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89|回复: 0

黄埔军校前的林彪

[复制链接]

0

主题

325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6245
发表于 2007-9-26 07:3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江幸福

  林家大??一怪伢

  1961年,林彪已有9岁。这年秋天,林明卿将他送入私塾读书。

  林彪在读私塾阶段,虽不大说话,却很聪明。先生教的字,他接受得很快,尤其是背书,

因他的记忆力奇好,每次背课文,漏字错句最少。因而,在同班同学中,他是挨打最少的一个。

  据他同村的同学林仕植回忆,林彪平时不太说话,但很有心计,在课堂上非常老实,一离课堂,他又特别野。扔石头、跳水沟、摔跤、爬树,他特别感兴趣,而且水平也比别人高。如摔跤,与他一般年龄的孩子中,他的个头不大,别人却很难摔倒他。

  那时,鄂东一带农村过节有炒黄豆、米泡、苕??给小孩吃的习俗。特别是春节,小孩子们高兴极了,经常将家里炒的黄豆、米泡、苕??装在衣袋里带到屋外去吃,而且还在一起比较,看谁家的做得巧,炒得好。

  他们还用黄豆、米泡作为摔跤、爬树的奖品。谁摔赢了,谁就能得到别的小孩“贡送”的黄豆、米泡。林彪的脑瓜灵光,手灵脚巧,摔跤爬树是高手,时常赢其他伙伴的东西。他吃不了,又再分给别人吃。电影《大决战》中,有林彪嚼黄豆的场面,还有许多与他共过事的人说他特别爱吃黄豆,这是千真万确的。他的这一嗜好,系小时养成。

  林彪读书的教室旁边有一座小庙。平时,他受跑到庙里去闹事。他总受向和尚问一些古怪的问题。庙里的和尚很讨厌他。骂他为“怪伢”,还上林彪家里告过状,说林彪太没有教养,要求林明卿、陈氏对林彪进行管教。

  林明卿和陈氏信佛,经常到庙里烧香磕头,对庙里和和尚很尊重。他们一听说儿子在庙里胡言乱语,很生气,将他关在家里用竹条子狠抽了一通。

  从这以后,林彪对庙里的和尚、菩萨更痛恨了。

  有一天上午,他从教室里出来,对同伴们说:“这个庙里的和尚吃用的柴、米、油、酱都是??前??后的人送的。如果没有这些菩萨,保险没有人送东西给他们吃。我们找个机会,把这些骗人的泥巴菩萨砸掉吧!”

  有一天放学后,林彪偷偷地先跑到庙里看和尚在不在。他进去发现里面没有人,觉得是砸菩萨的好机会。他跑出来找了一把锄头,带着几个小伙伴冲进庙里,一气将大菩萨打碎了,然后又将小菩萨抱也来扔进门前的水塘里。

  砸完菩萨之后,他和小伙伴悄悄溜走了。

  和尚回庙不见菩萨,大吃一惊。他们立即到??里追查是谁干的。后来,他们了解又是林彪干的,气冲冲地跑到林彪家里来质问为什么要砸庙里的菩萨。

  林明卿听说林彪又在庙里惹了祸,气得暴跳如雷。当天、他将林彪大手捆起来,狠打他的手。打了一阵后,又问道:

  “谁叫你去庙里惹事的?”

  “没有谁叫……”

  “那你为什么要去砸菩萨?”

  “我看那菩萨是泥巴做的,是假……”

  “胡说!”林明卿又猛打一下,“没菩萨保佑你,你有这么太平吗?!”

  “我……”

  “你说,还到不到庙里去胡闹?”

  “我再……”林彪已哭成泪人儿。

  林明卿教训了林彪后,与妻子陈氏带着一些食物到兴隆寺,一面在庙里烧香磕头,请被打碎了的菩萨恕罪,一面找和尚说好话,要他们原谅不懂事的儿子,并保证林彪今后再不做这样的事。

  由于父母代儿子赔了礼,认了错,闹得满城风雨的砸菩萨风波才平息下来。

  林彪挨了这次重打后,有一段时间没有闹事。

  过了一些时候,他的旧态复发,不是与??里的小孩打架,就是害别家的农作物,隔不几天就有人上门告他的状,只是人家来告状时,林明卿多不在家。不然,林彪要多挨一些打。

  有一天,他在??前的水田里捉到一条水蛇,再用草将水蛇绑在竹棍上玩。他在外面玩了一阵,感到不过瘾,又将蛇带回家里。当时,有不少女工在他父亲办的布厂倒筒。他心里在想:那些女工最怕蛇,拿去吓一下她们。他净蛇举在手上,冲进倒筒车间,然后将蛇在女工脸上、头上摇晃,口里不停地叫喊:“水蛇要咬你,水蛇要咬你!”

