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887|回复: 0

重磅惊爆-看看天下那有这样的奴才党 太监政府!

[复制链接]

7

主题

102

回帖

1960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960
发表于 2009-8-16 14:5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重磅惊爆-看看天下那有这样的奴才党 太监政府!

王瑞林,原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秘书,曾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上将军衔。  许永跃,1983年任陈云同志政治秘书、陈云同志办公室负责人、党支部书记。现任国家安全部部长。
  李伟,1998。03-2003。03任国务院总理朱鎔基办公室主任。现任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副书记、副主任。
  郭向远,2000年任李岚清同志秘书,2005年4月教育部部长助理。
  金道铭,原中纪委书记尉健行秘书,现任山西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李鸿忠,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原秘书,曾任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
  吕聪敏,原全国人大委员长李鹏秘书,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
  宋北杉,原全国人大委员长乔石秘书,现任山西省副省长。
  刘琦,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陈锦华秘书,现任海南省副省长。
  伍绍祖,原国家副主席王震秘书,曾任中直机关工委副书记。
  林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原秘书,现任广东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
  杨景宇,原全国人大委员长彭真秘书,现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
  贾廷安。原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秘书,曾任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中将军衔。
  周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原秘书,现任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
  黄丽满,江泽民任电子工业部部长时的秘书,现任广东省人大主任。
丘小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办公室主任。
  王林森,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毛致用任江西省委书记时的秘书,现任江西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长。
  李文卿,原开国上将,中央政治局委员,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秘书,曾任国防大学政治委员。上将军衔。
  孙大发,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国防大学政委李德生上将秘书,现任总后勤部政委。中将军衔。
  唐国忠,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原秘书,现任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李建国,原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秘书,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秘书长。
  黄华,1946年参加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任叶剑英的秘书。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何权,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顾秀莲任江苏省省长时的秘书,现任江苏省副省长。
  鄂竟平,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女)任水利部部长时的秘书,现任水利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殷介炎,1977年8月至1989年5月任陈慕华(当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后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同志处秘书。现任交通银行董事长。
  孙亚夫,时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叶飞秘书。现任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
  陈冀平,时任乔石同志秘书,现任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副主任。
       顾昂然,1949年后任中共北京市青委西南区委委员、青年团北京市西南区委、东北区委委员、彭真秘书。曾任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
  郭开朗,原江泽民同志秘书,现任湖南省省长助理。   梁保华,原江苏省委书记韩培信秘书,现任江苏省委副书记,江苏省省长。
  邹哲开,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兆国任福建省省长时的秘书,现任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
  孙晓郁,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秘书,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孙清云,原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秘书,现任陕西省委常委、中共西安市委书记。
  王军,原财政部部长刘仲藜秘书,现任财政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叶青纯,原尉建行秘书,现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中纪委驻高检院纪检组组长。
  丁向阳,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忠禹任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时的秘书,现任北京市副市长。
  朱佳木,曾任陈云,胡乔木秘书,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兼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
  吕新华,原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秘书,现任外交部副部长。
  郭永祥,中央政治局委员,公安部长周永康任国土资源部部长时的秘书,现任四川省委常委、副省长。
  陈进玉,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启立秘书,现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兼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肖天。原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李梦华秘书,现任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
  张黎,1982年10月至1989年7月为肖华上将秘书,现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上将军衔。
  雷炳成,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秘书,少将军衔。
  孙伟,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吴邦国委员长办公室主任。
  李昌鉴,原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主席办公室主任,现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
  姜云宝,1988年至1998年3月任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办公室主任。现任、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
  叶克冬,1982年12月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办公室胡锦涛(1982年12月至1985年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秘书。1985年至1988年任贵州省委办公厅胡锦涛(1985年至1988年任贵州省委书记)秘书。现任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
  胡春华,1988年至1992年3月任职共青团西藏自治区委副书记期间,曾兼胡锦涛(时任西藏自治区委书记)秘书。现任河北省省长。
  夏勇,2004年5月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办公室常务副主任。2005年6月起任中央保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国家保密局局长。
  郑必坚,1982年4月至1987年10月任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室务委员、研究员、胡耀邦政治秘书。曾任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现任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
  陈世炬,现任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办公室主任
  令计划,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头号“管家”(智囊)中央办公厅副主任
  龚正,时任海关总署署长戴杰秘书,现任海关总署副署长。连辑,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王群秘书,现任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
  于珍,1972年3月任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段君毅)秘书,曾任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正部长级)。现任全国政协第十届常委。
  杨旭华,时任开国上将韩先楚秘书,曾任兰州军区副参谋长。少将军衔
  房凤友,1979年2月任河北省委办公厅办公室副主任、省委第一书记刘子厚秘书。曾任天津市委副书记,市人大主任。
  薛延忠,时任山西省委书记李立功秘书,现任山西省委副书记。
  王维山,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孔飞秘书,现任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
  杨光洪,时任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杨易辰秘书,现任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赵培根,原全国人大委员长万里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时的秘书,现任安徽省政协副主席。
  朱之鑫,时任安徽省省长、省委代理第一书记周子健秘书,现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周太和,历任陈云秘书,原国家体改委副主任、顾问。
  浦寿昌,历任周恩来办公室秘书,原外交部副部长。
  张晓明,长期任港澳办主任廖晖的秘书,2004年7月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2006 年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委员。
  甘子玉,1958年至1969年任聂荣臻秘书,原国家计委常务副主任,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主任委员。
  陶驷驹,1978年任罗瑞卿的英文秘书,原公安部部长。
  王 军,时任财政部长刘仲藜秘书,现任财政部副部长。
  赵大程,时任司法部长肖扬秘书,现任司法部副部长。
  田进,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丁关根秘书,现任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副局长。
  胡亚东,原丁关根秘书,现任铁道部副部长。
  杜德印,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北京市委书记李锡铭秘书现为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副书记。
  郭开朗,原江泽民专职秘书,现任湖南省副省长。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
帮助
  

