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66|回复: 0

女大学生功利感情调查:为嫁入豪门频繁相亲

[复制链接]

0

主题

3132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6011
发表于 2006-6-18 13: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前:

  如今,不少大学生正在外力的推动下,品尝一道爱情快餐——相亲。

  这项传统的恋爱方式在他们的演绎下,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版本:有渴望嫁入豪门,规避就业风险的;有为了留在父母身边,无奈之下委曲求全的;也有因为经济原因,迫切希望有个依靠的……或许,还有更多版本已经或正在形成。

  我们无意去评价这种行为,只是呈现几个真实的故事,给那些正在相亲,却心生迷惑的大学生一些启示。

  与功利捆绑在一起的爱情

  悦儿本周末还要从学校回老家相亲——当很多大学生还在朦朦胧胧谈恋爱的时候,她已经被父母安排相亲N次了。

  悦儿就读于河北某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今年大四。大三暑假的时候,在爸爸、妈妈、哥哥、嫂嫂、小侄女一家人的陪同下,悦儿去见了第一个相亲对象。这个男孩比悦儿学历低,是个大专生,学计算机。

  男孩是由妈妈陪着来的。他看上去挺斯文,白衬衫,笔直的西裤,戴着眼镜,表面上挺平静的,但耳朵却烧得通红。

  “他妈妈上下打量我,那眼神看得人后背冷飕飕的,我握着水杯的手都发抖了。”悦儿谈起当时的情景仍然有点儿紧张。

  一番介绍之后,悦儿和男孩被安排到另一个房间聊天。悦儿听父母介绍过他的情况:家里有个塑料泡沫厂,是当地最大的家具城的股东,男孩毕业后一直帮父母打理生意,经济实力不错。“看他们开着的那辆宝马,我也能猜个大概了。”讲到这里,悦儿突然笑了。

  悦儿家开着一个小型的加工厂,家庭条件也算不错,但父母希望她能嫁一个殷实的人家。“他们觉得嫁给这样的人,不仅毕业时不用费力找工作,而且今后衣食无忧。”

  “那你自己怎样看呢?”我问。

  “我很快就要毕业了,这样的生活真是梦寐以求啊!不为找工作和生活发愁,能安心在家做少奶奶。”

  “少奶奶?”

  “是啊!”悦儿看了我一眼,“我周围很多女生也都这么想的。就像嫁大款,很多女生都想,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罢了。”

  实际上,悦儿在学校有过一个男友,男孩对她非常好,两人还幻想过将来能踏入结婚的殿堂。但悦儿父母坚决不同意他们在一起,如果悦儿非要跟他好,父母宁愿跟她断绝关系。男孩的父母都是工薪阶层,收入不高。父母说,毕业后男孩自己的工作还是未知数,别说帮着悦儿了。

  起初,悦儿很反对父母的“功利”做法,但经历了一番辛苦的考公务员、应聘之后,她的想法没这么简单了,特别是经过实习,见识了纷繁的外部世界后,想法慢慢变了:“物质也是很重要的。没有物质支撑的爱情怎么能长久?”

  和“校园男友”分手时,男孩问悦儿:“如果我们家很富有,你是不是会和我在一起?”悦儿含糊其辞。因为这个问题,她也在不断问自己。

  现在的悦儿也很认同“相亲”了。也许是心里有这个“底”,相比较同宿舍那些只能自己打拼的女生而言,她的压力要小得多。她说:“目前就业形势不佳,我们又不是名牌大学毕业,又是女生,一点儿优势也没有……”

  “我的归宿应该是相亲的某个人吧,所以即使我突然对谁一见钟情,也不会再轻率投入感情了。没必要浪费时间和精力,也不想让‘那个人’受伤。”

  悦儿口中的“那个人”,已经由于种种原因更换了好几轮,但她已不怎么在乎,索性由着父母。本周要见的人是妈妈托人介绍的。这个男生也是今年毕业,家庭背景很好,父亲是当地某银行支行的行长。如果能成,悦儿的工作有可能就解决了。

