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952|回复: 0

人生三境界:简答如何看人生与宗教

[复制链接]

0

主题

3422

回帖

5805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5805
发表于 2006-8-24 10: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宗教应该是劝人先善,表里一如。如果不是如此,那有可能信的人出了问题或他信的东西不对。佛教有云:恶人行善法,善法亦恶;这是因他用心不正,所以结果就不同。原无造化功,众生自造化呀!
佛是众生的导师,他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在没证得无为法之前,是无法评价古圣先贤差别的。所以我不敢妄评其他宗教如何,只能且看自己如何(多测试自己,就能寡过;只测试他人,则满眼是非。)
佛教说:十方来聚会,个个修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心空否?是学佛人测试自己的方法之一。
所谓修行:无非是我自怀中解垢衣,何须向外夸精进。自己不能了,谁也度不了。
所以我愿以佛为师,学习世出世间的智慧:慈悲、智慧、行中道、发菩提心(上求下化)。。。
别人需要什么,是他个人的因缘与愿力;别人是解脱或升天,亦是他的因缘与果报。生死与轮回,无人能替代。
以下的人生三境界,讲了如何用智慧的眼光看自己的身、心世界;用平常心去做好一个人,做好每件事。
慈悲观则是告诉我们如何以平常心来生发慈悲心,进而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与网友共勉。

人生三境界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人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到了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休止和满足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
  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练,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人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
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慈悲观(一)七周缘慈
  「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若有瞋恚仇恨之心,则口出恶言,或大动干戈,甚而伤生害命,如此一来,不仅恼害众生,亦障蔽本自清净之佛性。瞋恚有如毒火,能坏一切善法功德,损人害己,为堕三涂恶道之根由。是故欲免轮回之苦,必须调伏瞋恼,方得出离恶趣,得获安乐。
  慈悲观为对治瞋毒的方法,慈心柔和清凉,能息灭瞋恨热恼。在五停心观(注1)中,第二为慈悲观,所谓「多瞋众生慈悲观」。慈悲观的修习,简而言之,有「七周缘慈」与「四无量心」二种,本课先介绍「七周缘慈」。
  七周缘慈,即对于所缘七种冤亲之境,分别施予初禅、二禅、三禅之功德快乐,来往反复思惟七次。周者周遍,即对怨亲皆能周遍平等,或周遍施行之义。修习此观行的目的,在于断除瞋心,长养慈心。若能依之修习,重虑缘真,定能转化瞋恚之心,长养大慈悲心,进而正顺解脱之道。
  