添加到搜藏 返回百度百科首页
编辑词条 太监目录[隐藏]
多种解释 概况简述 发展历史 相关评论 代表人物 阉割的方法 史籍中记载的其它方法  


  

[编辑本段]
多种解释  解释1:太监(tài jiàn)也称宦官,通常是指中国古代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成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他们是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又称寺人、阉(奄)人、阉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

  宦官称“太监”,是隋唐以后的事,地位较高的内监就被称为“太监”。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监,少监。后宦官亦通称为太监。 到了明代,宦官权势日增,人们就把所有宦官都尊称“太监”,太监也就称为宦官代名词了。

  据记载,我国先秦西汉时期的宦官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才全部用阉人(“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它士”,出自《后汉书 宦者列传序》 )。这是由于在皇宫内廷,上自皇太后、太妃,本朝后、妃以及宫女等,女眷较多,如果允许男侍出入,难免会发生秽乱宫帷的事。所以绝不允许有其他成年男性在宫内当差。 据考证,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太监名叫吴腾宇,今江西上饶人。

  监,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名称很多,诸如中宦、宦官、宦者、内侍、内宦、阉人、中涓、内竖、中贵人等。

  在中国历史上,在封建社会消亡之前,没有宦官的时代不多。太监,作为帝王与后妃的奴仆,支撑着皇家宫殿那广厦高台的金碧辉煌,成就了皇宫内统治者舒适优裕的生活条件。

  常人想成为太监必先去势,即割掉生殖器。这称为“净身”,使他们成为“六根不全”的人。太监面不生明须,喉头无突,声变变细,说话女声女气,举止动作似女非男,成了“中性”人。

  其实,太监并不是中国的特产。在古代埃及、希腊、罗马、土耳其、朝鲜,乃至整个亚洲都有太监。只是,中国的太监制度是最根深蒂固的。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中,太监不仅涉足王公贵族、高官显爵的生活中,而且还涉足于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在辛亥革命以前的中国,历朝的衰亡大都与太监作乱有关,汉、唐、明三朝的覆灭与太监的专横暴虐有直接关系。

