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93|回复: 0

像韩老师一样终日半梦半醒 中国式世界杯五大现象

[复制链接]

0

主题

3255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5791
发表于 2006-6-20 05: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不久前结束的一场世界杯赛前热身赛上,当陪练的中国队不幸大比分告负于瑞士队,尽管仍有幸攻入对方一球。赛后,央视主持人韩乔生坦陈心迹:“说实话,我在解说这场比赛的时候一直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之中。”

名嘴就是名嘴,韩老师一语就道出两个真理:一个是说中国队的表现实在发人深睡,二个就是今年德国世界杯横跨的一个月中,由于时差的缘故,中国的球迷们都要熬夜看球,结果黑白颠倒,像韩老师一样终日半梦半醒。

    掐指算来,这次是自1990年意大利之夏后中国第5次全程转播世界杯比赛。尽管在这期间中国队只有一次荣幸地在电视上与电视下的球迷进行互动,但中国球迷对世界杯的热情丝毫没有因为世界杯对中国队的不热情而受到打击。没有中国队的闹心表现,中国球迷似乎才真的触摸到了最纯粹的足球,得到了最高级的享受。

    中国国家队尽可持续低迷下去,而中国球迷对世界杯的热情却会继续发扬光大。这也可以算作是世界杯年的中国特色之一。除此之外,还有诸多中国式的世界杯现象,这里不妨酌情列举。

    现象之一:大排挡看球

    经过时间的洗礼,大排挡成为中国球迷夏季户外看球的首选方式,尽管这种方式还有待卫生防疫部门的进一步检验。

    大排挡因为搭建形式容易、程序简便、平民化色彩浓重而一经问世就在世界杯期间成为主要餐饮业态。

    搞个排挡无非就需要一片店前空地,支起桌椅,架上雨棚;食物供应就以小吃为主,毛豆、羊肉串、啤酒之流不占空间,只占时间,非常符合足球餐饮学的原理;且以量取胜,薄利多销,给人以无穷无尽之感,仿佛球场上精彩瞬间的层出不穷。

    早就有报道说地段好的大排挡日进斗金,财源滚滚。由于投资小、见效快,大排挡一时之间风起云涌,鱼龙混杂也在所难免。尽管组织简单,但也易流于简陋;尽管形式活泼,令球迷倍感放松,但由于酒精比它还活泼,使球迷容易放纵。言语冲突、肢体冲突时有发生。

    现象之二:伪球迷

    有句话说,如果你不想被狼吃掉,最好的办法就是躲在狼群里学狼叫。这就是一些不懂装懂的伪球迷们以求自保的上上策。

    伪球迷的形成有很多原因。他们有的是纯粹看热闹,这个热闹不一定是赛场上的热闹,还有赛场下的热闹。“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看你”。你在看球,伪球迷在看你。你的妈妈,你的老婆,你的女友都可能成为伪球迷。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女性都不懂足球,但在中国,不懂足球的大多数是女性。这也许是中国足球不能前行的一个重要原因,不是有句话说,如果一个男人受教育,那仅仅是他个人受教育;而如果一个母亲受教育,那意味着整个家庭受教育。足球得从娃娃抓起,妈妈不懂足球,这个事情的操作性就要打折扣。

    还有一些伪球迷看得懂足球,甚至能踢比赛,但对世界杯缺乏刻骨铭心的感情,纯粹属于起哄架秧子一类。我的朋友小顾就是其中一号,平时没事还嚷嚷着踢球,到了世界杯也跟着起劲,但毫无立场可言,也没有铁杆支持的球队,永远形势一片大好。你在那里为某队的胜利而高喊得近乎下巴脱臼时,他也跟着两眼放光;但当你为心爱的球队失利而顿感年华老去时,他却为别的球队的晋级而容光焕发。我斥之为没心没肺,小顾却自得其乐,令人颇有同根不同种之感。

