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 2006-5-4 13:12 上贴
访问中国的外宾常会被领到幼儿园、小学校去参观,令外国人惊奇的是,中国孩子缺乏天真、童稚活泼的孩子气,表现出来的是军人般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让自由散漫惯了的老外们印象深刻。
首先一踏进鸦雀无声的教室,孩子们即刻训练有素地齐声高喊:“客人好!”明显是下了很大功夫排练出来的。这情景与你在西方学校走廊里,能听见教室里热烈的讨论声大为迥异。再看老师授课时,可怜的孩子们背挺得笔直端坐着,待老师提问时教室里安静得出奇,举手回答者如背诵《圣经》般地将惟一的标准答案流利道出。许多老外诧异之外,私下里认为中国教师对孩子太残酷。
显然除了东西方文化差异以及中国教育体制的独特性外,西方人想像不出,这些孩子的父辈在其幼年、青年时代,曾经历过怎样的饥荒及刻骨铭心的“文革”痛苦。因此西方人自然也无法理解,这一代家长们是怎样地将自己那代人无法实现的愿望,全部倾注于下一代的身上。拔苗助长的结果常常是令孩子做不了孩子。
中国孩子实在太辛苦了,一个典型10岁孩子的一天日程表是这样的:清晨5点半爬起来匆匆赶往学校上早自习;下午5点放学后再跑到钢琴、小提琴或绘画、英语补习班去进修;晚上要一直忙到午夜睡觉前一刻,才精疲力尽地做完老师及家长布置的双重作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些所谓的素质教育,目标是为了长大了争当“哈佛女孩”、“牛津男孩”,出人头地。
在英国华人孩子也是出名的“不易一族”,有华裔学生向英国教师诉苦说,自己很向往在音乐方面发展,但其家长却斥责为“玩物丧志”,玩音乐岂能填饱肚子?好好读书将来当医生、律师、会计师才能挣大钱,才能不辜负父辈的期望。
与海外华裔家长督促子女一心成为专业白领心态不同的是,眼下中国大陆家长在培养孩子多才多艺方面又过分地热衷。一个20岁的中国青年,如今一瞧见钢琴就厌恶。他妈妈从不让他看中国电影,说是浪费时间,相反总逼着他观赏译制的外国片,目的是多受西方文化的熏陶,一心要将儿子培养成为“西方绅士”。
在中国刻板的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青年,即便是大学生,在西方人看来,仍然相当孩子气。 华人家长尤其对女儿看管得极严,生怕出轨。华裔女孩18岁、 19岁甚至20岁了,家长也不允许她结交男友,尤其严厉禁止自己的女儿与“鬼佬”来往,以免“学坏”和“上当受骗”。华人女孩“守身如玉”是出了名的,由于异性交友方面起步比西方女孩晚许多,一些成人华裔女士谈起高中时代时,她们对当年在舞会上无人问津的尴尬,个个都记忆犹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