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348|回复: 4

一个美丽谎言 毛泽东行宫的故事(组图)

[复制链接]

0

主题

3280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6108
发表于 2006-11-29 07: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与人民同甘共苦 一个美丽的谎言 毛泽东行宫的故事
——--读《韶山之谜》所想到的

作者:映险松



  近日阅读了由香港商报出版社出版的《韶山之谜》一书,产生不少联想和感慨,颇觉不吐不快。众所周知,韶山是毛泽东的故乡,因此闻名于世。《韶山之谜》的作者在书中夹叙夹议地描写了中国共产党从一九四九年执政以来,众多国内外政要名人到韶山“朝圣”的奇闻轶事,读来倒也饶有兴味。

  

  毛故居

  作者的立意当然是为毛泽东歌功颂德,为韶山涂上神秘的色彩,但在不经意之间作者却戳穿了一些有关毛泽东的谎言,使此书起到了事与愿违的效果。

  有关毛泽东的慌言之一是:毛最体察民情,一贯与人民同甘共苦。例如在一九六零至一九六二年的“自然灾害”期间,毛泽东拒绝食肉,以示与人民共患难。但从《韶山之谜》一书中却可以看到,正是在全国广大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甚至有人饿死的三年大饥荒期间,中共湖南省委竟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耗费巨额民脂民膏,打著修建军事设施的幌子,在韶山为毛修建了秘密“行宫”--滴水洞。请看书中的描写:

  一九六六年六月十六日,毛泽东的专列从杭州到达长沙。六月十八日下午二时许,毛泽东乘坐白色吉姆车在当时湖南省委代理第一书记王延春、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公安部副部长、八三四一部队政委汪东兴和中央警卫团团长张耀词的面包车、吉普车的陪同和保护下,静悄悄地回到韶山冲。吉姆车经过毛泽东故居路边没有停下,经过一九五九年六月毛泽东住过的韶山招待所没有停下,专长缓缓经过韶山毛泽东陈列馆、毛鉴公祠、毛震公祠,向右拐进一条窄路,沿著山根向风景秀丽的滴水洞奔去。

  下午四时许,毛泽东下车望了望山景,只见滴水洞三面环山,一条山泉由北向南,流经谷底,毛泽东忍不住边走边说:“这是个好地方。我小时候在这里放过牛,还和小同伴打过架。”活动活动手脚,毛泽东又说:“这里原来叫黄田坳,过去以山为界,山那边是湘乡,山这边是湘潭,又叫湘潭坳。”看著毛泽东那样心旷神怡的样子,王延春心底为湖南省委、为前任书记张平化、也为自己轻轻地松了一口气。一九五九年毛泽东回韶山,曾向陪同的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提出在“在吊须洞(今滴水洞)那里建一个草棚子”,当时毛泽东说是希望有一天“解甲归田在此颐养天年”。庐山会议后周小舟 “贬到一个公社当副书记去了”,毛泽东这个草棚子几经摸索才选到这里,一九六零年冬以代号二零三工程秘密兴建,先建宽大的一号楼平房,挨著是二号楼的二层楼房,到一九六二年底整个工程连同韶山到滴水洞的柏油马路一起完工,今天终于派上大用场了。

  毛泽东大踏步地走进滴水洞……1

  对于以上描写,值得注意的是:修建滴水洞的时间是从一九六零年冬至一九六二年底,这正是中国面临由“大跃进”造成的严重经济困难的时期,当时广大人民普遍吃不饱穿不暖,在有些地区甚至有不少人饿死,而中共地方大员为了取悦毛泽东,却动用大量国家资源为毛修建行宫,这样的行为还能说明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的利益的吗?一九六二年底滴水洞建成后,过了三年半,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毛泽东才第一次使用它。根据书中的记述,毛到此仅此一次,只住了十一天就离开了。直到一九七六年去世,毛再也没有来过这里。滴水洞的建筑和设施就这样十数年如一日地闲置了。可想而知,这项因毛而起的所谓“工程”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多么大的经济损失!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毛到达滴水洞后安之若素地接受和享用了地方大员们的这份厚礼,对他们无视人民疾苦、滥用国家资源、献媚迎奉之举,没有作出任何批评和谴责,使地方大员终于“轻轻地松了一口气”。这些事实能够说明毛是一位“体察民情,与人民同甘共苦”的“英明领袖”吗?

  对于毛在滴水洞的排场和离开时的情景,书中也有详细生动的描写:

  毛泽东这次回韶山保密吗?毛泽东心情复杂地开始散步,视察地形。毛泽东发现一号楼的每个房间门口、餐厅厨房之间都站著从北京带来的贴身警卫,外面还有四处巡逻的流动哨。这个汪东兴哟!毛泽东又满意又埋怨地自言自语。毛泽东二回韶山是警卫森严,‘固若金汤’……2

  在和平年代中,在对外宣称是军事设施高度保密的滴水洞中,警卫措施还要这样如临大敌,真是匪夷所思。可能这正是毛泽东本人提倡的“阶级斗争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所造成的合乎逻辑的结果吧!

