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官员赴韩培训,已形成一个“标准线路”。其间固然不乏学有所得者,而某些线路也类于影迷观光团行程。中国官员留洋百年以来,整个20世纪绕了一个大圈子,却几乎没有形成良性的关于社会治理的知识积累,原因在于日益由学习技术代替了学习制度。
2006年3到5月,渖阳市举办了六期针对村委书记的新农村建设培训班,每期选出20余名优秀学员,赴韩国进行新农村建设考察,佟明胜是第二批去韩国的考察者之一。早在1999年,他就去东南亚考察过当地农村的发展经验,2003年,又去朝鲜学习了农业合作经济的经验,与两个多月以前的韩国考察一样,这些考察都是由渖阳市委组织部组织人员进行的。
佟明胜说,他们看到了韩国新村运动的成功:再偏远的农村,也有大型的养殖基地、蔬菜批发市场、农产品加工厂。农民人均收入和城市只差百分之几。一个小小的养牛场,四五个人经营就可以达到三四千万的年收益。
吴国峰,工作于吉林省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他去韩国的时间是今年5月上旬。吴国峰说,他觉得主要有三个学习心得,第一是要改变农村面貌,必须调动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咱们国家可能只在土改时有过这个群众热情了”;第二,通过这个运动,激发起了一种自强不息的国民精神;第三,韩国对农业的投入相当巨大,“这个也是咱们国家不能比的”。
韩国的培训机构和中韩两国的旅行社已经对中国官员敞开了大门,承担了吉林省农业官员培训的中韩海外研修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欢迎任何级别的官员组团赴韩考察新农村。
从现代化的程度上来说,中国是一个后发国家。因而,中国理应具有经济学家所说的“后发优势”,也就是说,中国可以利用先进者所积累的现成的知识。所以,留学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官员出洋进修、培训、考察,对于政府变革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最早的洋务运动基本上是中国人雇佣外国人、进口外国的机器,以获取知识。清军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激发了国人救亡图存的精神,出国留学蔚然成风,这些留学生回国之后,进入学堂、政府机构、军队、商界,成为推动变革的力量。而晚清最后几年,政府锐意进行宪政、法律改革,而每有新政措施,必然会派出相关官员出洋考察。
此后的官员考察团或进修班,也都与国家治理有密切关系,不过,随着国内现代制度逐渐建立,学习的内容越来越趋向于技术化。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曾派人到德国学习,除了学习军事技术之外,也学习了强化国家权力的技术。到40年代,抗日战争让中美两国走到一起,美国毕业的留学生大量进入政府,政府不少官员也接受美国人的培训,那个时期制定的法典,无不受此影响。
20世纪50年代,又出现了另一个官员出国学习热潮,这一次是东风压倒西风,学习的对象变成了苏联。大量官员到那里接受意识形态训练,接受制定经济计画、管理经济的培训,后者对中国建立其重工业体系至关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到苏联、东欧接受过培训、进行过考察的官员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至于政治、社会、文化等其他领域的组织管理模式,也多半是政府官员从苏联、东欧学习而来的。
随着与苏联关系恶化,获得知识的这一东方管道被切断,70年代末中国所谓“国民经济濒临崩溃”,与此不无关系。重新得到获取知识的源泉,恐怕是此后逐渐对西方开放的一个重要原因。80年代出国学习的大多是技术官员,后来增加了一些行政官员,他们在西方熟悉了市场与法治制度。90年代中后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地方官员出洋学习,这些地方官员主要是学习比较具体的行政管理技术。
可以说,过去一百年中,政府官员一直在进修、考察,学习国外的技术知识、法律、行政管理技术,甚至也曾经学习过国外基本的政治、社会制度。不幸的是,这种学习没有多少连续性,出现了一次又一次急转弯,每一轮学习往往意味着否定上一轮所学到的知识。因而,官员们学习了整整一个世纪了,却几乎没有形成良性的关于社会治理的知识积累。整个20世纪绕了一个大圈子,甚至还没有回到晚清那个起点。
实际上,随着时间演变,政府官员们出国学习的内容愈来愈趋向技术化,学习活动似乎已进入
“后发劣势”陷阱:以技术方面的学习替代制度方面的学习。但学习的内容越是技术化,越有可能遭遇水土不服的问题,因为,管理的细节跟具体的社会环境和民情直接相关。更糟糕的是,有些官员甚至有意排斥制度的学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