    其实,不管是伪装的球迷还是伪造的球迷,在世界杯期间也是难得的“从犯”。何况人家虽然倍受足球搅扰,但自觉将战术改堵为疏,放弃休息陪你夜战,用人道来对待球道,是值得真球迷们感动的。在真球迷们为伪球迷们纠缠不清的关于越位的问题而烦躁时,不妨自顾一下自己,是否早就在公众生活中越了位,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难受之上。

    现象之三:圈子文化感染足球文化

    拿北京来说,工作的圈子或者生活的圈子在世界杯期间很容易产生聚集效应。比如在外企工作的员工们,往往对于企业所属国家的球队表现分外关注,这也可以看成是对企业文化的一种忠诚度。不过,在为老板所在国家的球队获胜表示祝贺的时候,难免会有些酸不溜丢的感觉。看的是别人踢球,输赢还得给老板惦记着,真不知道自己的立场是什么,有点儿迷失北京的味道。此时对中国队大有恨铁不成钢的愤懑。

    不过那些在校学语言的大学生们情绪倒没那么沉重。他们往往是学的什么语言就天然支持哪个语种的球队,当然这个现象在那些学小语种的学生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

    这两年“软实力”这个词很是流行,不得不承认,这种发生在中国球迷中的文化认同现象体现了他国软实力的作用。只可惜中国足球改革这么多年来,无论是联赛的环境还是国家队的表现,非但没能发育成某种软实力,反而变异成某种“很软的实力”,令人好不唏嘘。

    原来有个球迷笑称“国足冲出亚洲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现在亚洲我们倒是冲出过一次,但是没想到是跑龙套。泱泱大国的一支队伍仅仅能承担一个如此没有技术含量的角色,也难怪球迷的资源会发生流失。

    现象之四:攀中国远亲,求心理安慰

    遥记当年乌拉圭小将雷科巴飒爽于韩日世界杯赛场上时,国内媒体热炒的一个话题就是该君的上两辈亲属有中国血统,不仅如此,由于其东方化的长相,干脆就昵称之为“中国男孩儿”。令人难以忍受的是电视主持人嘴上左一个中国男孩儿,右一个中国男孩儿,亲近得让人发麻。结果中国男孩发挥不佳,乌拉圭队也没走出多远。

    今次世界杯美国队的前锋布莱恩·程也是一位来自美国的夏威夷岛具有中国血统的华裔球员。估计该君又要成为比赛时解说要特别照顾的球员。

    中国球迷也真是不容易,巨大的心理真空对球场上的中国元素格外敏感。这有点像中国影迷(不知道有没有真正的中国影迷)和电影媒体,李安同志一拿奥斯卡奖,大洋彼岸这边马上激动的一塌糊涂。

    此情可感但也可叹。希望今年世界杯期间,媒体和主持人别太在这些方面挖题材,发议论,以免给本来心理脆弱的中国球迷造成心理阴影。

    现象之五:解说员风格单一

    中国自古有评书,没发生在眼前的事情都能说的活灵活现。可中国的足球解说员不知道怎么活份不起来。

    原来的宋世雄老师激情澎湃,嗓音清脆,现在听起来仍有味道。可惜后来的宋派弟子没有发扬光大,各自走上歧途。韩乔生老师更是自成一派,令人难以琢磨。

    目前出来的一些央视足球主持人虽然专业功底深厚,侧重理性分析,但仿佛不是播音科班出身,嗓音干涩,有几位言语尤其罗嗦。但最重要的是没有激情,而且是越来越没有激情,后来有次干脆找个外行女主持人来增加情绪和新鲜感。黄健翔有一次像南美解说员一样拉长音喊过一次“Goal”,但第二声就再没有听到,也再没有别人来敢尝试。

    每每听到外国解说的澎湃嗓音,总是觉得看中国转播的比赛时少了些什么。你想,那么多大老爷们在大排挡围着电视机看比赛,解说却不能像拉拉队长那样引领大家的情绪,赛后也没有令人回味的语句(除了韩老师的天人语录),不能不说是中国球迷的遗憾。实在解决不好这个问题,要不就让郭德纲试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28 04:3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