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乡第一村”——龙井村,因盛产顶级西湖龙井茶而闻名于世。村内旅游资源丰富,御茶园、胡公庙、九溪十八涧、十里琅珰、老龙井等景点点缀其中。
远在唐代《茶经》中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到了宋代已被列为贡品。
龙井茶色泽翠绿,外型扁平光滑,汤色碧绿明亮,香馥如兰,滋味甘醇鲜爽,向有「色绿」「香郁」「味纯」「形美」四绝之称。
西湖龙井茶区——狮子峰、龙井、灵隐、满觉陇、五云山、虎跑、梅家坞一带土地肥沃,周围山峦重迭,林木葱郁,地势北高南低,既能阻挡北方寒流,又能截住南方暖流,在茶区上空常年凝聚成一片云雾。良好的地理环境,优质的水源,为茶叶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产地不同,产品各显特色,历史上有「狮、龙、云、虎」4 个品类,1965年归并为「狮、龙、梅」3个品类,统称「西湖龙井」。龙井茶被誉为“中国第一茶”,也实在是得于这山泉雨露之灵气。
云栖竹径
明前即是清明之前,凡于清明之前几日开始采摘的龙井茶,称明前龙井。“明前龙井”又叫“女儿红”,最早的时候“明前茶”的采摘必须由未婚女孩子来完成,而且不能用手,而是用双唇采下,因为用手指掐下来的茶叶,其掐痕在制成茶叶后仍去不掉。现在虽然已改用手来采茶,但规矩还是不少,诸如:必须小心轻柔地摘下叶片,摘一片就要马上放一片入茶篮等,据说叶片如果在手上停留片刻,那么手的温度就会令叶片由绿变红。
明前龙井
龙井的采制,春季分四次,品质因采摘鲜叶的早晚而定,以早为贵。惊蛰初过,是茶农采制首批春茶的最佳时机,至清明前采头茶,称为“明前茶”,嫩芽初迸状似莲心,故称“莲心”。一个熟练的采茶姑娘,每天最多只能采摘嫩芽十二两,故极为珍贵,称得上珍品中的绝品。再加上采摘的辛苦,还没成茶就已先让采茶女们付出了几多劳苦。
而过了清明后采摘的茶叶就大不如“明前茶”那么珍贵了,谷雨前采摘的二春茶称“雨前茶”,量比较多,已有一叶一芽,其形似旗,茶芽稍长,其形如枪,故又称之为“旗枪”;立夏之前采三春茶,茶芽旁有附叶两瓣,两叶一芽,形似雀舌,称为雀舌;四春茶则在三春茶后一月开始采摘,这时茶已成片,并附带有茶梗,称之为“梗片”,在过去是供茶农的后代练技术用的。
龙井茶多种植于靠山近水,晴能受到充分日照、雨又易于排水的酸性丘陵坡地上。春采、夏锄、秋剪、冬肥,一点都耽误不得,古语就有“人误茶一季,茶误人一年”之说。
龙井茶之美丽传说:
“天下名茶数龙井,龙井上品在狮峰。”狮峰龙井之所以驰名,还要感谢干隆爷。传说当年干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学着茶女采茶。刚采了一把,忽然太监来报:“太后有病,请皇上急速回京。”干隆皇帝赶回京城,也带回了一把已经干了的杭州狮峰山的茶叶,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太后想尝尝这茶叶的味道,泡上喝了一口,双眼顿时舒适多了,喝完了茶,红肿消了,胃不胀了。太后高兴地说:“杭州龙井的茶叶,真是灵丹妙药。”干隆皇帝立即传令下去,将杭州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每年采摘新茶,专门进贡太后。至今,杭州龙井村胡公庙前还保存着这十八棵御茶,到杭州的旅游者中有不少还专程去察访一番,拍照留念。
干隆皇帝游江南时,曾手书"龙井八景"四字,即风篁岭、过溪亭、涤心沼、一片云、方圆庵、龙泓涧、神运石、翠峰阁。风篁岭因其地多修竹而得名。过溪亭在风篁岭下虎溪桥上。一片云在风篁岭上,这是一块高约丈馀,青润玲珑的巨石,因状似一片云彩而得名。神运石耸立在龙井泉畔,高五六尺,状似游龙。龙泓涧在风篁岭南面老龙井处。涤心沼在一片云北面。翠峰阁在碧螺峰上,清干隆曾在阁后摩崖上题"湖山第一佳"五字。
清朝干隆廿七年,皇帝来到了杭州龙井,品尝过龙井水泡的茶后作诗《坐龙井上烹茶偶成》:
龙井新茶龙井泉,一家风味称烹前。
寸茶出自烂石上,时节焙成谷雨前。
何必凤图夸御茗,聊制雀舌润心莲。
呼之欲出辩才在,笑我依然文字禅。
:pretty_smil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