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94|回复: 0

第七部分:情感交流的秘方

[复制链接]

0

主题

6226

回帖

8075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8075
发表于 2007-10-11 23:3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和问题,就像成年人遇到烦恼一样,他们也迫切希望向自己信赖的人倾诉,排解自己的烦闷……。因此,当孩子把父母当做自己的“知己”时,他所渴望的,是父母的理解,是父母帮助他确认他的情感、思想、动机、推理、行为和决定。 然而,当孩子尝试着在父母面前敞开心扉时,却常常以失败而告终。甚至在敞开心扉后,还会发现自己受到了进一步的伤害。因此,时间一长,孩子的心灵大门就会渐渐关闭,直到有一天,他再也不来“烦”你……  
第14节:最该说的话
1、把这件事情讲给我听听。
我们在前面已经强调过,培养孩子的关键,首先就是要懂得孩子内心的秘密。而孩子内心最大的秘密是什么呢?是情感,或情感的焦虑。因此,如果父母想真正地理解孩子,就必须要掌握情感交流的秘方,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和感情。

从孩子的方面来讲,如果他遭遇了什么情绪上的问题或烦恼,首先求助的,无疑也是父亲母亲。因此,如果做父母的不善于与孩子交流,也就从一开始就阻断了孩子与他人建立正常人际关系的可能。不幸的是,这往往是许多家庭的实际情形。因此,要达成和谐美满的亲子交流,做父母的也必须要对情感交流的技巧加以自觉的领会。

做父母的如何才能架设好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的“桥梁”呢?比较实际的做法,就是从克服自己与孩子的情感交流的障碍开始。

通常而言,当孩子试图与你谈论他内心的烦恼时,如下反应方式,都有可能加速交流障碍的形成:

用命令、指示或指挥的语气,告诉孩子该去做什么事情,给他下命令:“我不管别的父母如何做,你必须给我……”;

用警告、责备或威胁的语气,告诉孩子如果他做了某件事情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如果你知道好歹的话……”;

用说教、教化或规劝的语气,告诉孩子他应该如何做:“你应当……”;

以提出忠告、方法或建议的方式,告诉孩子该怎样解决问题:“为什么不用另一种方法来替代呢……”;

用评判、批评、否定或指责的语气,对孩子进行负面的评判:“你那样做太不应该了……”;

以漫骂、嘲笑或羞辱的方式,使孩子感到自己犯傻,把孩子归入另类,羞辱他:“你的行为像一个不懂事的孩子……”;

通过解释、分析或诊断的方式,告诉孩子他的动机是什么,或者分析他为什么那样说,那样做。让孩子感到你在给他筹划,帮他分析:“你那样说是想……”;

用保证、同情、安慰或支持的方式,努力使孩子感觉好受一些。劝说他从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尽力消除他的不良情绪,否认不良情绪的影响:“不要担心,情况会变好的”;

用探索、询问的方式,努力去找理由、动机和原因,获取更多的信息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关于这件事情,你还和那些孩子说过了?”;

以退缩、转移或迁就的方式,努力使孩子从问题中摆脱出来,自己也避开问题,分散孩子对问题的注意力,引导孩子把问题搁置起来:“吃饭的时间咱们不谈这个”。

而正确的反映方式则是基本不需要表达自己的意见、评判和感觉,让孩子把自己的意见、判断和感受充分表达出来,给孩子打开一扇门,引导孩子去说话,使孩子在交流过程中发泄自己的情绪,理清自己的思路,进而自己找出解决的方法。

用这种态度来与孩子进行情感方面的沟通,以下一些回应方式是比较简单而又有用的:

“哦!”

“我懂了!”

“喔!”

“有意思。”

“怎么样啦?”

“真的?!”

“我简直不相信,真是这样?”

“是那样吗?”

其他一些反应在诱导孩子去讲、去说方面,更为有效:

“把这件事情讲给我听听。”

“我想听听这件事情。”

“讲下去。”

“后来呢?”

“我对你的观点很感兴趣。”

“听起来你对这件事情有话要说。”

“这件事看起来对你很重要。”

“咱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吧。”

“这件事你愿意谈谈吗?”

