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自从1984年第一次参加奥运会获得了第一块金牌,二十四年来,参加奥运会获得奖牌的数字节节上升,终于到了2008年作为主办奥运会的东道国,赢得了金牌第一的巨大荣耀。在奥运比赛的十六天里,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亿万中国观众,心情一次又一次被中国选手赢得金牌激动,有些家长开始下决心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体育明星,也有些孩子受到榜样的鼓舞,也立志去做运动员。可是当他们开始实施自己的决心和志气的时候,将会发现,自己住家附近根本没有对公众开放的免费体育场馆,不仅自己住家附近找不到,全国也没几处免费供老百姓使用的体育场馆。连收费低廉属于公众设施的体育场馆也少的可怜。商业性质健身房在大城市倒不少,但那种地方不是低收入玩得起的。
我们这个13亿人口、奥运金牌第一的大国,平均每人只拥有1.04平方米的体育场地,这1.04平方米体育场地中,65%属于不对公众开放的学校,也就是说公众体育场地摊到每个人头上,只有0.4平方米,而这0.4平方米的公众体育场地中,越是好的越是不对公众开放,只提供给专业运动员使用。除去这些,对公众开放的体育场地,摊到每个人头上,只有0.1平方米。0.1平方米是个什么概念?一个枕头的面积也有0.3平方米呢。咱们的邻国小日本,人均体育场地是多少呢?19平方米。日本中学80%都有篮球场足球场和游泳池,中国即使第一流的名牌中学,也没听说有游泳池的。
由于公众能使用的体育场地稀少,中国老百姓想锻练身体只能在自己家里做做俯卧撑、在马路边甩甩手、在公园里打打拳。
更多的人选择不锻练。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资料,我国16岁以上的居民有66.74%的人不参加任何体育活动。而日本和西方国家经常性参与体育锻练的人口比例正好和我们颠倒过来,他们那里的体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都在70%以上。
所以,在中国参加奥运之后的二十四年里,金牌数字不断上升,全民的身体素质却是不断下降。2006年9月中国国家教育部公布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对比2000年的调查结果,中国6岁~22岁学生的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水平明显下降,近视率、肥胖率却不断攀升。新华社曾公布的一个中国人群健康检测报告也显示,被检测者中7成以上的国人处于亚健康和患病状态。较早的时候还有过这样的一个调查,据教育部、科技部等部委从1984年到2004年组织的数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学生的耐力素质在20年里持续下降,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呈阶段性下降,学生中超重与肥胖检出率不断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据2005年有关部门对全国10多万名学生的调查表明,三分之二的学生每天锻练时间不足1小时,四分之一的学生每天基本不锻练。
由此,出现这样的结果也就不足为奇了:在一个中日体能训练营中,主办方对体能挑战对抗赛开始前、结束后的1分半、2分半、3分半钟两国中学生的心率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中国中学生在运动中的耐力水平和运动后的恢复能力都远低于日本学生。
我们把应该用在大众体育上的钱,都花费在只是为了夺取奖牌的专业运动员的培养上了。从地方体校到国家体育总局,层层专业选拔,专业培养。就拿体操这一项来说,平均每一千名体操运动员,才出一个奥运奖牌获得者。当然,比起“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个比例还不算残酷的。但是,对于那999个未能获得奖牌,甚至连奥运比赛资格都没有的运动员来说,由于从小就开始封闭训练,文化知识教育比起同龄人不知少了多少,他们未能获得奖牌,赚不到钱,又没文化,并且很多人在长时期过量训练中又伤残。如今这时代,没文化和脑残差不多,再加上身体伤残,他们退役后能干什么呢?
别说没拿到奖牌,就是拿到奖牌,没能赚到足够供养自己生活的钱,下场也会很惨。不是已经有举重冠军去当搓澡工了吗?
所以,把纳税人的钱以举国体制培养专业运动员的做法,不但对大众毫无益处,对那些被选拔到专业队伍去的运动员本身也不利。
一块奖牌不但需要千名专业运动员垫底,纳税人为此支付的开销也是惊人的。据统计,每块奥运奖牌的直接费用是8千万到1亿,如果加上从地方到中央层层培养的费用以及场地建设费用官僚体制费用等,每块奖牌的费用高达6亿。国家体育总局每年财政开支,70%用在专业运动员的培养和外出比赛上了。
从地方到中央,每年几百亿只是为了获奖,纳税人却找不到体育活动场地。这种做法倒底有多大价值呢?
举国体制可以休矣。
我们为什么不学学发达国家的体育政策呢?
发达国家的体育经费主要使用在大众体育场地和设施上。体育主管部门的职能是为大众体育服务。他们当然也鼓励本国运动员参加各种国际竞赛,但是他们不会把钱花在这方面,参赛争取获奖是运动员个人行为,获奖的荣誉也是运动员个人荣誉,和政府无关。因此,参加奥运比赛的运动员的资助主要来自商业资助。由于有广泛的大众体育基础,从中一样可以冒出体育尖子和体育天才来。这叫做一举两得。
为此我建议,国家体育总局应当尽快扭转工作方向,把工作重点放到增加和改善公众体育设施,促进群众体育方向上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