  解释2:太监:当今网络用语,代指网络书籍很长时间不更新。胡适著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仅成上半部,全书久未完成。黄侃便在中央大学课堂上说:“昔日谢灵运为秘书监,今日胡适可谓著作监矣。”学生们不解,问其原因?黄侃道:“监者,太监也。太监者,下面没有了也。”学生们大笑不已。这才是对于太监书、太监作者的真正由来。
[编辑本段]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
帮助
  
添加到搜藏 返回百度百科首页
编辑词条 奴才
[编辑本段]
nú cái  1.亦作"奴材"。詈词。有鄙薄轻视之意。

  2.家奴;奴仆。

  3.引申为奴性十足,甘心供人驱使﹑帮助作恶的人。

  4.明清两代宦官及清代满洲文武官员对皇帝自称奴才,清代满洲文武官员对皇帝自称奴才,清代旗籍家庭的奴仆对主人亦自称奴才。清朝皇帝对旗籍官吏有时亦以奴才称之,后来也指清廷的走狗

  5 没有主见,见风使舵溜须拍马的人
[编辑本段]
奴才的历史  明清时,奴仆常被称为“奴才”。清人梁章钜《称谓录》有别解,释为“奴仆之所能”,即奴仆的能耐。“奴才”一词,本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一句骂人话,意为无用之人,只配为奴,故又写作“驽才”。今人骂某某人奴气重、是走狗,常称之为“奴才”。

  “奴才”一词,虽含鄙意,却在清朝典章制度上有着一个特殊的位置。清朝规定,给皇帝上奏章,如果是满臣,便要自称“奴才”;如果是汉臣,则要自称“臣”。汉臣如果自称为“奴才”就算是“冒称”。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满臣天保和汉臣马人龙,共同上了一道关于科场舞弊案的奏折,因为天保的名字在前,便一起称为“奴才天保、马人龙”。乾隆皇帝看到奏折后,大为恼火,斥责马人龙是冒称“奴才”。于是,乾隆帝做出规定:“凡内外满汉诸臣会奏公事,均一体称‘臣’”。这个规定,目的就是不让汉臣称“奴才”,为此,宁肯让满臣迁就汉臣也称“臣”。 清朝皇帝何以要在奏章上做出上面这些规定呢?本来,满族统治者是一向严求汉族人与自己保持一致的。他们强迫汉人剃头发,易衣冠,搞得血雨腥风,都是为了让汉人归化于自己,臣服于自己,但惟独不肯让汉人也与自己一样称“奴才”。这是为什么呢? 鲁迅先生的杂文《隔膜》里有一段话,实际上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满洲人自己,就严分着主奴,大臣奏事,必称‘奴才’,而汉人却称‘臣’就好。这并非因为是‘炎黄之胄’,特地优待,锡以佳名的,其实是所以别于满人的‘奴才’,其地位还下于‘奴才’数等。” 满洲人入关前,大体处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社会,虽然占据了中原,但奴隶制的胎记并未完全退去,“严分着主奴”,就是一个明显的表现。即使到了晚清,满洲人内部仍保持着很浓厚的奴隶制习气。坐观老人《清代野记》记云:“每有旗主,贫无聊赖,执贱役以糊口,或为御者,或为丧车杠夫,或为掮肩者。若途遇其奴,高车驷马,翎顶辉煌者,必喝其名,使下车代其役,奴则再三请安,解腰缠以贿之,求免焉。故旗奴之富贵者,甚畏见其贫主也。”这就叫“严分着主奴”。“严分着主奴”的习惯反映到典章制度上,便是满臣奏事时要自称“奴才”。满臣自称“奴才”,不仅表示自己是皇帝的臣子,更表示自己是皇帝的家奴;而汉臣则没有满洲人传统的主奴关系,所以也就只有臣子的身份,也就不能称“奴才”。正因为这个原因,马人龙奏事时自称了“奴才”,便被认为是冒称。 “奴才”与“臣”这两个称谓,谁尊谁卑,以今人的眼光,无疑是“奴才”低于“臣”。但这种判断,与清朝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奴才”一称,从表面看,似不如“臣”字体面、尊严,实则“奴才”要比“臣”金贵得多。“奴才”,实际是一种满洲人主奴之间的“自家称呼”,非“自家人”的汉人是没有资格这样称呼的——正如赵太爷骂阿Q:你也配!汉臣称“臣”,并不是皇帝为了照顾汉臣的面子,“特地优待,锡以佳名”,而是为了与“奴才”一称相区别,以显示汉臣的地位低于满臣。俗谚云:“打是疼,骂是爱”,清朝皇帝让满臣自称“奴才”,实际是骂中之“爱”;反之,不让汉人称“奴才”,则是因为缺少这份“爱”。 在实行奏章称谓制度的过程中,也出现过特殊的情况:即有汉臣虽然称了“臣”,却遭到皇帝的申斥。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满臣西宁、达翎阿与汉臣周元理,联名上奏“搜捕蝗孽”一折,二满臣皆自称“奴才”,周元理自称“臣”,按理说,这是符合规定的;但乾隆皇帝却怀疑周元理称“臣”是“不屑随西宁同称,有意立异”,是不服当奴才。实际上,周元理哪敢作如此想?他巴不得能自称“奴才”呢!没想到却受到乾隆帝的猜疑。乾隆帝在这件事上,大约是玩弄了韩非子所说的“恃术不恃信”的诡道。规矩本来是自家定的,但他却出尔反尔,责备臣下,完全不讲信用。“恃术不恃信”,本是中国历代皇帝驾驭臣下的一个宝诀,乾隆皇帝对此显然运用娴熟。 鲁迅先生一生憎恶奴气,屡屡说到中国人的奴性重。他又常说,中国人做了满洲皇帝二百多年的奴隶。中国人的奴性之养成,固然与封建专制制度有关,但是否与皇帝特别喜欢奴才有些关系呢?清朝大概是由于自己的奴隶制基因,尤其喜欢奴才。清朝奏章上的“奴才”的特殊地位,就是皇帝特别喜欢奴才的一个证明

