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像《赤壁》这样的电影,谁会把它当成历史?人们又怎么能从这所谓的大制作中产生苍凉的历史感,哪怕一点儿?其实,《赤壁》如果想走搞笑的路线,倒不如索性彻底放开,就像《大话西游》那样的颠覆一样。
周六慕名看了电影《赤壁》,一部号称的大片。买票的时候还真是人头涌涌,排队就排了好半天;而且,也全不像看以前的大片那样可以挑时间最近的一场,顶多等个十来分钟而已,此一番居然要候两个钟头。当年的赤壁之战,是三国所以能够鼎立的决定性事件,据说是国内投资最大的电影,导演又响当当,该寄予怎样的期望?
开演之后未几,影院里就开始笑声不断。一部影片给人带来笑声,按道理是引起了观众的共鸣。不过,《赤壁》带来的笑声感觉很廉价,纯属于插科打诨。此前看过媒体上刊登一些"搞笑台词",当时还以为是媒体根据情节代编出来的。诸如周瑜问拿着羽毛扇的诸葛亮:"这么冷,你还要扇扇子?"后者回答:"它可以让我冷静。"全不料,这些很无厘头的台词,都径直由里面的人物一本正经地道出。而且我发现,在许多时候,里面的人物还没开口,旁边的观众就开始坏笑并嘴里念念有词了,已然熟稔。问题的关键在于,《赤壁》并不是一部喜剧片,至少我认为它是以严肃面目出现的。
笔者无意要求电影《赤壁》去图解历史,也丝毫无意于以《三国志》或《三国演义》去苛求之。钱钟书先生说过:"吾国史籍工于记言者,莫先乎《左传》,公言私语,盖无不有。"然"上古既无录音之具,又乏速记之方,驷不及舌,而何口角亲切,如聆罄咳欤?或为密勿之谈,或乃口心相语,属垣烛隐,何所依据?"
所以钱先生有个结论:"古史记言,太半出于想当然。"正史如《史记》的记载那么生动,其实是司马迁"设身处地、代作喉舌"而已。像鸿门宴中的描写,"其论文笔之绘声传神,是也;苟衡量史笔之足征可信,则尚未探本"。这就是建立在史实基础上的创作。小说《三国演义》也是一样。罗贯中"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把差不多一个世纪的历史描绘得活灵活现,甚至使一些人误以为这部小说真的就是历史。我先前以为,《赤壁》走的正是借鉴成功典范这样一种路线,取材于历史,又不为历史事实所局限。
没有史实的基础,只搬来历史人物的名字和事件,来肆意地添加佐料,用时尚的话说就该归为恶搞了。在《赤壁》中,被曹操蔑称为"织席贩履小儿"的刘备,居然在平时果真要给兄弟们编织行军打仗用的草鞋(关羽严肃告诉周瑜的);以秉烛读《春秋》闻名的关云长,居然像私塾先生一般对村童诵读"关关雎鸠,在河之州",还给小娃娃们讲解现在读书是为了将来有饭吃的道理。诸如此类的情节,不带来庸俗的一笑又会带来什么呢?像《赤壁》这样的电影,谁会把它当成历史?人们又怎么能从这所谓的大制作中产生苍凉的历史感,哪怕一点儿?其实,《赤壁》如果想走搞笑的路线,倒不如索性彻底放开,就像《大话西游》那样的颠覆一样。
早些年,有的拍历史题材的导演曾经公开声称要气死历史学家。所谓气死,就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剪裁或者杜撰历史题材的作品。刚开始也真见到几个生气的,现在,应该算是非常灰溜溜地败下阵来了,因为中国的历史已有颇任那些从事文化事业的人们肆意编造的趋向。电影《赤壁》的不伦不类,又增添了新的注脚。我不知道,是时人的审美情趣导致了作品的价值取向,还是作品的价值取向干扰了人们的审美情趣。这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的问题,而且需要就教于方家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