2、看你的样子,今天的功课一定很重。

十二岁的小莉是一个紧张而又爱哭的女孩子。她的表妹小珊来跟她住了一个假期。暑假快结束时,就要回家了。小莉非常舍不得,眼泪汪汪地对妈妈说:

“珊珊就要走了,以后又是只有我一个人了。”

妈妈很轻快地说:“你会另外再找到一个好朋友的。”

小莉回答说:“可是我还是会很寂寞的。”

妈妈开始安慰她:“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忘了。”

“啊,妈!”小莉说着就哭起来了。

妈妈生气了:“你都快念中学了,还是这么爱哭。”

小莉狠狠地瞪了妈一眼,跑进卧室里,哭得更伤心了。

照理说,这样一个场景会有一个圆满的收场的,结果却以一个小小的悲剧结束。原因在那里呢?原因在于,孩子长大到了一定的程度,他就有了对于友情、亲情的渴望。他们会对自己的感情需求很在意的。然而,处于成人的世故与冷漠,他们往往对孩子的这种情感需求很不在乎。这样,他们就会忽视孩子的感觉,对孩子细小的情感波动表现冷酷。这样一种对待孩子的情感的反应方式显然不利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事实上,孩子们最需要的,就是我们对他的重视,哪怕是当时的实际情况一点也不严重,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或许在故事中的母亲看来,女儿不应该因为与表妹的分离就流泪哭鼻子,但是她的反应却不应该没有同情。做母亲的应该这么想:女儿很难过,我应该尽最大的努力来帮助她。尽量设法使她知道我明白她内心的感觉。如果这样想,她就可以用以下方式来安慰女儿:

“珊珊走了,教人觉得很寂寞。”

“你们俩这么要好,真舍不得让她走。”

“你会想她的。”

这种反应使父母与孩子之间产生亲密的感觉。孩子的内心感受一旦被父母了解了,他的寂寞和情感创伤就会消失。

父母对于孩子的了解和同情是情感的绷带,可以治愈孩子受了损伤的自我。这种策略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比如,孩子放学回家,妈妈最好是能够在家欢迎他。这时,她不宜提出答案千篇一律的问题来问:

“学校怎么样?”

“很好。”

“你今天做了些什么?”

“没做什么。”

相反,妈妈所说的话应该表达出她很了解孩子在学校所受的考验和苦难:

“看你的样子,今天的功课一定很重,”

“你一定巴不得赶快放学。”

“回到家里很痛快。”

如果妈妈不能在家迎接孩子回家,留一张便条说明自己在何处,对抚慰累了一天的孩子的情感来说,效果也很好。有一些父母喜欢以写信的方式,来加深他们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联系。因为写信比较容易表现他们对孩子的爱和重视。也有一些父母喜欢用微型录音机,将要对孩子说的话录下来,孩子可以一遍又一遍地听。总之,类似这样的留言方式,可以增进孩子与父母在心灵之间的零距离,让孩子真正的生活在一个充满爱与安全的环境里。

3、像你这个年龄的时候,妈妈也曾痛苦过。

许多成人在为人父母之后,就摆出一副长者的架势,试图扮演领导者的角色,这真是一件奇怪而不幸的事情。他们认为自己必须有一种父母的模样,事事显得胸有成竹、有主见、有把握。没有缺点、没有烦恼是他们理想中的自我。他们甚至会忘记自己也是一个普通人,和孩子没有什么两样。他们会刻意地回避自己过去作为“凡人”的经历,根本没有勇气告诉孩子自己过去的真相和现在的真实感觉。

也有一些父母,因为要扮演好父母的角色,就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自己是何感觉,只要孩子有需求,就那自己抛在一边,无条件地接受和忍受孩子,随时随地为孩子做出牺牲。这样的父母必定会做出虚假的行为、虚假地接受孩子的要求。然而,这样的虚假行为不仅使自己难受,当孩子感受到了以后,他就会因为父母发出的语言信息与父母发出的非语言信息的矛盾而倍感困惑。这时,孩子就会处于进退两难之境。如果孩子被频繁置身于这样的情景,就会使孩子经常蒙受“考验”,使他们承载沉重的焦虑与负担,导致不安全感的发生。

