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97|回复: 0

实录:记者无德? 暗访北大遇难女生私生活(图)

[复制链接]

0

主题

325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6245
发表于 2006-5-17 21:5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

  张婷:各位TOM的网友大家下午好,我们今天辩论会,我应该把表情放严肃一点儿,我们今天辩题是由一场悲剧引起的,虽然我们谈论并不是悲剧本身,但毕竟它是一场悲剧,时间发生了并不太久远,而是五一的黄金周,也就是本月。如果关注新闻的话,五一是大家高高兴兴放假的一段时间,但在这五一出游当中也遇到了一些事故。

  魏凯:当时我们也采访了赴云南的记者,那时候已经到了下结论的阶段了,死的那几个人其实挺惨的,事故挺严重的,已经翻到悬崖下面了,特别深。

  娜娜:150米。

  魏凯:形容是车已经摔成铁饼了。

  娜娜:但还是有人幸存。

  张婷:这个新闻出来是4月30号,当时是在去云南漓江旅游有一个金杯车,当时在车上有十个人,我只说一个简单的吧,在国道上和另外一辆轿车发生碰撞跌下了悬崖,悬崖深150米,当时造成6人死亡,4人受伤。我们谈论这个话题并不是关于安全事故、安全问题,而是由这起事故引发后续的媒体报道,这个报道在社会当中引起的一些争议。





  张婷



  魏凯



  娜娜


  张婷:为什么呢?在遇难6个人当中有几个是学生,而学生身份算是比较特殊,一个是北大的,有几个是清华的。我们先不提这个事实,我之前就在论坛当中看到网友发表的评论,说当时关于这个新闻报道有一些争议,当时有一个比较大的媒体报道是这样说的,在遇难的人当中其中一个人为北大女生,其他为普通游客,这种说法就遭到质疑,说北大的学生当成特殊的阶层了吗?为什么非要把这个身份列出来,其他人就没有关注的必要了吗?

  张婷:这只是一个小插曲,我们真正要谈的还是关于遇难的北大女生,当时是《华夏时报》出了一篇报道,细节非常的详尽,讲的是遇难女生生活上的一些事情,包括她的学习、感情这一类东西,就是这个事情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因为他获取这些资料的手法非常的特别,他是怎么获得的呢?娜娜预告是你写的,应该跟大家讲一下。

  娜娜:当时可以说是一个媒体《华夏时报》机动组有一个小女孩,一个小记者,肯定也是奉命前去北大调查这个女孩,可能想写一些比较有人情味的文章、文字,就调查一下生平,就冒充是这个女孩的高中同学,跑到她的寝室去,当时寝室的人并不知情,跑到寝室说我跟她约好了,准备跟她玩,说在寝室里面转悠转悠吧,在里面待了两个小时,以朋友身份从寝室朋友那里得到一些信息,把信息写在文章里面,而且还用自己的相机拍了很多生活的环境,这些也登在《华夏时报》报道中了。

  张婷:据说当时寝室室友觉得事情很蹊跷,人不在,一进来就套问人家隐私一顿乱拍,但并没有怎样,还很亲切的送她走了,但报道出来之后寝室室友就怒了,还发了一篇文章,就是“强烈声讨华夏时报无耻行径,作人不能这么无耻”。就是从头到尾没有表明他是记者的身份,而且一直是以遇难者同学的身份来去和这些人交流获取信息,只到离开都没有表明身份。这些北大的学生觉得被欺骗了。

  娜娜:其中一个细节挺逗的,那个记者采访完了走之后还发短信,说你们说这些让我特别感动,还落泪了,这时候完全可以告诉他们她是记者的,可她没有。

  张婷:我们先看北大学生的反映,我念一下:如果是正常的报道大家都可以接受,但这篇报道几乎把这个同学所有几乎重要隐私内容都曝光了,我们宿舍其他人的谈话还有遇难女生所在宿舍的照片等等。说这个记者是以他朋友的名义骗取的,说做人怎么可以这样无耻。用这种出卖我们的行为换取吸引眼球的行为令人发指,我们要求公开道歉。她们公布了这个记者的身份证号、QQ、简历等很个人的信息都公布了,这个记者之后也接到一些辱骂的电话,生活也遭受了骚扰。

  张婷:一来一去挺富有戏剧化的。

  网友:媒体太虚伪了。

  张婷:怎么说呢,大家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我相信作为北大的同学,可能是认为记者做这篇报道是为了处于出名,为了吸引眼球,为了利益方面考虑才这样做的。

