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545|回复: 0

感受西藏--辩经场上的小喇嘛(组图)

[复制链接]

1611

主题

2万

回帖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熱心會員

积分
94745
发表于 2006-12-23 13:4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藏的魅力,不仅来自自然风光,还来自传承了千百年的藏传佛教文化。     藏传佛教文化博大精深,不仅渗透在雪域高原藏民族的血液中,还因为它自古就联结着东方三大文明发源地,黄河文明、印度河恒河文明、西亚两河文明。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有独特的学习、传播方式。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的辩经,很有特色,不能不看。看辩经,到色拉寺是不错的选择之一。
      色拉寺座落在拉萨巨石峥嵘的色拉乌孜山脚下。距离布达拉宫,也就三公里。这里每周一至周五,下午3到5点都有辩经。
   
      我早早来到,先参观庙宇,同时,还了解了一点关于这里辩经活动的情况。
   
      在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寺庙中,僧众入寺后,要先学显宗后学密宗。
      显宗沿袭“五部大论”即《因明》《现观庄严论》《中观》《具舍论》和《律经》。一般学习时间要20多年,并要经过考试认可。否则,不能称博学者。其难度可想而知。
   
      就《因明》来说,是一部印度哲学的古典逻辑巨著。作者是古印度人,自中世纪传入我国。唐.玄奘曾经翻译过。
      古印度人,给《因明》的定义是:考定正邪,研核真假的方法。用现代白话说,因就是原因,立论推理的基础、依据。明就是学问、知识、系统的学说。合起来,就是关于原因的学问。
   
      这么多深奥的佛学经典巨著,仅靠自修是很难完全记住和掌握的。学习时,除了拜师听课、背诵大论、阅读参考书外,还要参加辩论。
      辩经,就是指学经的僧人,就五部大论的内容,与其他僧人进行多种形式的辩论。
      有学经僧人之间的辩论,还有寺院或寺院下一级组织(扎仓)组织的正规答辩,还有寺院之间组织的寺际辩经。
      藏传佛教格鲁派级别最高的辩经,是拉萨祈愿大法会进行的拉让巴西名次考试的辩经。辩经,是促进学业的有效形式,也是僧人获取学位的考核办法。
   
      僧人们就是这样,艰苦而又执着地学习着博大精深的佛学巨著和作为智者所应有的知识。
   
      僧人们虽然生活在石墙经院中,但他们的内心世界,并不灰暗沉重。他们的精神生活,因心中的信仰而充满朝气,也因追求广博的才学而洋溢缤纷的色彩。
   
      下午3点,随着悠扬的钟声,身披红衣的众喇嘛,从寺院各处聚集到了辩经场。
      他们三五成堆,提问者站,回答者席地而坐。一问一答,或一问几答,或几问一答。情绪激昂、手舞足蹈、瞪眼怒目、神情专注。肢体动作和言语表情十分丰富,场面非常有趣。
      我穿梭于他们之中,特别注意到几伙比较活跃的中青年和少年喇嘛。
      
            
  
      上图。辩经刚开始时,也许还没有进入状态,提问的小喇嘛,动作拘谨,他的老师,也东张西望,有点心不在焉。不过,他们很快就兴奋起来了。
      图中的这位小喇嘛才10岁,但已经入寺5年了。他动作标准、娴熟,聪明、机灵,在辩经场上十分抢眼。
  
  
        上图,小胖子憨态可爱。
      辩经,是有特定动作的:提问者站,在每个提问前,都要先大喊一声“底”字。再将右手向后高扬,和左手相拍发出响声,然后将右手向下伸向对方后拉起。回答者,可以席地而坐。
      那声“底”,相当开启智慧,佛教中,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他的心咒是“嗡阿热巴杂拉底”。辩经时,发出“底”的喊声,可以启请心中的文殊菩萨。
      动作都有特定的含义,总的意思是,开启智慧、众缘合和、击醒心中慈悲、降伏邪见、提弘正见等。
   
  
    
  
  
      两个小喇嘛,一问一答,辩着辩着,小胖喇嘛急了,有 点耍赖,竟拉扯起对方的衣袍。                    
   
  
      这一逗,两人就象普通的小孩子一样,嬉闹着,抱着摔起跤来。
      当看见我在拍照他们,还憨憨地朝我笑。看样子挺开心,小胖喇嘛肯定整不过那个小机灵的。
   
  
  
      一不小心,把小胖子的头弄疼了。脸上露出哭咧咧的样子,小机灵向他道歉也没有用(上图)。
    (下图)小胖子还是跑去找老师吐述委屈。老师对这两个孩子,格外呵护。没有批评、训斥,只说了几句话,就把他俩说笑了。
      看得出,他们的内心很纯澈。小胖子又乐呵呵地,找其他喇嘛辩经去了。
  
  
      上图,在辩经的间隙,三个小喇嘛亲密的依偎在一起,又各有所思。此时,他们那么安静,似乎在冥想什么。
      他们是自己选择了这里,还是从小被家长送到这里?
      他们在古佛清灯下度过自己最美好的少年时光,会不会寂寞?会不会后悔、不甘?
      用世俗目光很难探究他们那宽大的袈裟里面的那颗神秘的少年心。
  
      上图,机灵的小喇嘛全神贯注地听着、看着别人辩经。
      下图,一会儿,又忍不住寂寞,参加了辩经。指着对方,争辩着。
   
  
      上图,我虽然听不懂他们在争辩什么问题,但看的出,小机灵喇嘛又获胜了,他得意的笑了。
      下图,他手一摊,似乎很自信地说:“怎么样?我说的没错吧。”
  
  
  
      下图,另一个小喇嘛口含佛珠,被几个师哥提问得哑口无言。看来功课没做好。
  
  
      上图,师哥已经有些不耐烦了。拧着师弟的手,训斥着。
      下图,小喇嘛向他的老师提问,试试,用自己的学问,能不能考倒老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10 17:4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