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94|回复: 0

北大校长:不担心生源大战 但着急 没有一流老师

[复制链接]

0

主题

6226

回帖

8075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8075
发表于 2008-7-24 23: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于 2008-5-6 01:15 上贴  来源:中国青年报  
庆典大会现场(摄影 赵琬微 王天天)

与会师生高唱《歌唱祖国》(摄影 赵琬微 王天天)

    今天,北京大学隆重庆祝两个生日:一个是110周年的自然生日,另一个则是10岁的“新”生日——1998年5月4日,北大百岁校庆之际,国家启动旨在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的“985工程”。

    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院士说,这10年是北大5个至关重要的时期之一,其他4个分别是蔡元培先生掌校时期、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时期、西南联大时期及1952年院系调整时期。

    今天,北大师生与来自海内外的嘉宾和校友们一起,回顾这10年走过的道路,思考在中国如何建设一流大学。10年间,北大无论是在“985工程”一期规划还是二期规划中,核心始终不变:建设一支世界一流的教师队伍。

    “我不担心香港高校抢生源,但没有一流老师我很着急”

    近几年,香港高校纷纷进入内地招生,搅动了国内高校维系多年的生态格局。

    2006年,原本报考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北京高考文、理状元何旋和杨蕙心,最终投向了香港科大的怀抱。当年,8所香港高校在内地计划招生约1300人,而全国报名人数突破了3万。

    面对冲击,许智宏校长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平静地表示,中国每年有1000多万高中毕业生,北大每年招3000人,这样庞大的学生群体中终究可以选择出足够优秀的人才。“我不担心香港高校抢生源,但没有一流老师我很着急。”他说。

    实际上,许智宏对此的担心从1999年任北大校长之初就开始了。

    这年的11月,校长许智宏到北大报到,他惊讶地发现:尽管自己毕业34年了,老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环境与60年代相比,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更让这位校长担忧的是:尽管北大多年来一直稳坐国内一流名校交椅,但在当时,校内人才队伍建设并不容乐观:近亲繁殖现象严重、青年教师基本功不够扎实、科研活力不够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上世纪90年代,北大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一流人才出国,二流人才进企业,三流人才进高校。”北京大学人事部部长周岳明还记得:1996年,北大人事部给了电子系8个指标招老师,结果广告打出去好几个月,报名时只来了6个,最后留下4个。

    “大学乃大师之学,无大师则无大学,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运行的主体是高素质的师资、一流的人才。”在许智宏校长看来,要把北大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关键在于人,在于有一支学术水平高的教师队伍。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师的待遇问题,难以吸引和留住一流的教师。就是在1999年,国家提出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也就是“985工程”,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包括给北大清华连续3年共投资18亿元,支持北大清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有了钱,北大人感到了从没有过的“好日子”,各院系科研和建设经费大幅增加。在许智宏就任校长之前的两个月,1999年9月,北大启动“岗位聘用制”,教师最高收入与最低收入拉开了17倍,最高岗位津贴一年有5万元。“经济杠杆”一启动,第二个月,应聘者就蜂拥而至。1999年10月,电子系来了16个应聘者。到 2000年10月,达到32个。

    竞争更激烈的是化学院,连着几年,院里只有5到8个进人指标,结果报名的高达100多人,因而门槛一年比一年高,材料一个比一个厚。“海归派”、“两栖人”回流高校的现象与日俱增,2000年以来,学校聘任了854名博士任教,其中留学回国的占39.9%。

    教师待遇问题解决了,另一个更难解决的问题——教师的流动问题,就是通常所说的人事制度问题,摆在了校领导面前。

    不改革,北大就会失去机会

    1999~2001年,北大赶上一个退休高峰:许多“文革”前毕业的老教师陆续退休,腾出了一大批高级职称岗位,为打破旧秩序,建立新的人事机制提供了机会。

    改还是不改?难题摆在北大校领导面前。

    “如果不改革,北京大学在5年内不会有大问题。凭借原有的基础,我相信北大的许多学科在国内依然会是一流的。问题是5年后会怎样?10年后又会怎样?”在许智宏看来,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催促下,“北大等不及了!我们必须利用这个机会建立一个良好的人事机制,使教师队伍活起来,走上一个比较新的轨道。”

