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繁塔
位于河南省开封市东南郊区,有一座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物--繁塔。根据北宋王瓘写的《北道刊误志》记载,繁塔是宋开宝年间(西元968─975年),由当朝的官僚倡导由民间募集资金修建成的,在现存繁塔洞壁上镶嵌石刻中,尚留存有当时建塔捐献财物者的姓名和年月。到了宋太平兴国三年(西元978年),繁塔才建起一个高高的塔基,直到太平兴国七年(西元
982年),甚至到宋淳化元年(西元990年),还不断有人捐献财物给建塔工程。所以根据塔内碑刻的记载来推测,繁塔大约筹建于开宝中期,竣工于宋淳化元年(西元990年)以后。也就是说,从筹建到竣工,前前后后经历了20多年。
关于其名称的由来,相传繁塔所在地名叫繁台,附近住过姓繁的人家,塔也因其姓氏而取名。另一种说法是,佛塔原名为“兴慈塔”,又因塔建于繁台之上,故称之为“繁塔”。
五代后粱高祖朱温曾在台上阅武,所以曾有一个时期称之为“讲武台”。后周显德二年(西元955年)曾在台上兴建寺院,落成之日,恰好为周世宗柴荣的生辰“天清节”,于是取名“天清寺”。
繁塔在宋代竣工时,原为空心造楼阁式砖木结构,是等边六角九层的宝塔型,塔高240尺的巨型佛塔,极为壮观。
元太定年间,繁塔上部遭到损毁,传说当年有条性情十分暴躁的苍龙,一天,它到东海途经开封上空时,由于繁塔太高,把尾巴甩在塔上,竟将繁塔上半截卷到东海里去了。事实上繁塔的上部是遭受雷击所毁。
明永乐年间,明周王朱棣图谋不轨,让该塔遭到“株连”的命运,被“铲王气”铲去了上半部,将三层以上拆除,只遗留三级,后来在三层上再建造六层尖顶,形成了现今下粗上尖的独特塔型。
至清朝重修时,才在三层繁塔上部修成一个平台,在残塔上仿损毁的型式,增筑一座七级小塔,使繁塔成为三层大塔上面摞小塔的奇特造型。
现存繁塔塔高36.68米,底面积501.6平方米。下部三层,最低一层每面宽13.10米,从下向上,各层逐级收缩,到第三层呈平顶状,平顶上的七级小塔总高约6.5米。历史朝代的接续,使得繁塔不断的演变,一直延存至今日,成为独特绮丽、别有风趣的塔形造型。
塔的结构,塔基南北均有拱券门,每层檐部由斗拱承托,第一层有两个塔心室,皆能出入,但互不相通,从南门入可通达六角形塔心室,有木梯可上达三层。从北门入,沿磴道也可上到三层。第二层有两个通道、四个佛洞。第三层仅西北一个通道、前后两个佛洞,各层结构不同。欲从第三层登上大塔平台,或下去二层佛洞或上塔顶,必须走出洞门,沿外壁塔檐盘旋而上而下,就是所谓的“自内而上,自外而旋,登于其巅”的说法。
繁塔的另一艺术成就,是塔的内外壁均镶嵌佛像瓷砖,其用不同的加釉灰色方砖砌成,塔表的每块砖都是一尺见方,为凹圆形佛龛,龛中有佛像凸起,一砖一佛,趺坐其中。佛像的姿态、衣着、神情各具特色,佛像有端坐在单莲座或束腰莲座之上者:有手执各种法器的佛像;还有常见骑着青狮的文殊和骑着白象的普贤二菩萨;有六臂或十二臂的观音菩萨,以及乐伎等等,近七千块雕像瓷砖,佛像表情细腻逼真、个个形象鲜明生动、相貌迥异、千姿百态,将繁塔烘托得十分壮观,显示宋代雕刻艺术家的超人技艺。
繁塔内各层的墙壁和登道上,琳琅满目的宋代石刻题记,镶嵌有各种碑刻200余方,碑刻以宋代为主。其中以宋代书法家洛阳人赵仁安所写的“三经”最为著名[注1]。刻石四周雕有莲瓣开花纹图案的装饰,雕技精湛神妙。
繁塔不愧是研究我国建筑、美术和书法艺术的宝贵资料库。
[注1]三经分别存于塔内上下两层,东壁为《金刚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西壁为《十善业道经要略》,第二层南洞内东西两壁上嵌着《大方广回觉多罗了义经》.以上经均为楷书,有欧、柳书法之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