  魏凯:这个记者写的文章有没有比较负面的报道这个事情,不管他用什么手段获取这个信息,最后报道是否比较客观,对受害者也是抱有同情心做的报道,是不是这样。如果她没有特别过分,或者有自己主观臆造在里面,还是比较客观的报道事情本身,我觉得还是不应该太过极端的对待她,毕竟她是一个记者,她是吃这碗饭的。

  魏凯:如果说他以这种采访手法没有道德,那我们一些记者去暗访、偷拍,是不是没有尊重被暗访人的权利或者自由,虽然可能是违法经商,但他毕竟是人,有他们的基本权利,像检察院、警察局去取证都会采取隐藏的方式做,这很难界定。

  张婷:第一时间先把这篇报道找出来看看怎么写的,看了之后发现通篇确实没有任何负面的报道,怎么说呢,还是比较客观的,虽然资料是从她同学的嘴里获知的,但还是比较客观的,比较人性化的报道。关于为什么要这么些,我们在论坛里面业发了《华夏时报》一位编辑博客的内容,这是被网友找到的,并不是我们找的,所以说网络的力量真是无穷的。

  张婷:那位编辑他们认为这是非常成功的报道。从一个新闻人的角度来看,我们做新闻其他网友不知道,但看新闻肯定有感触,平淡无奇的新闻就一略而过了,比如发生车祸,每天都有车祸发生,如果是普普通通的车祸没有人会关注。而有一位网友认为提出北大女生这个点,大家会更加关注,尤其是还原成活生生的人,把她的生活报道出来会更加关注这些安全事故。本意是好的。

  娜娜:我不同意这个观点,站在媒体的舆论都在说,就像你们说的这篇报道并不是很负面,只是还原成一个人,但魏凯提到的暗访并不存在合法性,我们经常可以在电视上看到这样的镜头,但一度被叫停了,你不能说他违法,但并不是法律授予你记者这样的权利,你可以去超越其他的人和警方一样,让我很气氛的就是看博客里面写了一句话,他说他觉得他们这篇报道做的非常漂亮,他们不仅侵入了北大这个女生的宿舍,还侵入了清华男生的那个宿舍里面,还从那个男生的文曲星里面获得了电话号码,并打电话给他的父母,打扰他们,采访他们。

  娜娜:你觉得他有权利这么做吗?当时写博客的编辑就说,我觉得他们做的非常棒,简直跟警察有一拼。警察可能有这个权利调查和取证,而你呢?一个记者是没有这样的权利的。你想还原这样一个人,但他的父母同意了吗?如果你明白说你是记者想还原成一个人,我来问问你他生前的事情和点滴,如果我同意我会告诉你,如果你骗我,你采用不是正当的手段,那我肯定是难以接受,因为这样的报道没有取得当事人的许可。

  娜娜:虽然她已经去世了,比较特殊,但记者也会冒充其他身份的人,这样的事情挺多的。

  主持人:不是暗访的,像最近有一个事情让很多人非常关注,就是窦唯砸了新京报社,也是因为媒体干涉了人家的私人生活。

  娜娜:窦唯怎么说是名人,不是说名人没有隐私可言嘛,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有些东西就是暴露在大众面前的。而死去的女孩是一个普通人,在没有发生车祸之前,他只是新闻事件当中一个关键人物,并没有义务说把以前的东西和男朋友的关系都暴露在大家面前。

  张婷:我们今天谈论的是关于五一期间发生云南车祸,关于一名遇难者北京女生报道一系列网上的争论。

  娜娜:我们都是普通人。

  张婷:我们是TOM新闻的编辑,每天下午三点我们会就本周的新闻事件跟大家进行讨论,跟网友做一个互动,随便聊聊天。你刚才说的观点网上有网友是支持的。

  网友心灵狙击手:新闻记者采访权是谁赋予的?是领导、单位、职业还是社会、民众、法律?我感觉现在采访并不是个人,而是某种利益,或者某一群体的代表。

  张婷:我觉得这是作为新闻从业员和受众矛盾的所在,为什么那么多人攻击媒体无德、无聊,现在是商品经济时代,并不是像以前一心一意跟党走,有一些利益在里面。

  魏凯:这时候我会跳出来说一些大多数网友反对的话,如果你在媒体这一行,无论你是传统媒体也好,网络媒体也好,如果你做过,你就会了解媒体是非常不好做的,在一则新闻出来的制作的前前后后,比如一家报社决定做这条新闻,是因为他觉得这条新闻有人看,是因为他觉得这条新闻有受众阅读的价值才去做。