  六月二十八日,毛泽东要走了。毛泽东原定下午三点离开滴水洞,一夜之间毛泽东突然决定上午离韶。清早湖南省公安厅副厅长高文礼急得满头大汗,四处急电──通知长沙到武汉的铁路沿线清道。3

  这真是一派“皇帝上轿,地动山摇”的景象。试想,从长沙到武汉的铁路沿线实行清道,要动用多少人力物力!要影响多少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滴水洞外景

  

  滴水洞是当年周小舟给毛泽东修建的度假别墅,虽然他只住了11天。房子是个一长溜的布局,今天来看已经看不出它的豪华。但是放在当年,应该算是国内拔尖的一流别墅。里面没有造型墙,没有吊顶,没有灯池,可能当时还不流行这个。单说建材里选用的瓷砖,在当时国内还没有这种东东,是从苏联直接进口过来的。至于具体的牌子,打听了那里的工作人员,所有的人都摇摇头。

  

  好大的餐厅

  

  毛的卧室,包着门套和窗套,墙面没有踢脚线,而是大约1米高的墙裙。他的床有个特点,就是一头高一头低,从床头到床脚是斜下来的,而非一个平面。

  

  


  毛的卫生间地上贴的小马赛克,墙上是黄色的小方砖。

  

  

  


  江青的卫生间墙上的贴的是苹果绿的瓷砖。

  

  

  


  江青的卫生间面盆是柱式的,还有个梳妆台

  

  
事实上,当年为毛泽东修建行宫的绝不止湖南一省,各个省、市、自治区在这方面是争先恐后的。笔者曾到访过河南省委第三招待所。据介绍,这也是专门为接待中央大员而修建的,有专门供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和朱德下榻的“一号楼”、“二号楼”、“三号楼”和“四号楼”等。由于毛泽东等巡视各地的次数十分有限,所以这些建筑和设施也均是常年闲置。由此可以想象,中共给国家造成的浪费和损失之浩繁,真是令人感慨!

  直到毛泽东等中共第一代领导人死去之后,河南省政府于八十年代中期将长期闲置的“省委第三招待所”当作省方的投资与所吸引到的海外资金结合,创办“黄河大学”。笔者在该校创建之初曾到访和下榻于这个“第三招待所”。从外边看,这里高墙壁垒,上边还架设了电网,不知情的人会误认为它是一所监狱。但入内之后,却是花香鸟语、绿草成茵、杨柳成行、大小楼宇错落有致,环境十分优雅。然而由于客房长期闲置无人利用,房间内的壁橱已经严重发霉损坏,卫生间里的设施也大都失灵,不便使用。无独有偶,这种情况竟也发生在韶山!请看《韶山之谜》书中对陈伯达造访韶山的一段描写:

  一九六六年二月二十三日…韶山宾馆二号楼来了一位穿著灰色风衣的中央首长。首长一下车à焦急地用闽南话问: “一号楼打扫干净没有,马上要用。”……一号楼是最早修建的平房,卫生间在卧室外面。毛泽东一九五九年回韶山下榻在此,中央来人为保持对毛主席的尊敬,一般都不住一号楼……只有贺龙住过一号楼,眼前这位首长也破例地要求住一号楼,并要求同时打开了毛泽东曾用过的书房和卧室……在韶山宾馆工作了一辈子的马宝荣记忆中只有一个人……原来他就是深受毛泽东重用的陈伯达呀。4

  睡梦中电话惊响,马宝荣摘下听筒,突然听到“一号楼出事,快来人”。说话的人一口京腔,毫无疑问是陈伯达的随行人员。是陈伯达发生什么事了吗?马宝荣一颗心七上八下……三步并作两步赶到了一号楼。一号楼两间卧室、一间书房房门大开,两个随行人员都焦急万分地站在卫生间门前,一个使劲地扭锁,一个无可奈何地望著马宝荣耸了耸肩。原来是一号楼卫生间的门锁发生故障……把中央首长陈伯达锁了进去,出不来了。马宝荣一面示意北京客人请陈伯达安静,一面电话调动宾馆的专业钳工急速赶来。几分钟后,当周师傅来到,一听说此事,在卫生间外抿住笑告诉陈伯达:“锁不常用,你扣得太死,只好委屈稍等片刻,我在外面把锁下下来。”陈伯达在卫生间里哭笑不得,只好耐心等待……5

  此段描写令人啼笑皆非,但却可以从中看到中共对国家资产和人民血汗浪费之一斑。

  书中还提到刘少奇遗孀王光美在访问韶山时,提及了毛泽东的一句名言:“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毛所说的“我们”当然是指中共,尤其是中共高级干部。由此笔者联想到:幼稚可笑的“我们”却要坚持永远领导真正英雄的人民,这真是十分幼稚可笑!这种幼稚可笑还要坚持到哪一天呢?不能不承认,毛泽东的许多论断都是至理名言,但可惜的是毛总是嘴上说一套,做的却是另一套。因此,他的至理名言大都成为愚弄人民的谎言。

  一本刻意为毛泽东和共产党歌功颂德的书,却揭了毛的疮疤,戳穿了有关毛泽东的谎言,这恐怕是作者意想不到的吧!

