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反复教导手下将领,不打无准备之仗,而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却是仓促上阵,当年的解放军总后勤部长张震在其“回忆录”中有权威性的述评。张震上将曾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一肚子军事绝密,只挑可说的说一点。
《张震回忆录》中说,1978年11月,中央军委确认有必要打对越还击战,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中越边境反击战打到谅山高平即撤回。张震召开总后勤部会议拟定保障计划;经抽查发现战争储备弹药数量不足,质量也差,炮弹试射多臭弹,手榴弹约有三分之一不炸!张震令军械部认真计算,连续打20天要多少炮弹?指令军工厂火速生产大口径炮弹、火箭弹和破甲弹。
2月17日开打后,实际弹药消耗大,特别是大口径炮弹,出境作战第一阶段就消耗了近三个基数。为保证连续作战,张震决定从大后方兰州军区、济南军区的战备中紧急调拨。战后统计,平均每天消耗的弹药是抗美援朝时的六倍。张震承认,其中浪费也不少。
临战前的1979年1月中旬,张震到前线检查战备,发现了较严重的仓促上阵问题:以“塔山英雄团”第二连为例,在108个战士之中有57名新兵只进行过 18天军事训练。全连只有不到三成兵进行过“班进攻训练”,而“班防御战术”则统统没练过。这还是荣获“辽阳攻城英雄连”的优良传统部队,所以不少军官特别是团级指挥官对手下的战斗力心中没底。张震向军委建议推迟开战紧急训练一个月,否则仓促上阵会增加伤亡。邓小平倒是从谏如流。
精明的张震将军
张震将军下部队视察,不喜长篇大论作报告,而喜见缝插针提问题。
1997年初夏,张震将军视察某部,召集将校军官十余人座谈。某部领导发言时,将军突然插话问:“一个战士的津贴费是多少?”在座军官皆沉默,竟无一人能答。张震将军话锋一转,曰:“旧中国有个军阀,叫张宗昌,人称三不知将军,一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兵,二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枪,三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小老婆。”在座将校闻之皆面红耳赤。
张震任军委副主席时,要求保证士兵一天吃一个鸡蛋,并规定必须是煮鸡蛋,炒、蒸、煎均不行。有人谓如此规定过于死板,将军答曰:“一,煮鸡蛋营养价值高;二,可防止干部偷工减料,克扣士兵的鸡蛋。”
张震至驻港部队某连视察,问连长:“你们连有几支步枪?”连长答之。又问:“几支手枪?”连长答之。又问:“你的手枪号是多少?”连长支吾。将军曰:“我当连长时发的第一支枪的手枪号到现在还记得。”言罢拂袖而去。
张震将军至某省军区视察,听取常委集体汇报。汇报毕,将军问司令、政委:“你们有否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司令、政委答:“经常开展。”将军问政委:“你说说司令员有什么缺点?”政委支吾;将军又问司令员:“你说说政委有什么缺点?”司令员亦支吾。张震仍面色和悦,然语调严厉曰:“你们要讲真话啊!”司令员、政委汗颜。
邱维达,国民党七十四军中将军长,湖南平江献钟新江人,与张震家乡长寿街相距四十余里。两位平江老乡相识于淮海战场。当是时,邱维达见大势已去,毅然率部起义。建国后,邱任南京军事学院军事教员,张震任该院副院长。某日,张震拜会邱维达,以“老师”称之。邱曰:“手下败将,岂敢岂敢。”张震将军曰:“你比我多走两条运(平江方言,一条运为五年),又是赫赫有名的黄埔高材生,北伐获胜利、云麾、宝鼎三勋章;抗战获宝鼎、胜利和罗斯福三勋章。怎能不称你老师?”邱维达感言涕泣,不知所云。
张震将军晚年生活极有规律,自言“一二三四”:一为每日做一道高等数学题,二为每日早上吃两个鸡蛋,三为每日中午喝三杯酒,四为每晚晚饭后走两公里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