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8317|回复: 0

毛泽东的文革动机和“顾命八大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6 09: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毛泽东的文革动机和“顾命八大臣”

毛泽东,说到底,他并不是个真正的马列主义者,所以他才自认是“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列主义”。认真地评价起来,毛泽东的马列主义水平远在张闻天王明和刘少奇等其他中共领袖之下。不过,毛泽东生平阅尽中国古代二十四史,通晓《资治通鉴》,熟读《三国志》等驭世经典,对中国历代封建皇帝的治国权术领略的炉火纯青,应用的登峰造极。如果时光倒退几个世纪,他一定会成为今天的中共的御用文人笔下的“千古一帝”。怎奈星转斗移,人类文明已经进入二十世纪,全世界各国都在向民主道路迈进,即使是专制制度,也改变了“家天下”的个人世袭体制,转变为一党独裁,一个利益集团的专制。毛泽东骨子里的皇权思想并没有解除,他在世时,一直也为家天下这个目标而奋斗,但是中共集团,远比北韩古巴一类的共产主义独裁者庞大,中国的共产革命过程也远比北韩古巴一类的国家艰苦复杂,这个过程甚至超越了老大哥前苏联,号称三千人头打的天下,所以毛泽东想变集团利益为个人利益谈何容易?

首先,他要效法封建皇帝,将太子送到前线打仗建立功勋,这样世袭才能令天下臣服,我在旧文《毛泽东抗美援朝的真实动机》中已经阐明了这个动机,这就是历代皇帝搞的太子亲征。因为毛岸英的资格阅历太浅,除了当翻译和搞了几天土改,没有一丝战功和太多的政治资本,太子亲征建功立业才是毛搞世袭的真实意图。如果真正的想让子女做表率保家卫国,他应该命太子下连队去当普通士兵,一级一级的靠战功提升,但是为什么要安插在志愿军司令部里呢?显然,一方面是为了监督彭大将军,即封建皇帝搞的太子监军。另一方面是战功的起点高,因为这个资历不是从士兵开始,而是从指挥官(参谋)开始的,因此彭的所有军事指挥,都应该有太子亲征的一半(料他彭德怀也不敢否认)。怎奈太子违反战斗纪律暴露了目标,葬身于汽油弹的火海中,毛泽东这个最自私的动机失算了,无论如何,彭德怀于此都是难咎其责的,从此彭大将军也就成了他的仇敌,加之功高盖祖和庐山会议上的操娘大不敬,所以是不除不快的。

太子毛岸英的早逝,肯定是对中国政局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即使这种影响不是决定性的,也弥足至要。试想,如毛岸英从战场荣归,那么他肯定会一跃而进入中共高层,中共元老们从整个集团的大利益出发,在毛有生之年推举他接班是完全可能的。这样,也许就避免了文革的发生。因为毛泽东发动文革,虽然表面上有冠冕堂皇的“反修防修”理由,但反修防修这种路线斗争,完全可以通过党内民主来实现。文革的真实动机,实际上是借群众运动来扫荡一切对毛家天下有异议的障碍,这个障碍就是由中共元老们组成的集体领导,其中最大的障碍则是以刘少奇为首的中共官僚集团,这个庞大的官僚集团,已经在批评毛泽东的七千人大会上体现了震摄力,所以只从中央高层解决刘少奇是不行的,军事政变也不行,因为老帅们不一定都支持他和林彪,只有发动文革这样的假借民意的天下大乱,才能斩草除根的消灭刘少奇的“资产阶级司令部”,名正言顺实现他的个人野心。所以文革,就是毛泽东将与他一齐打天下的功臣们兔死狗烹,来个一勺烩一网打尽。

毛的生平,与朱元璋有极其相似的地方:第一,毛与朱都是农民出身,都是都靠农民起义打天下坐天下;第二,都在生前为皇权世袭扫平障碍杀戮功臣。毛岸英的早逝和刘少奇的“修正主义”,使得毛不能顺利的将权力交到自己后代手中,这才是他如此绝决的打击中共元老的主要动因。毛这种心理,在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斯》中有很深刻的揭示,麦克白斯说:“他们把一顶没有后嗣的王冠戴在我的头上,把一根没有人继承的御杖放在我的手里,然后再从我的手里夺去,我自己的子孙却得不到继承”。麦克白斯这段话,在中国官场政治权势斗争中就是架空的意思,是典型的欺君罔上,毛泽东生前一直都在担忧被接班人欺君罔上,临终前还在念念不忘的批《水浒》,痛斥宋江架空晁盖。

虽然大太子死了,二太子是个精神病,但是亲侄子还在,毛泽东又将家天下世袭的计划落到毛远新头上。但是,这个亲侄子的个人能力和表现实在是不尽人意。文化大革命前夕,民间曾流传过毛远新和毛主席的《谈话》,毛泽东对毛远新说“你爸爸在敌人面前是英勇不屈的。换了你,早就哀求饶命了”。因为对这个亲侄子很不满意,毛泽东就打算象封建皇帝调教太子那样“历练”他,安排毛远新一路顺风的从清华转到哈军工又到部队当炮兵,并期望他能在文革中一炮打响,但这一切都没能如愿以偿,毛远新在文革中的号召力甚至还不如王洪文。毛泽东为什么没有象金日成培养儿子那样放手交权,而在文革中不给毛远新任何名分,只是让他做个“联络员”呢?这是因为,一是毛泽东过于自信,认为自己精力旺盛,还有的时间培养接班人。二是他权欲太重生怕篡位,即使是被自己的后人篡位也不行!毛泽东和中国那些所谓的“千古一帝”一样,不到最后一口气,都是牢牢抓住权力不放的,这恰恰是他的最大失误,临终交权的结果反而促成了“打倒四人帮”的宫廷政变,彻底的丢了家天下的权。