  1. 马社香、夷学苗:《韶山之秘》,香港:香港商报出版社,2000年10月版,145-146页

  2. 同上,147页

  3. 同上,159页

  4. 同上,129-130页

  5. 同上,139-140页
mao.jpg

0

主题

1万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香香

积分
25379
发表于 2006-11-29 09: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中共决不解密的密闻:毛泽东行宫的故事

  其实太子党最知道中共血腥的丑闻了,在家里吃饭时聊的都是高层机密,只不过他们没把这当回事,认为不过是扯些张家长李家短的闲篇儿,当然这个张家李家可不在北京小胡同里,都是中共最高层领导的“家”。

  毛泽东是中共的第一代独裁暴君。为了维护中共的政权,他的丑事是不许说的,“毛泽东”这个名字已经不仅仅代表他个人,共产党认为搞倒他,就是搞垮共产党。所以,维护毛泽东的声誉就是维护中共的生命!

  毛泽东生前的“机要秘书”张玉凤,历时三年写好的回忆录《回忆在主席身边的岁月》,经中宣部、毛泽东思想研究室等单位整整审核了四个月,最后决定:该书极不宜发表!

  这一点非常被理解。据一个曾去聆听毛泽东训教的高官回忆说,那天为了一点儿事,张玉凤和毛泽东绊起嘴来,最后张玉凤一边往外走一边大发雷霆,对着中国的“红太阳”狂吼道:“你去死吧!”,当时把毛泽东气得瑟瑟发抖,那位官员在旁边吓得目瞪口呆,以为张玉凤大祸临头,结果事后什么事也没有。张玉凤是毛泽东挑上床的,两口子打架,昨天阴天下雨、今天出大太阳。这一点讲真话的彭德怀就不明白事儿了,张玉凤能上毛泽东的床,怎么吵都行,贼大胆的彭德怀吃亏就吃在不能上毛泽东的床!

  正因为张玉凤的特殊地位,比毛泽东的任何儿女都有发言权,她写的毛泽东的事才有价值。毛泽东的女儿愿出一百万人民币买断版权,阻止出版,不但说明张玉凤写的是实情,也说明她写的毛泽东一定是个负面形象。

  毛泽东有十四个行宫,张玉凤是否都去过尚不得而知,十四个行宫都去过的中共干部确实有,但屈指可数,这在共产党里也是绝密中的绝密。

  建造这些毛行宫要挑技术好、政治可靠、能守住秘密甚至连家人都不告诉的工程师、设计师、建筑师和工人等等一切有关人员,光挑这些人组织上就费了不少周章。

  经过数年,行宫终于都建好了,组织上为这些劳苦功高的有功之臣举办了场面热烈的庆功会,体贴的没拉下一个人,连身体不适在家休息的也亲自用车接来。听着领导的高度评价,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幸福满足的微笑,有的人为党的关怀感动得直抹眼泪。庆功会后是极其丰盛的宴席,席间只听得乒乒乓乓的碰杯声,和“干杯、干!”的闹场欢笑声。也有的人顾不上寒喧,急着先把嘴里塞满美食佳肴……

  不一会儿,有人捂着肚子喊疼,有的已经冒出了汗珠,有人要跑出去喊人没走到门口就咽了气,横七竖八的尸体姿势各异,唯一相同的是在剧毒作用下脸部均极度痛苦而扭曲……

  为了不暴露毛泽东的行宫踪迹,参与建筑的人没有一个活下来的,那由喧嚣到死寂的场景比枪林弹雨的沙场还惊心动魄!直到今天,死者的家属也以为是“因公殉职”!

  我原打算让中共这个不可能解密的密闻烂在我肚子里,永远不让它曝光,今天我决定要把它说出来。原因是昨天我看了大纪元的《九评共产党》的前七评之后,那种震撼是无以言表的。我发现尽管我经常抨击共产党,但实质上自己中共产党的毒非常深,甚至连思维方式往往都跳不出那张“共”网而毫无所知!

  今天我终于看到自己受到的毒害,也希望所有的炎黄子孙都能清醒,每个人只要静下心来看看《九评共产党》就会知道共产党是什么,它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危害到底有多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43

回帖

9422

积分

论坛元老

煉金體

积分
9422
发表于 2006-12-4 16: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纸包不住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9

主题

2万

回帖

3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熱心會員

积分
397188
发表于 2006-12-4 16:57: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与人民同甘共苦? [color="Red"]骗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51

回帖

713

积分

高级会员

史蒂

积分
713
发表于 2006-12-4 21: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自私...
不要等到失去後,才懂得珍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6-12 04: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