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90|回复: 0

华人媳妇感受中美文化差异

[复制链接]

0

主题

797

回帖

2011

积分

金牌会员

热心会员

积分
2011
发表于 2006-7-8 01:4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英华在台湾时曾是一家外商公司的主管,标准的女强人,像她这样的“三高女子” (即学历高、收入高、年龄高)在台湾是很难嫁出去的。应朋友的建议,她上网交友,认识了美国先生尼克。在网上,英华得知尼克曾经离异,并有个女儿,但他为人诚恳,就和他鸿雁传书起来。

   几个月下来,尼克迷上了英华,也爱上了中华文化。由于美国和台湾远隔重洋,英华对是不是要嫁到美国去犹豫不决。尼克鼓励说:文化差异可以沟通,语言不同可 以互相学习。地理距离有远近,但爱情的心灵没有远近, 爱的旅程一定会抵达开花结果的终点……。痴心郎的一番诚意终于打动了英华的芳心。数月后她奔赴美国,展开冒险的美国媳妇生涯。

  英华嫁到美国,母亲耿耿于怀,抱怨英华做全职煮饭婆简直是糟蹋自己,以前在台湾明明有一份高薪、高位的白领工作,现在不但没有收入,还得吃自己多年来的辛苦积蓄。一番电话说得英华心情很沮丧。

  晚上母亲再次唠叨,提醒英华婚后一定得把钱抓在手上,“财权在握”至关重要, 免得日后“凄惨”。英华问妈妈为何不能说一些祝福的话?朋友都表示尼克人很好,做他的太太真有福分,英华妈妈说外人的话都不是“真心”,只有她才肯“道真言”。

  美国婆婆不要“照顾”

   英华和尼克在美国办完婚礼后,准备回到台北再摆喜宴,尼克的大批亲友趁机想到台湾观光。英华打算先期回台北准备,但尼克母亲决定与儿媳一同回台北。这可难 住了英华!公婆一同抵台,又不能留在旅馆,住在家里,大家又很忙乱,担心照应不过来。遂与公婆商量,能否到时与大队亲友一同去。

   但公婆怎么也不肯改变行程。婆婆一再表示知道媳妇很忙,他们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住到酒店去。可是公婆来了,媳妇怎能不管呢?尼克说这就是东西文化的不 同,婆婆表示不需要照顾, 就是真的不要照顾。尼克也要求妻子“假装”其父母不在台湾。老外说得倒容易,中国人岂能做得出来,要媳妇冷对夫家,有违良心。

  于是英华打算安排他们参加旅游团,先到台湾东部或中部走走,待其它美国亲友到台后再一起会合。但婆婆的回答是不改变动身日期也不愿意参加旅游团,就喜欢自由行。她训斥英华这个台湾媳妇多管闲事,干涉她的行动自由。

  不认吃鱼翅的“媳妇”

  关于台北喜筵的菜色,英华母亲坚持要有鱼翅和“熊掌”。话传到尼克耳里,尼克心情十分沉重,烦躁的他打电话找好友诉苦。老美们一听闻熊掌,先是惊吓得沉默,接着都明确表态,若喜筵有熊掌,他们拒绝赴宴。

  美国亲友的最后通谍,打消了英华母亲招待熊掌的念头,不过鱼翅,她可不愿意放弃。她认为中式喜宴一定要有鱼翅招待,才称得上稍微有点“派头”。“没鱼翅,会让客人觉得我们过于寒酸。我就是下半年喝稀粥、啃咸菜,也绝不能背负嫁女儿太小气的恶名。”

   老外对中国人的口腹之欲一向批判得十分尖刻,海洋博物馆里的鲨鱼馆特意摆放着香港鱼翅罐头,斥责滥捕鲨鱼只为取其鳍做佳肴的行为实属野蛮谋杀。又经过两天 的电话轰炸,母亲的妥协方案是,外国人那桌不提供鱼翅,台湾的亲朋好友们可以照吃,这样便井水不犯河水了。末了还吼上一句:“喜筵不招待鱼翅,让我这张老 脸往哪放!”