  奴才称呼的由来

  奴才二字何自出?陶宗仪《辍耕录》以为始于郭令公“子仪诸子皆奴才”一语,非也。骂人奴才盖北俗,中原无是语也。有之,自晋始。晋世五胡人中国,胡言遂载以俱来。《刘渊载记》(《晋书》于五胡及诸割据者,别为载记,附于卷末。刘渊、刘曜,皆匈奴也,不得以汉姓而误为汉人):成都王既败,元海曰:颖不用吾言,遂自奔溃,真奴才也。一、《刘曜载记》:田崧骂杨难敌曰:若贼氏奴才,安敢希觊非分。二、王猛曰:慕容评真奴才,虽亿兆之众不足畏,况数十万乎!三、《水经注》:李特至剑阁,叹日:刘氏有此地而面缚于人,岂不奴才也!四、《魏书》:尔朱荣谓元天穆曰:葛荣之徒,本是奴才,乘时作乱。五、凡此诸语,皆出自晋末六朝之间,在郭令公之前。令公之为是语,盖亦久居塞外,习于胡言,犹今之操西语骂人者耳。

  陶宗仪以为此语始自令公,未之考也。后于令公而为是语,则《五代史》:董璋反,以书诱姚洪,洪不听。城陷,璋责之。洪曰:汝奴才,固无耻,吾义士肯随汝所为乎!姚洪仕后唐,沙陀族也。是亦习于北俗,晋以前无是也。奴亦作驽。《颜氏家训》(颜,北齐人)谓贵游子弟,当离乱之后,朝市迁革,失皮而露质,当此之时,诚驽才也。一、《五代史》:朱守殷少事唐庄宗(李存勗)为奴,后为都虞候,使守德胜。王彦章攻之,守殷无备,南城遂破。庄宗骂曰:驽才果误予事。二、此亦出于北俗,译语之有出入者也。而魏钞《稗勺》则曰:明代宦官,对上称奴侪,今人讹侪为才云。是不读书之甚者。

