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973|回复: 0

八分钟交友俱乐部 以“惊人的速度”流传出来

[复制链接]

0

主题

3269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5892
发表于 2006-6-14 03:5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分钟无疑是很短暂的,8分钟里我们可能只是接了个电话,可能只是对着窗外发了一阵呆,可能只是等来了一趟公共汽车,然而,当短短的8分钟和现代社会的爱情、缘分联系在一起时,它可能意味着一段姻缘,意味着一个人一辈子的幸福。

  “8分钟交友”(或者称为“8分钟约会”)是近来才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兴起,一时间却以“惊人的速度”流传出来,流传的人群不仅仅包括时尚青年或者未婚男女,还包括他们的父母、亲友和同事,甚至连普通的老百姓也从一些媒体上了解到了这一“新鲜事物”。现在,用不着记者多说,它的操作模式已被人们熟悉:就是参加的男女聚集到某个场所,每隔8
分钟,按照事先排列好的次序更换一次交谈对象,并暗暗地记下对方的表现,由此决定是否深入交往。

  无疑,这又是一个“舶来品”。这个听起来蛮新鲜的交友方式取名为“8分钟”,而要追溯它的历史却有800年甚至8000年,它的前身叫“快速约会”,最早来自犹太人的一个传统习惯:年轻的单身男女,定期在长辈的陪伴下见面,以避免族外通婚。后来便传播到了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地,进入中国之后,迅速成为至今最炙手可热的都市约会新游戏,有人甚至说,将来不会再有人说“等我5分钟”,而是“等我8分钟”。

  应该说,“8分钟交友”的出现是有着它深厚的社会背景的。它符合大都市的快节奏,交友约会的方式更时尚,更经济,也更有效和安全。你在大街上遇到一个美女或者帅哥上前表白心迹只会吓跑对方,而在这里,专和“陌生人说话”以及“谈情说爱”都能找到一个堂堂正正的理由。

  当然,中国人对待“新鲜事物”的规矩历来是先要刨根问底,探个明白,弄清楚它是“阳光”还是“阴暗”,搞不好还得请几位资深的有关专家站出来大声疾呼。于是在记者做这个专题采访之前,有不少媒体都已先行一步抢了“风头”了。不过在他们的报道中,似乎都是在行使“杀毒软件”的功能:有的说这是“爱情快餐”;有的说这是“花最少的钱约最多的会”,经济又实惠;有的在大力提倡,有的在和传统观念做碰撞……反正是一片闹哄哄的景象。但是,要把这个涉及爱情婚姻新旧观念以至社会人文、价值取向等严肃命题的问题弄明白,恐怕8天的时间都不够了。

  记者决定不搅这趟浑水,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因为记者从未参加过“8分钟交友”。也许等将来某天亲自参加了,再把感受讲给诸位听。不过在记者参加之前,已经找到了从交友现场归来的几位男女。相信你们应该有兴趣跟着记者一起,看看他们对这个活动亲身的感受和认识;也看看这个带着些许神秘色彩的交友活动,到底怎样将8分钟的时间与一个人的爱情和婚姻、过去和未来联系在一起。

  “当我老了,想起年轻时还做过这么一件与现代和时尚结合在一起的事情,我将感到欣慰。”

  访问人物:Carrie 供职单位:某大型广告公司

  年龄:29岁

  晚9点以后,北京的车流似乎少了一半,而记者才刚刚接到这个叫Carrie的女孩打来的电话。她说:“我现在有时间了,可以接受采访。”这是一个星期五的夜晚,Carrie说,下班之后她有一个固定的健身活动,所以把采访时间拖晚了,而在次日凌晨4点多,她又要出发,和一帮朋友开车去大草原做一次短暂的旅行。

  星巴克咖啡厅里坐着的果然是一个开朗、阳光、时尚的女子,简单的开场白中,她告诉记者她来自天津,来到北京已经5年了,现在供职于一家广告公司。是不是因为她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属于城市的繁华地带,所以带给她一种独立和新潮的现代女性气息?