另外一些父母则完全是另一种类型。他们通常会在孩子面前承认自己的感受。比如,当孩子在面临困难的时候,孩子会觉得紧张,很害怕。这时,这些父母就会坦然地跟孩子说:“是啊,爸爸妈妈也很害怕。”、“是啊,爸爸妈妈在你这个年龄的时候,也很痛苦过。”这样,孩子就会想,既然连大人都会害怕,也会痛苦,那我也不必因为害怕、痛苦就觉得难为情。孩子对一些不良的情绪就不再抗拒,而是坦然接受。大家都能想像,对于某件事物,如果是抱着抗拒的心理,一定是处理不好的;相反,如果敢于勇敢地面对,才会处理得恰到好处。如果父母不羞于承认自己的感受,就自然会解除孩子的抗拒心理。接下来,父母再讲一些自己是怎么处理这些事情的例子,孩子自然就有了榜样。这样的亲子交流,既消除了孩子的不良心理,又拉近了父母与孩子的距离,做父母的为什么不大胆尝试呢?

事实上,与孩子作亲密的情感交流的另一个秘方,就是对孩子表现出自己的坦率和真诚,获得孩子对我们的信任,成为孩子的挚友,把握孩子的内心,有的放矢地引导孩子。要做到这一点,父母应该从内心深处承认孩子是一个独立的、有自己的情感深度的、理智的人。虽然有些问题很难向一个不成熟的孩子解释清楚,但是,如果父母能够坦诚自己的观点,单单你的态度,就会赢得孩子的心。

实际上,告诉孩子父母的真实体验,不仅能赢得孩子对你的信赖,同时,由于父母本人的真实生动的经历往往比起陌生伟人的壮举,更加贴近孩子的生活,因而更具有独特的震撼力,孩子更容易从中学到面对困境与坎坷的方法与精神。


发表于 2006-6-18 15:09
第15节:最不该说的话
1、你怎么总是和小朋友处不好关系?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和问题,就像成年人遇到烦恼一样,他们也迫切希望向自己信赖的人倾诉,排解自己的烦闷,修复自己的感情和心理创伤,重新用正常的心态迎接新的一天。

但是,孩子的社交圈还比较狭窄,他们很难遇到这样的“知己”朋友。虽然在幼儿园,他们也会结交一些行影不离的好朋友,可是,这些小朋友与他一样同样不成熟,基本上不可能去宽容或抚慰受伤的心理,甚至不能保守秘密。因此,孩子不可能把他们当作情感交流的对象,而本能地要向父母倾诉。

当孩子把父母当做自己的“知己”时,他所渴望的,是父母的理解,是父母帮助他确认他的情感、思想、动机、推理、行为和决定等等。然而,孩子在父母面前尝试着敞开心扉,却常常以失败而告终。甚至在敞开心扉后却发现自己受到了进一步的伤害。时间一长,孩子的心灵大门就会渐渐关闭,直到有一天,他再也不来“烦”你了。

但是,如果连孩子最信赖的“好朋友”都不能让他敞开心扉,及时有效地帮他排解困惑和烦恼,那么,缺少其他排解方式的孩子,他的心理困惑会越积越重,渐渐地导致心理畸形的。

可是许多父母常常忽略这一点。他们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也就不可能有什么深沉的感情或烦恼,即使有一点不开心,过一晚上也会忘掉的,因此,他们对孩子的感情常常采取轻描淡写的态度。殊不知,这种轻描淡写往往把很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机会放过了。

5岁的安安从幼儿园回家来,情绪很不好,他于是忍不住就对妈妈说了自己心中的苦恼。

“妈妈”,儿子说,“马明今天不跟我玩,我想玩什么他偏不玩什么。”

“哦?”妈妈没有放下自己的工作,很轻描淡写地说:“那你为什么不玩他想玩的游戏呢?你应该学会和小朋友处好关系。”