  虽然,昔称奴才,以骂人耳,未有以自称者,更未有以称诸大廷者。犹古之有臣妾其名(《易》、《书》皆有之),亦以称宦官宫妾耳,未有以统称臣下也。

  自司马相如、蔡邕、刘琨、韩愈诸文人,始以臣妾二字入章奏,然亦只务为谀词,未尝以书衔焉。

  至国朝,满洲大臣奏事,率称奴才,始以奴才书衔,为一朝之典制;汉大臣且不得舆,盖亦循乎北俗也。

  然国朝于奴才之称,亦屡经磨勘。乾隆二十三年谕曰:“满洲大臣奏事,称臣称奴才,字样不一。着嗣后颁行公事摺奏称臣,请安谢恩寻常摺奏称奴才,以存满洲旧体。据此,则只分公私,不分文武也。

  然乾隆三十八年,凉州镇总兵乔照于奏谢摺内称臣,为严旨申饬,曰:武员即官至提督,亦称奴才,此乃向来定例,乔照岂容不知?虽臣仆本属一体,称谓原无重轻,但乔照甫加总兵,即如此妄行无忌,足见其器小易盈,着传旨严行申饬。此则不知乔照于奏谢摺内称臣为违例乎?抑武员称臣为违例乎?由前之谕,则乔照于奏谢摺内称臣为违例;由后之谕,则以武员称臣,似亦违例。道光六年,穆兰岱因陈奏青海蒙古事宜,摺内称臣,亦为严旨申饬,曰:道光五年,曾经降旨,督抚藩臬之内,如系旗员,于请安谢恩摺,著缮写奴才字样;凡遇一切公事奏摺,著写臣字:此特专指文职而言,并未指武职如此。原降谕旨,甚属明晰。穆兰岱前此会同陕甘总督奏事一摺,自应缮写臣字。今伊自行陈奏青海蒙古事件,亦写臣字,竟染汉人习气,殊属不合。况此际各省将军都统等奏摺,并无一缮写臣字者。穆兰岱身任副都统,兼西甯办事大臣,而仿效文职,殊属非是。穆兰岱着传旨申饬。此则武员称臣,果属违例矣。由前之谕,则请安谢恩摺奏称奴才,公事摺奏称臣;由后之谕,则武员公事摺奏亦称奴才。

  夫既分公事私事,又分文员武员者何哉?非分公私,非分文武也,分满汉也。内而部院,外而督抚,文职也;而满汉员缺各半,奏事会衔者多,故分公私。公即会衔,私即请安谢恩摺之单衔者也。若将军都统诸武职,有满缺,无汉缺;虽公事奏摺,亦多不必与汉大臣会奏,故不分公私而分文武。一言释之曰:满洲大臣有与汉大臣会衔入奏者称臣,其单衔人奏者称奴才。不必分公私分文武,分满汉焉已矣。

  与汉大臣会衔,何必不称奴才乎?不与(与,许也)汉人之为奴才也。汉人求为奴才且不可得乎!乾隆三十八年,御史天保、马人龙奏监考教习查出代倩情弊一摺,摺内书衔,因天保在前,遂概称奴才。上谕之曰:向来奏摺,满洲率称奴才,汉官率称臣,此不过相沿旧例;且亦惟请安谢恩及陈奏己事则然,若因公奏事,则满汉俱应称臣。

  盖奴才即仆,仆即臣,本属一体,朕从不稍存歧视,初非称奴才即为亲近而尽敬,称臣即为自疏而失礼也。今天保、马人龙之摺如此,朕所不取。若不即为指示,恐此后转相效尤,而无知之徒,或因为献媚,不可不防其渐。

