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增强孩子的语言能力,家长不妨多一些“糊涂”,把展示“聪明”的机会留给孩子,这样,孩子就会收获到更多的知识与自信。
●不要对孩子的体态语过于敏感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不想用语言来说明他的需要,就会用体态语来表达,比如孩子想喝冰箱里的饮料,往冰箱一指,家长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于是打开冰箱 给他拿饮料。久而久之,在孩子的意识中,他会认为不需要说话也可以达到目的,以后再想喝时,自然还是这样做。其实,家长不妨“糊涂”一些,装着“不明白” 孩子的愿望,一定要让他说出“妈妈,我要喝××饮料”才给他拿。这样,孩子才会在请人做事的时候开口说明白,而不是仅仅用手势来表达。
●不要在孩子面前是“完人”、“强人”
一切包办,是一些家长常犯的错误。适当在孩子面前有些“健忘”,更能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比如,孩子的父亲临出门交代:“我先去奶奶家,等一 会有人来查电表,查完电表妈妈再带明明去奶奶家。”过了一会儿,妈妈“忘了”爸爸的话,要明明重复一遍给妈妈听,如果明明能复述出来,妈妈给予表扬,明明 将会十分高兴,认为自己能帮助妈妈,从而有了成就感。当然,“健忘”不能过度,否则会降低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威信。除此,让孩子讲电视剧的剧情给家长听,或 复述家长讲过的故事,都能起到增强孩子表达能力的作用。
●让孩子自己查字典
当孩子拿着不认识的字问你时,不要急于向他解释,而要鼓励他自己弄明白。比如对孩子说:“妈妈也忘了这个字怎么念,你自己去查查字典吧。”当孩子自己查明白后,及时给予表扬。如果孩子查字典有困难,应该教给他方法和步骤,而不是查好给他看。
●善于纠正孩子语言中的错误
有些家长,只要弄明白孩子说话的意思就行,而不去理会孩子语法和发音的错误,以为孩子大了自然就会改正。其实,孩子语言中的错误需要不断地提醒和纠 正。如果孩子因为说话不正确在幼儿园受到嘲笑,将会大大挫伤他说话的积极性。家长对孩子说得不对的地方要随时指出,如果孩子“屡教不改”,就要装装“糊 涂”:说得不对,家长就“不明白”他的意思,一定要让他说正确以后,才满足他的愿望。这样,孩子会说得越来越流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