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民大学欧亚所所长 张旭
24日,彭博新闻社播发了美国William
pesek教授的文章《中国精神分裂式的繁荣令凯恩斯派学者迷惑》。文章称:中国目前面临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双重危机,一方面要创造就业机会来安抚民众,一方面要抑制过热经济。中国政府正在采取极困难的平衡手段。
这种“对中国经济看不懂”说法,验证了美国和凯恩斯学派经济心理的脆弱。因为,中国既不需要安抚民众,也不存在通货膨胀。中国的货币供应如果不充足的话,人民币也不会如此坚挺,所以,通货紧缩也只是一种过时的说法。关于这一点,对于多少了解些经济学思想史和经济史的人都是常识性的东西,对这些,凯恩斯学者不只是看不懂,而是根本就看错了。
凯恩斯学派曾经在第二次大战以后,通过强势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了“美元--黄金”的固定汇率制,美元也因此称为“美金”。经过了“美元荒”和“美元灾”的时代以后,在1973年7月,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代之以IMF新的“巴赛尔协议”。从此,浮动汇率制成为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基本规范。美国的新经济也是与这种变化相联系的。
但是,现在无论是凯恩斯学派还是后凯恩斯学派都无法解释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这正如凯恩斯经济学造就了美国经济的“滞胀”一样。中国经济的发展就是力图避免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经济局部过热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尽量避免紧缩性财政政策与社会保障之间的矛盾。中国要走一条新路:在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之间,寻求符合中国经济的发展道路。
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事情:中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本身就会迸发出强劲的增长力;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是多元化的,抗震能力强;中国经济处于增长和发展的结合部,要素的增长因素和体制的增长因素同时发挥作用,体制内的因素和体制外的因素也同时发挥作用;另外,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已经到了7.99人民币兑换1美元;美国是双赤字而中国对美国是持续的顺差……
还有石油的因素,美国囤积石油,导致世界油价上涨——凯恩斯学派恰恰忽视了这一点:当一种要素升值很高的时候,就会产生两种效果:一方面增加产量,另一方面减少进口,这个规律也在对中国起着作用。按照凯恩斯学派的观点:当微观市场出现问题的时候,宏观调控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反之,当宏观经济出现了问题的时候,微观经济就会产生巨大的协调力量。
用一句话解释凯恩斯学派的困惑:凯恩斯学派的错误成了中国经济的反面教材,正因为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回避了凯恩斯主义陷阱,才形成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无论是新旧凯恩斯学派,如果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经济的发展,那就不仅是凯恩斯学派的真正破产,甚至还可能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破产。美国经济学家的困惑,恰恰是中国经济的骄傲:美国靠美元优势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美国的经济学家们应该深入地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经济要素+非经济要素+有效的调控+微观市场的活力+虽然缓慢但稳健提高的人民生活水平。
实际上,美国还犯了一个十分低级的错误,当美国通过提高利率来吸引国际资本的时候,就损害了欧盟的利益,如果没有欧盟的资本和亚洲资本的支持,美国经济就成了一片轻飘飘的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