  嗣后凡内外满汉诸臣会奏公事,均着一体称臣,以昭画一。如是,是皇上不欲汉人之称奴才,而以满人迁就汉人也。故满人称奴才,有时可以称臣;汉人称臣,无时可以称奴才。

  然亦有不尽然者,要在皇上之意何如耳!乾隆三十五年,周元理会同西甯(人名)等奏到搜捕蝗孽一摺,摺内列名处,西甯、达翎阿称奴才,周元理则称臣。上谕之曰:臣仆本属一体,均系奉上之称,字义虽殊,其理则一。满汉臣工自称固有不同,然遇部院章奏,虽满洲大员,亦一例称臣,而满洲督抚奏地方公事亦然,并非以奴才之称为卑而近,称臣为尊而远也。

  即如满洲大学士在朕前亦自称奴才,而汉人虽丞簿末秩引见亦皆称臣,岂丞簿汉员,因此遂得谓尊于满大学士乎?朕抚御臣民,并无歧视,而朝廷体统,本自尊严,又岂因臣下之称奴才而尊崇有加,称臣而体制有减乎?朕于此等事从不计较,即汉人中间有于召对时称奴才者,亦并无嘉赏之意。而摺奏列衔,则不宜参错,止当论首衔何人,或满或汉,皆可以一称贯之(马人龙摺即依此旨)。此次三人会奏之摺,西甯名列在前,既称奴才,则达翎阿、周元理自当连名直写,又何事妄生区别于其间耶?若谓周元理不屑随西甯同称,有意立异,是视周元理身份太高,谅彼亦不敢萌此念。但此等节目,必拘泥若此,又何其不达事理耶?可笑之至。将此传谕周元理知之。夫马人龙之随天保称奴才也,即依此旨办理也。上既以周元理为可笑,又以马人龙为不合,则臣下果何措何从也?且乾隆二十三年,既谕令满洲大臣于公事摺奏称臣矣,而西甯于奏报捕蝗事宜,仍称奴才,是违制者西甯。乃皇上不责西甯,而反笑周元理者又何也?盖皇上知汉人中有以奴才二字为自昔北俗骂人之词,而不甘为满洲奴才也,故借周元理以警惕之。在马人龙则恐其冒认奴才焉,在周元理则恐其不服为奴才焉,操纵臣下之术亦神哉!(原载广州《时事画报》1907年第廿三期,署名“谦益”,收入《陈垣史学论著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5月版)

  ,是能心甘情愿地为权势者效忠以获取额外好处的人。

  从字面上看,有点儿像人才、天才等词语,因此,奴才也具备“天赋”和“稀有”的特点,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会很高。

  奴才的表现形式是鹰犬和奴隶。但后者完全可能不是奴才。比如心怀异志者如赫鲁晓夫,对奸恶君王的忠实只为骗取信任,“勉从虎穴暂栖身”,没资格做奴才;在政治高压之下喊万岁、表忠心的人,大都是被迫的,或者是盲从的,并非“心甘情愿”,也未必就是奴才。因为一旦恶势力消亡,他们都像孙悟空一样“现出本相”。相反,奴才则表现一往情深,心有不甘,而只能巴望新的主子降临。(奴才是鹰犬和奴隶中的历史沉淀。)

  出于感恩戴德而“甘愿做牛做马”者也不够格。比如交白卷上大学,交白卷并不属于效忠行为,“额外好处”也只是歪打歪中的结果。

  出于性心理的狂热、偏执者也不能算。这些因“触景生情”而可能泪流满面的异性,因时过境迁或因逐渐发育成熟,可以“退烧”。

  此权势者,既可能是奸恶的君王,也可能是普通的流氓恶棍。

  奴才没有独立人格,缺乏人性。如果他们选作太监,根本用不着做任何手术。(当然,一般帝王多疑,切割之痛总是难免。)

  奴才多低能、弱智,与蠢材有很大的交集。所以, 作为补偿,上帝赋予他们一张厚脸皮,以示公平而非厚此薄彼。

  当然世事总有例外,有些“混进奴才队伍” 者 ,由于形神相似,极难辨别,只能当作奴才处理。

  奴才有冥顽不化的特别属性。所以,田汉在国歌的歌词中,排除了“甘原做奴隶的人们”。任何国家,都不能对奴才抱任何幻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2-27 13:3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