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岁就上常青藤, 子女教育
要让孩子发出自己的声音,就必须让她面对观众。一个从来没有面对过观众的孩子,到了关键时刻是很难充分表达自己的。我认为,和美国的教育相比,中国的教育的两大阙失,一是轻体育,一是轻表演。关于头一点,我在一系列关于大学教育的文章和书中已经谈及。这里则着重谈谈表演的问题。
我们这代人是在计划经济的社会中长大。那时整个的教育不仅不强调、而且压抑自我表达。我至今记得还很清楚,在上中学时,老师给大家讲谦虚谨慎的美德,并且不指名地批评一个学生,说他功课虽然不错,但说话总喜欢讲“我认为”、“我认为”。老师进一步教训说:“这太骄傲自满、太自以为是了。‘你认为’有什么重要的?别把自己看得这么了不得!这样的人,绝对不会被领导看中。”
我之所以记住这件事情,是因为当时自己就常常有些“我认为”的想法,只是不敢把“我认为”挂在嘴边上而已。这样被老师一个闷棍全打了回去,当然印象深刻。其实在那个年月,“我认为”这个词汇在我们的语言里是基本没有的。我真纳闷老师从哪里找的例子,难道学校里还有比我更“骄傲自满“的人吗?计划经济社会的逻辑很简单:每个人都是颗“螺丝钉”,要“相信领导”、听从安排,少自我表现、少些个人想法、更不能表达自己的意志。只要你听从指挥、埋头苦干,最后总会被上面慧眼看中、适得其所的。反之,如果你到处招摇、自作聪明、显得自己比领导还高明,那你的麻烦就可能来了。
没有想到如今我们跑到美国这么一个自由的社会来生活,面临着几乎是相反的逻辑。在这里,“我认为”不仅不是表示“骄傲自满”,反而在许多场合表示着谦虚,即告诉人家:这仅仅是我个人的看法,未必正确。另一方面,你万事不能等着别人安排,必须自己争取。这一点,看看四年一度的总统大选就知道了。按说,会管理国家的人应该是个日理万机的实干家。领导那么忙,哪里有功夫和老百姓来磨嘴皮子?在中国的文化中,那些灵牙利齿、说得太好听的人,常常被视为虚浮、不牢靠。可是在美国,你有天大的本事,不会自我表现还是当不上总统。你的声音、身高、长像、是否招人喜欢等等,都是当总统的要素。甚至你不得不走家串户,磨破嘴皮子,说服选民你是为他们服务的。有时候说得不仅要在理,作派还要够“酷”、有魅力,让人家对你着迷、成了你的粉丝。换句话说,一个总统至少是半个演员。你要能显得比总统这个“领导”还高明,你就可能日后成为他的“领导”。其他许多关键的行业也是如此。你看看到处都是的广告就知道了:自由意味着人们有选择,有选择就有竞争,竞争则使得一切都需要推销,几乎没有任何商品不作广告能畅销的。作为一个人,你在社会上要成功、要获得承认,这种自我推销的表演也要每时每刻自己来作。
中国社会正在走向市场经济,也不可避免地对自我表现提出要求。固然,在中国是看不到美国那样的大选的。但是,商品广告几乎和美国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中国人买东西,不用象过去那样凭证券、粮票、油票、布票到一色的国营商店购买,而是面对超市中琳琅满目的商品的自由竞争;大学生毕业,也不是等着班主任分配工作,而要自己进入就业市场拼杀,让自己成为雇主眼中的亮点。总之,大家都有所选择,这种选择创造了竞争。在竞争中,一切都需要包装,需要推销。比方说,你走进一个招聘会,首先要给人家一个良好的印象。当然,这个良好印象不是一切。你真不称职,找到工作还会被解雇。但是,如果你真有才能的话,这个良好印象就会给你施展才能创造了机会。
如果从这一实用层面再进一步,我们就必须认识到:人类一方面是自私的、为自己谋利益的动物,一方面又是无私的、有分享欲望的动物。所谓“钟子期死、伯牙不复弹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再好的音乐家,如果没有知音、没有听众,也会丧失创作的冲动。别人从他的音乐中得到的越多,他付出的就更多,就更快乐。一个作家在写作时,脑子里也往往有想象的读者。比如我写这些文字时,总觉得有许多家长在聆听、并愿意把我的“常青藤”原则运用在自己孩子的教育上,使许多孩子受益。这对我是最重要的激励。有人说,对一个人最大的惩罚,就是把他与世隔绝。如果没有人欣赏你,让你觉得你对别人完全没有价值,那么你拥有多少财富,也不会有成功感。我们是“人”,更是“人类”、是群居的动物。我们的生活方式是以沟通为基础的。所以,当一个人面对观众时,往往能把自己最好的东西发掘和表现出来。也正是如此,美国的教育中很重视讲演等等自我表达的技能。还有些家长把孩子送去学戏剧,让他们从小学会如何面对观众。