  想到参加“8分钟交友”源于时尚杂志的一篇报道,这种新型的交友方式立即将她深深吸引。“我本来就是一个接受新鲜事物很快的人,好奇心挺重,一看完报道,马上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扩展交际范围的平台;而对于我们这些独身者,这是在创造机会,给别人一个机会,也给自己一个机会。”她说。

  于是,在网站注册报名,接到交友俱乐部打来的电话,直到坐在了酒店的餐吧里。活动开始之后,所有女士在固定位置上不动,男士则按照入场时领取的号码牌寻找着自己第一个见面的对象。8分钟似乎过得很快,主持人的一声提醒:“时间到,男士起立,请去你的下一个位置,8分钟计时开始……”照此类推,男士们依次轮换位置,Carrie也依次看见不同的人在自己面前展开笑脸,又以笑脸相迎。

  Carrie说,在交谈的时候,她会观察男士们的每一个细节表现。包括他的穿着打扮、坐姿、眼神、谈吐用词等等。和自己一样,很多男士都是第一次参加。有的问:“你为什么来参加这个活动?”也有的指着桌子上的小吃说:“吃东西呀!”还有的问道:“你紧张吗?”

  相对于一部分男士们的紧张和拘谨,Carrie反倒一直很平静。“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所以你心中一定有一个基本的标准,知道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也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有的男士能说会道,但表现出来的不一定真实;有的男士不善交谈,但他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会透露出内心的一切。这些都需要自己判断。

  活动结束之后,对于每个与自己交谈过的男士,可以有“商务交往”、“友谊”、“感情”3种选择,如果双方都“你情我愿”,那么可以进一步进行私底下的约会。当然,由于活动规定每个参与者不可询问对方的电话等个人信息,这进一步的交往还需要首先通过电子邮件来架设桥梁。但是Carrie说,自从参加那次活动之后,她一直没有打开留在交友网站的信箱,因为在现场她就感觉到自己仍没有发现“合适的人”。

  “这就是一个公平的、双向选择的平台,这里只有‘合适’或者‘不合适’,每个人都是自主而又自由的,为他人负责也为自己负责。”
Carrie说。虽然第一次参加并没有找到多少“来电”的感觉,但她知道幻想通过参加一次约会活动就得到美满的结果也是不切实际的。“打个比喻,你的人生知己可能十几年、几十年都等不到,遇不见,它的机缘又怎么可能恰恰降临到这一场约会之中?所以,期望值不要太高,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态。”

  因此尽管有第一次的“不适合”,Carrie仍然打算还将参加这样的活动,关键就是看时间允不允许了。自始至终,她认为自己更多的出发点不是因为走入
“大龄”急于去寻找人生伴侣,而是在对这种交友方式有了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之后,从心底里接受了它,觉得它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结果其实不太重要了,当我老了,想起年轻的时候还做过这么一件与现代和时尚结合在一起的事情,我将感到欣慰。”她说。

  对于自己的情感生活状态,Carrie
只是简单地叙述。从高中开始她与班上一个男生相恋,后来自己考上大学,男孩走入婚姻,这段失败的感情让她花了整整3年的时间才恢复过来。工作之后,她曾有过心跳的感觉,但是这些都已经在记忆中远去,需要细细回想才能完整地记起。她说:“当一段感情需要花几分钟的时间去记忆的时候,说明它真的已经成为过去了,也说明一切需要重新开始。现在,我对爱情看淡了许多,但仍然相信爱情。”

  相信爱情,她坚信在生命中等待的那个人正在朝自己走来。她希望能够在这个人身上找到爱,找到责任、坦诚和宽容;希望在将来的某一天,会有一个人来接她下班,早晨,她会为这个人做好早餐,为他系好领带,用爱的目光注视他出门……当然这一切,也许会从接下来的某一场“8分钟交友”开始。“我觉得这也是有可能的,我相信这种可能。”她说道。

  在
Carrie少数几位“闺中密友”眼里,她们对她参加这样的活动反应平静,甚至认为“这就该是Carrie要干的事”。她们祝愿Carrie能在“8分钟交友”中把梦想变为现实,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而这位紧跟时尚潮流而又有着现代生活智慧的女子最后说:“真的有那么一天,我一定会对那个人说:我终于等到你了,你知道吗?我等你等得好辛苦!”

