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r="Black"]清朝时期皇帝老婆们的工资待遇
古代的许多事情与现代有很大的区别,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现时代,不管你的官位多高,如果娶的老婆不是国家公务员,不是其它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就不会有工资,就不能从国家财政拿薪,而只能花老公挣来的钱。可是,古代就不一样了。在古代,如果一个女人有幸成了皇帝的老婆,不但自己可以月月从国库领薪水拿银子,甚至连一些亲戚也可以得到国家的特殊待遇。
古代人可以三妻四妾,没有地位没有钱是很难养起的。特别是皇帝,可以“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要养活这么多的老婆,如果是普通男人,光吃穿就够他受了,发工资的美事就别想了。但皇帝不愁这些,因为天下所有东西都是他的,有全国人民的共同帮助,再多的老婆也不愁养活,所以,一些好色的皇帝老爷,不断的娶妻再续妾,以至于妻妾成群。
古代人的等级观念很强,老婆多了,自然也要分出个级别。级别的区别不仅仅是名称的问题,最大的区别在于所受的待遇。诸如膳食、冠服、头饰、礼节、生育、礼仪等方面,级别不同,享受的待遇就不同。这点好像与现在的公务员制度有点相近,一个乡长如果敢坐一辆悍马去四处显摆,或是在某种场合敢走到县长的前面,那他一定是做乡长做的腻歪了,或吃皇粮吃的撑着了,其结果可想而知。
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中,关于妃嫔的记载屡见不鲜,但是这些记载只是流于文字表述而缺乏生动立体的直观诠释。这样一群被人们称为“六宫粉黛”、“后宫佳丽”的妇女,千百年来,由于被高高的宫墙所隔,其衣食起居都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宫外之人,实难洞窥,只能凭借一些传言琐闻来猜想她们在禁苑深宫里的锦衣华服和所受待遇。
妃嫔是中国古代社会一个极为特殊的群体,妃嫔制度是皇帝后宫制度的主体,形成了金字塔形的等级制度。该制度发源于周代,此后历代相承,各有损益。皇帝的嫡妻称为“皇后”,从此而下,分为不同的等级与名称,享受不同的待遇。
由于朝代不同,后妃制度也有所区别,现在就以离我们最近的朝代清朝为例。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为少数民族满族人所建立的政权,其后妃制度在沿袭前代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后以适合本民族的统治。其宫中等级非常森严,尊卑十分明显,超过历代王朝。皇帝的老婆们共分8级,正嫡称皇后,居中宫,主内治,以下是皇贵妃一人,贵妃两人,妃四人,嫔六人,分居东西十二宫,佐皇后主内治。嫔以下还有贵人、常在、答应三级,员额多少不定,随意而设,居东西各宫,勤修内政。
但是,制度规定的尽管十分严格,各朝妃嫔数目的多少实际上并未完全照规定执行。康熙,乾隆帝的嫔妃都是大大超过了规定的数目,而同治,光绪帝等又远远没有那么多的嫔妃。另外,嫔妃的晋封情况也不一样,有的是逐级晋封,有的是越级加封,还有的是有封有降,有的入宫时就被封为嫔或妃,有的入宫时仅封为答应、常在。
级别不同,享受的待遇也很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可以从分配给她们的年薪与侍侯她们的宫女人数可以看出。
皇后:年薪银子1000两,宫女10名;
皇贵妃:年薪银子800两,宫女8名;
贵妃:年薪银子600两,宫女8名;
妃:年薪银子300两,宫女6名;
嫔:年薪银子200两,宫女6名;
贵人:年薪银子100两,宫女4名;
常在:年薪银子50两,宫女3名;
答应:年薪银子50两,宫女1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