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瑞士巴塞尔采访国际钟表展,世界各地表商与媒体聚齐在这里,由于多次到瑞士出席这个每年一度的钟表盛会,跟一些表商从陌生至熟络,除了谈表,我们私下吃饭,也难免闲聊孩子的问题。
S说起她小时是一副“牛小姐”脾气,一两岁开始,妈妈怎么义正词严或威逼利诱,小丫头就是不叫“哥哥”一声,两兄妹从小玩到大,现在各自事业有成,她 说:“到今天我还没叫过他一声‘哥哥’。”感觉上,她心里有一丝歉疚,但是如她所言,已改不了口,从小直唤她哥哥名字,虽然只是一个称呼,但是毕竟有别。 我两个弟弟,30多岁,对我仍以兄尊称;我的老二,从小就把“哥哥”挂在嘴边,即使被老哥欺负,哭闹后,下一秒钟还是“哥”前“哥”后,我觉得这样的称呼 是发自内心的,一般父母也这样教导孩子,很少父母会像对S那样没辄。
这看似小事,却可构成无法想像的结局;想想看,S的哥哥已三四十岁,仍没机会听到惟一的妹妹亲昵地叫他一声“哥”,这不无遗憾。如S所笑言:“我妈即使打死我,我就是不叫一声!当时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固执?”不错,就是当时不给予纠正,以致留下手尾。
教养孩子,总面对无数孩子第一次的行为失误。有些父母较不在意于孩子第一次的错,认为可以原谅;一些马上制止,以免星火燎原。对于孩子的各种举动,父母要变得神经兮兮,巨细靡遗地紧迫盯人,见坏就打吗?
基本上,一次错误行为不致造成不可改变的负面影响,但是如果这种行为经历数月或一两年,持续不断而父母仍不去注意(或像S的妈妈一样对孩子妥协),这样的行为迟早会发展成某些类似的“行为群”,进而定型为“固定的行为模式”。
S的行为可判为错吗?她们兄妹的关系很好,只是缺少一个所谓“正确”的长幼尊称,以父母当时的价值判断,S是不对的,也即成为她今天这个模式。
S的“固定的行为模式”,在我看来,还不致影响她对兄长的不敬,只是心理素质须进一步塑造。她爱哥哥的程度,不比一般人差,只是“嘴硬”而已。
有些孩子错误的行为会演变成日后不适当的“固定行为模式”,甚至有碍其成长的独立性,不只扭曲孩子的个性,破坏自理能力和人际的互动关系,也可能打击他的心理功能,直接影响学习表现。
当发现孩子有持续而特定出现的行为,父母不可掉以轻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