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58|回复: 0

也谈华人子女教育问题

[复制链接]

0

主题

6226

回帖

8075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8075
发表于 2006-11-9 20: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6-2-24 01:20 发表

大概在两年前看到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海外华裔子女的“心病”>>,可惜忘了作者和在哪里发表的。由于对文章的基本认可,还记得一些大概。文章对中美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要求作了比较,大意是“中国父母的不知足,不平衡,不感激,造成他们本身在孩子成长的路上,不是享受,而是包袱”!对此,我想谈谈自己的见解。我认为能学一点“美式”教育方法是很好的,起码应该了解一下、想一想怎么做更好。比较出人家的长处,不是要贬低自己,而是要找出不同与差距。老是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吹自己如何厉害,是不会有进步的!反过来,如果只看到人家如何如何好,而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就会失去信心,做人都抬不起头来。

与中国家长比起来,多数的美国家长与孩子当关系比较平等,对孩子没有太高的要求,对孩子以鼓励支持为主(赞扬优点为主批评为次),主动关心和参与学校的事。在美国家庭,由于人人平等(相对而言),孩子允许“挑战”父母,他们自然在老中心目中评为坏孩子或不听话的孩子。做这些孩子的父母,肯定头疼!接下来比较中美两国的教育体制,美国的教育方式是引导教育(鼓励思考)不是灌输教育(在家听家长的,在校听老师的),前者教育出一批有发明创造能力的人但小时候成绩不明显,后者教育出一批能拿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第一名的小“天才”但长大后只是一般般的“庸才”。话虽难听,也不包括个例,可你有没有想过这也许是中国人在近代的发明创造少的可怜的原因。所谓素质教育,应该是教育出一大批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发明创造能力的栋梁,而不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如此看来,有谁能把这两种教育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可能是最理想的。

我也想过把美国式自由取向教育同中国式的注重学校成绩的教育结合起来,但我失败了!总结起来原因不少(多找些理由为自己的失败辩护一下),XXX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原因有二:1)这两种教育方法本身应该是水火不相容的;2)我们从中国来的华人父母并不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我们满脑子装的是传统中国式的教育方法,要完全改过来学“美式”教法,搞不好就是“东施效颦”。一个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大多数中国父母不能忍受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成绩一般却还让孩子做他/她想做、高兴做的事;虽然明知这孩子的天赋不在学习而在其他方面,但这“其他方面”可能不让人羡慕(面子上过不去)、且日后不好找工作(攒不到钱),你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在今后的一生中为生活劳碌奔波吧。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很可能发生的事情。问题是我们能不能做到象其他美国父母一样顺其自然。

因此建议所有的中国父母、特别是在美国的华人父母都应该对自己教育引导孩子的方式作适当的调整。为什么说调整而不说改变呢?原因是华人这种教育方式有它积极的一面,一个不可否认的重要事实是:老中的传统教育方式把本来天资不那么高的孩子拔高了一到两级(从C到B或A)。如果放任自流的话,这些孩子可能什么都不是(从读书的角度来说),可现在个个都上了大学不是?!不能否认能上大学对他/她的将来肯定有正面作用的。但不能为了读大学而把孩子的童年丢掉,也不能说读大学才是唯一出路(因人而定)。

那么我们该怎么调整呢,下面几点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调整“唯有读书高”的观念。不以读书成绩作为衡量的唯有标准。不要走在一起就谈孩子书读的怎样、上什么大学。更不要攀比。攀比对孩子有害无益。

2.调整位置。以民主制代替家长制。把自己作为孩子的朋友、甚至是他们的同年龄朋友去和他们谈话,以沟通代替高压。以引导代替命令。

3.调整教育方法1。学会观察孩子的特长。在发挥孩子的特长的同时保持华人重视学习的优点,让孩子认识到读书虽然不是唯一的路、却是一条最简单的捷径。让他们认识到学习是为自己而学而不是为父母而学。假如孩子还是不喜欢学习,不要象天下末日到来一样、更不要硬逼。

4.调整教育方法2。以鼓励代替挑剔。让孩子充满信心和希望。

5.以身作则,不是说一套做一套。(可惜本人是只会说不会做,见笑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12 01:4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