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178|回复: 0

杨恒均:中国电视历史上最低俗的东西出笼了

[复制链接]

8

主题

611

回帖

3239

积分

论坛元老

高级会员

积分
3239
发表于 2007-9-26 11:4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FONT size=4>我不看大陆电视台的选秀节目,不是因为我不喜欢看,而是因为我都看过。这样说也许有些人不以为然,可是事实确实如此。目前在中国大陆最红的娱乐节目以及一些热门的读报、脱口秀、访谈节目等等,又有哪一个节目的形式不是早在多年前就出现在美国、澳洲的电视台的?回国后,一些朋友出于好意向我推荐中国出现的各种新生事物,说得口沫横飞,说得天花乱坠,说得信心满满,出于礼貌,我自然是连连点头,可我心里明白,目前在中国大陆出现的各种新鲜事物,有哪一个真正是新的?是中国特色的?<BR>&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我还不好意思说出来,免得伤害了一些愤青的“民族”感情。曾经和一位中年“愤青”说起中国的汽车制造业,我表示了担心,这位愤青立即打断了我,说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发展得非常好,我不必杞人忧天。说到最后激动时,他更顺手一指满街的本田、大众、三菱、丰田等,他提醒我睁开眼看看马路上的各式汽车,说道,你看,这些不都是我们国家制造的?那是我们广东产的本田,国产的占有率都有百分之九十了,那是咱们上海的大众,还有东风的日产,湖北的雪铁龙,东北的宝马……<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这就是最让我惊讶的,日本人的车子全世界都造,但只有到了中国,前面被名正言顺的加上“广州”两字,叫“广州本田”,而不再是日本的本田,甚至也不是中国本田,充其量是我们南方一个城市广州的本田。可是,这些愤青不明白的是,你再怎么叫,都不敢也不可能除掉“本田”两个字。在世界各地的名车前面加上中国地方名称最多能够让我们像阿Q一样感到一种满足而已,钱照样是人家赚,技术你还是学不到。一旦小日本撤走了,不玩了,你照样什么也造不出来,广东的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屁股还是坐不惯纯国产的车子。<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和朋友去看琳琅满目的中国商品也遭遇到同样的尴尬,朋友顺手拿起的小包和各种样式的流行物品,看在我眼里几乎都是盗版货,只不过有些把人家的牌子一起盗来了,有些则是安了一个中国特色的名字。就拿女式小包来说,国外设计这类包的人叫设计师,不但工资高,而且地位也不低,属于高付出和高收入的脑力劳动。我们中国绝对是世界上生产女士皮包最多的国家,可有几个皮包设计师?当然咱国人聪明,不会愚蠢到花大钱去聘请或者培养自己的设计师。咱只要花一点小钱从国外或者专卖店买几个包包回来,拆开来,然后在简陋的工厂鼓捣鼓捣,世界名牌皮包就诞生了。<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现在回到主题,回到日前广电总局的最新规定。广电总局下文规范各种电视选秀节目。大陆的选秀起自湖南卫视的“超级女生”。超级女生刚刚在中国走红时,我刚刚回国,当时很多朋友向我推荐,说中国的娱乐节目丰富多彩,连国外也比不上了。我当时只是轻描淡写地告诉朋友,这节目美国也有,澳大利亚也有。我不愿意说多,怕朋友误会,以为我又“挟洋自重”了。其实,湖南卫视的超级女生和美国的“美国偶像”几乎一模一样,甚至连舞台布置和裁判的配置(以及裁判扮演的角色搭配、语气等)的相似率都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只不过,在美国播出的节目要比湖南卫视的早了两三年。这样说大家明白了吧,不错,湖南卫视的“超级女生”是“美国偶像”的翻版或者盗版——取决于他们两家是否达成了协议。<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中国大陆当然很多人都知道这两个节目相象,但我想到今天为止从头到尾看过这两套节目的除了少数人之外,也就是湖南卫视的那帮制作人了。所以他们才敢如此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但不管怎么说,他们成功了。这成功应该归功于他们原封不动地照抄照搬。<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其实中国目前绝大部分成功的电视节目形式以及电视、电影本身几乎都是照搬照抄国外或者港台的,差别只不过在于盗版的技术高低而已。中国很多人宣传只看外国电影,不看中国的,为什么?他们也许说不出,但我说得出。其实只要你有时间,把西方的电影全部看一遍,你就明白了,中国迄今为止几乎没有任何一部电影有什么新意。在中国要当一个电影导演,有一个捷径,坐在家里,把外国电影看完就可以了。<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在这种氛围中,要产生高雅的东西确实很难,弄不好就低俗了。<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话说广电总局带头抵抗低俗,发文限制各类电视选秀节目,虽然一眼看上去,就能得出广电总局违反了宪法的结论,可是人家是以抵抗低俗为名,而且得到了很多网民的支持。<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不妨看一下那些要抵抗的低俗节目来自何处。美国选秀和脱口秀节目不止一个,“美国偶像”只是其中之一,甚至不是最成功的和持续时间最久的。湖南卫视的成功自然吊起了很多电视制作人的胃口,让他们把视觉转向了更多的西方电视节目——<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这样说吧,后来在中国大陆兴起的好多个选秀节目其实都能在美国或者其他西方国家的电视台找到原型,有些相似程度高到你以为是翻译过来的。可是也有些国内电视编导就认为要搞点改进,加上点中国特色。