  女工们被吓得不停地大声喊叫。

  在织布车间指导工人织布的林明卿听到女工们的尖叫声,以为发生了什么意外的事情,连忙赶出来看是怎么回事。吓得面如土色的女工们见到林明卿,纷纷向林明卿诉说林彪的不是。

  林彪见父亲一脸怒色,怕挨打,连忙将蛇扔到门外去了。

  林明卿一把揪住林彪的耳杂,大骂道:“你这个东西太调皮了,老子今天要揍死你!”

  由于林明卿的手很重,林彪被揪得疼育难忍,又哭又叫道:“哎哟……哎哟……”

  林明卿仍不放手,厉声质问道:“混账东西,你还做不做这种事?”

  “不做哇……”

  未受吓的女工见林彪被揪得又哭又叫,连忙拢去扯劝。一女工将林明卿的手扯开,将林彪拉到身后去,然后对林明卿说:“算了,他再不会做这事的。”

  林明卿又咬牙骂了一阵,才离开了倒筒车间……

  1920年,林彪已有13岁。

  这时,恽代英和林彪的堂哥林育南、林育英在林家大??后的八斗??办起了浚新小学。在林育英的动员下,林彪被转到浚新小学读书。

  八斗??在林家大??后面,离他家有两里路。他从家里到学校,全是爬山,比较吃力。为了练自己的脚劲,他别出心裁地在两腿上各绑一个沙袋子。爬山路时,他绑着沙袋子的脚连走带跑。沙漏了,他又往袋子里装,一直跑到学校为止。

  久而久之,他的脚力练得特别好。与同伴比赛跑步到校,他总比别人快。

  由于他的腿上老绑沙袋子,他的布鞋里总有沙子。有一天,他上床睡觉了,鞋袜未放在踏板上。他的母亲陈氏弯腰去给他捡鞋袜时,感觉鞋很重。她用手在里面一摸,发现鞋里有很多沙。当时,林彪鞋里的沙没有引起她的重视,她将沙子倒了仍然放在踏板上。

  后来,她发现儿子鞋里总有沙,觉得不对头,追问他是怎么回事,林彪才笑着向陈氏讲出了真情。陈氏听后,骂了他一通,不准他再在腿上绑沙袋子。林彪听不进,仍然偷偷摸摸地绑。

  放了学或节假日,他还带着一帮小伙子到关山垴、东坳等地爬山、攀悬崖,哪里陡峭就往哪里冲。每次出去,他脚上少不了沙袋子。林彪到部队后,跋山涉水,冲锋陷阵,均以快速著名,恐怕与他小时练的“脚功”有关。

  小时候的林彪话虽不多,但心思却很重。他在浚新小学读书时,很少与同学谈笑。但行动却神出鬼没,令人捉摸不透。与他同桌的女同学叫林春芳,是他本房的一位姐姐,比他大几岁。有一次,他用毛笔写了一副对联送给林春芳看,这副对联共有16个字:

  读书处处有人我在

  行事桩桩少对人言

  林春芳看完之后,不知他写这副对联的用意是什么,没有表示什么意见。他觉得这副对联是他内心的表白,颇有意思,又重抄一遍,贴在教室的墙上。对联一贴出来,立即引起全班同学的注意,大家都围着看,而且议论纷纷,都说他“古怪”。直到20世纪70年代,林家大??的老人还时常谈论林彪写的这副对联。

