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53|回复: 0

“没有不成功的同学”:寻找中国最早的一批EMBA

[复制链接]

0

主题

3212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5938
发表于 2006-11-20 21: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立伟/马遇生则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考试时的“罢考风波”。这些来自政府机关、国有企业、跨国公司的学员,对于学院“动真格”考试的做法大多不解。当时的中欧外方院长冯勇明教授拒绝了这个要求,他严厉地指出:“宁可关掉这所学校,也不能接受不考试的要求。”

齐晓峰的记忆里,1995年5月8日那个春日里的阳光,依然是那么温暖。就在那一天,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的湖边,她第一次遇见了她的41个EMBA同学。他们不仅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第一批EMBA学员,也是中国最早的一批EMBA学员。七年后,中国的其他商学院才开始招收EMBA学生。

2006年11月,入冬的上海寒风将起,走过廊边点点温暖的烛光,被中欧副院长张维炯冠以“第一批吃中欧螃蟹”的EMBA95毕业生回到母校。10年倏忽而过,中国EMBA从无到有,发展迅猛。今天,仅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毕业校友已经数以千计,2006年招生达630人,比世界第二名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多出一倍。

这些学员,亲历了中欧EMBA的发展史,见证了中国EMBA的发展史。2005年,《金融时报》在问卷中向全球商学院的校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他们攻读
EMBA是为了晋升还是加薪。入学时年龄在30岁以下的受访者有63%的人表示,获得晋升很重要,80%的人表示,他们攻读EMBA是为了获得更高的薪水。

对于1995年的陆晓明们来说,这些目标显得太过于功利。他说,对管理知识的重度饥渴,让他们迅速聚集在一起。“登在《解放日报》上的招生广告大概有四分之一个版面。”陆晓明比划着,因为遥远的回忆,让他脸上笑容洋溢。

正是这则广告,一下子拨动了很多人的心弦。陆晓明仔仔细细把广告读完,“最吸引我的就是两点,一个是中国和欧盟合作的项目,另外是它可以在职攻读,不必辞职。”

29岁的齐晓峰那时已经在法国公司圣戈班做到了人事经理,“我想提升,首先考虑的是去海外留学。”齐晓峰的外籍老板欣赏她,建议她寻找一个更好的能够兼顾工作和学习的方法。他提供了另外一个视角的思路──在职读MBA。

这是一个全新的并且极具吸引力的建议。齐晓峰和同样希望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同事费鸣开始留意这方面的信息。不久以后,和陆晓明一样,齐晓峰也看到了那则招生广告,后来因为是年纪最小的女生,她戏剧性地被同学们推选为EMBA95的班长。

柴萌在上海商城一起上班的前同事张云霞给了她这则信息,柴萌自己也很快从《解放日报》上看到了招生广告,“我要谢谢张云霞,她的消息改变了我后来的人生轨迹。”“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学校。”EMBA95的42人中间,对中欧抑或EMBA项目了解的人寥寥。

但身在北京的马遇生与他们有些不同。在加入飞利浦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马遇生因为工作关系,与中欧的前身──中欧管理中心接触颇多,“严格意义上来说,中欧管理中心那时候在北京的课程,比较正规、严谨。”

马遇生原本已经做好准备去读清华大学开办的Part-time
MBA课程,几天后,在一个会议上马遇生偶然听到中欧将在上海开设EMBA课程的消息。那时候已经是1995年的4月23日,10年以后,他还是能一下子说出来这个改变了他读书决定以及人生轨迹的日子。

“除了这个课程,我也没别的选择了。”几乎是一瞬间,他作出了决定,去读中欧。10年以后,马遇生禁不住感慨,当时的决定,时机拿捏得多么准确。会议结束后,面试、出差到国外,待他回到国内,就赶上了中欧开学,前后一共15天。

三十出头、已经成为苏州开发区最年轻的副局长,陆晓明的事业似乎已经定好了方向,下面就是一步一步实现目标了。作为招商局的副局长,1995年之前的陆晓明,平均三个月就有一次出国的机会。哪怕只有一点点空闲时间,他也会赶到当地最好的大学,在校园里走一走,感受一下氛围。

“工作需要,加上自己喜欢,自然而然就想到要去读书。”面试过关,现实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每月四天集中授课再加上1.5万美元的学费,两个大问题怎么解决?