于是就开始在引进的节目形式中加点他们的创新。结果一创新,就没谱了,就搞得不伦不类了。<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美国也有一些特别离谱的节目。例如“杰瑞•斯普英格秀”就非一般的低俗。肯定无法照搬到中国。那个节目经常把一个男人和几个情妇一起请到台上,在几位情妇都不知情的情况下,由节目主持人前美国某市市长杰瑞•斯普英格捅破窗户纸,然后那几个暴跳如雷的情妇们就开始撕破脸皮,大打出手,当场在舞台上群殴起来。主持人站在一旁微笑,旁观不语,等到群殴的情妇们衣服撕破了,露出了奶子和屁股,杰瑞•斯普英格才重新缓缓回到舞台,轻声地问:why?(为什么?)<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这是我看到的最低俗、最刺激、最能吸引眼球的美国电视节目,也是引起最多争议的电视节目,美国多位议员曾经要想方设法禁止这个节目,不但在议会发言上群起而攻之,而且还有人搞出了游行来抗议这个节目,但都因为有一部美国宪法在那里而无能为力。争论了很久还是无果而终。不过,也不是无果而终,这个节目始终没有被禁止,但每一次争论这个节目,美国宪法和天生人权就被强调和渲染一次。久久搞下来,让人觉得这个如此低俗的节目实际上取得了宣扬美国宪法,提高美国人民素质的作用。<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而且,争论久了,节目虽然没有被禁止,但收视率却下降了,可见美国人民的素质还是很高的,他们知道自己看什么电视,以及应该看什么样的电视节目。<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当然,那是美国,无论从电视台的拥有还是电视节目的目的和作用,都和中国有所不同,不同在哪里呢?<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不同在于在中国主管电视的人有两个信条,一是人民素质低,他们没有判断力,非常容易受到影响,被带上歪路。二是他们根据第一条得出了结论,那就是他们垄断在手的电视台是用来教育人民的。所以,中国的电视台就和西方的商业电视台完全不同了,广电总局的下文也就不怕违反宪法了。<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说实话,很多引进西方的节目不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包括文化背景,而是根据自己的喜好任意修改西方节目,搞得确实有些低俗。对于这些照搬照抄西方东西,不求进取的同胞,我一向怀疑他们的智商。例如目前中国大陆很多“国产”西方和日本的小汽车,我们国产的那些部件和设备几乎都是人家西方人和日本人脑袋设计出来的,很少甚至没有是中国人自己设计的,再说,你设计的人家也不用。但这些人在引进节目的时候,就肆意修改了,结果弄得低俗不堪。<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消除电视节目中的低俗有很多办法,广电局使用了让我最想不到的一种办法。<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广电总局在发的通知里有这样的话,“主持人不得在节目中表达私人情感、好恶,不得刻意表现自己,主持言词要简短,不得对选手、嘉宾、评委或其他表演者使用‘哥、姐、弟、妹’等私人称谓。主持人之间不得相互挖苦、吹捧、调情。”<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这绝对是我看到的世界上最滑稽也最低俗的玩意,我真不敢相信中国发展到今天,竟然有人大胆到把这些话语形之于国家的文件和规章制度!<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让我们看看吧,主持人不得在节目中表达私人感情——那么节目主持人要在节目中表达何种感情呢?广电总局是否给各电视台主持人一种“公家的感情”?如果没有,节目主持人难道要弄个不带任何感情的虚拟主持人?我又想问一句,我们中央新闻联播的主持人在说到国家领导人和英雄人物时,脸上洋溢的喜悦是私人的感情流露,还是公家的感情要求?<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还有,主持人对表演者使用“哥、姐、弟、妹”有时确实让人觉得很酸,可是,这几个称呼何时成了见不得人的“私人称呼”,中国人文化中崇尚的天下皆兄弟姐妹的江湖文化,也要被禁止吗?<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我理解主持人之间不能互相调情,因为有年轻人在看电视节目,可是我不懂主持人之间为什么就不能互相挖苦或者互相吹捧?难道你要求他们每个人都要相敬如宾?要知道,电视节目主持人说出的话,至少有一半是在挖苦、批评或者吹捧的。你难道没有看一下新闻联播,整个新闻节目都是在吹捧。<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广电总局认为电视是用来教育无知的中国民众的,于是要消除低俗,这我可以理解。可是,稍微有点常识,或者稍微愿意用大脑思考一下的人都能够看出,这次广电总局用来消除低俗的方法可能是电视历史上最低俗的玩意。<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真是太让人吃惊了,我一直听说广电总局很离谱,可是,我没有想到离谱到这个地步。我感到,广电总局这个通知有可能成为我们子孙后代的反面教材而载入历史。而且,这个规定如果被翻译成外文,势必成为人家妖魔化中国和中国人的一个利器。我想,等我下一次出国,那些“反华人士”或者“别有用心的朋友”会讥笑着问,你们国家连电视节目主持人脸上的表情也不是私人的吗!<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也难怪中国的电视节目多有低俗之处,主管电视台的广电总局都弄出如此低俗的通知,还怎么要求下面的电视台?<BR></FO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10 11:5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