  魏凯:不单单是因为报社或者集团有利益在里面才去做,有很多潜在的观众、受众可以去看,这才是他最大的动机,他把这个事情报道出来之后,掉过头骂他们仍然是这一批,可能是两批,但仍然是这批大众。娱记是非常极端的例子,这一群人有20%是非常喜欢看明星隐私的,不光是明星隐私,也包括其他人的隐私,但还有20%的人是非常讨厌娱记这样做的,所以记者要生存是非常难的。

  娜娜:我觉得完全可以权衡这个度,像暗访为什么有?就是可以很有效的拿到观众想看的东西,很真实的东西,所以媒体广泛应用这个途径,但有一个度的问题。比如这个小记者做的有点儿过了,他完全是一种欺骗的手段,而且表演的那么像,那么动情,你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你作为寝室的同学会认为是人格的欺骗,为什么骂他无聊,就是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你的目的只是为了把报道报道的很公正、很客观,但途径有点儿说不过去。

  张婷:现在对报道的内容争论并不多,而是说法的问题。我们三个人都是一个学校毕业的,大家都是学新闻出身的,做媒体很多年,像你们两个应该都出去采访过,有没有那样的情况就是采访被拒?

  魏凯:有啊。

  张婷:有没有具体的例子给我们讲一讲,有没有被人打过,娜娜被打过吧?

  娜娜:我没有被人打过,而是围在报社里。我可以光明正大的说,我为什么特别理解这个小孩呢?因为我去机动部,刚到报社没有什么跑口,都是机动部,当时打来一个电话就是有一种药是三无产品,在很多药店都有售,没有印厂址,光印一个联系电话,但打过去那边告诉并不生产这个药,如果顺蔓摸瓜会挖出一个大新闻。

  娜娜:就交给我了,后来挖挖挖,是一个内蒙古的药厂。我是打电话的时候我不能说我是记者,我一开始说我是普通患者,买了这盒药,但并没有看到保质期,我想问问,你说我在欺骗没错,但在我伪造身份和我之间,是很容易跨过这个鸿沟,我去买一盒药我就是消费者了,如果我没有买这盒药,我从别人那里拿到说我买的,我是欺骗了,但并没有跨度那么大。

  娜娜:结果挖出一个大药厂,供应到全国各地。后来报纸发表之后,接电话那个人就知道我是记者了,就说要跟我谈谈,我们交一个朋友,一切都好说,背面建国吃个饭,我一开始拒绝了,但后来软得不行,就来硬的,说你今天别出这个楼了,我们在门口等你呢。最后还要靠保安,但整个过程并不算是侵犯他的很多隐私,因为他是有义务把这个东西公布出来,我并没有侵犯他的隐私。

  娜娜:这个不一样,这些并不是他有义务公布,而没有公布。而是没有义务公布,他愿意公布就公布,不愿意公布为什么要靠骗的方法套出来呢?

  张婷:魏凯呢?

  魏凯:我在电视台做过,电视台是很特殊的媒体,你出去采访会拿摄像机,在电视台作为媒体出去采访,暴力是非常不容易实现的。就算这个人不喜欢接受采访,看你有摄像机在的话,当然排除一些偏远的地区,比如你在大街上接受采访,他最多说对不起我没有时间,但不会拳脚相加。所以我没有遇到太严重的情况,所以我没有伪装什么人物去做采访,所以电视台作为一个媒体采访还是比较特殊的。

  张婷:我们设想一下这个记者有没有想过通过正常的渠道采访?

  魏凯:他肯定想过,但他考虑用正常的身份去采访不会得到他现在写出来的这些东西。

  张婷:我们也设想一下如果我们作为北大同学的室友,如果记者找我们,我们会接受采访吗?