  “我拒绝了打电话给我的人,但并不是拒绝了‘8分钟交友’这种方式,在将来的某个时候,我一定还会走入约会现场。”

  访问人物:王小姐 供职单位:房地产公司

  年龄:28岁

  在北京最高的摩天大楼京广中心,有家外资房地产投资公司,在这里上班的王小姐一身正装。工作的间隙,她会长时间地眺望窗外,窗户玻璃上映照出自己隐约的身影,此时,她没有想到“外企白领”这个名称,而是另一个暗藏心底的名词:北大荒。

  北大荒。北京的大龄的“荒”着的人,这是一个北京人经常用来形容都市单身男女的词。调侃之中隐含着些许的无奈。当坐在京广咖啡厅的王小姐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她说起了自己的情感历程。她说,是这些经历构筑了她的过去,同时也是现在的她走入“8分钟交友”俱乐部的部分原因。

  记忆的起点要回到初中三年级——王小姐坚持认为这是生命中的第一份感情。一个同班的男生,彼此在好感中走向喜欢。当然,正如许许多多的人都曾有过的朦胧情感一样,它很快以苦涩结尾。而对于王小姐来说,这份苦涩不仅意味着那一学期学习成绩的直线下降,还意味着她在之后的整个学生时代都生活在对这一份情感无言的回忆当中。因为她在那时候对感情抱着一份“死心眼”,对感情全心全意地投入。

  工作了,很快和一个北京小伙子走入爱情。此后整整7年间,两人在甜蜜中相伴,也顺利地走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双方的父母见过面,亲戚朋友都在打听他们的婚期。而这时候,男朋友突然决定出国,又和许许多多的小说情节一样,在他去加拿大的第2年,两人分手了。

  王小姐说,那个时候她做出同意男友出国的决定有多么艰难。周围的朋友们都说,你别放他走,你放他走了他就真的走了。但王小姐认为爱一个人就应该最大程度地给予他支持,即使强留下来,也不可能留住他的心。理由说得很实在,嘴里轻描淡写的,心里却很害怕。

  而男友带走的不仅是那一段几乎化为现实的姻缘,也是她“一生中最好的一段时光”。此时回头一看,自己“真的已经不小”了。于是周围的人开始忙着给她介绍新的男朋友,“七大姑八大姨都拿出了热心肠”。王小姐对他们说,不就是给介绍一男朋友吗?好,我来者不拒,介绍谁我都去见一面,但能不能成为男朋友我有我自己的把握和选择。

  能够把握的永远只是自己,不能把握的永远是别人。有一次一位同事无意之中跟她说:“嗨,我给你介绍个男朋友吧!”王小姐随口答应:“好啊!”于是便参加了那个饭局。饭桌上的气氛特别好,男孩表现出对王小姐一见倾情,王小姐也在与他交谈中渐渐产生好感。

  男孩开始了热烈的追求,见了3次面,王小姐把自己的过去完完整整地告诉了他。她说:“我可以试着和你交往下去,但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我的年龄已经不小了,我希望得到的感情是能往结婚道路上走的,不希望你是一时冲动,或者把它当做了一场游戏。我给你3天的时间考虑,然后你再回答我。”
3天之后,男孩给了王小姐肯定的回答。而在一年半以后,这份肯定变成了“永远不想结婚”的坦白。这个比王小姐小一岁的男孩敢在第一次见面时就抓住她的手,却始终没有勇气走入一场婚姻。他说:“我从心底里害怕结婚,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永远不会有能恩爱到老、美满到老的婚姻,与其结了婚之后吵吵闹闹,磕磕碰碰,还不如永远不结婚,永远保持这种恋人关系。”他对王小姐说:“对不起。”