为了训练孩子的这种自我表现能力,我们选择了芭蕾。其实,这是女儿自己的选择。我们一开始还对她的这一选择有些顾虑。我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才。家长的职责,就是发现你的孩子的才能在哪里。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甚至艰难的过程;而且当你真有了发现后,反而可能使自己陷入意想不到的困境。比如,有些家长在发现了孩子某一方面的天赋时,与其说是惊喜,不如说是担心。因为那被发现的天赋恰恰是他们不想鼓励孩子发展的。
我们也不例外。女儿一出生,我们就象所有疯狂、可笑的家长一样,试图从她的“第一声啼哭”中发现她是个天才。这当然是不会有任何结果的。但是,她三岁生日时,我们终于有了重大发现。那天,一位朋友带着自己的女儿(比我们的女儿大两岁)来家里庆祝生日,她们是我们唯一的客人。那位朋友知道女儿喜欢芭蕾,就送了她一套芭蕾的装饰玩具,内有一盘《天鹅湖》的CD,并说她自己的女儿已经上过一年多芭蕾课了。等我们把音乐一放上,两个女孩子就跟着跳了起来。这一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个大两岁并上过芭蕾课的女孩子纯粹是瞎跳一通,女儿则一举手一投足都是实足的芭蕾味、并根据音乐的恰如其分地舒展自己的肢体。来访的母亲吃了一惊:“你们孩子学了几年芭蕾了?她象专业的一样!”其实,到那时候为止,女儿只在电视里看过几次芭蕾,完全是无师自通。
于是,我们继续睁大了眼睛盯着她的成长,带她去上芭蕾课,也观察其他的孩子。结果,我们从来没有发现一个同龄的孩子比女儿更有芭蕾天赋;更不用说她身材修长,天生就是块芭蕾的料;自己也每天都信誓旦旦地说长大要当芭蕾舞演员。我们的一位朋友,恰巧是退休的芭蕾教师。当我们告诉她女儿在这方面的天赋和热情时,她第一个反应就是:“千万不要让她在这方面发展,这是个吃不饱肚子的职业!”
这也是我们面临的难题:我们发现了她的天赋,却不希望她向这方面发展。做父母的,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许多父母,在这方面是比较专断的。我有一个美国的英语老师,上大学时希望学文学,她父亲则要求她进商学院,最后竟以拒绝支付学费相威胁,闹得父女关系紧张。我考大学时,其实也碰到同样的问题。父母一定要让我学数理化,实际一些;我则坚持学文学,虽然一再被告知这是个吃不饱饭的专业。大家长期争执不下、甚至频频吵翻,最后我还是顶住巨大的压力选了我喜欢的专业。目前在我的大学里教书的一个同事嘲笑说:“有些父母,在孩子出生前就已经给孩子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人生计划。至于孩子喜欢不喜欢这种被家长设计出来的人生,他们才不在乎呢。仿佛孩子的一生都是属于父母的。”她教育孩子的哲学则正好相反:只要孩子幸福,她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我作为小时候和父母“作对”、挣扎着挑选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和事业的人,当然比较倾向于我这位同事的观点。事实上,这种观点在美国的开明父母中也非常有代表性。但是,父母是否应该在孩子发展自己兴趣的过程中完全放手、不任何起指导作用呢?当然不是。你不能指望一个几岁、甚至十几岁的孩子把自己几十年的人生一下子看到底,并为之进行周到的设计和准备。孩子毕竟是孩子,缺乏人生经验,需要一定的指导。在鼓励孩子发展其兴趣和对之进行指导之间,必须把握良好的平衡。
在这里,“常青藤原则”同样适用。我们不妨看一看真正的常青藤是怎么要求学生的。
