珠市口大街以北、铁树斜街以南,由西往东依次为: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家潭、陕西巷、石头胡同、王广福斜街、朱家胡同、李纱帽胡同。

  其实,老北京人所说的“八大胡同”,并不专指这八条街巷,而是泛指前门外大栅栏一带,因为在这八条街巷之外的胡同里,还分布着近百家大小妓院。只不过当年,这八条胡同的妓院多是一等二等,妓女的“档次”也比较高,所以才如此知名。

  

  老北京城的妓院分若干等级。最早的妓院分布在内城,多是官妓。现东四南大街路东有几条胡同,曾是明朝官妓的所在地,如演乐胡同,是官妓乐队演习奏乐之所。

  内务部街在明清时叫勾栏胡同,是由妓女和艺人扶着栏杆卖唱演绎而来的。以 后“勾栏”成为妓院的别称。 明清时期,当官的和有钱的饮宴时要妓女陪酒、奏乐、演唱,叫做“叫条子”,在妓女一方,则叫“出条子”。

  

  百顺胡同

  到了清末民初,妓院主要集中在前门外大街,一是因为这里离内城较近,官员们出城享乐比较方便;二是这里有火车站,南来北往的旅客多;三是前门外大街是京城著名的商业街,相当繁华;四是这一带是戏园子、茶馆、酒楼的集中地,吃喝玩乐,可自成一体。

  据30年代末的一份统计资料,当时“八大胡同”入册登记准予营业的妓院达117家,妓女有750多人,这只是正式“挂牌”的,还不算“野妓”和“暗娼”。

  老北京的妓女分为“南班”与“北班”两种,一般来说,“南班”的妓女主要是江南一带的女子,档次高一些,不但有色,而且有才。这样的妓女陪的多是达官显贵,如京城名妓赛金花、小凤仙等。“北班”的妓女以黄河以北地区的女子为主,相貌好,但文化素养差一些。“八大胡同”的妓女以“南班”居多,故多为一、二等妓院。而其它地区的妓院,大多数是“北班”。当时在京城做官和经商的人多是南方人,因此,“八大胡同”成为这些达官贵人经常出入的地界。

  

  西壁营胡同。流传的八大胡同的说法里一种有这个胡同,那时候叫皮条营。而另一种说法里这条胡同并不算在“八大胡同”的范围内,代替它的是东北方向的“朱家胡同”。

  “八大胡同”的档次也不尽相同,百顺胡同、陕西巷、胭脂胡同、韩家潭多为一等。一等妓院,也叫“清吟小班”,顾名思义,“清吟”以饮茶、谈棋说戏为主,并非只有皮肉生意。出入“清吟小班”的嫖客多为有权势的人,当然也有文人墨客。

  石头胡同的妓院多为二等,二等妓院也叫“茶室”。王广福斜街、朱家胡同、李纱帽胡同以三等妓院居多。一、二等妓院的名字以“院”、“馆”、“阁”为主,三、四等妓院多以“室”、“班”、“楼”、“店”、“下处”命名。

  走进现在的“八大胡同”,从一些老屋老楼的建筑,你仍能体会到当年的风貌。百顺胡同最初曾设有太平会馆、晋太会馆。会馆后来改为民居,据说李文藻进京朝见乾隆皇帝时,曾在这条胡同住过。如今这条胡同的老房保存得相对完好,当年从胡同西口依次排列的妓院有潇湘馆、美锦院、新凤院、凤鸣院、鑫雅阁、莳花馆、兰香班、松竹馆、泉香班、群芳院、美凤院等。

  

  韩家胡同

  韩家潭,现今叫韩家胡同,据史料记载,康熙年间,著名戏剧家李渔(字笠翁)曾在此居住。“四大徽班”进京后,三庆班曾设在韩家潭,老北京的梨园公会就设在 36号院。这条胡同多为“南班”妓院,有名的有环采阁、金美楼、满春院、金凤楼、燕春楼、美仙院、庆元春等20多家。

  陕西巷当年的一等妓院有16家,其中清末名妓赛金花入主的怡香院最有名,现在这所妓院的房屋建筑和布局保存较好。“四大徽班”之一的四喜班曾设在这条胡同里。

  胭脂胡同,过去叫胭脂巷,北连百顺胡同、南通珠市口西大街。胭脂胡同的一等妓院有10多家,其中莳花馆是一家三进带跨院的大四合院,几乎占了半条胡同。据李金龙先生考证,明朝时,这个大院叫苏家大院,有名的妓女苏三(玉堂春)曾在此居住。其正门几经变故,现在已是百顺胡同居委会。

  

  陕西胡同

  石头胡同,南口在西珠市口大街,北口在铁树斜街,清末曾设有望江会馆和龙岩会馆,是二等妓院的聚集区。这条胡同比较长,有24家二等妓院,有名的有茶华楼、三福班、四海班、贵喜院、桂音班、云良阁、金美客栈等。如今,几乎都成了民居。

  王广福斜街,现在叫棕树斜街,东连大、小李纱帽胡同,西接石头胡同,这条胡同的房屋较为破旧。

  从前,这里集中了三等妓院,有名的有久香茶室、聚千院、贵香院、双金下处、全乐下处、月来店下处等。李纱帽胡同,原来分为大李纱帽、小李纱帽两条胡同,现在已改为大力胡同和小力胡同。小李纱帽是“八大胡同”之一。这条胡同不大,总共有21个门牌号,但是在老北京,妓院就占了近20个院子。这里的妓院主要是三等,有名的有双凤楼、鑫美楼、永全院、天顺楼、泉生楼、连升店下处等。因这条胡同离一些戏园子和饭庄较近,所以也有几所二等妓院。

  

  这就是赛金花当年所在的怡香院

  朱家胡同,在早曾分为留守卫胡同和羊毛胡同,这条胡同有三等妓院20多家,有名的有怡春楼、陆生院、洪顺下处等。与朱家胡同相连的清风巷、清风夹道、朱茅胡同、燕家胡同、西羊茅胡同等,在老北京也是三等、四等妓院和土窑子的聚集地,不过没有“八大胡同”名气大。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昔日红粉飘香的烟花柳巷早已成为历史遗迹,值得庆幸的是,由于“八大胡同”老房太多,改造起来很困难,所以京城危房改造还没有涉足这里,所以在满街大兴土木的时候,它才能得以保留。

  

  怡香院内景

  斑斑点点的角落仍在老老实实泄露它的秘密,在这个晴朗的秋末的上午,阳光穿过那几百年仍挥之不去的烟尘,照亮了这些老房子。老屋不语,知道道不尽的,是沧桑。

  而如今,八大胡同已经成为北京市的一个重要景点,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前来参观,青楼的历史是一段深刻的历史,但也从一个角度反映了老北京的过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4

回帖

160

积分

注册会员

热心会员

积分
160
发表于 2006-3-15 14:5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景物依旧,人事全非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32

回帖

576

积分

高级会员

热心会员

积分
576
发表于 2006-3-15 15: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 by eric2006
景物依旧,人事全非阿.....
没错没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9

主题

2万

回帖

3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熱心會員

积分
397188
发表于 2006-3-15 19:5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它们的价值无疑已经不能再用金钱来衡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75

回帖

716

积分

高级会员

热心会员

积分
716
发表于 2006-3-15 21: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老的建筑代表着一段段走过的历史,令人怀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6-13 00:5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