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国僧侣的真实生活(组图)(19P)
农林凯歌
佛国五台山,云游着四方僧侣。
今天,在“申遗”成功的五台山,僧侣们的生活亦日趋多样化,形成人性与宗教的完美结合。
农林凯歌有幸摄录:佛国僧侣的真实生活。
每天都有大量来自各地的僧侣、居士云游五台山,他们在离五台山很远的地方就开始行礼膜拜,直到登上陡峭的黛螺顶。黛螺顶始创于唐朝,明成化年重建,明万历年间和清康熙、乾隆年间都有修缮。因该寺供奉着五座台顶的文殊菩萨,故来此朝拜称为“小朝台”。
上图:三步叩首以表虔诚之心、艰难攀登黛螺顶的沧桑老僧。
五台山有青黄两庙之分。青庙住青衣僧,即和尚;黄庙住黄衣僧,即喇嘛。
上图:清晨街头的青黄僧侣。
此僧穿着搭衣,将右臂袒露于外,这是从外表上区分受戒者和未受戒者的主要标志。受戒者所以如此穿衣,意在表明对佛与菩萨的恭敬。
上图:向一位小矮人施舍的搭衣僧侣。
做完每天必修功课,她们也会四处走走,体味人生。
尼姑,即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教徒。
上图:两位尼姑朝着一家商店走去……
行礼膜拜的僧侣。
用震撼俗人的方式。
是实践,也是表演。向众人传导着佛的信条。
过去僧人为了防止蓄私财、起贪念,定有手不提持银钱的戒条。外出旅行,僧人要有俗人随从,替其管理钱物。现在由于种种原因就不那么严格实行了。现在五台山僧人外出,一般没有俗人跟随。
一般僧侣不大喜欢与俗人接触,恐会沾染世俗的晦气。不过,也有一些年轻僧侣则认为与世俗交流是提高自己境界的良好方式。
上图:这位僧侣在纪念品市场上闲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