首先,在常青藤乃至美国的绝大部分大学里,专业可以任意选,甚至选了以后还可以随便换(只要你能完成新专业的课程要求)。学生从来都是被鼓励追逐自己的兴趣的。我曾和同事一起给学生作选专业的咨询。一位学生来到我们这里,说她喜欢历史,但拿不定主意是否应该选历史作自己的专业。我的系主任对她说:“现在的大学教育是基本素质教育。以后你的雇主,也要看你作为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未必是具体技能。因为现在的技术发展这么快,具体技能往往要在岗位上现学。人家要看你是不是这块材料。你在大学选择自己的兴趣作为专业,一般表现会好得多,成绩也容易出众。这样,未来的雇主就会把你看作是一个有能力的人。”这也很代表我的看法。一个人的成长,必须经历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她或他要干自己最喜欢的事情,看看到底能干成什么样子。这是一个人能力的水准。也许她或他日后会改行,但为追求自己的理想进行的奋斗,会发展出一个成功者所必须有的关键性素质。
不过,常青藤的教育并非意味着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各校大都有些基本课程的要求,即必修课。比如,你读文学的,需要上门数学课。学计算机的,需要上门历史课。你可以自由选择某一专业,但必须在其他专业领域选择若干课程。可见,这些必修课的要求,还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框架和指导,让他们在发掘自己的爱好、才能、和潜力的同时,要有一些能够应付未来的生活和事业挑战的基本能力。在这方面,他们应该学什么、为未来作什么样的准备,不能自己决定,而必须经过有经验和训练的长辈(即教授们)的指导。这是自由之中的秩序。
当女儿对芭蕾发疯时,我们正是执行了这种原则。我们反复强调,她在芭蕾上有罕见的天赋,如果努力就会有很大成就。我们也尽我们的所能,送她上最好的芭蕾学校。不过,我们也细水长流、循序渐进地告诉她:一个芭蕾舞演员,到二十六、七岁的时候就要考虑退休的问题;到了三十岁,则事业基本完结。而如果当教授、医生、律师,在这种年纪事业也许才刚刚开始,到了五、六十岁才达到一生的高峰。你一生很长,可以干许多事情。你也有许多其他方面的才能,其中有的才能显现出来得比较晚。所以,你现在不要觉得自己只愿意干这一件事,而必须为向其他方面发展作准备。总体而言,在孩子七、八岁以前,这些谈话没有太大必要。她还太小,无法听懂,想干什么就由她去。但到了七、八岁时,她自己甚至象小大人一样地想着上大学的问题,这样的指导就开始有意义了。家长最不应该作的事情,就是在孩子梦想着干自己最喜欢干的事情时武断地说“不!”
事实上,让孩子追逐她的兴趣和激情,可以塑造奠定她一生成功的重要品性。也正因为这一点,我们把她送到了当地最好的芭蕾学校:附属于波士顿芭蕾舞团的波士顿芭蕾学校。她现在上的“基础一级”班,一周两次,一次一小时,全年学费两千多美元。每周送她上学,开车来回一个小时,加上上课时间,家长要每周花四个小时。我们其实都反对她当职业芭蕾舞演员,但因为她的兴趣和天份,我们无论从金钱上还是从个人精力上上,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下了最大的本钱。我们告诫她:“第一,爸爸妈妈为你上这个班付出了很大的牺牲,希望你好好珍惜。第二,你非常有天赋,但是必须明白:一个人不管怎么有天赋,要想有任何成就,都必须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第三,你不管干什么,要么就不干,要干就要干得完美无缺。”
她显然很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机会,上课非常集中精力;而生活马上就给了她回报。波士顿芭蕾舞团是世界著名的芭蕾舞团。其王牌节目,就是每年圣诞节前后上演的《胡桃夹子》。因为这台戏主要表现的是一个小女孩圣诞之夜的一个梦,在女孩子中非常流行。每到圣诞节,《胡桃夹子》对波士顿地区有女孩儿的家庭来说,就类似中国的“春节联欢晚会”一样,成为必看的节目。所以,这一台演出,在仅有六十万人口的波士顿,在一个月的演出季节内竟能卖出十二万晚张票,成了地方盛典。据说波士顿芭蕾舞团的其他节目都赔钱,只有这一台不仅赚钱,而且可以养全团活一年。每年该团上演《胡桃夹子》时,都要在所属的芭蕾学校挑选义务的小群众演员。参加《胡桃夹子》的演出,几乎是所有上了波士顿芭蕾学校的女孩子的一个梦。