  娜娜:我觉得并不一定不能达到目的,上面写的如果你说你是记者,也并不会不告诉你。如果你说她和她男朋友遇到车祸一死一伤,说了之后大家情绪会很激动,完全陷入到悲伤之中,会降低他的效率。而报社是很赶时间的,特别是做独家的东西,你能查到死去女孩是在这个寝室,别的报社也可以,所以编辑博客也说我们立马跑过去获取这些信息。马上公布可能就接受不了,影响效率。他完全可以先通过这个途径说了,我都知道了,然后说其实我告诉你们一个不幸的消息,这个女孩已经去世了。

  张婷:如果我最后获得这个信息,我可能最后没有勇气告诉她们这个事实,如果在她本人离开的情况下,打一个电话或者发一个短信说会容易很多。

  娜娜:他可能怕被谎言拆穿,在发稿之前完全有时间和空间告诉她们。

  魏凯:他掩饰自己的身份,伪装也好,然后马上跟她们说我是某某报社的记者,做完了报道之后反响还会这样吗?还会有人骂她吗?

  娜娜:我这个想法也是受到网友的启发,他就赞成这样的做法,最后告诉她我是记者,我来的目的是什么,刚才跟我说那些信息你们是不是会反悔?如果否认说我们刚才不是这样,你可以写稿子写进去,这也是一种写法,这种写法涵盖的东西可能更多。

  魏凯:在某种程度上我赞成这个记者这种做法,并不是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去采访,作为记者,有这种精神去报道一件事情,这种精神是可取的,是可以鼓励的。比如说我我可以想尽一切办法获得我读者想要获得的信息,这种精神是值得鼓励的,而且很多媒体是抱赞成的态度。

  张婷:有媒体反对。

  魏凯:我看到一家传统媒体报纸,觉得这件事情值得他们学习。

  娜娜:我的观点并不是说这个小孩有错,而是他不够老练处理问题,网友都说这个记者无聊,我并不同意,我的观点是媒体的问题。

  魏凯:媒体无聊?

  娜娜:对,我们可能都是公司一分子,当上面给你一个任务你都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任务,完成的漂亮就好了,你这么做的动机和目的并不是你决定的,而是你所服务这家机构,可能华夏时报也是处于好的角度报一些人性的东西,但还是没有把握好这个度,就像魏凯说的,很多人很喜欢看这个东西,很喜欢看华夏时报做的深度报道,但也会有人持反对的意见。

  张婷:我们对待这个事情的态度有很大的分歧,我认为这个记者的出发点是好的,我是赞同的,但处理的方法欠妥,在你获得你所需要的信息之后,你也义务告诉被采访者真相,跟他们进行沟通,达成一个共识,取得她们的谅解。你好象昨天跟我说过,就一些细节跟她们做进一步的确认。比如说这些事实我希望放在我的报道里面,你们是否认可。

  张婷:北大学生不能接受就是有很多是生活当中的小细节,比如在宿舍跟他男友打电话聊天,我们看来是很有人情味的事情,但他们觉得是涉及隐私了,不太好。

  张婷:还有一个事情就是有一个记者发现一个水坑,好多人骑车下雨天看不到那个坑,好多人骑到那个坑都人仰马翻,那个记者并不是站在坑那儿告诉大家别走这快,而是站在旁边拿相机等着,拍了一系列的精彩的照片。受众认为你是媒体记者,首先第一要保证你做人的道德,你不能眼看着人家摔,更不能等着人家摔,而那个记者认为我记者身份高于自然人的身份,如果我在报纸上发一篇这么大的稿子,说某地有一个坑,长年未修怎么怎么的,没有人注意。而发了那组照片之后,第二天、还是第三天就已经有政府部门出面把路添平了,达到效果完全是不一样的。

  张婷:而且他说他拍完了照片之后也马上找了一个东西放在那儿,提醒大家别走那儿。他作为另外一个媒体就说,如果我只发一个短短的车祸消息,哪怕配上一个手工的制图引起的反响还是很小,如果我把一个活生生的人,这个悲剧给这个人和他的家庭造成的痛苦,这样更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

  娜娜:坑本身就在那儿,不管记者在不在那儿这些人都会摔,结果是一样的。我并不是说去阻拦他,如果记者不出现在那儿,这些人都会摔到,而这个不一样,如果记者不采取介入式的采访,难道就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吗?车祸是发生了,新闻事实都是有的。

  魏凯:但报道就不会出现了,有这样人性气息的报道就不会出现。

  娜娜:也会出现,除了华夏时报,新京报也报了,但少了一些他们两个人个人的一些细节,你可以说他报道的不精彩,但也确实没有涉及到对方的隐私,涉及到对方隐私也不要紧,但你获取途径一定要得到对方的许可。

