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90|回复: 0

留心倾听孩子的优点

[复制链接]

12

主题

4487

回帖

9164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9164
发表于 2008-12-22 11: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olor="Olive"]转贴~



我们每天都应该自问:「孩子真正感兴趣的事物是什么?我到底有多了解?」当我们用心倾听孩子,不论是年长或年幼的孩子,都能提供线索,让我们知道他们最在乎的事物。这些线索暗藏著孩子的优点的祕密,只要我们勤于用心倾听,就可以发掘孩子真正的优点在哪里。父母和老师的责任是要和孩子建立起倾听的关系,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意见,不但能帮助我们找到发掘孩子的优点的线索,更可以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感。

我发现,父母和老师常常不自觉地对孩子做许多假设,而很少花时间用心倾听、认识孩子真实的自我,因为,我们总是以为身为大人的我们知识丰富、阅历无数,应该由我们来告诉孩子一切事物,岂有大人听小孩的道理?然而,请想想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中,那些从来不关心你的感受与想法的人。我们都有过这种单向式的关系,对方只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迳自做计划和决定,完全不考虑你的感受与好恶,这种关系无法让你感到快乐和满足,也无法促进彼此成长。同样地,孩子在这种关系中的感受和成人并没有不同。我们都知道,孩子成长到某个年龄阶段,生活重心会开始转向朋友,重视朋友的意见甚于家人,这是因为他们的朋友大多喜欢他们的个人特质,而许多父母反而忽略了关心自己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因此,许多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也就不再愿意接受父母的意见了。

有些大人以为自己会听孩子的心声,但实际上并没有听懂孩子真正想要说的。真正的倾听是要能够同理孩子的处境和感受。在我们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不曾有人真正用心倾听我们的心声、体会我们的感受,所以我们本身并没有良好的榜样,敎我们学习真正的倾听。但是,如果你真的想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就必须学会如何倾听,认同他们的感受,而且要尽早开始。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大多数儿童并不善于表达自己,而他们最渴望的,就是被人了解。我们必须尽全力帮助我们的孩子。大人常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在交谈中只顾著把自己的意见和亲身经历灌注到孩子身上,而忽略了倾听。你是否也经常说:「当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如何如何)」或是「你应该找份工作,不要整天在家好吃懒做。」

孩子旣不需要我们可怜他们,也不需要我们滥给忠告,通常甚至不需要我们给他们太多的回应,他们只需要我们的倾听和认同。下面是我最近听到的一段师生对话,事情是这位学生没有交作业。

「茉莉,妳为什么没有做作业?」

「有呀,我只是找不到放在哪里。」

「妳不能再这样散漫了,要专注一点,东西也要收十好。如果妳连作业都交不出来,也不尽到学生的本分,将来怎么升得上大学?」茉莉翻了个白眼,还叹了口气,让老师觉得不受尊重。

「妳知道吗?茉莉,我也不喜欢做作业。但是我出作业都是为妳著想,希望妳可以顺利毕业,找到好工作,妳难道不希望可以达成这些目标吗?」

「随便啦!」茉莉绷著脸离开。老师觉得真搞不懂现在的孩子。

在这个真实的例子中,这位老师是出于好意,但是他的沟通技巧有待改善。青少年最需要的是被人了解的感觉,而不是他人急于矫正他们的行为。当大人不问清楚状况、尝试了解孩子,一味想要改变孩子,通常只会引起他们的反感而与大人疏离。如果这种情形一再发生,孩子就会丧失对大人的信任,因为,信任必须建立在彼此互相了解的基础上,如果我们无法真正用心倾听,就不可能奢望了解孩子。试想,这个例子中的师生互动如果改成下面这样,又会是如何呢?

「茉莉,我发现妳没有交作业。」

「其实我写完了,但是忘了放在哪里。」

「妳听起来很丧气。」

「是啊,我花了那么多时间写,现在却得不到成绩。」

「我听到妳说妳花很多时间在做这门课的作业。」

「经常花好几个钟头呢,好像永远做不完一样,而且这又不是我最喜欢的课,请你别介意我说实话。」

「妳不喜欢这门课,又为它花那么多时间,所以觉得很矛盾,是吗?」

「是啊,我真的很烦恼,每次都有那么多指定读物,我根本读不完。」

「妳是希望可以加快妳在这门课的阅读速度吗?」

「我想大概是因为我根本不了解阅读的内容,所以特别花费时间。」

这种倾听和交谈的方式,才能让我们真正了解孩子。相信你一定知道,这种沟通技巧,不仅适用于和孩子互动,也同样适用于和配偶、父母、同事、朋友交谈。但是,话说回来,并不是每个人都很容易做到这点;尤其是对大人来说,如果孩子性格乖戾,就更难做到了。有时候,在这种反思式倾听(reflective listening)过程中,如果面对的是乱发脾气、口出恶言,或随便敷衍应答的孩子时,老师和家长越是有耐心,似乎越容易造成反效果。反思式倾听虽然困难,但却是诱导孩子卸下心防、吐露真话的最佳方式。一旦你成功做到了,就会发现孩子会真心地想寻求你的建议。而这必须等到孩子相信你了解他、且对他深具信心时,这种关系才会实现。一旦孩子跨越了这个门槛,帮助孩子探索优点就会变成他们发自内心的习惯,而不是大人硬塞给他们的逆耳忠言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30 08:5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