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15|回复: 0

故宫中的药袋 中国古代皇家御医制度(组图)

[复制链接]

0

主题

3199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6012
发表于 2006-9-22 16:4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考御医至少用10年 煎好药自己要先尝 讲食疗常吃八珍糕———

  韩国电视剧《大长今》里,长今成为御膳厨房最高尚宫的理想破灭之后,又把当医女作为新的目标。虽然也是历经坎坷,但这次终于成功了。

  片中韩国的医官制度、医疗方法都是从我国的明朝学来的。在中国,太医自汉代以来就有了,到清代已经有了完整的体系,在故宫中还保留有大量与御医有关的遗迹。

  太医起于汉代皇家医院现已经成民居

  太医在汉代就设立官职。唐、宋时期在太常寺设有太医署或太医局,辽也设有太医局,金朝开始称太医院。元代的太医院已经成为独立机构,负责医疗、制作御药。明代太医院则已经有了分科。

  清代太医院设于顺治元年(1644年),在正阳门以东的东交民巷内,地址大约在东交民巷西口的一个大院里,太医在这里办公、学习。后来由于《辛丑条约》的签订,东交民巷被划归使馆区,因此在地安门外另建了太医院。

  地安门的皇家太医院,如今就隐没在地安门东大街111号、113号、117号这3个相邻门牌背后的寻常宅院中。1904年,太医院新址在地安门东侧建成,共有东、中、西三个院落。今地安门东大街111号是一家餐厅;113号院是当年太医院的“先医庙”,供奉医祖三皇“伏羲、神农、黄帝”的景惠殿保存尚完整,虽然歇山起脊的殿顶没有使用黄琉璃瓦,但横梁上的“金龙合玺”彩绘和前廊里的贴金“正龙天花”都标志着这是一处皇家规格的殿堂。

  清太医院为五品衙门大长今官品似乎更高

  清太医院为独立的中央医疗机构,为帝后及宫内人员看病、制药,也担负其他医药事务。太医院中的官吏和医务人员均称为太医,而且都是汉人。不过在乾隆时期,曾任命过一名满人来管理院务。

  电视剧中,长今最后被中宗封为正三品堂上官,而中国太医院中的最高官位院使仅是正五品。下面的图示可以看出中韩太医院品阶的变化。

  

  长今在学习医术

  

  银药铫

  韩国内医院官阶:

  使唤医女→实习医女→医女→医官→主簿→内医正

  清太医院官阶:

  医生→医员→医士→吏目→御医→右院判→左院判→院使

  太医院分科细致针灸科道光年间被取缔

  清太医院分科经过多次改制,顺治年间分为大方脉科、小方脉科、痘疹科、伤寒科、妇人科、疮疡科、针灸科、眼科、口齿科、咽喉科、正骨科等11科。嘉庆二年(1797年)痘疹科并入小方脉科,口齿咽喉合为一科成为9科。嘉庆六年(1802年)又将正骨科划归上驷院,成为8科。

  在《大长今》中被重点讲述的神奇针灸法,在道光二年(1822年)的中国被取缔,皇帝认为针灸袒胸露背,有伤大雅,于是将针灸科去除,变成7科。到同治五年(1866年)又缩减为大方脉科(伤寒科、妇人科并入)、小方脉科、外科(即疮疡科)、眼科、口齿咽喉科5科。

  

  清朝妃子用药底簿

  

  故宫中的药袋

  宫直专诊帝后妃嫔外直给太监、嬷嬷看病

  顺治十年,皇帝设立宫廷药房“御药房”,隶属于内务府,负责药品的采买、制作及储备,同时太医院派来的御医还要在这里进行值班,叫做侍直,分为宫直和外直。

  “宫直”由院使、院判、御医、吏目分班侍直,他们主要是为帝后妃嫔们诊病。

  “外直”也叫“六直”,由御医、吏目、医士分班侍直,六直即在宁寿宫、慈宁宫、乾清宫、钟粹宫、寿康宫、寿安宫六处待命,给宫内太监、嬷嬷等杂差看病。

  人员众多药房也越来越多

  在御药房之下,又设外药房和内药房。外药房是各宫太监及管事取药之地。内药房则专给皇帝、后妃等取药。后来又因内庭人员众多,一个内药房很难满足需求,于是在寿康宫、储秀宫以及圆明园等处也设药房,并任命两名内务府大臣分别管理药房事务,对外仍统称“御药房”。同治时期,宫廷还设寿药房。

  现在故宫里面还保存着“寿药房”匾和一些刻有寿药房字样的银质药具。这些工具主要用来煎药和配制膏、散、丸、丹的。寿药房由太监管理,另设大师傅一名,设置药生数名,负责煎药和制作药品。

  进药有四个渠道宫里有“美国头痛膏”

  御药房所需药材取自太医院的生药库,这些药购进宫中后再加工成成药。当时药材的来源主要有四个渠道:

  一是征收各省出产的药材。宫中对药材收购的品质要求很严,比如,大黄一定要西宁或者凉州出产的,白芷一定要杭州的,白芍要浙江的等等。

  二是同仁堂专为御药房配制。由于同仁堂用料讲究、疗效卓著,深受皇宫的青睐。所以不仅供应内廷生药,其一些配方也被宫中采纳。

  第三个来源是地方进贡的药材。凡逢年节、岁寿之日,各省督、抚大吏,就会向皇上进贡。如广东的橘红、西部的冬虫夏草等等。

  另外还有就是外国馈赠或者从海外进口来的。在御药房中至今还留有“美国头痛药膏”、“多尔门的那油”、“巴尔撒米油”、“西洋香饼”等西洋药品。

  

