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钟书把婚姻比喻为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那么,娶一个异国太太,应该算是走进了“国际围城”,截然不同的语言、生活习惯、行动思维,甚至餐桌上时常发生叉子碰筷子的趣事,小到晚饭该做中式还是西式,大到孩子该哄还是该骂,文化的碰撞浓缩在小小一个家,各中滋味如何?国际围城中的人们有话要说。
他的收入全部交公
我的老公就是法国人。我们是先做同学兼朋友,毕业后才发展成恋人,所以双方在恋爱结婚之前都对对方都有了客观的解。怎么说呢,生活这么久,我还真挑不出他什么大毛病,浪漫,体贴,宽容,负责,出去社交一定和我一起去,下班回家总是帮我做家务,周末做饭他就全包了,所有的收入也都上交,然后每月向我领零花钱。小毛病就是有时有点一根筋,还蛮倔的,但绝对讲道理,只要是自己错就马上承认。总之我觉得我的婚姻生活很幸福。
BIBA点评:幸福的家庭都有相似之处。双方通过长时间了解,达到默契。虽然谈到跨国婚姻,我们第一个疑问往往是两个来自不同国度的人,如何沟通理解,但请不要忘记,爱是一种共通的语言。
他陪她看《看了又看》
我的上司一家是跨国婚姻。女主人来自北京,还带着个8岁的女孩。男主人来自英国,是名工程师。我们项目组常去做客,女主人为了让孩子多说中文,和我们一直使用中文交谈,男主人不插话,默默地为我们准备水果,或是切菜。一个老外用中国大菜刀切蒜末、切葱、切姜,怎么看都觉得怪异。可他切得比我都好。男主人还有一个大优点,说明了他是个真正的好丈夫,居然肯陪着夫人和中国女儿看中文版的《看了又看》,尽管他根本看不懂,也不喜欢看,但还是默默地陪着家人,当妻子的沙发靠垫。看他们的样子,觉得很温馨。
BIBA点评:努力融入对方的文化,学习对方的语言,认识对方的朋友,才能更好地维持跨国婚姻,爱一个人如果不是她的全部就等于零。
他催她信教
何小姐在工作期间认识了一名澳大利亚男子。结婚后,梅小姐不顾家人的竭力反对,办好签证同他一起到了澳州。但何小姐在此居住了一段时间后,觉得非常孤独和寂寞。澳州地广人稀,虽然居住条件很好,周围却没有邻居,没有朋友可以交流,何小姐喜欢吃中国菜,到了澳洲却很难吃到可口的饭菜。令她尤为烦恼的是,先生是基督教徒,不仅耗用大量时间作礼拜,而且还劝促她信教。结婚之前何小姐认为无足轻重的“小节”现在却变成影响夫妻感情挥之不散的阴影。
BIBA点评:西方国家很多人信教,对于虔诚的教徒来说,信仰问题是否一致也有可能影响夫妻关系。
面包抹盐的日子
我和老婆也很幸福啊。家里来朋友玩,虽然大家都会说英文,但是国人在一起,说中文的时候还是多。老婆也不说什么,反而偷学了不少普通话。而且老婆跟我同甘苦,共患难,没钱的时候,面包抹盐也跟我挺过来了,并且没有跟我吵闹,感动啊。虽然老婆是外国友人,但是真有点“嫁什么随什么”的意思。
BIBA点评:外国人中同样有许多对爱情坚贞不渝的人,千万不要因为他们的肤色,就草率断定他们对感情随便,容易朝三暮四。
他不说“我爱你”
刚开始和他在一起的时候,我不太喜欢去见他的朋友,虽然英语不错,但是和他们用母语的比起来还是差了很多,他和朋友们在一起聊天语速很快,我不可能去打断他们,然后让他们重复一遍,所以很多时候我就觉得孤单。外国人在一起的时候很开放,男生女生可以玩亲亲,,在他们眼里只是“for fun”。曾经看到一张他和一个女生亲的照片,我介意了很久,后来想想真是自找烦恼,如果他们有事,我也阻止不了啊,还是放宽心吧。
BIBA点评:消除孤独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熟练掌握对方的语言,如果天天过着“鸡同鸭讲”的日子,双方都快乐不起来。对他的一些文化习惯表示理解和包容,不过这可不代表着让他放任自流哦,有的时候还是需要有“该出手时就出手”的精神。
跨国婚姻,像世间所有男女关系一样,有幸福的,有不幸福的。归根结底,看你自己是什么人,你的爱人是什么人,这与中国人和中国人结婚其实没有什么区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