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字经》开宗明义,"人之初,性本善",意思是说人刚刚生下来的时候,性情是善良的。最近有人做了一个心理学实验,结果证明这句话颇有道理。
实验人员让一些六到十个月、尚且不会讲话的孩童单独观看动画电影。电影里,一个会动的小木块在努力爬坡,快到坡顶又滑下来,然后又努力地重新往上爬。这时有些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小木块过来了。有的木块就去帮助爬坡的那个木块,把它推到坡顶,让它兴高采烈地从山坡的另一面滑下去。但也有捣蛋的小木块,不但不帮忙,反而去拉后腿,把正在努力爬坡的小木块拉下来。
看过动画片后,研究人员就把跟电影里一模一样的小木块实物拿给孩子玩。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挑选乐于助人、帮助别的木块爬坡的小木块。无论木块的颜色和形状怎样变动,屡试不爽。显然,这些孩子虽然还没有学会讲话,但已经知道区分"好人"、"坏人",而且愿意挑选"好人"做朋友。
说到这里,突然想到我小时候不知道在哪个杂志上读到过,有人写文章说他拾到一个绑了碎布条子的大铁钉,布条上写道"武当派大侠赵老二的神镖见血封喉",联想到邻居赵家的二儿子小时候一双清澈明亮的大眼,于是感叹社会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当时我就有些愤不过,心想,人家赵老二景仰行侠仗义的行为,哪里不好了?这是题外话。这位作家在这里强调的是幼儿的可塑性。
对赵老二的神镖的议论表明,作者认为,孩子辨别好坏的能力来自后天教育。这个观点从古到今基本上占上风。这里用半岁左右的新生儿做的研究结果却显示出,人类幼儿判断好人坏人的能力有可能不完全依靠后天养成,而是也有可能由遗传基因编码来控制。不难想像,在艰难困苦的人类发祥期,懂得跟有利于自己的人往来,对于个体的存活是一件极为要紧的事。自然淘汰的过程把有利于存活的择友能力在人类基因库里保存下来,应该是有可能的。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传世八百年了。人初之性是善还是恶,人们一直争论不休。西方有原罪说,西人大概多持性恶论。这个实验也没有完全证明"性善论"。站在"善"的角度,选择良友可以说是从善如流。从"恶"的角度看,也可以说这些幼儿的行为完全是自私的:他们只是挑选了对自己有利无害的朋友。甚至还可以说,坏蛋总是希望自己的周围都是善良之辈。要把这个问题更深入地讨论,必须要研究新生儿表现的利他行为(altruism)。这方面的研究近来很不少,有兴趣的读者不难找到读物。
美国耶鲁大学Hamlin等人的这项研究发表在2007年11月22日的英国《自然》杂志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