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一些发达国家生孩子目前已经成了一些中国家庭的选择,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是最吸引中国孕妇的几个国家。她们背井离乡去那里生子图什么?遇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感受?
美国:月子中心不合法
美国在出生公民权问题上实行出生地原则,即凡在美国领土上出生的婴儿都自动成为美国公民,享受美国的福利,这就是出生公民权制度。外籍孕妇赴美生子近年有愈演愈烈之势,其中大多数来自东亚。来自中国大陆及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孕妇为数不少。
美国国会关于修改“出生公民权”条款的讨论更是为这股风潮推波助澜,许多人都希望在这一条款被废止前赶上在美国生子的末班车。
中国孕妇大多来自富裕阶层,生活富足,而且都是以合法签证手段进入美国,她们看重的不是美国政府的救济,而是孩子的美国出生证。生完孩子后她们大多会抱着孩子尽快离开美国。
据了解,替人安排到美国生孩子也成了许多人的生财之道。在华人聚居的加州洛杉矶地区,有几十家待产和月子中心专门接待来自两岸三地的中国孕妇。美国人没有产妇坐月子的概念,因此这些名义上为孕妇提供服务的机构大多没有被纳入管理,也没有领取任何营业执照。
加州气候宜人,适合孕妇调养身体,据粗略估计,整个加州华人月子中心的数目可能超过上百家。少数月子中心配备有专门的厨师和护士照顾产妇的生活起居,剩下的大部分是规模较小的家庭式月子中心,服务相对简单,主要赚取房租收入。寄居在这样的月子中心,孕妇在生活起居和医疗方面很可能得不到必要的照顾。
在洛杉矶东郊华人区一家月子中心做护士的张女士告诉记者,由于美国法律规定私人住宅不可以从事类似旅馆的经营性业务,月子中心实际上是处于非法经营状态,张女士说,月子中心最怕邻居报警,一旦警察上门,发现从事经营性业务,别的麻烦先不说,接受罚款是免不了的。
去年就有一家月子中心因深夜传出婴儿哭声而被白人邻居报警,被要求停业的老板只得把刚住了一半时间的产妇扫地出门。张女士告诫说,人生地不熟的中国孕妇千万不要贸然到美国来生孩子,以免将来遇到意外时措手不及。
澳大利亚:为了永久居民身份,两头跑
近年,澳大利亚来自中国的新移民越来越多。不少家庭是抱着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环境或者多生几个孩子的目的来移民的。澳大利亚有比较健全的医疗和福利系统,另外,一个家庭每生一个孩子,就可以一次性获得4000澳元的补助。孩子出生后,根据每个家庭的不同情况,政府还有金额不等的补助。决定补助多少的因素包括家庭年总收入,家庭中需要抚养的子女的人数和年龄等。举例来说,一个家庭如果只有一方工作,并且年收入低于4万澳元,有一个小于5岁的孩子,那么每两周这个家庭可以获得260澳元左右的育儿津贴。如果是单亲父亲或母亲,或者孩子数目较多,那么可以领取的津贴就更多些。孩子到一定年龄,政府也会给予家庭一定的托儿补助。至于孩子进入中小学阶段,只要是公立学校,那么学费是全免的。
但另一方面,为了孩子移民澳大利亚的家庭也要面对很多困难和问题。苏珊(化名)就是一个来自中国的全职妈妈。由于丈夫有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她自己也有补助,可以安心地在家抚养她的三个孩子。可是,她也因此错过了就业的最佳时间。尽管家庭生活美满稳定,苏珊仍然感到一种失落和遗憾。年近40的她,最近也开始报名上学,希望能重新起步。
也有一些家庭,既不愿意放弃国内优厚的工作待遇或者自己蒸蒸日上的个人生意,又想拥有澳大利亚永久居民的身份,于是就两个国家两头跑,以达到对移民居留时间的要求。母亲带着孩子长年住澳大利亚,父亲半年来澳半年在国内,长期分居,也制造了不少的家庭问题。其实对孩子来说,跟父母在一起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可能比一个澳大利亚的身份更重要。
澳大利亚法律规定,父母至少有一方是永久居民身份,其子女才可以获得永久居民身份,享受福利。那些以旅游或其他非法方式滞留在澳大利亚的人,他们所生的子女,并不能获得合法身份,更不要说享受福利待遇了。
加拿大:牛奶金和工作收入相比,少得可怜
和其他有“婴儿落地即自动入籍”政策的国家一样,加拿大吸引许多中国移民来此生孩子。作为传统移民国家,加拿大自然也很警惕和担心这种“落地公民”大量占用本国福利和社会资源,因此制定了许多防范措施,一般而言,移民局对孕妇的入境签证总是卡得很死,不过准妈妈们各有各的办法,她们通过各种渠道来到加拿大。在加拿大生孩子的目的不外乎这么几点:让孩子从小做加拿大人,避开国内升学、就业压力,给他们创造更好前途;加拿大福利好,医疗费用全免,以后孩子的教育开销也低,可以一劳永逸地降低家庭财政负担。
不过理想和现实总是有距离的。加拿大是福利国家,看病的确不要一分钱,但这里的医疗制度是“家庭医生——专科医生——专业医院”体制,孕妇首先必须找家庭医生挂钩,由他们联系定期检查,并推荐专门妇科医生,而不能直接去医院挂号,这些环节往往既拖沓又麻烦,曾有个中国妇女感觉身体不适去家庭医生处联系检查,结果三周后才收到怀孕报告,而这时她已因为不小心流产了。
由于对怀孕和分娩理解有差异,这里对孕妇、产妇的照料有很多让中国人难以理解之处,比如孕期检查虽是一个月一次,但基本上只是称体重、听胎音,那种包含B
超的全方位检查一般在整个孕期只安排一到两次,至于保胎则更简单,通常只是由家庭医生或妇科医生开些复合维生素丸吃。分娩当天或前一天才会派护士接孕妇住院,分娩当天或次日就让你出院了。
在加拿大孩子从生下来到18岁都有“牛奶金”等福利,这些福利对家庭多少是个贴补,而且孩子越多越划算,这同样也是许多中国妈妈愿意在加拿大生产的原因之一。不过越来越多的移民对此不以为然:牛奶金相比工作收入实在少得可怜,孩子一多,母亲往往不得不放弃工作,由此造成的家庭压力可想而知。
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越来越多的准妈妈意识到,在国外生个宝宝固然能得到一些想得到的,但同样也会失去一些她们所不想失去的。
驻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特约记者欧红尚未迟范苏黄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