  校园情侣忙着各自相亲

  如果说,悦儿对自己的未来安之若素的话,她的同学欣蕾和唐辉的爱情则陷入无边的困惑。

  “或许从开始那一分钟起,我们就进入了倒计时。我们的感情只有现在,没有未来。”唐辉谈起自己目前的校园爱情,语气里已听不出内心的痛楚。

  在校园里,唐辉相当活跃,性格开朗,还是舞蹈协会会长,组织策划能力很强,也是班里最有“女生缘”的人。欣蕾性格温和,文静内向。家里经济条件很好,从小就很听话,尤其听妈妈的话。

  欣蕾的生活、学习,包括与人交往,都受到妈妈的悉心指点,每天穿什么衣服,妈妈都会替她安排好。欣蕾从来不担心书本落在家里,因为前一天的晚上,妈妈总会为她检查。

  上大学,身在外地,欣蕾什么事还都习惯于和妈妈商量,每天都要和妈妈通电话,如果哪天忘了打,妈妈会急得不知所措。

  妈妈总是叮嘱她不要交男朋友,尤其和外地男孩子不能走得太近,她希望女儿留在自己的身边,所以带欣蕾去见的男生都是本地的。

  欣蕾知道自己和妈妈“不可分割”,因此也就没有强烈反对妈妈给自己找对象。她现在就在妈妈从前的单位实习,希望借此待在父母的身边不用去远方打拼了。

  但是,毕竟身在外地,很多时候,欣蕾太需要一个能时时给予温暖和关怀的臂膀了。当唐辉向她表白时,她既无法抗拒又不敢全情投入,她告诉唐辉自己相过亲,说不定以后还会去。唐辉并没有太当回事:他相信凭借自己的力量能够赢得欣蕾的心。

  可事实并不像他所期望的那样,欣蕾还是一如既往地听从妈妈的话,回家约见相亲对象。唐辉经常觉得自己的努力毫无未来。他不断和欣蕾争吵,可最终的结果总是欣蕾连续发出短信:“对不起,对不起。”但一切都不会改变。

  唐辉是独子,父母也期待他能留在身边。爱情无望之际,他跟家里开玩笑:“你们给我介绍个对象吧!”结果妈妈当真了,那个暑假,妈妈四处给他物色“门当户对”的人。

  内心深处,唐辉并不期待这样的爱情,可想起欣蕾的“用情不专”,也报复般地见了几个女孩,可过后总是觉得更受伤。

  现在的他们,在外人看来很甜蜜,一起上课、自习、看电影。圣诞节的时候,唐辉还扮成圣诞老人给欣蕾送礼物。

  实际上,只有他们两人知道彼此的未来。“因为没有结局,所以我像一个绝症患者,只能珍惜现在的每一天。”唐辉伤感地说。

  谈婚论嫁不能只为找个依靠

  兰兰是一所名牌大学数学系的大三学生。她出生在西北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是村里多年来惟一考上重点大学的孩子。

  上大学以后,常有进城的家乡人给她介绍对象,“某某也在城里工作,你去见见?”“谁谁也考上大学了,你们接触一下吧!”她总是拒绝,一来觉得没必要,二来也不想在老乡的小圈子里找。

  大二时,兰兰的助学贷款没批下来。正发愁之时,有个亲戚旧话重提,她居然一口答应见面。亲戚说,那个人工作稳定,收入也不低。如果能成,订了婚,人家可以出学费,供她上完大学。

  虽然爸妈和哥嫂全力以赴供她上学,但家乡那几亩地里刨出的收入极为有限。除去化肥、农药的花费,很多人家的年收入不到4000元。就算家里再卖上些杏干、苹果、梨等等,也不会超过5000元。更何况,兰兰的哥哥结婚还欠了亲戚的债呢!

  兰兰在学校里很节省。在宿舍,她的衣服和生活用品是最少的。其他三张桌子上都摆着电脑,而她的桌上只有台灯。她也考虑过勤工俭学,但所在院校地处偏远郊区,进城当家教极为不便,而且路费都要占去一半。

  兰兰去相亲是背着父母的,她怕疼爱自己的父母伤心。

  那天的阳光很好,但是依然很冷,风吹着人脸疼。一个梳着大背头,穿着厚厚黑色羽绒服的人挑开门帘就进来了。表姐告诉兰兰,他就是你要见的人。

  刚开始,那个男的在兰兰面前显得拘束,说话的时候总是盯着桌子的一角,还不时挠头。慢慢地,也就放开了,很自然地问兰兰在大学里的生活、学习。

  兰兰和这个人一点儿也不来电,“虽然长相、谈吐都可以,但是给人一种‘你需要他指导’的感觉,他比我大4岁,但是他就让我觉得我是在跟长辈说话。”

  最终,兰兰没有和那个人谈婚论嫁。后来,家里人还是知道了,很反对:“再苦我们也要把你供下来!”“不能让村里人把我们看扁了!”