    北大党委书记闵维方也发表了同样的意见:“改革是要付出成本的,我坚信,改革的收益会大于成本,我们有勇气支付必要的成本。”

    2003年夏,一场波及全国的大学堂震荡拉开了帷幕。

    这年5月中旬,北大很多老师打开自己的电子邮箱,都会看见一封标题为《北京大学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制度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的来信。来信要求老师们赶紧提意见,由系里将意见汇总给学校。

    这份让老师们感到来得有些突然的改革方案,其实此前已经过学校管理层内部5个月的研究讨论,先后九易其稿,提出了一揽子新的教师人事管理体制改革措施。改革方案推出后,迅速在校园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方案所涉及的六大项内容,几乎每一项都受到了激烈的批评,也都得到了强有力的辩护。

    富有改革精神的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得知北大改革的消息后,颇为振奋。“北大真勇敢!”他说,“大学进行人事制度改革是必经之路。如果不改革,中国高校没有希望成为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

    2004年4月,酝酿近一年的北大人事改革终于迈出实质性的一步。北大拿出95个教授岗位面向海内外招聘,这是首次成批对外公开招聘教授。

    来自北大官方的统计显示,2004年以来,北大公开招聘的55名教授中,包括3名院士、18名长江学者和23名文科教授,都是各领域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师资人事制度改革使新聘教授的学术水平逐年提高。2004~2007年,新聘教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从81.4%上升到94.2%,平均教学任务从 98.6学时上升为114.9学时,平均发表论文数从16.4篇上升到20.7篇,科研论文水平逐年提高。

    北大最为高兴的是,目前,北大教师队伍新老交替已基本完成,中青年教师成为本科教学的主力。北大对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过去的5年中,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其中对教师的满意度一直保持在90%以上。

  建设一流大学不是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

    “建设一流大学决不是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任何形式主义的做法,都只能给大学带来伤害,甚至动摇大学精神的基础,必须依靠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的力量,坚定信念、脚踏实地、聚精会神、埋头苦干。”许智宏校长说。

    在人事制度改革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之后,北大沉默了很长时间。“从各个方面来说,都有压力。”许智宏坦然承认,但他也很坚持,“北大建校110年来,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一流大学的理想从未动摇过,一流大学的努力从未停止过。”

    沉默背后,是各种各样的人才工程的出台与实施:“学术带头人”的启动和配套计划、着眼于引进青年学者的“优秀青年人才引进计划”、吸引国际学者的“海外学者讲学计划”。此外,学校还大力鼓励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对他们进行脱产培训,同时在一些院系实施了副教授担任博士生导师的制度,拓展了青年教师的学术发展空间,也使他们承担了更大的责任。

    同时,北大的本科教育改革吸引了教师的热情参与。他们积极参与“元培计划”、通选课设置、模块化课程等改革方案的研究和讨论,着力使课程的讲授能适应不同背景学生的需要。一些学院的教师经过充分研究,建议学校设立模块化基础课程体系。目前,该课程体系已成为学校多样化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在教师的努力下,北大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才得以开拓和创新,不断前进。

    到明年,许智宏校长就要结束两届任期,把北大建成一流大学的目标交给下一任校长去继续完成了。这9年,基本贯穿了“985工程”建设的全部过程。9年不可能建成一所一流大学,但许智宏希望这9年能为后来人搭建一个一流大学的基本框架:形成老中青教师队伍结构,为下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个学校的软环境,学术、文化氛围,大学的精神能不能很好地传承和发扬,实际上对优秀教师的吸引和培养都是至关重要的。”许智宏表示,一个大师的成长要在一个很肥沃的土地上,创建一流大学也不是今天提出,明天就能达到的。我们不能太急功近利、太短视了。(记者 原春琳 谢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2-25 10:0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