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并不是中国股市由牛转熊的转折点;对次贷危机,中国在战术上应重视,战略上可藐视
华尔街在颤抖,仿佛空气在燃烧。全球资本市场“巨熊”来了。进入2008年以后,全球股市深跌,到1月中旬更为惨烈。中国资本市场也因全球化因素而受到影响。但笔者认为,事态绝没有严重到让“巨熊”盘踞不走的程度。
“巨熊”徘徊人心惶惶
1月22日,沪深股市在前一交易日大跌5%的基础上,再度双双出现超过7%的巨大跌幅。有专家称,目前一场全球性股灾正在酝酿。资本市场如此惨状当然是“巨熊”。依据信用危机扩散性,以及资本市场的心理预期医治过程,这头“巨熊”还将徘徊一段时间。
信用危机引发实体滑坡,实体经济不良数据进一步加剧市场投资信心衰落。花旗2007年第四季度业绩劲蚀98.3亿美元;1月17日,费城美联储地区报告显示制造活动大幅收缩;《ABC
News》一项最新调查结果显示,美国消费者期待经济改善的比率,降至16年来低点,消费者舒适度指数连续第23周为负数,也是4年来最长的一次。一系列消极指数和恐惧心态下,美联储22日不得不紧急决定降息75个基点。
美国人到底在想什么
美国严重的经济问题,关键是没有找到经济的新增长点。以往IT行业这样的经济引擎不复存在,新能源也未能商业化转化为生产力,各新兴市场因此受到严重拖累。
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影响虽然令市场一片悲观,但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卢卡斯等人仍看好美国经济,认为是“结构性”危机,只是某些行业某些地区经济遭重创,绝非全盘危机。而通过降息以及海外主权财富基金对金融机构的拯救,美国有可能加速涉险过关。
同样不能忽视的另一方面是经济政治周期。今年是美国大选年,政坛对国家经济主导权的争夺趋向激烈。在这个重要的周期中,美国的各方政治力量都有夸大风险的冲动:一是为了让全球资金为次贷危机接盘,二是为了便于推出自己的政策。
中国人应当有自信
然而,美国次贷危机究竟对中国有何影响?
美国经济衰退阴影冲击中国出口经济,但即便没有次贷,中国依旧处于经济发展模式调整期,会通过税收等政策抑制高耗能和低价产品主导的出口产业。虽然出口下降可能拖累中国GDP增长,但如今欧美消费者信心下降,他们对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需求量可能反而增加。
中国国内消费增长仍然可观、通胀将受到控制、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中国实体经济前景仍被看好。与美国对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的悲观不同,市场人士很少认为中国实体经济已经进入下降通道。
从全球资金流向看,去年开始发作的次贷风险,导致全球资金加速向更为安全的新兴货币市场流动,次贷很可能加大中国资本市场的压力。但资本市场成为次贷引发信用危机的释放口,并不是中国股市由牛转熊的转折点。
中国股市目前还不会像2000年科技网络股泡沫一样,产生大型资本市场危机。全球股市下跌恰好为大型投资机构新一轮布局提供了充足空间。对次贷危机,中国在战术上重视,战略上藐视即可,如果上了诱空大当,今后会付出被国际市场赶出局的沉重代价。(作者系《每日经济新闻》评论主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