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14|回复: 0

《诸世纪》(十七)

[复制链接]

0

主题

3244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6011
发表于 2009-6-1 11: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尼德兰爆乱(1568)

埃诺 根特 布鲁塞尔的人们

看到朗格尔已布下铁桶之阵

侧后方的恐怖战斗步步逼近

比敌人更难对付的是

旧伤还未痊愈

"恐怖战斗"指1568年爆发的尼德兰(荷兰)动乱。当时,哈布斯布尔格王族(奥地利旧皇室,欧洲最著名的王族之一)为扩张势力不断发动战争,作为其根据地的朗格尔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未行的"旧伤"指王族内乱。

伦敦大火·寺院倒塌(1666)

伦敦 呼唤正义之血

二十的三倍加六大火熊熊

责妇人从椅子滚落下来

同族亦遭杀戮

"二十的三倍加六"正好等于六十六,显然它与1666年有关,即这首诗预言的是1666年伦敦的大火灾。

滚落下来的贵妇人指以圣保罗大寺院为主的房屋。这些石头建筑曾经像贵妇人一样辉煌一时,但因火势太强,最终也都难以幸免。

英荷战争(1665~1667)

深夜里大地摇晃不止

春天再次付出巨大努力

可林特斯和埃菲索斯

游过汪洋

战场上两位好斗者烽烟再起

17世纪,争夺殖民地的矛盾演变为激烈的直接的战争,荷兰、英国三度交战就是实例。1665年英荷两国第二次交战是第二回合,英国更新航海条令人侵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成为此次战争的导火索。这首诗描绘了战斗的情形。最终海上实力强大的英国打败了荷兰,成为当时的世界霸主。

1665年伦敦疫病流行

海滨都市疫病流行

死神复仇前燃烧不已

正义之血抹上莫须有的罪名

尊贵的妇人也遭欺凌

"海滨都市"常被用作伦敦的代名词。伦敦瘟疫流行的预言应验了。同本章第51首预言诗的表现手法类似,本篇也用了"正义之血"、"贵妇人"。诺查丹玛斯是一个狂热的旧教徒,因此,这里的"尊贵的妇人"也有人认为是天主教。

东方某国将发洪水

远离罗马的异国

洪水淹过大都市

拥有私产的少女

被掌权者剥夺权力

单从"远离罗马的异国"无法判断究竟指何地,但"异国"表明是文明体系不同的地区。第三行"拥有私产的少女"说明该国不是私有制国家。所以,这首诗预言大都会将发洪水。我国的大都会地处北部,一年四季雨水甚少,按理没有发洪水的可能性。

宗教战争·迈因努大公武装政变

战争中一文不值的大公

死到临头做蠢事

亚得里发觉危险时

餐桌旁遇刺倒毙

法兰西胡格诺宗教战争结束的1594年,巴黎人民议院因部分议员的革命思想过激,导致旧教同盟分裂。迈因努发动武装政变,他设宴招待议会议员,然后将他们杀害。亚得里(亨利四世)此时也已认为应该进行对旧教派的改革并镇压内乱。

罗马教皇随人类一同灭亡

不惧瘟疫和利剑的大人物

天神出生他也将屈服

眼看修道院长也不可幸免

遇难船上人类一起灭亡

人类悲惨结局的预言!第四行"遇难船"指遭难的地球。全诗警示濒临灭绝的地球上的人类,即使是"不惧瘟疫和利剑的大人物"--手握大权的世界领导人,以及"修道院长"--罗马教皇;命运已注定了他们也全都难逃一死。人类,真的

已走到尽头了吗?