  张婷:关于这长论争另外一个观点就是即使这个作者方式欠妥,但一直以受害方的朋友的方式获取信息这才是真正的暴力。

  娜娜:头一天接待室友的同学,第二天就在报纸上看到自己说的话,还有照片,如果是你的话,你会有什么甘结?我们觉得那些隐私无所谓,是因为我们不是当事人,如果你是当事人你就会不一样了,比如说你是你男朋友在宿舍里面打电话,人已经死去了,而这些话题还要拿来让人品玩,我可以理解这些小同学的感受。但以暴治爆,冤冤相报,多不好啊。

  魏凯:其实都是在道德层面上讨论问题,根源只不过就是媒体报道度的问题,但如果说你倒退20年前、30年前,媒体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报道的。但是那时候如果作为现在的读者,绝对不会说那时候的媒体是好的,肯定会说现在的媒体比20年前的媒体好得多,因为可以看到类似这样更为人性、更为深入他们生活的报道,从那些报道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在里面。

  张婷:自从有了媒体之后,当然我对计划经济下的媒体我不了解,有了媒体之后和受众之间的矛盾始终存在,刚才很多网友都认为我们没有资格说这个事情,而我们在做网络之前一直是在传统媒体做事的。论坛里很多的网友对媒体不在是质疑的态度,而是演化成为攻击和谩骂。

  魏凯:我倒想反问一下这些网友,你到底需不需要媒体?如果你想找一份挑不出毛病的报纸,很容易,倒退20、30年的报纸绝对挑不出毛病。

  张婷:但很多人崇尚西方媒体,这就比较可笑了,西方媒体说实话……

  娜娜:黑幕更多。

  张婷:有人发了博客就说,我们主席曾经到英国到访,现场有一些藏毒分子在那里抗议,是一个英国的华人,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指BBC多么无耻,当时
BBC给他们镜头了,没有人但光拍条幅。当场也有一些华人,他们就说我们是中国人,但BBC就说我也可以说你们是韩国人。他们说我们是中国人。作为他当时看,觉得这些人为什么说话欠妥,就算藏毒分子应该说我们都是中国人才对。后来再去问他的朋友同学才知道事实为什么没有给那些藏毒分子镜头呢,是因为他们都是金发碧眼,说我们是中国人,他们确实不是中国人。BBC明显是误导他们,说我也可以说你是韩国人,这里面有很强烈的政治倾向,西方媒体公正客观,完全是扯淡。

  娜娜:报社里面有很多很有品质的人,他们会一直坚持自己的处事方式,原来我跟一个老师,那个老师就看我写的稿子,我们经常现在看到那样的稿子,就说记者到了这个地方以后怎么怎么样,记者怎么怎么样,把自己完全写进去,包括这个稿子也是这样,记者到了宿舍,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这就是老师很看不惯的小报做派。当时做机动,说有一条河水是热的,我就跑去了,我回来写记者走到什么什么河边,然后记者伸手一摸水是热的,结果老师哗哗给撕了,说这是小报做派。你把自己特当一个人物,你摸水就是热的,市民摸水就不热吗?你要写的尽量客观,后来就改掉了这个毛病。

  魏凯:很多受众在采访里面还是获取了很大的利益。

  张婷:大家看的都是津津乐道,大家一到公司都是说你看看那个节目了吗,那个不能吃了。

  魏凯:媒体很难在两个极端读者里面做一个真正好的媒体是很难的,就像我刚才说的,要看这种报道的人是大众,声讨这种报道的人也是大众,我个人还是非常喜欢华夏时报这种风格的,他做了很多深度的报道,而且据我所知,因为我认识其中他们报社几个记者,他们用这种暗访的形式比较多。

  魏凯:可能是他们在报道一些事情的时候,不用这样的方式是得不到读者想要的消息,比如说你去某一家医院调查药价过高的时候,你不能亮出我是记者,我来采访,那会有专门的人员接待你,我请你吃饭,看我们药价怎么怎么样,这时候读者又会说你报纸怎么做的,报道都不属实。

  娜娜:还是不会,还是不一样,像你采访药价虚高的问题,你可以说你是患者去看病,你也确实是患者,确实去看病,你没有欺骗别人,你身份还是比较真实的,你可以从你的角度说你去看病,或者伪装患者家属,刚开始说的媒体的什么话题上来着?怎么突然说到暗访上了?

