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404|回复: 8

法国女音乐家南京开音乐会 被嘈杂观众气哭(图)

[复制链接]

0

主题

27

回帖

67

积分

注册会员

新手上路

积分
67
发表于 2007-7-4 13: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章来源:  扬子晚报   
                    
   法国54岁女音乐家南京气哭(图)

南京一场音乐会台下乱哄哄 法国音乐家流下伤心泪
活泼好动的孩子上蹿下跳,大呼小叫,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说话声,这些细节经常会发生在国内的高雅音乐会上,这似乎是一个无法解决的老话题,而国人早就见怪不怪。
可是,6月29日晚,在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厅,面对这些并不高雅的景况,来自法国巴黎国立音乐学院的布菲教授情绪激动,她的眼眶里盈满了泪水,演出也被迫中断。一个法国著名教授,竟然在中国的音乐会上被气哭掉泪,闻所未闻!
第二天,布菲前往外地演出。
昨天她回到南艺为学生授课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话题就从这次哭泣开始。
事件回放:
女音乐家被气哭了
这场演出对外售票,最高票价280元。不少看了那场演出的南艺音乐学院老师,都对布菲的精湛演出留下了深刻印象。已跟随布菲学习三年钢琴的牛翔宇,目前就读于巴黎音乐师范学院,也是布菲中国音乐之旅的翻译。她告诉记者,布菲弹奏李斯特和舒曼的作品在法国可谓首屈一指,她任教的巴黎国立音乐学院也是全欧洲最好的音乐学院。
但是,已经在全世界各地办了200多场音乐会的布菲,在南京的这场刚刚开幕不久,就被迫中断了演出。通过牛翔宇昨天的讲述,记者“看”到了后台发生的令人震惊的一幕:优雅的法国音乐家竟然被气哭了!原来当晚前来观看演出的观众大都带着孩子,家长本意也许是好的,想让孩子“熏陶”美妙的钢琴音乐,可是小孩子根本坐不住,爬上爬下,凳子被弄出的动静很大,还有吵闹声,有的家长并不加以制止,那种嘈杂的环境与宁静投入的音乐表达格格不入,以致布菲无法继续演出,离开舞台到后台调整情绪。在后台,教授百思不得其解,郁闷地流下了伤心的眼泪。见此景,牛翔宇只得站出来,跑到舞台上对观众大声讲话,希望观众保持良好的安静秩序,这时,台下才稍稍安静下来,牛翔宇再度请出布菲教授,方使演出能够继续进行。牛翔宇告诉记者,自己当晚也被现场乱哄哄的场景气哭了。
当事人布菲:
吵闹让我无法做到最好
布菲今年有54岁,她并不像有的法国人那么高傲,实际上她非常温和,教课严谨,对待学生更是细致入微。记者昨天也亲眼见到,在给素不相识的南艺学生上钢琴课时,布菲总是体贴地给他们翻琴谱。
记者很想知道,对学音乐的孩子这么温和的一位老师,受到南京不文明观众的伤害,郁闷流泪的时候究竟在想些什么呢?布菲委婉地说,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应该就是中国人多的缘故,今后会慢慢变好的。后来,布菲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三次来到中国,到南京来演出是很高兴的一件事,自己很渴望把最好的音乐带给大家。只是当晚的环境影响了自己的发挥,“嘈杂的声音使我无法专注于我的音乐,那不是我的最好水平。没有把最好的东西带给南京观众,这让我有点难受。”牛翔宇说,其实布菲就是一个从来不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的人。
支招:
家长的榜样非常重要
在布菲的眼中,东方文化是神秘的,第一次来南京她就非常喜欢这个地方:“通过南京我看到很多美好的东西,绿树、人们的热情都让我印象深刻。”所以对国人不美好的欣赏音乐的方式,她提出了一些恳切的建议:
“对学音乐的孩子来说,培养对音乐的感受非常重要。我觉得应该让孩子去美术馆看画展、读文学、游览城堡……艺术是一个大范围。”对于坐不住的孩子,布菲强调,家长的态度其实决定了他自己对音乐家是否尊重。如果家长不热爱音乐,无法静心倾听,又怎么能为自己的孩子做出榜样呢?“我希望中国的孩子可以把纷繁的比赛放一放,多开自己的演奏会,这样当有人谈话、弄出杂音,才能让孩子自己体会到,表达音乐时,让别人在台下静静地倾听自己,有多么重要。”
徐军:
学音乐,要从欣赏音乐开始
“听音乐会本身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文化活动,事实证明有些人还没有作好心理准备”。对这次事件,南艺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徐军这样总结。
今年上半年还在欧洲研修音乐,徐军听了许多高规格的音乐会。他对西方听音乐会严格的礼仪记忆犹新,不仅要西装革履,而且不能带任何东西,在音乐厅设有专门存放随身物品的衣帽间。在国外,这种音乐的消费对象是成人,孩子是不允许带入内的。而在周末,则专门有音乐大师为孩子演奏的专场演出。
可是,在国内,徐军说,听音乐会有时与享受无关,会变成一件“恐怖”的事情。现场非常嘈杂,来听音乐的小孩子吵吵闹闹,装饮料的塑料袋发出的杂音,让聆听音乐的耳朵非常难受。这种不仅损坏自己形象,也妨碍他人的行为,每每让国内外的音乐家头痛不已。徐军说,当年纽约爱乐交响乐团的首次访华演出时,人民大会堂场馆很大,迟到的人络绎不绝,“音乐会开始后暂停入场”的规矩根本行不通,观众席上乱哄哄的景象十分惊人。去年钢琴大师陈洪宽在南京开音乐会时,无奈地在音乐会中场时向观众发出恳求,呼吁大家静听音乐。今年4月,享誉国际的华人钢琴家傅聪在南宁举办钢琴独奏会,当晚也发生了迟到观众蜂拥入场并来回走动的事情。