约翰·F·肯用迪与阿迪霖氏病

战斗之前身居高位者倒下了

伟人之死猝然而令人震惊

虽非完人却拓就一条大道

血河边缘大地变色

这首诗讲的是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事,"虽非完人"指肯尼迪早在任参议院议员之时就已患上了阿迪森氏病,"拓就一条大道"是说古巴(导弹)危机时,肯尼迪拿出巨大勇气与苏联谈和,化解了这场一触即发的危机。也许就因为这件事,肯尼迪在达拉斯被人开枪杀死。他的死,正如诗中所说,"猝然而令人震惊"。

恐怖元首拿破仑

没有手也没有脚除了锋利牙齿

出生平民被遣去戍守边港要塞

大门附近他变节起兵

月光下温柔的掠夺

从第二行"出生平民被遣去戍守边港要塞"可知这首诗写的是拿破仑。他从军队起家,东征西讨直至当上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皇帝,其间无一不靠强硬而狡猾的手腕。拿破仑执政后,依然东讨西伐,搅得全欧洲鸡犬不宁人心惶惶,最后又因兵败滑铁卢,黯然退出历史舞台。

法国舰队与上耳其军集结之地

法兰西舰队得到巨大援助

强大的海神率领三军猛攻不停

为守卫防线普罗旺斯惨遭蹂躏

投枪和弓箭把那鲁布夷为平地

16世纪40年代,作为同神圣罗马帝国的哈布斯布尔格王族相对抗的基地,普罗旺斯(法国东南部沿岸地区)的土伦港聚集了"海神"(奥斯曼上耳其军)同法兰西的联合军队。屯兵一方,必然威胁别国安全。法兰西和土耳其联军与神圣罗马帝国交战,自然是城市遭掠百姓遭殃。

日本扮演主角的历史事件

信义之念在东洋破灭

大约旦 罗纳 罗瓦尔

他霍发生巨变

马饥人渴之时

军舰解体残片四飞尸浮血海

这首诗层层预言了日本扮演主角的几次事件。日本为了自身利益,背信弃义,在亚大地区发动一次又一次惨无人道的侵略战争,如入侵中国,吞并朝鲜半岛,侵占菲律宾,掠夺东南亚等,无恶不作。当日本偷袭珍珠港,令美军"军舰解体残片横飞尸浮血海"之时人类进步的潮流中扮演主角,却总是爱充当反叛的角色,显然会遭到世界人民的反对。

皇室后裔在港被杀

干得多漂亮 泰晤士的人们

吉伦特 拉·罗歇尔

啊 托洛亚的血

染红港湾的剑

河对岸梯子架向港湾

闪光 令人惊愕的屠杀

诺查丹玛斯将法兰西皇室称为"王家血统"的继承者,显然诺氏也有"皇帝受命于天,以天子名义代行夭命"之思想根源。皇帝的后代们,总是梦想有一天能够再次登临宝座,就像法国大革命中波旁王朝的复辟一样。

哈雷彗星飞临时爱滋病肆虐

玛布斯迅速死去不久又会来访

足以令人或动物恐慌的破坏

突然之间复仇火焰袭来

有只手饥渴 彗星飞过时

爱滋猛于虎!此话没有人不相信。诺查丹玛斯在多年前就已预见到一种"足以令人或动物恐慌的"病毒将会出现,也许它就是"玛布斯"--爱滋病病毒。第四行表明了爱滋病开始肆虐的时间,即"彗星飞过的时候"也就是哈雷彗星接近地球的1986年。在诗的第二行清楚地预示了不仅是人类就连猫狗等动物之间也会也流行类似的不治之症。由于爱滋病病毒侵入人体最终将破坏机体的全部免疫功能,因而患者会皮肤坏死,身体脱水,"饥渴"难耐。对此,目前尚无有效治疗办法。

有人认为爱滋病病毒是在研究开发细菌武器的过程中产生的。若果真如此,那么正如诗中第三行所言,爱滋病是对人类的报复。这难道不是对人类文明的莫大嘲讽吗?

帕尔玛公爵的伊波利战斗

法兰西暂时统治着阿索尼亚

波河 帕尔马灌醉了玛尔努和塞努

与之抗衡修筑高墙的大人物

无谓受伤 命归黄泉

法国宗教战争--天主教与胡格诺派教之间的战争--中期的1590年,帕尔

玛大公来到支持旧教同盟的法兰西,在伊波利战斗中被亨利四世(纳瓦尔国王)击败,后又在另一场无关紧要的战斗中受伤死亡。

塞班男民众新教热情高涨

日内瓦的人们口干舌燥饥肠辘辘

手中的希望,扫不去的梦想

塞班那法行将崩塌

舰队不允许进入大的海港

1685年,路易十四取消了南特敕令。这道敕令承认了胡格诺派的信仰自由。信奉新教教义的瑞士、塞班努(塞班那)的居民对取消之举不满,愤而起义,"塞班那"是塞班努的旧称。第四行的"舰队"是指经过莱蒙湖即日内瓦湖运送补给物资的船队。这一句表明当地民众对取消敕令不满而阻止路易十四政权的船只入港。

