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身彩绘高髻泥头男俑",唐代,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通高二六·六公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收藏。
"半袖绮衣",东汉魏晋,楼兰故城北墓葬出土。衣服长度八十八公分、肩通宽六十四公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收藏。
丝绸之路是东方和西方的对话之路。
透过古老丝路上的遗迹、文物,可探索"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的繁华岁月。
高昌故城和周边石窟寺中出土的佛典、摩尼教、景教的经卷,代表着不同时期佛教、摩尼教、景教的兴衰历程。中原内地色泽华美的锦绣缯帛,如尼雅遗址出土的"元和元年"、"王侯合昏千秋万岁宜子孙
"、"延年益寿长葆子孙"等吉祥语文字的彩锦;营盘墓地出土的汉文--佉卢文双语文字织锦、漆器、铜镜、铁器、纸张,开元通宝、建中通宝等钱币;中亚和西方的玻璃器、珠饰、波斯银币、东罗马金币,营盘墓地"对人对树对羊"纹罽袍毛织物,都反映了当时政治、经济、贸易和社会文化的交流盛况。
中国生产的丝绸、瓷器、漆器、香料(如姜黄、生姜、麝香、肉桂),西域及中亚出产的良马、皮毛制品、珍禽异兽、金银饰品、玻璃器等奇珍异物,是汉唐时期东西方交往、贸易的重要物品。
伴随物质交往的同时,经济、科学技术(矿冶、造纸、农业水利、纺织、玻璃制造、天文历法、制糖、医药)、文化(典章制度、造型、装饰艺术,音乐、舞蹈、绘画)、宗教(佛、道、祆、景、摩尼教、伊斯兰教)、仪礼习俗,也呈现出互动和传播。
出土的多种文字书写之古代民族文书简牍,汉文、佉卢文、吐火罗文、龟兹文、粟特文,婆罗谜文、察合台文、阿拉伯文,在西域一些地区流通的"汉-佉二体钱"、
"汉-龟二体钱",西域出产的"胡王"锦、龟兹锦等织物,交河故城的金器首饰,尼雅遗址的锦袋棉布,尼雅、楼兰的简牍文书,克拉土墩遗址的珍贵壁画,阿斯塔那墓地栩栩如生的泥俑和木俑,约特干遗址的泥塑,寓意深刻的简牍文书,精美绝伦的唐代绘画,以及沉睡三千八百年的楼兰美女等等。五十多年来新疆考古发现和研究,在在反映汉唐时期西域历史文化和丝绸交易盛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