  兰兰以后不打算相亲了。“日子是要自己过的,苦了,难了也不能想着靠别人。”兰兰在没有课的时候,去一个打印室帮忙,给自己挣些零用钱。

  兰兰说,已经大三了,也快毕业了,日子马上就会好起来了!

  点评

  相对妥协规避现实风险 过于务实埋下幸福隐患

  大学生相亲是“校园恋情”发展的新现象。十多年来,大学生恋爱从最初的“欲说还羞”到后来的“爱情是日常用品”,再到“相亲”,表明了大学生恋爱易发性很高,而且越来越务实的特征,同时也体现了大学生幸福观的转变。

  为什么接受过现代教育的大学生似乎乐于接受具有传统婚姻意向的相亲行为?让我们先来看看大学生相亲所具有的特征。

  相亲时间基本在大学生活结束前;独生子女居多,且以独生女居多;基本都是由家人主张和安排,相亲对象都在父母所在城市;对方的家境相对来说较好;相亲大学生基本经历了一个从反抗,到妥协,再到默认或者迷茫的阶段。

  当然了,也有一些大学生想找对象,在自己的圈子中又找不到合适的,就有周围的朋友或者同学给介绍认识。这种情况严格意义上来讲不是相亲,可以叫做是“介绍恋爱”,因为他们将要面对的不是婚姻,而是一份谈恋爱的可能。

  从父母的角度来看,他们的理由多半是: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自己一个人在外面挺辛苦的,不如回到爸妈的身边有个照顾;父母现在还可以动用一些社会资源帮你找个好工作;给你介绍的对象家境不错,而且还比较熟悉,可以给你的婚姻提供一个好的起点。这些理由可以让孩子在经历了最初的反抗以后,在感动之中不得不做出一些思考。

  当然,如果孩子留在身边,也满足了父母对孩子的需要。在很多家庭中,当孩子长大之后,父母和孩子没有完成心理上的分离,双方还像一个有机体一样,互相依附存在。这就呈现出一种现象,孩子成人后依然对父母高度依赖,独立性较差,而父母总觉得孩子是自己的一部分,也理所应当进入孩子的生活,无法接受“孩子已长大成人,应该拥有自己的生活”这一现实。

  这种情形在独生子女家庭中更为明显。上述案例中,欣蕾的母亲要每天和孩子通电话,接不到电话会急得不知所措,就是一个证明。有调查显示,在独生子女上大学的头两年,家庭矛盾和危机明显增加,这是因为,孩子的缺位导致父母的感情寄托出现空白,当夫妻双方直面感情时,原来很多因为孩子在家而掩藏起来的问题都暴露出来,于是家庭矛盾和冲突增加。

  然而,孩子终归要建立自己的生活,走进自己的婚姻。无法放手会导致对孩子的生活干涉过渡。因此父母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给孩子的婚姻留下隐患。

  从大学生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对相亲基本经历了一个从内心反抗到向现实妥协的过程。在面对就业压力和父母的说教时,有的大学生开始以“欲就还推”的姿态向相亲妥协,甚至在内心认可。这反映了一些大学生幸福观的改变。有些大学生在相亲中还要面对财富诱惑,比如,上述案例中悦儿所面对的大款。面对并不富裕的“校园男友”和“少奶奶”的生活前景,悦儿默认了后者。

  这其中有急功近利的心态在起作用。在纷繁世界的诱惑下,有些大学生渴望快速“成功”,通过捷径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像兰兰这样希望通过相亲来换取学费的可能属于个别现象,但通过这种方式进入婚恋的情形则更值得警惕。

  人们总是希望通过生活中一些较大转折来改变命运,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把婚姻恋爱作为改变的筹码从来都是有风险的。大学生相亲不排除获得幸福的可能,但是,一旦婚姻恋爱夹杂了交换的成分,生活就可能存在幸福隐患,比起个人奋斗和努力创造来说存在更大的不可控性。

吉林大学社会心理学系 丁建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2-25 12:5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