  首先检讨反省自己修行不能得力,没有禅定、智能,皆由业障所致,一切业障皆由「心」、「境」而来;心指自心,境即亲、冤、中间人等外境。由于过去至今,对长辈不恭敬,对平辈争强好嫉,对晚辈疏于指导照顾,甚至结仇结冤,而致修行有所障碍;现在自知惭愧,希望能解冤释结,进而冤亲平等,得到平静、自在解脱。
  一切世间的功德,以禅定最为殊胜,故将禅定的功德回向一切冤亲。但因未得禅定,故将累世出家、修行、供养、布施、持戒、精进、闻法、诵经、持咒、念佛、护法、礼忏、随喜、孝养父母……等世间、出世间的一切善法功德总合,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功德等于三禅,中品功德等于二禅,下品功德等于初禅,以此功德回向冤亲。修习时,首先要具足信心,肯定自己确实有这三禅的功德,如此即可正式开始修习。
  第一步:「愿将三禅的功德回向给上亲──累世的父母、师长等长辈。」
  思惟自己从过去至今,对自己的父母、师长等长辈,未善尽孝道,不能知恩、感恩、报恩,现今深觉惭愧、忏悔,愿以佛法尽孝,故将三禅的功德回向给上亲:
  (一)现在今世的父母、师长等一切长辈,皆能业障消除,增福增慧,发菩提心,护持正法,永不退转。
  ? (二)过去累世的父母、师长等一切长辈,皆能业障消除,增福增慧,发菩提心,超生善道。
  第二步:「愿将二禅的功德回向给中亲──累世的兄弟姐妹、配偶、同参道友等平辈。」
  思惟自己从过去至今,对法亲眷属、同参道友等平辈,未尽劝善规过、相互勉励之责,或心存嫉妒,幸灾乐祸,不知相互包容、互助合作,现今深觉惭愧、忏悔,故将二禅的功德回向给中亲:
  (一)现在今世的兄弟、姐妹、配偶、同参道友等一切平辈,皆能业障消除,增福增慧,发菩提心,护持正法,永不退转。 ?
  (二)过去累世的兄弟、姐妹、配偶、同参道友等一切平辈,皆能业障消除,增福增慧,发菩提心,超生善道。
  第三步:「愿将初禅的功德回向给下亲──累世的子女、学生等晚辈。」
  思惟自己从过去至今,对子女、学生等晚辈,未尽教养之责,疏于指导关照,如今愿以佛法利益下亲,故将初禅的功德回向给下亲:
  (一)现在今世的子女、学生等一切晚辈,皆能业障消除,增福增慧,发菩提心,护持正法,永不退转。 ? 
  (二)过去累世的子女、学生等一切晚辈,皆能业障消除,增福增慧,发菩提心,超生善道。
  第四步:「愿将三禅的功德回向给上冤──上亲累世的冤亲债主。」
  所谓「冤家宜解不宜结」,现愿以佛法利益上冤,将三禅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与自己的父母、师长等长辈,曾经结冤的一切众生: ?现在今世和我的父母、师长等一切长辈,结下冤仇的冤亲债主们,皆能业障消除,增福增慧,发菩提心,护持正法,永不退转。
  (一)现在今世和我的父母、师长等一切长辈,结下冤仇的冤亲债主们,皆能业障消除,增福增慧,发菩提心,护持正法,永不退转。 ?
  (二)过去累世和我的父母、师长等一切长辈,结下冤仇的冤亲债主们,皆能业障消除,增福增慧,发菩提心,超生善道。
  第五步:「愿将二禅的功德回向给中冤──中亲累世的冤亲债主。」
  望能解冤释结。愿以二禅的功德回向给中冤: ?现在今世和我的兄弟、姐妹、配偶、同参道友等一切平辈,结下冤仇的冤亲债主们,皆能业障消除,增福增慧,发菩提心,护持正法,永不退转。
  (一)现在今世和我的兄弟、姐妹、配偶、同参道友等一切平辈,结下冤仇的冤亲债主们,皆能业障消除,增福增慧,发菩提心,护持正法,永不退转。 ?
  (二)过去累世和我的兄弟、姐妹、配偶、同参道友等一切平辈,结下冤仇的冤亲债主们,皆能业障消除,增福增慧,发菩提心,超生善道。
  第六步:「愿将初禅的功德回向给下冤──下亲累世的冤亲债主。」
  愿以初禅的功德回向给下冤:
  (一)现在今世和我的子女、学生等一切晚辈结下冤仇的冤亲债主们,皆能业障消除,增福增慧,发菩提心,护持正法,永不退转。 ?
  (二)过去累世和我的子女、学生等一切晚辈结下冤仇的冤亲债主们,皆能业障消除,增福增慧,发菩提心,超生善道。
  第七步:「愿将其余功德随心所愿回向给一切中间人──累世非亲非故之人。」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是未来诸佛,是故除了冤亲以外,非亲非故的一切众生,亦与我们有缘,所以愿将其余功德,随喜回向给一切的中间人:
  (一)现在今世一切非亲非冤的中间人,皆能业障消除,增福增慧,发菩提心,护持正法,永不退转。 ?
  (二)过去累世一切非亲非冤的中间人,皆能业障消除,增福增慧,发菩提心,超生善道。
  如此由上亲至中间人,从中间人至上亲,周而复始思惟七遍,称为「七周缘慈」。思惟七遍之后,当由有念、有想归于无念、无想,将这念心安住中道实相。

  修习七周缘慈,所得之功德利益殊胜:
  一、以慈心化解心结,不但能对治自己的瞋心,亦化解他人的瞋心,达到冤亲平等的境界。
  二、人际关系日渐改善。
  三、修行的障碍消除,助缘增长。
  四、使冤、亲及一切众生之善根现前,趣向佛道。
  五、行者依此修习,养成定力、耐力,入慈心三昧,便能降龙伏虎,自利利他,处处自在。如舍利弗以慈心三昧,转化人蟒的瞋心,因而度其超生善道,进获圣果。

  七周缘慈,是长养慈悲心之殊胜法门,功德果报不可思议。行者若能深信此一法门,持之以恒,重虑缘真,日久功深,自然能够慈心增长,降伏瞋恚,消除业障,进趣菩提。

  五停心观:多贪众生不净观,多散众生散息观,多瞋众生慈悲观,多障众生念佛观,愚痴众生因缘观。

慈悲观(二)四无量心

  众生无量,菩萨之愿行亦无量。所言无量者,无量有情为所缘故,引无量福故,感无量果故。由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故,心量广大,行愿弥坚,即与诸佛感应道交。《楞严经》云:「上与诸佛如来同一慈力,下与十方众生同一悲仰。」以四无量心等持应化,达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则能拔济一切众生,离生死苦,得究竟乐。
  
修习四无量心的目的
  一切众生皆怖畏于苦,欲求喜乐;而瞋恨怨恼等正为苦因,慈悲喜舍则为乐因。若修四无量心,即能除苦予乐,达到无怨无恼、无恚无恨。故无论大小乘行者,乃至世间之人,皆以四无量心为共同学处。
  一、世间之人
  世间之人,缘一切众生,修四无量心,功德增长,若转生天上,必做梵王。
  二、小乘之人
  小乘之人,修四无量心,为自调心,增长福德,易得涅盘。
  三、大乘之人
  大乘之人,利他心切,欲度众生,必以大悲为本,慈悲普摄,故修四无量心,自利利他,速证菩提。

