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日明守护的不仅仅只是老长官“山西王”阎锡山的墓园,维护故居与守墓的侠义古风,更接近真实版的“现代子贡”。
【新三才网讯】立春的菁山,云雾缭绕樱花绽放。张日明老先生踏着缓慢步履,在阎氏故居和贴满墨绿磁砖的圆形冢间来回巡视,沿着两旁一丈高的芒草小道十级而上,时而眺望河口,伫足沉思,时而拭净墓碑,清理墓园。距阎氏故居数百公尺的圆形冢,墓碑刻着“阎百川先生之墓”。阎百川就是人称“山西王”的阎锡山。
相传孔子死后,弟子们在曲阜城的孔子墓旁结庐而居,守墓三年。子贡因深得老师器重,守墓更长达六年。子贡的义行只是无从查证的古代“传说”,但现代版“结庐守墓”五十年的传奇,则鲜活地出现在阳明山的菁山山麓。
张日明“站岗”侍卫红砖楼六十年
张日明不仅在菁山阎氏故居的侍卫红砖楼“站岗”了六十年,在阎氏逝世并安葬附近山麓近五十年来,阎氏故旧曾有多人在此守过墓,而张日明则是同样来自山西老家,硕果仅存的“守墓者”。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十日,张日明参与押解中央银行的国库黄金来台。当年的职称是“国防部部长办公室储训干部队·少尉队员”,配有左轮手枪。来台后,祖籍山西朔县的最年轻侍卫张日明,就被分配担任阎锡山的安全警卫。
初出茅庐的少尉队员,因缘际会,在阎氏故居站了十年卫兵。自阎氏逝世迄今,目前与家人住在石牌的张日明,每天搭乘公车上山,打理故居环境,并在阎氏灵前上香奉果,未领取任何津贴,义务为阎锡山守墓长达近五十年。今年八十岁的张日明,无怨无悔,因为阎锡山是山西人的大家长,他们从小就是听阎锡山的传奇长大的:“当年如果不是阎院长派机将我们从绥远包头接到广州、重庆,我的命早就没有了!人家对我们好,我也要对他好啊!”
当年押黄金来台调任阎警卫
一九四九年,阎锡山在广州就任阁揆后,虽然配属一个连的宪兵保护,但据阎氏晚年的秘书原馥庭回忆说:“当时广东的宪兵是靠不住的,潜伏的间谍太多了,部队随时都会叛变,所以从山西老家调来子弟兵担任干部队侍卫阎院长。”
原馥庭与张日明就是当年从包头、广州、重庆、成都,一路追随来台的秘书与侍卫。阎氏辞官后搬到阳明山,初期筑“草芦”而居,后来仿北方窑洞,兴建兼具军事防御与防空功能的“种能洞”与红砖结构的岗哨楼。
最后居所种能洞兼具防御防空
张日明指着岗哨砖楼说:“屋顶、外墙,都留有机枪射击口,窗户内侧还加装钢板,这是为了防止攻击。”政府迁台初期,两岸硝烟不绝,阎氏故居早期曾拥有五十馀枝各式枪枝,俨然是一座固若金汤的军事堡垒。
阎氏故居原是农场型态,最多时期曾聚集四十多位部属,包含秘书、副官、侍卫、随员、眷属、司机、厨师等,山居生活开销,全数由阎氏独自负责。由于阎氏曾携带黄金来台,晚年没有缺钱的困扰,故居运作还能自给自足。
“种能洞”是阎氏故居主体建筑,与侍卫红砖楼都已被台北市文化局列为市定古迹。“种能洞”是阎氏亲自命名,呈现他以种能观察宇宙变化的“宇宙观”。这座碉堡式的民居,成为这位近代史上重要人物的最后归宿。
隐身在阳明山麓的“种能洞”,外墙与屋顶结构刚完成修复,阎氏庋藏近代史与抗战前后的军政要电、文献史料与图书,经原馥庭老先生协助整理后,近年已移交国史馆,部分则由文化局现场清点封存,其馀文件则散落一地。
近五十年来,阎氏部属井国治、张日明等侍卫、副官,特别在“种能洞”设置阎氏灵堂,并经常上香祭祀。井国治于民国九十年(2001年)间,在前往故居途中,因脑溢血逝世后,看守故居和墓园的“勤务”,几乎全由张日明老人承担。
灵堂两侧放着作品供人取阅
阎氏遗像前的香案,除了烛台、鲜花、素果,供桌两侧还摆放阎氏主要着作《三百年的中国》、《阎百川先生要电录》等。张日明说:“这几年有山西来的客人,或研究阎锡山的学者来过。有兴趣看看,就带几本回去吧!”
“现代子贡”护卫两岸分治史实
阎氏灵堂内高悬孙中山题赠的“博爱”横幅,蒋介石颁授的挽额《怆怀耆勳》,浸渍泛黄,弃置在迷漫着潮湿霉味的房间。“种能洞主人”虽然已远离近半个世纪,但侍卫官张日明,每天依然准时执勤站岗,守护故居与墓园。
走进犹如军事碉堡的“种能洞”,恍如踏进近代史与国共内战史的时光隧道,还能闻到成堆军事电报、战争史料的霉味。这里曾是阎氏晚年会见蒋介石、宋美龄、陈诚与陈纳德,接见立委国代、着书立说的人生最后舞台。
阎锡山墓地位于七星山之阳,峰峦环抱,茂林修竹,圆冢方碑,坐北朝南,气势非凡。虽然墓木已拱,但墓园构筑始终牢固稳当。张日明在守墓之馀,多年来还在墓园遍植桃花与樱花,更让立春的墓园,花香飘散,益显空灵。
张日明守护的不仅仅只是老长官“山西王”阎锡山的墓园,维护故居与守墓的侠义古风,更接近真实版的“现代子贡”。既可近距离见证两岸分治六十年的核心史实,还得以同时护卫政府迁台这段重要历史转折的鲜活史料。
在暮色中话别的张老先生,步履蹒跚,但坚持亲自送客到故居门外。老人谦逊地说:“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我现在还走得动,可以常来看看,以后能做多少就不知道了。希望故居能早日对外开放,让更多人认识阎院长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