  从林彪的这副对联可以看出,他心思深的性格,从小就已形成了。

  堂兄帮助进中学

  1921年秋,林彪进入武昌共进中学学习。

  共进中学是进步人士利用官钱局仓创办的一所私立中学,教学方法和内容较为先进。

  当时,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的林育南为培养一批有志革命青年,于6月份写信给在老家浚新小学学习的林彪、林育黎、林春枝等人,动员他们到共进中学读书。

  按规定,林彪、林育黎、林春枝小学还未毕业,不能报考这所中学。后来,林育南向校董事会提议,这3人是他家乡来的进步青年,希望破例让他们参加入学考试。因为林育南的这层面子,共进中学董事会经过讨论研究,接受了林育南的建议,同意他们3人参加了入学考试。

  为使他们顺利考入中学,林育南又与在武昌大堤口毛巾厂负责的林育英商量,让林彪、林育黎他们住在厂里复习一段时间的功课。

  林育英也很支持这件事,特地腾出两间房子给他们住,让他们安心复习。

  林育南一有空,还到利群行毛巾厂辅导林彪学习,讲解他不懂或难解的习题。林彪、林育黎、林春枝3人学习非常刻苦,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晚上到10点以后才休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学习,三人都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入共进中学,林彪分在该校一年级一班。

  林彪在共进中学学习期间,经常接触陈潭秋、董必武、恽代英、林育南、林育英等从事革命活动的共产党人,听他们谈论国家大事,并深受他们的影响。

  那时,利群毛巾厂是湖北和武汉地区革命者的活动点,藏有一批进步书刊,如《新青年》、《向导周刊》、《湘江评论》、《武汉星期评论》等。陈潭秋、林育南、包惠僧、刘子通等人的文章,林彪非常喜欢读。

  除此之外,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在毛巾厂通读了《唯物史观浅释》、《资本论入门》、《社会进化史》、《共产党初步》等进步书籍。这些进步书籍对他日后走上革命道路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1922年秋,林彪父亲办的布厂陷入困境,家里经济发生困难,无钱供他上学。他的父亲曾托人带信叫他回家种田。这时,摆在林彪面前有两条路:一是辍学回家务农;二是休学打工赚一些钱后再回来读书。

  经过反复考虑,林彪选择了后一条路。

  他的堂哥林育南也极力赞同他休学一段时间,挣一些钱作学杂费,并将他介绍到武昌草席门外的。粤汉铁路工人子弟小学当代课教师。这个工作虽然不能挣大钱,但收入比其他工作要高。此外,教书对林彪来说,较为好听,他也乐意干。这样,林彪休学做了半年的代课老师,在校期间,林彪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3年初春,共进中学开学。林彪复了学,插在二年级二班。20世纪20年代初,林育南、林育英正在武汉领导工人运动。林彪在他们的影响下,对国家大事、民族的前途十分关心,并成为共进中学学生运动的领袖。在此期间,他多次组织共进中学等学生到武昌阅马场、大东门一带游行示威、散发传单,开展反帝爱国运动。1925年3月,他被共青团武昌地委指定为共进中学团支部书记。

  由于林彪在武汉学生运动中表现突出,1925年夏,他被湖北省学生联合会推选为全国学联七大代表,赴上海出席了学联七大会议。

  报考军校改名字

  1925年7月,林彪在共进中学毕业。

  这时,林彪已有18岁。对林彪毕业干什么工作的问题、林明卿考虑较多。他认为,林家大??和回龙山一带读到中学毕业的人很少,乡下正缺教师,可叫儿子回乡办一私塾。当教师既受人尊重,又不愁吃穿。

  他将自己的这一想法写信告诉了林彪。林彪收到信后,不同意父亲的意见,没有给林明卿回信。

  这一年年底,根据陈独秀、毛泽东的提议,中共中央向各地组织下发通知,要求各省迅速选派共产党员、青年团员或进步青年投考广州黄埔军校,为党培养军事人才。

  黄埔军校计划预招新生3000人。林彪知道这个消息,很感兴趣,想投考黄埔军校。

  他将自己的想法写信告诉了已调到上海工作的林育南。林育南收到这封信后,与同在上海工作的林育英作了商量,他们一致认为,林彪应报考黄埔军校。

  随后,林育南给林彪回了信,并在信中说:

  你这个考虑很对,每个人的一生都有很关键的一两步,这个步子如迈对了,就可受用无穷,如迈错了,就会跌入深谷。武力没有正义是暴政,正义没有武力是无能。中国的革命,最终要靠军事解决问题,共产主义事业需要大批军事人才。我和你八哥(指林育英)搞党务、工运,你搞军事。我们林家三兄弟就各有所长……

  林彪收到这封信后,考军校的劲头更足了。他马上给父亲写一封信,告知孙中山创办的一所培养革命军官的学校办得很好,准备到上海去应考。

  林明卿收到这封信,非常吃惊。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儿子对军人职业那么感兴趣。为阻止儿子报考军校,他决定马上到武汉去一趟。

  林明卿在武昌很顺利地找到了林彪。林彪见到父亲,吃惊地问:

  “父亲,你怎么到武汉来了?”

  “为你的事来的。”

  “为我的事?”

  “嗯。”

  “为我什么事?”

  “不要你去考军校。”

  林彪脸上的喜悦之情迅即消失。他对林明卿说:“我已报了名,目前正在复习。”

  “报了名也不要去了。”

  “那你要我做什么呢?”

  “回乡去做先生,以教书为业。”

  知识、眼界已大开的林彪与老父亲的思想有很大的差距,当然不会同意父亲的意见。他对父亲说:“父亲,做教师为个人谋生的手段来说,当然是好,但我不愿选择这种职业。”

  “那你要做什么呢?”

  林彪毫不犹豫地说:“我要当兵。”

  林明卿感到难以说服儿子,余气未消地说:“你现在长大了,连老子的话也不听!算了,算了,你要怎么地就怎么地!”

  为考军校的事,父子闹得很不和。林明卿在武汉的几天,一直不理林彪。

  军校的考场设在上海,林彪还需到上海去考试。未动身前,他给在上海总工会的林育南写了一封信,告知他到上海的日期,请他到码头接。

  1925年底,林彪在汉口江汉关码头乘船去上海。林彪临行那天,林明卿因家中太忙,不能脱身,便叫长子林庆佛赶到武汉为林彪送行。林明卿还叫林庆佛带了一笔钱,作为林彪的路费、生活费。林彪接到这些钱,感动得流出了泪。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老父亲那么强烈地反对他去考军校,现在又派哥哥来送行,而且还带来了钱。

  林彪上船时,紧握林庆佛的手说:“大哥,你回去跟父亲讲,我这次如能考取军校,一定好好读书,保证不辜负他老人家的希望!”

  林彪到了上海,林育南为他解决吃住,并告知了考试的时间、地点,嘱他好好考试。

  林彪上过正规中学,这次考试的试题多是他学过的。所以,他很幸运地被录取。

  林彪改名字,还有一个曲折的故事。

  他在武昌共进中学读了一段时间的书后,就对“育容”这个名字颇不感兴趣。由于入校是报的“育容”,学校教师、同学都称他“林育容”,他想改也改不过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觉得自己的名字不好,但名字又是父亲起的,改名还得与父亲商量一下。有一年放暑假回家,他向林明卿谈了自己想改名字的想法。

  林明卿听后,马上板着脸问道:“你为什么要改名字呢?”

  “我的名字不好。”

  “怎么不好?”

  “像个女人名字,太俗了,同学们总是笑我。”

  林明卿大骂道:“胡说八道!做人要坐不改名,行不改姓,哪能随意改名呢?!”

  林彪被父亲骂过后,再不敢提改名字的事。但在心里,他仍不满意这个名字。所以,他一考取黄埔军校后,心里就想:“离开上海到广州,是改名字的好机会。

  在动身去广州之前,他就在考虑取个什么名字好。考虑来考虑去,他觉得取名“林彪”最好,“彪”字在文言里指小老虎,又比喻身材高大,有威武勇猛之意。当军人,就是要勇猛。他决定:一到广州,就改名“林彪”。

  1926年1月,林彪正式进黄埔军校入伍生团学习,不久,他加入了共产党。1926年3月底,经过甑别考试,林彪升入第四期学生队步兵科第二团二营第三连,并任该连中共党支部书记。四个月后,因时局发生变化,他还未毕业就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二营七连任见习排长,参加北伐战争。

  摘自《林氏三兄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24 21:5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