  寿药房的药柜

  

  故宫中收藏的眼科手术器械

  学御医要考级成为御医至少要花10年

  长今在进入宫中成为医女之前,要经过地方的严格选拔。在清代进入宫中给皇上看病,也是一件万难之事。

  要成为医士,首先要接受教育。清代的医学教育,设教习来培养医官人才,由御医、吏目中选品学兼优者来担任。而学生通常要经一定级别的官员推荐,并由医官作保,由首领官面试,合格者方可入学,称之为医生。

  入院学习后,称为肄业生。教学内容主要是《内经》、《本草纲目》、《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及相关医书,后来又增习《医宗金鉴》,并逐渐作为主要教科书。一般肄业生学习3年期满,由礼部堂官来主持考试,合格者为医士,不合格者继续肄业,以待再考。

  而仅仅成为医士还远远不够。因为御医是要从太医院内医术精湛、品行端正的医士以上人员中层层选拔的。清代设御医十人,这些御医在进宫之前需在太医院供职 6年,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并经过3或5年一试、二试、三试合格者,才有资格入选,否则宁缺不补。另外,清宫御医有些是各省官员举荐之名医。因此要成为一个御医,至少也要花上十年的时间。

  请脉、叩问、取药、签字———御医负责到底

  御药房给皇宫制药,御医给皇室看病,因此各个环节都不能有一丝疏忽。

  皇帝、后妃如有病,御医赴各宫看病,称之为“请脉”。由御药房专职带领前往,诊视皇帝时,先行君臣之礼,然后由第一位御医跪诊左手,第二位跪诊右手,之后再互换。然后要叩问皇帝身体感觉。诊完,要和内臣一起去合药、取药,将药贴联名封记,并详细记录该方药性及治疗之法,最后要在年、月、日之下签名,以备查考。

  给皇帝煎药的人都要先喝药

  中药制作过程比较复杂,在制药过程中,一般要先用竹筛、簸箕、箩筐分选,再用铁刘刀、切药刀,根据不同要求,将药材切成段、条、块等形状,最后用石碾、铜杵臼压碾,仅朱砂一项,就要压碾上百个小时。丸药由药模压成,有长圆药模、圆型药模,有些药还要用炉子加温。

  宫廷用药与民间不同,在规格上十分讲究。如根茎类的药地黄、白芍等要用枝条粗壮的,而肉桂则要用肉厚油足的,种子类的药材如砂仁、蔻仁则须用种仁饱满的,凡不符合规格的都不能在宫中使用。  根据御医与内臣合药药方,取同样的药两服合为一服,再监视煎熟。煎药时间、先后及分量,不可丝毫马虎。民间煎药,用文火慢煎,宫中则要求快速。煎药时,将药材放入煎锅中,对水三盅,用风箱炭火急煎,煎好时,将药汁倾倒在银盘的新布上,大师傅用双手捧布,一气将药拧出,约一盅有余。

  参与煎药的人,都先尝一口,再将药汁倾倒在银盘中,用时再温。药煎好后,分盛于两碗,一碗由御医、院判等人先尝,另一碗盖上“御药谨封”之印,进于皇帝。

  皇帝病情属于国家机密

  清宫医药档案,均为手抄秘录,字迹工整,系脉案原件,黄册内或红笺上书写,也有用染色宣纸,还有《进药底簿》,一般逐日记载,一年一册。如《皇上进药底簿》、《皇后进药底簿》、《老佛爷进药底簿》等。

  御医虽然常年给皇帝及后宫看病,但绝对不允许对外露出一丝风声,因为皇帝的身体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定,需要严格保密。

  若是皇帝患病,御医治疗无效,以致死亡,御医们就会遭殃。如同治帝死后,太医院左院判李德立、右院判庄守和,均被立即革职,戴罪当差。

  没病请个平安脉,食疗爱用“八珍糕”、“减肥茶”

  长今在御膳厨房学到很多食疗的方法,给她学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食疗与药物的互补关系可见一斑。在清晚期,食疗在宫廷医药中也占有很重要地位,帝后嫔妃们都想延年益寿,因此依赖于各种食疗。他们没病的时候也会请太医来诊脉,叫做“请平安脉”。诊后,御医们也会开具一个药方,只是一些补药。

  清朝比较著名的食疗食品叫做“八珍糕”,此药香甜可口,而药气少,饿时可以食用,又可治疗疾病。它是由人参、茯苓、莲子、苡仁、山药等八种药物加工制成,有强壮健脾之疗效。还有一种仙药茶,在清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各朝的宫廷内,都广为采用,它是由紫苏叶、石菖蒲、山植丝、泽泻丝等近十种药物配成,具有降脂减肥之效。

  最会保养的当数老佛爷慈禧了,冬季吃鹿肚养胃,补中益气,吃鹿胎、鹿茸治疗妇科病;春夏之交要吃禽类,含有高蛋白,易于消化、吸收,其中兔肉还有美容功效;慈禧还喜食花类,如榆钱、玫瑰、桂花、菊花等,据说可以强身健体、消除疲劳、美容、抗衰老。

  

  皇后嫔妃用的玛瑙按摩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26 12:4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