  魏凯:就是记者用什么手段采访才算过?

  娜娜:华夏时报这个事情炒的这么热,没有获取利益吗?他也很高兴见到这种情况,大家都在讨论华夏时报现象,华夏时报普遍用暗访,华夏时报喜欢人性化的角度,很好,他也觉得不错。其实说白了以后,其实他的目的也很单纯,就是为了吸引眼球,大家指责也没有错,如果不吸引眼球,干嘛走市场化路线呢?

  张婷:这真的分的清楚吗,我作为记者,我的职业道德,我的工作的目标和我个人的目的,和我公职单位的利益能分的开吗?

  魏凯:记者也有自己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这个记者在以这样的方式报道他心理也是矛盾的,如果以他个人他不会以这样的方式报道,但作为报社的记者对接受上级指示的记者不得不去这样做。

  张婷:比如公众指责记者,公众总是认为记者应该把自己的个人的人格、个人的道德规范,应该放在第一位。但记者在被指责的同时认为自己的工作是最重要的,但这也并不矛盾,如果公众指责这个记者,是指责记者身份做的重要,如果作为普通人你指责他,好象也没有太大意义。

  娜娜:我想问问大家,大家心目中会把记者看成什么角色?记者肯定不是执法者,记者也不是城管,没有责任在那儿指挥交通,不让大家过那个坑,记者只是记录者,从这个角度华夏时报女孩并没有做错什么,他记录下来的东西都是真实的。但如果她最后说了我是记者,我得到这些信息我希望写在报道当中,目的是为了丰富这个人物,让大家看到真实的情况,可能她就会得到谅解。

  魏凯:这个报道是否是具有同情心,非负面的?如果知道正确答案,作为遇难者的同学和家属也好,应该是可以谅解的。

  网友:错误难免,要持宽容心态。

  魏凯:如果这个记者用这种方式做了一个虚假的报道,或者是不真实的偏负面的报道,遭受谴责是应该的,如果做一个客观的报道和真实的报道,虽然他有错,所有人都会觉得他这种方式不妥,但还是可以谅解的。

  张婷:我们现在认为他动机是好的,结果是好的,只是过程手段欠妥是吧?

  魏凯:对。

  张婷:但动机到报道成型都是好的。

  娜娜:恩。

  网友:这并不是本周的话题。

  张婷:我们本来计划现场跟做暗访记者做一个互动,本来想跟她聊聊天,通过电话,她本人不愿意出现现场嘛,但临时又取消了,作为华夏时报他们的领导也认为她这个做法是欠妥的,我们还是不应该一味的指责人家,靠这个赚了这,赚了那,人家也认为这是欠妥的,我们并不能以点带面的讲,虽然很遗憾没有跟这个记者互动,但有些网友说的还是挺有意思的。

  网友:媒体也是社会风气的一部分,我们一直希望他是正义的,而我们把媒体当成包公的时候,往往是社会的悲哀。

  魏凯:如果你想看比较严肃的可以看人民日报、新华网,如果你想看一些社会底下揭露一些事情,你可以选择华夏时报,还有其他一些媒体,你可以去做宣传,你喜欢什么样的报道你就去选择什么样的媒体,没有必要在某一个媒体的某一个报道上面争执太多。

  娜娜:这件事情最终吵起来跟媒体什么都没有太多的关系,跟人性化报道都没有关系,说白了就是一帮被骗的人觉得自己接受不了,在网上发贴声讨。为什么这个现象值得关注呢?就是她们的声讨从理性的角度分析一下,就会不攻自破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跟着声讨?

  张婷:所以我说媒体和受众之间是有世仇的。

  娜娜:大家觉得媒体的形象已经很糟糕了,为什么呢?原因是很复杂的。

  网友:媒体应该有自己的道德底线。

  网友:不管什么媒体,根本的目的是什么?金钱。

  张婷:这代表很多受众的观点,认为媒体主要是为了赚钱。

  娜娜:我们看了是82年的小妹妹,她是记者中的败类吗?真的不是,真正毁坏记者形象,导致她被推到风口浪尖而是黑暗中的眼睛,那些人把记者的名声败坏了,把媒体的公众形象败坏了,以至于大家抓住什么小辫子就开始……有好多驻地方站的站长和副站长行贿、受贿,被报社开了,但挖出来都是冰山一角。

  张婷:对工作抱有极大热情的还是大有人在的,大家都在说媒体都是为了钱干,你们有没有关注那些法制节目。

  娜娜:你说的是法制进行时吗?