  这样轻飘飘的3个字又怎能抚平带给王小姐的伤害?甚至之前与相处7年的男友分手时,王小姐都觉得没有这么伤心过,在这里她体味到了一种对爱情的不负责任和欺骗。在感情上,她也许从来都不是一个“厉害”的角色,她只是本着对爱情的认真和宽容,认真地对待每一场感情,但爱情始终将最残酷的一面展现给她看,她不知道这到底是真正的缘分未曾降临,还是天底下的男人都变得不可靠了。

  但她还是要去寻找和等待。不得不去。从感情方面来说,她是那种传统的女人,就像她不能接受未婚同居一样,她认为走入婚姻将是一个女人的归宿。于是,她打开“8分钟交友”的网页,注册报名;参加完活动,有几位男士先后给她打来电话,希望进一步交往,由于感觉这些人“离自己的生活比较远”,她很礼貌地回绝了他们。“但是,我知道,我并不是因此拒绝了‘8分钟交友’这种方式,在将来的某个时候,我一定还会走入约会现场。”

  王小姐说,她从来没有把“8分钟交友”看做是“爱情快餐”,认为这只是一种与其他人建立联系的便捷方式,感情还是能够由自己去控制与把握。“你花8分钟的时间只是去认识了一个人,又不是谈完了一场恋爱,又怎么能说它是‘快餐’呢?”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她会依照心灵的需求做出自己的选择。

  王小姐最后告诉记者,其实在工作中,她有机会接触到很多人,但从来只把他们当成工作伙伴。“一穿上工作服,感觉心情就变了,没办法和私人生活扯在一起,我也是那种工作和生活分得很开的人。”白天的忙碌过后,就和一帮朋友去吃饭、唱歌、做运动健身。她的朋友很多,几乎天天有“活动”,但是,当所有的人都走了,一个人回到家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那种喧闹之后的落寞与孤单更加令人无所适从。而且白天越是忙碌和高兴,夜晚孤寂的感觉越是强烈。在她的朋友中,经常会传来“某某某又结婚了”的消息,王小姐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够将结婚的消息去告诉别人,在那时,一定是她笑得最开心、最幸福的时刻。

  “对于我个人而言,无论是否通过‘8分钟交友’寻找到一段美满的爱情婚姻,我都会感谢这样的活动。”

  访问人物:姬先生 供职单位:航空信息公司

  年龄:28岁

  周一的下班时间,一场大雨倾盆而至。在北京三里屯北街的一个酒吧,姬先生推门进来,他先吩咐服务生挂好雨伞,然后坐到记者面前,彬彬有礼地说:“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言谈之间,给了记者成熟、稳重、谨慎的第一印象。

  戴着一副眼镜的姬先生出生在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出版社的编辑。他从小便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1998年,他告别了北大的校园,走入社会,现在的工作是在民航信息中心做技术工作。“就是相当于做IT的,你知道,做IT的一般女生比较少。”他说。

  当然,做IT的也很容易发现和接受网络上的新潮事物,当他在网上了解到“8分钟交友”时,他没有犹豫就报名参加了。到接受记者访问时止,他已经去过3次交友现场,并且“感觉良好”。

  姬先生说,他是一个性格比较腼腆和内敛的人,加上受家庭教育的熏陶,从小时候起一直是一个典型的“乖孩子”和“好学生”,直到进入北大读书,他还担任着班长。大学期间,班上的女生“数量很少”,“质量也不佳”,而那时的他也没有想到可以去外系和别的年级寻找心仪的人,即使有这样的想法也可能觉得不太好意思,于是,在整个大学4年间,他都没有谈恋爱。“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大学时光还是有些‘浪费’,也可以说是一种遗憾吧!”