修习步骤
  一、慈无量心
  慈,意为「爱念众生,常求乐事以饶益之」。修慈心,为除众生中「瞋觉(批注1)」故。
  (一)欲修四无量心,当先作誓愿:「愿令一切众生,悉受快乐。」 ?
  (二)初修慈无量心时,以清净心,观所爱亲人受乐之相。于父母、兄弟、亲人之中,取一最爱者,一心缘念,观亲人受乐之相,令于心想,清楚分明,摄心专注,无有驰散。先观亲人受乐,如是次第及至中人、怨人,余五道(地狱、饿鬼、畜生、修罗、天)亦然。以慈心缘十方一切众生,心量广大无边,故名为无量;悉令受乐,能灭除恶心,而得殊胜善乐福报,故其功德亦为无量。
  ? (三))行者于禅坐中,见众生受乐之相,而定力渐深,不为外境所动,是名慈相应心。如此修习时,若见种种善恶境界,不得生取着之心。但一心观于亲人得乐之相,念念相续。于上亲、中亲、下亲,中人,下怨、中怨、上怨,乃至于五道众生中,同以慈心视之,如父如母,如兄弟子侄,常求好事而饶益之,欲令一切众生得利益安乐,如是之心,遍满十方。
  二、悲无量心
  悲,意为「愍念众生受六道中种种身苦、心苦」。愍众生苦,而修悲心,为除众生中「恼觉(批注2)」故。
  (一)修悲无量心时,见众生受种种身苦、心苦,心生怜愍,即作是念:「众生可愍,勿令其受如是种种身苦、心苦。然我今无目,六道之中,亲、中、怨人并受种种身心诸苦,而我不知不见,长夜懈怠,不生救拔之心。」作是念已,即发愿言:「若有众生,受种种苦,悉愿勤加救护。」?
  (二)以清净心,先观一所爱亲人受苦之相,系心缘念。令于心想,清楚分明,摄心专注,无有驰散。观众生苦,而起悲心;其心怜愍,悲念无极。如是乃至中人、怨人,一方乃至十方,一道乃至六道,悉皆如是。
  (三)行者于禅坐中,见众生受苦,而内心怜愍,从悲定起,心转深固,定力渐深,不为外境所动,是名悲相应心。
  三、喜无量心
  喜,意即「欲令众生,从乐得欢喜」。修喜心,为除众生中「不悦乐」故。
  (一)慈但为初心,尚未深入,行者修慈、悲二心后,见众生离苦,则乐心转深,欲令其得大喜,即发愿言:「愿诸众生,除灭一切诸苦,受乐欢喜。」
  (二)以清净心,观于亲人,从苦得脱,受乐欢喜之相,一心缘念,令于心想,清楚分明,见于亲人,受欢乐相,其心悦豫,欣庆无量。次缘中人、怨人,乃至十方五道众生,受喜之相,心生庆悦。
  (三)行者于禅坐中,见于众生受喜之相,而于内心无有动转,定力逐渐增深,虽有大喜而心亦能不散,是名喜相应心。
  四、舍无量心
  舍(慈、悲、喜)三种心,但念众生,不憎不爱。修舍心,为除众生中「憎爱」故。
  (一)行者思惟:前虽修慈、悲、喜三心,然仍属有为法,于众生无益,今当舍此三心,离苦乐两边,行诸善法,方能契入实相,实利众生。如是念已,即舍前三心,一心发愿:「愿一切众生,皆得妙舍庄严。」 ?
  (二)以清净心,观于亲人,受「不苦不乐」之相,一心缘念,令于心想,清楚分明,摄心专注,不令驰散,见于亲人受「不苦不乐」。如是次第缘中人、怨人,十方五道一切众生,皆离苦乐二相,其心平等。于禅坐中,虽见众生,心无憎爱,乃至十方五道众生,亦复如是。
  (三)行者尔时于此定中,见一切众生,皆不着憎爱,离有为法,得悟实相,果证三昧,不为外境所动,其心安稳,平等不二,是名舍相应心。

  修四无量心,当先于静坐时反复思惟四无量心的道理,如此十而百,百而千,心量就能无量无边;并且要将四无量心的道理,运用在日常生活上,于行住坐卧中实行、体证。
  修四无量心,能使慈悲心增长,成就出世道业。因此无论小乘圣者、大乘菩萨,皆应修四无量心。四无量心成就,即称之为慈心三昧,能达到无人、无我、心行平等的境界,故四无量心,实为殊胜妙严的菩萨行门。

  批注1──《大智度论.卷二十》:「若欲恶口骂詈,杀害劫夺,是名瞋。」
  批注2──《大智度论.卷二十》:「待时节、得处所、有势力,当加害,是名恨。……恨即是怨。初嫌为恨,恨久成怨,身口业加害,是名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2-23 05:4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