晚上尼克回来,英华试探他对“鱼翅”的接受度。没想到“鱼翅”一词刚出口,惊得尼克一口茶全喷了出来。他坚持喜筵绝不能出现鱼翅,并解释他们全家包括亲朋 好友,都是绿色和平的积极倡导者。他说,鱼翅这道菜老美从媒体上早有了解,觉得很残忍。美国亲友对她的印象很好,认为她是位善良、温婉的台湾淑女。如果听 闻默许吃鱼翅,他们会彻底失望,从此不再尊敬。

  次日,英华只得向妈妈连唬带吓地哭诉,鱼翅绝对将成为女儿婚姻不幸的罪魁祸首。毕竟女儿是妈妈的心头肉,妈妈最后只得一声叹息:“谁让女儿嫁给老外呢。”鱼翅终于撤了下来。

  东方含蓄有时吃不开

  婚后一天晚上,尼克要英华陪他看汤姆·汉克斯主演的电影《女性杀手》,令她第一次体会到东西方幽默感的差异,居然可能令生活变得很“煎熬”!

  这是一部黑色喜剧,尼克看得津津有味、不时呵呵大笑。英华却笑不出来,尼克认为她没幽默感,如此精彩的黑色喜剧看了竟然没反应,感到很难过。英华说不同人的口味当然有差异,何况不同民族。不如大家约定好,碰上对方选的电影不想看,可以自由走开。

  一天中午,尼克殷勤地要做午餐,转头问与前妻生的女儿克莱要不要吃意大利饺子,她说好。随即尼克从冰箱里拿出一盒准备下锅,看了他的举动,英华很失望地问:“你只拿一盒,你是想做三个人吃的还是两个人吃的?”英华很伤心尼克忽视了她。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有一次尼克做早餐,也是只做他和克莱两个人的份,英华很难过,事后向尼克表示了不满,没想到这次还是这样,而尼克说“没想到此事会招 致这样的不满”。英华抹着眼泪打电话找好友艾林诉苦,对方安慰说尼克只是不懂得中国式的察言观色及思维逻辑,要她多练习把自己的需求讲出来。“在美国,如 果你自己不表达,别人是不太会揣测你的意图的。”艾林教诲道。

  西方公婆好相处

  中国人传统以夫为贵、重男轻女,总认为女方应负起“照顾男方”的责任。西方公婆比较好。子女长大离家后就意味着完全独立,成为社会公民的儿子、女儿,由此与父母就平起平坐了,父母不能再干涉其私人生活。

  儿子交什么样的女友、娶谁做老婆,老爸老妈皆必须尊重孩子的选择,并祝福他们。儿媳生不生、何时生育,那是问不得的个人隐私,哪个公婆也不敢蹚此地雷。至于公婆拜访儿子,等于是串门作客。媳妇亲自下厨还是叫外卖,那是别人家的家政。

  西方人的礼仪不分老幼、亲属,三岁小孙子递给老爷爷一条巧克力糖,爷爷也会躬身道声:“谢谢。”故,西方公婆吃了儿媳妇招待的饭菜,除了必须表达感谢外,也不能忘记夸赞佳肴精致,婆婆还会虚心地讨教个菜谱,这些都是日常的礼貌细节,否则就会被视为没教养。

   英华与丈夫回公婆家也像是去作客,婆婆会做早餐、晚餐招待。起床时,婆婆的早餐快做好了。英华出于孝顺、恭敬,偶尔会帮忙切切菜、摆摆餐具什么的。由于婆 媳间是“朋友关系”,每次见面的气氛总是非常愉快,笑声不断,英华从未有过心理负担。婚后,洋公婆对她这个法律意义上的女儿,(儿媳妇的英文是 Daughter-in-law),既有朋友般的隐私尊重,又多了一份亲人般的关心和亲切,这种豁达的婆媳关系,令英华既没有压力,也不感到孤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6-12 19:1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