  工作之后,曾有女孩子向他暗示,但他总是拘泥于内心的种种标准,比较挑剔,总是想寻找一个完美的人,为此自动放弃了不少机会,不知不觉一直走到了现在。以前,他并没有对自己保持的单身状态感到什么压力,只是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内心突然有了一种“紧迫感”。“毕竟已经到了一个不小的年龄,无论是在父母亲友还是自己的眼里,这都是一个应该考虑婚姻和家庭的时候了。”

  而更重要的还有心灵上的孤单。姬先生说,虽然他的家就在北京,但很多时候他都有一种“漂泊感”,每天穿行熟悉的城市,却又感觉很陌生,仿佛身处遥远的异乡。他知道,漂泊的感觉来自心灵的无处依靠,身边没有所爱的人,没有与恋人的心灵对话,便无可避免地陷入一种深深的精神孤独之中。

  好在“8分钟交友”也许会让这一切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得到改变,虽然结局还无法预料,但毕竟是一个开始。姬先生说,自己受到的是比较传统化的教育,如果是作为恋人,他也只能接受那种“中国化”的传统女性:受过良好的教育,温柔、善良、体贴,能够互相理解和尊重。至于外貌,“中上即可”。“如果太漂亮了,我怕我承受不了那样的挑战和压力。”他说。

  他还没有把这件事情告诉父母,想等一切比较“有谱”的时候再和父母去说,而且会明白无误地告诉他们女孩就是通过“8分钟交友”认识的。他相信父母一定会表示理解和支持。因为他本人首先相信一个人对爱情婚姻的看法,与他的约会方式无关。“‘8分钟交友’只是一个敲门砖,它改变的只是男女间的认识方式,而不是对于爱情婚姻的原则和观念。或许某部分的人可能认为这种交友方式有些轻率,但依此认为所有的参加者也轻率则是没有根据的。”

  姬先生告诉记者,参加“8分钟交友”令他改变了很多,除了更善于展示自己、更善于与人交流沟通之外,最直接的就是“把多数IT从业者不注重仪表修饰的习惯改了”。当然,他也认为目前“8分钟交友”活动还可以操作得更精致,比如可以让人在参加某一场活动之前对其余参加者的基本资料有些了解,或者可以把活动按照参加者的学历、籍贯、职业、年龄范围等等进行细分,这样就能够起到更强的针对效果,男女双方都能增加他们选择的机会。

  姬先生说,在现代社会,能够认识一个陌生人并和他交谈,其实都是难得的,不管是以前的‘婚姻介绍’,还是现在的‘8
分钟交友’对此都有积极的意义。如果说现在人们对‘婚介’的看法不是很好,那么也不是它本身不好,而是一些人没有把它操作好,让它走向了阴暗面。因此,对于‘8分钟交友’更希望它能够健康地发展下去,为更多的人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对于我个人而言,无论将来是否会通过‘8分钟交友’寻找到一段美满的爱情婚姻,它最起码已经扩展了我的交际圈子,增加了我的生活经验和智慧,我会很感谢它。”
姬先生最后如是说。

  “期望有那么一个夜晚,站在闪烁的路灯下,有一个女孩对我说:‘我爱你,你爱我吗?’而我们,就是通过‘8分钟’认识的。”

  口述人物:令狐冲马桶(网名) 性别:男

  年龄:26岁 职业:文职人员

  在讨论这个“8分钟交友”前,我先跟你讲一个故事。你不一定有兴趣听,但我有心思讲。

  一个哥们儿,奔30的人,有一天一定要请我吃饭,喝着鸭血汤的时候他说:“我顶不住了,家里面一定要我赶紧结婚。”据说他老妈不下500次劝他不要再高不成低不就了:“随便找一个吧,不要那么漂亮的,漂亮的估计你也守不住。”有一次他发火了:“结婚能随便吗?”想不到老妈的火气更大:“我们这么多人都是这么过来了,也没见怎么着,难道就你不行吗?”他老妈还说,在她们那个年代,没有人到了30岁还不结婚的,除非这一辈子就光棍。

  哥们儿说这段话的时候把一块鸭血夹在嘴边,5分钟也没有送到嘴里去,仿佛结婚就像喝鸭血汤一样,好像一不小心就能把它忘记了似的。我也不好多说什么,就说这可是关系到自己一辈子的事情,可以周旋,但无法妥协。他说,他不想再让家人为他操心,在明年的某个时候,就去领那个红本。我说,作为朋友,还是劝你三思,跟一个你不喜欢的人在一起,没生理障碍也有心理障碍。他说,反正就那样了。后来我说了一句:“他妈的什么就那样,你看你一脸菜色,一看就知道你丫性生活不协调!”当然,这个时候我已经喝多了。