1839年·预告战乱的星宿配置

衰败的狩猎场灾难频频

美洲和伦巴迪亚

大船起火 疫病 幽禁

水星在射手座上 土星报警

根据占星术推算,第四行所说的水星在射手座上,土星出现的现象应该是1839年。19世纪30、40年代,正是世界殖民主义者为争夺世界霸权而东征西讨的时期。英国殖民者在全球横行霸道,不可一世之时,美洲的新兴殖民者和意大利也开始参与了殖民争夺。"土星"乃"恶星",因此它的出现预示战乱将起。

拿破仑的百日政权

囚犯逃脱危险

他的生命时来运转

人群挤满宫殿

都市被围却吉星高照

"逃脱危险"后"时来运转"的"囚犯"就是指从厄尔巴岛监狱成功脱逃的拿

破仑。"人群挤满宫殿"指市民们为欢迎重返巴黎的拿破仑,他们蜂拥来到皇宫,几乎水泄不通。最后一行是说此时巴黎被外国(神圣罗马帝国)军队包围,人们正需要一个强硬人物出来解围,拿破仑应时而出,怎能不说是"吉星高照"呢?法兰西王权复活,拿破仑又执掌了近百天的政权,即从1815年3月至6月这段时间。

威廉三世掀起名誉革命

金发登场与钩鼻相争

决斗之中赶跑敌人

逃亡败将卷土重来

海上大战艰巨任务出色完成

这首预言诗说的是英国国王詹姆斯二世和威廉三世之间的对立。"金发"男子是当时民众对威廉三世的代称。1688年,詹姆斯二世妄图恢复旧教的权力并强化绝对主义,威廉三世在议会的支持下,与詹姆斯二世展开斗争,并掀起了著名的名誉革命运动。詹姆斯被迫流亡法国。他在法军的援助下,同威廉进行了海战,结果再次被打败。

詹姆斯二世与威廉三世的对立

在北方付出艰苦的努力

海的彼岸道路已经开辟

统治岛屿再次得到证实

伦敦看到舰队立刻出击

这首诗继续谈到了威廉三世同詹姆斯二世之间的对立。第一行诗描述的是从荷兰渡海到英国开始进行活动的情况,主人公当然是威廉三世。第二行则讲述当时詹姆斯手下的特林顿伯爵指挥英军吃了败仗。第三行预言被英国驱逐的詹姆斯会在爱尔兰图谋东山再起。

英王室内部纷争与名誊革命成功

在凯尔特的右方 高卢王者看到

君主国内纷争连年

三头豹的上面王威昭然

强大的圣王却被敌人派遣

这又是一首以詹姆斯二世和威廉三世的对立为主题的预言诗。由于诺查丹玛斯亲眼目睹了怯兰西瓦卢瓦王朝的内部纷争并预言了三位王子的死,故而他非常关心同法兰西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隔海邻邦英国的命运。三首诗连续预言井同他预言卡特琳娜三个儿子的死一样准确,令人叹为观止。

第一行到第三行讲述的是来自高卢(荷兰)的威廉看到英国的内乱,成功地进行了名誉革命的事。最后一行"强大的圣王"指法国。如前所述,詹姆斯二世在企图夺回英国的时候,接受了法兰西军队的援助。"敌人"可能是诺氏将英国和詹姆斯都视为了法兰西的对头。事实也是如此。

滑铁卢大杀戮(1815)

天空中投枪飞舞

死刑犯临刑时喋喋不休

木石砍倒骄傲的国民

传说人间怪物要洗耻赎罪

这首诗仍然讲的是拿破仑的事,一二句讲述滑铁卢战役中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第三行的"木石"代表砍倒波拿巴王朝的巨斧,以此推翻了法国政权。由此它肯定是指欧洲人民对侵略者的顽强反抗。"人间怪物"即指拿破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2-26 12:3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