“我不想玩他想玩的游戏嘛,我也不想和他相处了。”儿子生气地说。

“如果你想做一个不讲理的人的话,那你就一个人玩好了。”妈妈有些不高兴了。

“是他不讲理,不是我。”儿子争辩说,看样子委屈得快掉泪了。

“好啦,好啦。”看到儿子可怜巴巴的样子,妈妈似乎也有些不忍心了。想想以后儿子有的是机会学习如何与人相处,也就不想再教育他了。

“或许是因为你累了,所以才不高兴。明天就会好起来的。也许明天马明就会很乐意与你玩的。男孩子哭哭涕涕的像什么话。”

“我不累,明天也不会好起来。你不知道我有多恨他,我恨死他了。”儿子并不准备买妈妈的帐。

“你这孩子,不许这样说话。如果我再听到你这样说话,我就对你不客气啦……”妈妈也不耐烦了。

儿子见妈妈也不理睬自己,气冲冲地回到自己的卧室,把门一摔,“我不喜欢上这家幼儿园了。我要换一个地方。”

在这个例子里,妈妈从一开始便没有对儿子的情绪引起重视,所以从以说教的形式向儿子提出建议,到开始指责孩子,到不痛不痒地说些安慰的话,再到威胁孩子,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让孩子进一步受到伤害,亲密的情感交流也就不再可能了。

2、又不是我叫老天爷下雨,干吗冲我使气?

孩子们在强烈的情绪困扰中,他是不会听任何人的话,也不会接受劝告、慰藉或积极性的批评的。他需要的是我们了解他,要我们了解他在那一段时间里,他内心的奋斗。更进一步,他还希望不需要完全透漏他们的体验,别人就能完全了解他。这是一种游戏,在这种游戏里,他只让我们知道他愿意让我们知道的,其余的则需要我们去猜。

因此,当孩子回家告诉我们“老师打我”的时候,我们不必追问细节,也不需要说:“你又做错了什么,惹得老师打你?”更不必说:“啊,真可怜。”我们需要表示的是,我们体会到了他的疼,他的窘迫,和他心里所感到的愤怒。

我们怎样才能体会到他的感觉呢?我们要看着他,听他说,同时从我们的经验里找到相应的情感体验,加以适当的编排,对他说:

“这一定教人窘得不得了。”

“你肯定气得要哭。”

“那时候你一定恨死你老师了。”

“你一定很伤心。”

“你这天真不好过。”

孩子们的强烈情绪不会在听到“这种想法不对”的时候消失,也不会在父母尝试着要说服他“没有理由要这么想”的时候,就不再难过。强烈的情绪不会由于禁止就自动消失,只会在听的人以同情和了解的态度接受了以后,才会在由浓变淡的过程中消隐。

九岁的儿子带着一肚子气回家。他的班上计划好了要去郊外野餐,可是老天爷却偏偏不作美,野餐的事因下雨被迫取消了。根据过去的经验,妈妈知道,如果采取那些陈腔烂调的方式,对儿子说:

“下雨不能出去野餐,哭也不成啊!”

“今天去不成,以后还有机会的。”

“又不是我要老天爷下雨,干吗冲我发气!”

这些方法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因此,她准备采用新的方法来接近孩子。她心里想:“儿子对于不能去郊外野餐的感觉非常强烈。他很失望。他用愤怒的表情显示给我,要我分享他的失望。他应该有这种情绪。我要用我了解他的心情,尊重他的情感的方式,来尽量帮助他。”于是,她对儿子这么说:“你好像很失望。”

儿子:“是。”

妈妈:“你什么都准备好了,该死的老天爷就下雨了。”

儿子:“可不是,真气人。”

过了一会儿,儿子说:“啊,算了!反正以后有的是机会。”

儿子的气好像是消了,一个下午都很听话。通常要是儿子带着气回家的话,准会把全家人都闹的坐立不安。不管是谁,早晚都会被他惹得发火。不到他上床睡觉,家里绝不会得到片刻的安静。