“这些小节折射出大问题,家长担负着重大责任。在高雅演出的场所,家长不应该对奔跑的孩子熟视无睹。学音乐,要从学会欣赏音乐开始。”徐军表示,“我们不要求观众不要随便鼓掌,这么高的要求一时很难达到,就从进音乐厅不带杂物,手机开震动等基本的文明礼仪做起吧。”本报记者  张楠 摄影 尤晓源 本版策划 鞠健夫
以钢琴接轨西洋
曾经陪一位带着孩子的妈妈去听钢琴音乐会,路上我笑话这位小朋友:可不要睡觉哦。我这句话其实是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因为本人听这类高雅音乐会的时候,听着听着就会进入一种游离状态,恍恍然仿佛做梦般似醒非醒。没想到妈妈笑说:不怕他睡觉,能在肖邦的音乐里睡着,那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呢!这种论调是第一次听到,不过想想确实是金玉良言,在音乐里睡着了,至少说明音乐对我们产生了影响。
肖邦、老柴、贝多芬,只要我们愿意,自然能玩得起来。学音乐的人每年都在增长,可惜我们只接轨了旋律、节奏或者音符,但中国音乐会的现场却一直做不到跟国外接轨,这难免令人“痛心疾首”。我的建议是:接轨任重道远,不如大家先学学那位妈妈,让孩子先学会在音乐里睡觉吧。  马 彧
言传身教的力量
去年去德国,我们的翻译兴冲冲去看郎朗的音乐会——一场当地政府要员出席的高规格音乐会。回来后她却沮丧无比地告诉我们:音乐很美,但现场很糟,让她的情绪变得很坏。因为有不少中国的富商夫人也在座,她们在音乐会上忙坏了:不时拿出摄像机或者照相机猛拍一阵,机器发出的声音和不停闪烁的灯光,引来了其他人的侧目而视。而这些富商夫人却视若无睹,旁若无人地继续拍照。坏了兴致的相信绝不仅仅是我们的翻译,她说:当时我脸上那个臊呀!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言传身教,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因为我们的孩子,看多了父母在各种高雅场合的不文雅举止,沉浸在中国“市井”文化的气场中,他们自然而然把音乐会变成了一个吵闹喧哗的玩耍地,并不是因为他们生来就不文明,只是因为,大氛围如此。  冯秋红
不要为我们哭
我们是个没有“欣赏音乐”传统的国度,祖辈们传下来的习惯就是聚在一起热闹地看“唱念做打”的戏曲表演。但是,时代变了,戏曲被很多中国人觉得“过时了”、“老土了”,而来自西方的“音乐会”才是我们心中的“文明”与“高雅”。因此,我们愿意像西方人那样成群地挤进音乐厅,已经是个巨大进步。外国音乐家来中国中小城市开音乐会,应该对着前来“捧场”的观众(不是听众)感激涕零,千万不要再指望能够找到真正的“知音”了,那是很幼稚的想法。
中国大多数地方现在是根本不存在“欣赏音乐会”这种气场的,在家长们看来,那是绝好的琴童“教育会”。在音乐厅里说话、喧哗、打架这种丢脸的事情,在中国各地是风起云涌、屡教不改。周作人说,“一切专家都是从附庸风雅开始的”,在我们大多数中国人还没有学会尊重艺术家,尊重音乐之前,不要为我们哭,亲爱的老外。你们要用中国地道的哲学观——阿Q精神来宽慰自己。(张漪)
未注册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7-6 14: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注册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7-6 14: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注册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7-6 14: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注册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7-6 14: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注册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7-6 14: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注册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7-6 14: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注册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7-6 14: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注册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7-6 14: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27 18:3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