2007年的演出季节开始招募小演员时,刚过八岁的女儿正好过了最低年龄限,有资格竞争。刚听说她去应征时,我们所有的朋友都跟她说:“不要指望,很少有人能被挑上。”连芭蕾学校的老师也说:“这种选拔很不可预料。你如果选不上,未必是你不够好,也许是你的身高不合乎要求。”总之,因为竞争激烈,太多孩子被淘汰,家长老师都要先给最终会失望的孩子打预防针。结果,女儿被选上了!她班里绝大部分同学都落选了。大家纷纷对她表示祝贺。我们则对她说:“看看,爸爸妈妈告诉过你,努力会带来结果。你很努力,现在你果然得到了你想得到的东西。”
这件事情,对她的影响当然非常大。她尝到了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甜头,我们再让她练钢琴、让她用功学习,一切就变得容易得多了。而同样重要的是,这次机会,培养了她的舞台感和观众意识,刺激了她表达自己的欲望。
女儿因为年龄太小,只有几个非常有限的简单角色可以演。她扮演的是一个中国式的“茶娃”,上台大概也就半分钟到一分钟左右,然后就被戏中的“老鼠”抓走。可是,这么一个小角色,在当地成了件大事。学校要全校通知,同学、同学的家长、老师们中有不少都自己买票去看她演出。有的还在演出后亲自向她道贺。我乘公共交通送她去剧场,整个城市充满了节日气氛,到处贴的是《胡桃夹子》的招贴广告。女儿觉得那就是自己的招贴广告,兴奋地一张一张地数,仿佛她登上了世界中心的舞台。
这种舞台感,成为我们教育女儿的一个重要部分。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受关注多的孩子,各方面表现都好。《胡桃夹子》带给女儿的的信息是:当你表演时,世界在关注。当她感到自己是个中心时,就有了责任,就更要追求优异、完美。她三年级的班主任在开家长会时告诉我们:她课上在小组活动和讨论时都很活跃,但在大班面前则有些胆怯。如今把她推到舞台上,就使她当众表达自己时更有信心了。除此而外,我们已经连续两个夏天送她上一个歌剧的暑期班。她要在两周内参与一个歌剧的排练演出、背下所有的台词、并完成自己的独唱。所有这些训练的目标,就如我本节开始时所说的,是让她感到自己的人生就是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上演出。她的表演欲越足,成功欲就越足,就越能激发她的才份、越能鼓励她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奋斗。比如,许多八岁的孩子,还是见了甜点、冰激淋就没命。可是女儿从来在都能适可而止,自称要保持芭蕾的身段。她学校星期五的午餐所有孩子都可以买冰激淋吃,但她在一桌小朋友都津津有味地品尝冰激淋时,自己却能不吃,而且谈笑自若。这样负责、自我克制、为了追求自己的目标而牺牲眼前享乐的品性,正是她未来成功所需要的。
直到如今,我们夫妇都还反对她追逐职业芭蕾舞的生涯,也都对她直言相告,但从来不担心她会有逆反心理。这也是“常青藤原则”的好处:家长和孩子的关系相对平等,家长对孩子有事从来都是磋商、讨论,很少有强制性的指令。这样,即使家长和孩子的意见不一致,孩子也不感觉到自己受压制。而我们付出这么多送她学芭蕾、演出,也使她感到父母对她的爱好有着多么大的支持!这使她更愿意听父母的话了。所以,我几乎有十足的信心:她会听取我们的意见,不走职业芭蕾的道路。同时,她也将从芭蕾中学到我们希望她学到的东西。
最后再说几句多余的话。常青藤这种面对面互动的对话式教育,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能够量体裁衣、因材施教。满堂灌的原则是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设计一个教程,然后把所有人都送到这个教程里走一遍。我们上大学时就是这样:一个专业一个大班。虽然学生的特点、背景、志向都各有不同,但大家基本全上同样的课,都用一个模子来塑造。“常青藤原则”则是见机行事,无一定之规。比如我们当父母的,在女儿出生前都已经有了一定的教育哲学。但是,也都没有想到女儿的第一爱好是芭蕾。我们不能无视这一现实而强行执行事先设计的“教学大纲”,而必须根据她的具体特点,因变生变,修正原来的计划,最终达到我们的教育目标。要知道,认识一个孩子是个没有穷尽的过程,对她教育的修改自然也是持续不断的。所以我反复强调:再好的专家、学校、补习班,也代替不了父母。只有父母有对孩子这种持续、深度的观察,并有权力根据自己对孩子的认识来随时修改相应的教育计划。“常青藤的家教”,父母缺席是不可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