3、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不知道你学起来怎么就这么难受。

现在的父母,大都力求让孩子参加一些课外兴趣小组,多学一些本事。在他们眼里,会写字,会画画,会唱歌,会弹琴等等,就是所谓的素质教育。他们也可能因为当初自己没机会学习,非常懊悔,就更加下定决心,一定要孩子学。这样的想法本来是很好的,但是,他们在让孩子学习的时候,有时却会在无意间犯一个错误,这个错误就是:对孩子而言,艺术素质的教育的主要作用本来是供给孩子一个有效的、发泄情感的出口的,然而父母们却过于看重了它,把它当了孩子的一个未来“职业”,一个使命,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

就实际的情形而言,孩子的生活充满了各式各样的限制、规则和约束,这会使他们感觉不自由,甚至愤怒。因此,藉一种媒介物来使他们的情感得到释放是必须的。最好的媒介物就是艺术教育。艺术是释放情感的大道,它可以发出愤怒的声音,培育快乐的情绪,使紧张的神经松弛。可是,大多数父母都不从这个角度来看待艺术教育。他们把它看成了一种职业,因此,他们追求的是孩子对技巧的掌握。这种态度影响所及,当孩子的演技水平长期没有什么进展时,就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对演奏者的技能和人格的批评。其结果就是造成屡见不鲜的伤心事:孩子想放弃学习,躲避老师,终止他的“职业”。在许多家庭里,丢弃在一边的乐谱、上了锁的钢琴、尘封的画笔,就是这些伤心事的见证。

把艺术教育看成是一门职业的另一个必然结果,就是父母们总是不切实际地期望孩子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的专业人员一般的成绩。他们忽略了这样一点,就是学习这些东西很辛苦,有一定难度,甚至是很艰难的。要学好它,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毅力、兴趣、智慧和勇气。如果父母们都缺少这样的耐心、毅力、智慧和勇气来等待孩子的点滴进步,很难期望孩子会在这方面有优异的表现,取得卓越的成绩。

面对这种情况,做父母的该怎么办呢?显然,首要的工作就是去找一位好的老师――一个和蔼而能体谅人的老师。这个老师不仅要了解他的艺术,而且还要了解他的学生。由于他掌握着孩子对艺术的持续兴趣之匙,能打开或锁上机会之门,所以他的重要工作是要获得孩子的心。如果他在这方面不成功,那么他的教学肯定会失败的――孩子不会跟他所恨的人爱上艺术。老师的情感语调所带来的回音,要比他的乐器所带来的反应还强烈。

其次,就是父母应充分体谅孩子的不容易。如果孩子所遭遇到困难得到了尊重和了解,他所受到的鼓励要强于其他任何方式。举个例子,六岁的小琳在练钢琴练到第三课的时候,必须练一种新的指法――用双手弹八重奏中的八个音。老师用很熟练的指法弹给小琳看,并且说:“看,就这么简单,很容易的。”小琳模仿老师的手法去弹,可是她的动作却很笨拙、很勉强,总是弹不好。

小琳带着失望的心情回了家。在家里练习的时候,母亲对她说:“用一只手弹八个音很不容易,用两只手来弹就更难了。”小琳完全同意母亲的看法。她坐在钢琴面前,慢慢开始用正确的方法来弹。母亲说:“我听到了正确的音调。看来你的指法很正确。”小琳说:“这一段实在难。”

这天晚上,小琳继续练习下去,甚至超过了预定的联系时间。接下来的这一周里,小琳开始自动练习更难的指法,很快便到了流利自如的程度。小琳高兴地对妈妈说:“原来弹钢琴并不是想像中的那么难!”

总之,小琳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孩子成长和学习过程中,父母们要切忌以成人的效率标准来控制孩子的生活,因而看轻孩子学习一件事情的难度。殊不知,若以孩子的情感价值而言,要求孩子具有成人一样的工作效率,其代价是十分昂贵的。它会耗光孩子的智力资源,阻止孩子的成长,窒息孩子的兴致,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孩子情感的破产。这时,若充分体谅孩子所遭遇的困难,使他的情感体验得到尊重,反而会降低事情的难度,使孩子得到更快的进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28 08:3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