  张婷:我说很多法制节目,案件的侦破,不仅是侦破,还有他们怎么蹲点,怎么抓捕,都是有记者在后面跟拍的,并不是大家想象是作秀,我们把犯人控制好了,你们进来吧。

  魏凯:我们新闻首页上有一个中央台的新闻调查,就多次遭到黑社会的恐吓,播出率只有50%,编辑做了10期节目,只有五期可以播,其他五期不可以播,虽然付出很多的辛苦。

  张婷:每年都有关于新闻类的奖项,那些记者做一篇报道是下了很大的功夫,真的是从心底里是抱着为了一些人的利益。

  娜娜:你不可以说这种人就是主流,绝对没有说谁有这种自信。

  张婷:我想也不是非主流。

  娜娜:并不是主流和非主流的问题,我们不是有一句俗语嘛,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我并不是说媒体从业者都很黑暗,有敬业和理想的占多数,我只说这个现象,为什么大家都会来骂,你确实有那种不那么光彩的事情、把柄,你作为一个职业来说,或者说换一个角度说,你们两个更能够接受,我就呼吁这些网友,不要以偏概全,把那些坏的媒体坏的东西都一下子盖到所有人的身上。

  魏凯:你想怎么说服我们,你说怎样的观点,我没有听明白。

  娜娜:你的观点就是说媒体没有错。

  魏凯:我没有没有错。

  娜娜:你说没有不容易。

  魏凯:对,我觉得媒体是值得同情的,尤其是这个记者。

  娜娜:受害者也有保护自己隐私的权利,如果媒体是通过这种手段获取的话,我站在受害者这边,我认为受害者有权利不告诉你她的隐私,因为她又不是什么公众人物。

  魏凯:两方都有错,都有对。

  娜娜:我刚才说的并不是就这件事论这件事,而是说为什么这件事出来之后会掀起风浪,就是因为媒体有被指责的地方。就像中国足球一样,难道中国球员每一个都是不学无术吗?

  张婷:单凭我们约一个人我是某某报社记者,我们见个面聊一聊,那么好多好的新闻都会被埋没。

  娜娜:说到底还是手段的问题,如果你手段运用的很纯属,不会被别人抓住把柄或怎么样的,那当然非常好,大家也愿意见到挖出来的新闻。手段的问题只需要一个电话,或者一个短信就可以避免了。

  张婷:我发现你的观点好象发生了改变,刚才你是坚决站在对立面,而我和魏凯觉得是方式欠妥,动机是好的。

  娜娜:你认为我一开始的动机是什么?

  张婷:就是不应该挖这个隐私。

  娜娜:对,我刚才说了人家隐私有权利公布,也有权利不公布,你去挖是没有错,表明你的新闻敏感性,但人家可以公布,可以不公布,你应该尊重人家的权利。

  魏凯:我坚决反对你的做法,比如你采访一个人,比如做十件坏事,他可以说这十件坏事都是我做的,但都是我的隐私,你没有权利采访。

  张婷:当成为公众人物的时候,隐私权就发生了变化,当一个新闻图片,或者新闻摄影里面的人物有没有隐私权,他有自己的肖像权吗?如果他涉及新闻事件就是一个新闻失。

  娜娜:为什么把她照片公布的时候还要打上马赛克呢?

  张婷:有些是这样。

  娜娜:每个人的隐私权是有一定的度,但比如像晚上睡觉之前打电话,这绝对是很隐私的东西,比如说我是我这个女孩的父母,我女孩都出现这样的事故了,媒体还拿这个噱头,把女儿和男朋友的一些隐私报道出来。你作为看客你喜欢看,觉得这是一篇好报道,但这并不是法制节目,并不是她犯了错,而她是受害者,她有自己的生活,她有权利接受采访,他也可以不公开他的私人生活。

  张婷:你的言论说的很有说服力,我们很想跟你们辩驳,但没有时间了,我们把这个辩论留在以后继续吧。最后我以网友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访谈,“TOM访谈今天能够开诚布公的在这里讨论这个话题,已经说明至少TOM还是一个有良知的媒体”。

  (魏凯、娜娜鼓掌)

  娜娜:不是我们的托吧?

  张婷:不会,刚才还骂我们呢。今天访谈就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参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2-23 03: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