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25|回复: 0

他们玷污了《南京大屠杀》:中文译本错漏百出

[复制链接]

0

主题

3345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6319
发表于 2006-4-16 11: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华裔女作家张纯如最重要的作品《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TheRapeofNanking:The Forgotten
Holocaust of World
WarII)于1997年11月——南京大屠杀60周年前夕在美国出版。时隔八年,值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较为完整的中译本终于由东方出版社出版。然而,与广大读者的期望相反,这是一本翻译低劣、编辑粗糙的可怕次品,译文中的错漏曲解之处比比皆是,完全玷污了原作作为一本严肃史著的声望,也难以告慰为此书付出巨大心血甚至生命的张纯如女士的在天之灵。

  仅以中文版《南京大屠杀》的“导言”为例,其中写道:“而亚洲人依然要把战争的开始,远远追溯到日本人迈出的统治东亚的第一步——1931年霸占满洲里。”这是个全无历史常识的表述。对照原文,可知张纯如用的是
“Manchuria”一词,即“满洲”,旧指东北全境,而非中文版所称的“满洲里”。中译者错译此词之后,想必冥冥中遥远的地理和历史常识发出了某种微弱的警告,使他们意识到了可能出现的错误,但不仅未深究改正,反而怀抱极大的自信,错上加错,在这句话的后面加上了一句荒唐的“译注”,指满洲里“即东三省,全书同,不再另注”。如此一来,整本书中所有的“满洲”,都成了译者自以为是的“满洲里”。

  “导言”中写道:“在斯大林格勒杀死的俄罗斯人也超过40万之多”,而张纯如的原文本非地名
“斯大林格勒”,而是人名“斯大林”,中文版将史实完全颠倒。“俄罗斯人”(Russian)也是混淆政治地理的不准确的译法。又如“希特勒……对波兰发动了闪电般入侵”,亦为对专指“闪电战”的德文词“blitzkrieg”似是而非的意译。

  中文版写有“甚至没有一句话,出现在《美国二战图片史》(1966)中;而这是多年热销的、迄今出版过的唯一的一卷有关二战历史的图片集”,但所谓“唯一的一卷”,乃“single-volume”(单卷本)的错译。《美国二战图片史》则为
“TheAmericanHeritagePictureHistoryofWorldWarII”的不求甚解的漏译,
“AmericanHeritage”是赫赫有名的图书品牌,吃翻译这碗饭的,没用过,也总该听说过《美国传统英语词典》(TheAmericanHeritageDictionaryoftheEnglishLanguage)吧?

  “导言”中说:“他们是二战中在中国长大的,二战后跟随他们的家人,乘飞机飞了出来,”但原作中根本没有“乘飞机飞了出来”的表述,是“fled”(flee,逃难,逃离),而非“flew”(fly,飞)。

  中文版称:“……甚至超过帖木尔的一些怪诞行为,他1398年在印度德里处死了十万囚犯,”此处所谓的“怪诞行为”,实为“恐怖恶行”(monstrosity)的误译。

  这篇短短数千字的“导言”中,尚有大量诸如“年轻孩子”(应为“小孩子”)、“超越强奸”
(应为“做出比强奸更甚的事”)、“铁路车厢”(应为“火车车厢”)一类的古怪译文,我已难一一列举。奇怪的是,“导言”开篇的一句话——“人类对同类所施残暴虐行的历史,是一个漫长而不幸的故事,”竟不见于中文版内。我站在各种立场上思前想后,亦无法准确猜度译者或编辑删去这句话的原因所在。而粗翻全书,更对其中日本人姓名和军衔的中译充满疑虑。书中所涉大量人名、地名、机构名,均未附注英文原文,令中文研究者无法引用,或进一步查考。

  事实的差误不独见于正文,中文版《南京大屠杀》的封底上印有作者简介,称“张纯如女士于
2004年11月9日在其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寓所以手枪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事实是,张并非死在自家寓所,而是在加州洛斯加托斯以南一条荒僻的公路上,被人发现死在其轿车内,经当地警方鉴定,死因源于自杀性的枪伤。张女士的死亡事件,当时的《中华读书报》和各大中文媒体,均有详细报道,稍加核对,必不至此误。

  《南京大屠杀》中文版由“马志行、田淮滨、崔乃颖等”多位译者合译,全书上下,没有对译者身份和教育背景的任何介绍。我以为,承担此书翻译任务的译者,应该具备这段历史的学术背景,至少也应有相关的历史知识,否则便没有资格翻译此书。以中译本如此多的史实和翻译错误来看,诸位译者和本书的编辑实在过于胆大,胆大到了鲁莽,以致将责任心也完全蒙敝,虽力有不逮,仍然放胆强译恶编。

  去年正逢二战结束和抗战胜利60周年,大量相关图书涌上市场,其中仓促编辑、水平低下的译著不在少数。但以南京大屠杀在历史论争和现实政治中的重大意义,看到这本劣译之作,仍然令我感到震惊,并大为心痛。

  心痛的缘由,一部分来自张纯如在36岁上的惨死。采访和撰写《南京大屠杀》,使她长期耽于日军对中国百姓所犯蛮暴恶行的恐怖画面,以致精神严重受创。美国报界援引她近年来的就医经历,普遍将自杀归因于她因此而染的抑郁病症。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将为张纯如塑像,以志纪念和景仰。但她以巨大心血和良知完成的著作,她作为严肃史学作者的声名,却被这本劣译所玷污,那么,何以告慰她的在天之灵?又何以不让我们——所有她的读者感到巨大的遗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30 20:4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