  谁能告诉他,那鸭血汤是不是必须得吃?吃了是不是大补身体得道成仙?不吃就得下地狱?在那个大雾弥漫的下午,我们都不可能找到答案。晚上去父母家,家人们过来表示关心了,我以为又是像以前一样问问眼睛有没有更近视、牙齿里的虫子有没有长得更大的问题,没想到他们最后问了一句:“你现在还是一个人啊?”我说:“啊哈,是啊。”接着切入主题了:“你个人问题也可以开始考虑了啊?”差点让我打翻一杯水,这个人问题好像都不是个人能做主的。不过我还是要感谢,他们只是说“可以开始考虑”。

  这是我第一次在自己身上感受到结婚的“紧迫性”
问题,我总以为日子还很长,还有的是时间可以让我玩让我过自己的生活,还可以让我站在大街上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还可以让我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吃完后高高兴兴地叫:“我就一爱无能!怎么着?”可是,就算我忘了,也有很多的人记得,记得你的年龄,记得你在这个年龄据说是正常人就必须要做的正常事。今天天气好,大家来吃鸭血,来,来,来,别客气,伸出你的筷子,你看大家都在吃,你终究是逃不掉的。

  所以,你不要问我怎样看“8分钟”,接受它还是反对它,讨论这样的话题没有意义。哲学家说过,存在的即是合理的,看看我的哥们儿,看看无数个和我的哥们儿同样烦恼的人,就知道它为什么会“合理地存在”了。更何况还有那么多单身的大龄女孩。有人说在现代社会,爱情好找,婚姻难求,也有人说两性的生活好找,但是爱情难求,结果爱情和婚姻都变成了奢侈的稀缺产品。因为稀缺,所以人们发明了“婚姻介绍所”、“网络征婚”、“电视速配”,“8分钟交友”也是发明之一,只不过它比较“新鲜”而已。

  很多时候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这一代人(也许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为什么都或多或少地有“爱情危机”、“婚姻危机”,专家们说因为我们看到了爱的真谛,更加冷静地对待爱情婚姻了。其实不然,别人我不知道,爱的真谛我只能抱歉地说从来没弄懂过。小学5
年级拉了一下小女孩的手,激动得快要哭起来,后来差点亲了她的脸,害得她现在都对我有意见;中学时跟女学习委员哥哥妹妹乱叫,现在她离我几千公里,上次在网上遇见了,开了视频相对无言,哥哥妹妹变成了请、谢谢一大堆客套。大学四年就不用多说了,毕业报告上写着学业未成泡妞未果,到现在都不知道到底是我上了大学还是大学上了我。一次又一次美丽却短暂的情感历程,让我们不得不对爱情失去信心,不是对现在没信心,而是害怕以后会失去信心,你认命,命却不认你。

  那么,期望这一切在“8分钟”里得到改变吧!保持这种期望。我们都是“爱过”的人,爱成了过去,因而需要更好地把握现在。王家卫说,如果一件事情你无法把握了,惟一能做的就是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但是张信哲也唱过,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对不对?

  保持这种期望,期望有那么一个夜晚,站在闪烁的路灯下,有一个女孩对你说,我爱你,你爱我吗?你说爱。她欢喜得跳起来,说,我爱你,你也爱我,我,你,还有爱情,都会是永恒的。这时候你回想起在那8分钟的时间里,尴尬而又紧张的相识,一切却有了更加令人感到幸福和懂得珍惜的理由。

  所以,我再说一遍,不要问我怎样看待“8分钟”,我只对它充满希望。就像那爱的真谛,我们从未弄懂什么爱的真谛,原来是这“真谛”根本就不存在;就像那日子,你知道它就是那么回事,那么过日子就是了,何必在意它由谁来导演;就像那鸭血汤,反正得吃,那么送进嘴里就是了,只要你自己高兴,何必管它熬了“8分钟”还是800年?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你的心底,冷暖自知。

  洗洗睡,明天参加“8分钟约会”。

  文章摘自《都市“非常规”生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2-25 13:2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