尚未被欧莱雅收购的美宝莲彼时正在中国开创事业。陆晓明的谈判对手、美宝莲的亚太区总经理邀请他加入公司,开拓渠道。他承诺,陆晓明的时间和学费都可以保证。为了读EMBA,连百货公司都极少去的陆晓明作出令家人和朋友不解的举动,放弃仕途,进入这家经营化妆品的跨国公司。

他也成了同学中最早因为EMBA改变自己职业生涯轨迹的人之一。根据《金融时报》2005年的调查,虽然雇主为EMBA学员提供全额或者部分的资助,但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却早有改变的打算。有31%的人表示,他们获取学位是为了更换雇主,有45%获得雇主资助的人想改变职业。

在所有接受公司资助的毕业校友中,超过39%的人在毕业后的三年内,至少已更换了一次雇主。甚至还在攻读学位时,逾1/5接受公司资助的EMBA学员就已跳槽到其他单位。齐晓峰就是在读书期间换了公司的。学机械工程出身的她一直希望进入到与专业匹配的公司,1996年下半年她有机会加入德尔福,一做便是5
年。

10年以后,陆晓明已经做到欧莱雅(中国)副总裁,齐晓峰是米其林的人事总监,当年与齐晓峰一同进入中欧学习的费鸣仍然在圣戈班,是其中国区的董事总经理。

校友办公室电脑里保存的EMBA95的名单不停地在更新,但仍赶不上这批同学的职务变化的速度,这个名单中还包括上海石化董事总经理戎光道、上海电信董事长张维华、霍尼韦尔涡轮增压系统(亚洲)总经理乌家华、豪登国际董事总经理柴萌等。

“我们班的同学,没有不成功的。”齐晓峰很自豪。而更多的改变并不是外在的。陆晓明庆幸自己作出了一个当时不被所有人认可的决定。在吴敬琏的课程上,他惊讶极了,“看似枯燥的《社会主义特色经济》居然能被讲得那么生动。”

马遇生则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考试时的“罢考风波”。这些来自政府机关、国有企业、跨国公司的学员,对于学院“动真格”考试的做法大多不解。“我们已经工作多年,怎么还能像对待小学生一样对待我们?”多数派的声音如是。

当时的中欧外方院长冯勇明教授拒绝了这个要求,他严厉地指出:“宁可关掉这所学校,也不能接受不考试的要求。”前一门课程,要在后一门课程开始时考试,带着工作、生活压力,再加上极大的考试压力,每个人都如履薄冰。但马遇生后来回忆起来,充满感激,他总结说,正是这种严谨的态度,造就了中欧的奇迹。

“她不仅仅规划自己的人生,也帮助同学们规划人生。”11月中旬的EMBA95返校日,柴萌被提名为“卓越平衡女士”奖的候选人,候选评语中这样写道。“有时候同学在工作方面有些想法时,会约我出去喝喝咖啡聊一聊,那个说法有点严重了。”柴萌的声音总是保持着淡然恬静。

张维华2002年的时候有机会去美国工作。他记得当时作决定,首先想到的是在同学们中间做个民意调查。“结果是50%:50%。”同学许开程打来的电话,促成了他的决定。张维华去美国建立中国电信在当地的网络和服务,职业生涯有了“中西合璧”的经历。

在上海电机厂经历了“10年低层、10年中层、10年高层”三段职业生涯后,沈福强收到西门子的邀请,他的第一反应同样是找那些能找得到的校友一起分析自己是否应该重新选择。在西门子做到副总裁后,沈福强遇到了一个瓶颈,是去国外培训加强自己的英文水平再继续向外资公司的高管位置进发,还是有其他的选择?

在校友课程《自我管理》一课上,印度教授的一席话让他怦然醒悟,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其实就是“平和”的人生目标,“我更想做的是咨询顾问。”沈福强于是离开西门子,去帮助一家民营公司进行兼并后的整合。“来中欧,是要学一些专业知识,拿一张有价值的文凭,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EMBA95的许开程这样总结。

而这些当时以学习为第一要务的同学,最后真的成了“志同道合”的朋友。身材娇小的齐晓峰仍然像10年前那么活跃,她匆忙赶到活动现场,在背板上签好名字,便四处寻找同学,热情地一一打过招呼。

“工作上、生活上我们都会有交流,这种同学情谊绝不是一种交易。”齐晓峰说,那时候还没有所谓的“圈子”的概念,招生的时候也没有任何人把“圈子”当作一种卖点,“相比之下,同学之间的感情很单纯。”

“如果时机成熟,我也想和同学一起,做一些慈善活动。”马遇生觉得10年的时间已经让大家积累到了想为社会、为教育做点什么的时候了,他计划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24 09:0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