中国古代的封建皇帝们,其实并不担忧太子们互相争权,他们担忧的是继位的太子无能,丧失家天下。朱元璋也是看到大太子朱标与人太善软弱无能,才下决心除掉家天下的威胁隐患,这个威胁隐患,就是那些早年追随他打天下的开国元勋,以淮西子弟为主的,掌握军权的骄兵悍将们。朱元璋对不满他杀戮功臣的太子做了个比喻,手里紧握一条荆棘,不顾疼痛流血的撸掉荆剌说:我现在做的,就是把一根没有剌的荆条交给你,让你拿着不扎手,这个疼痛是我替你承受了,你为什么不理解?朱元璋扫除障碍,是效法刘邦剪除韩信的过程,利用功臣间的矛盾逐个收拾,最后再收拾那个最大的功臣也是最忠于他的徐达,毛泽东也是这样,发动文革利用“最亲密的战友”林彪,剥夺其他开国将帅的兵权,最后再让他折戟沉沙。有人会说,不还是有个周没被打倒吗?但是什么叫家天下?周和刘林不一样,是无后人的,他怎么家天下?所以毛对周尽管不满意,还是放心的。

象古代的封建皇帝一样,不争气或年幼的皇位继承人,都要安排有顾命大臣摄政扶佐,毛泽东在临终前也安排了“顾命八大臣”,所谓四人帮是不存在的,实际上是八人帮。这八人帮八大臣是:一把手华国锋,二把手毛远新,三把手江青,四把手姚文元,五把手王洪文,六把手陈锡联,七把手张春桥,八把手汪东兴。但是不管华国锋继位,还是毛远新取代华国锋,那么也是七大臣才对,但毛生前还有交待,就是要张玉凤进政治局,这似乎是跌人眼镜,但张玉凤的回忆录就是这样讲的,再说凭毛泽东的魅力,王洪文能当国家主席,谢静宜能当北大书记,陈永贵能当副总理,张玉凤进入政治局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所以算起来还是八人帮八大臣,至于今后江青能不能当女皇,也不过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是家天下内部的事情了。

以毛泽东的帝王意识,他不会将权力交给任何一个非嫡非亲的人。所以有传闻说英明领袖华主席,本来是毛泽东年轻时与一位山西籍姚姓女同学的私生子,论年纪应该是长子,此说虽然可能有些穿凿附会。不过,华国锋的确非常受毛泽东赏识。据人们所知:最初华曾任毛泽东故居湘潭的地委书记职务,这个职务相当于看守家园祖坟,为什么偏偏选择华呢?一切尽在不言中。所以,华将毛家的祖坟旧宅料理得很好,又为老毛修了滴水洞等行宫,每次毛回韶山省亲,华都要亲自陪同起居,从这点看,华被毛选中,非亲即故,起码是看中了他那愚忠的品格。毛泽东这个八大臣的选择应该是个经过深思熟虑的,这个策略也是有其阶段和过渡性的,我们从一张八人帮的合影就能看出一点端猊。

众所周知,这八个人都是文革大功臣,也是毛泽东最信得过的人,作为毛家王朝的世袭人选,除了华,还有两个人够家族血统资格,这就是江青和毛远新。中共选拔干部,都是按“参加革命”时间先后来论资排辈的,即:长征干部,抗战干部,解放干部,土改干部(包括抗美援朝),这些辈份的年纪,相距大约是十岁。从“八人帮”的组成来看,长征干部有二人,抗战干部三人,其余算是土改干部或文革干部。尽管毛泽东为了世袭问题,曾在文革中力图打破“资产阶级法权”,彻底破坏党内民主,但在中共元老的阻挠下最终还是没能如愿,毕竟中共还不同于朝鲜劳动党。

选择华国锋做党政军一把手,应该是个过渡安排,这个安排的顺序论资排辈应该是:华国锋→江青→毛远新。文革后重新启用的中共元老们,有可能干预朝政的年限,从七五年算起应该是二十年,也就是说只要再过二十年,最老资格的长征干部也会全部死掉了,按中共所谓的党内民主选举制,华国锋只须执政四年,等军队的实权全部抓到手,江青是抗战干部,当然也就够资格上台了,此时江青的年纪还不算老,可以象慈禧晚年那样,再掌权二十年,那时的毛远新也就胡子一大把,够资格接班了。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老毛的失误就在于他生前没有把军权问题处理好,有几个老军头居然还活得挺硬实,而且叶剑英还是军委副主席。因为有老帅在,军队的中下级干部就不可能服从一个资历浅的军委主席,更没可能听从一个女人的调遣。另一个原因,就是林彪事件后的大清洗,这次大清洗,反而替反毛的右派势力解决了军队中长期以来的派系斗争问题,把许多文革中提拔的,本来是忠于江青的人马肃清了。如果老毛抓权不是太紧,早一点时间把军权交给华国锋,给他几年在军队中培养自己羽翼的时间和机会,就不会有他投靠右派这个结局,历史也许会是另一个样子。但直到临死咽气前,老毛还紧紧地抓住军权不放,结果造成了天时地利都不利于他所选中的接班人,他一寿终正寝,右派就立即翻了天,这简直是天意。是天灭毛家天下!

毛泽东驾崩时的八人帮照片:
8PORTE.jpg

[ 本帖最后由 博讯螺杆 于 2013-1-7 23:30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11 08:5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