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没有看见就信的人 有福了!
你知道老师站在讲台上,最大的得意是什么?是发现自己讲的一切、学生全都信以为真。你知道老师站在讲台上,最大的恐惧是什么?还是发现自己讲的一切、学生全都信以为真。
圣经•约翰福音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朋友们告诉多马说,他们已经看见复活的主了。多马是个不肯轻信的人,他说:“我非看见他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总不信。”八天后,耶稣再次来到门徒们中间,对多马说:“伸过你的指头来,摸我的手。伸出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总要信。”多马现在信了,称颂“我的主,我的神”。而耶稣教训他说:“你因看见了我才相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没有看见就信”,是宗教非常重要的一环。理解而后信仰、还是信仰为了理解,这是科学与神学分歧的起始点。耐人寻味的是,多马之后,奇迹不是我们目睹的,奇迹全是我们听说的。再进一步,都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其实眼见也不一定为实,你亲眼看见那些魔术师在你眼前搞鬼,可是你就是不解其中奥妙,真着急。
人类很天真的,要么过于相信自己的感觉和判断,要么过于相信别人的观点和宣传,大胆假设方面的工作,很多人在做;小心求证方面的工作,只有极少人做。在谣言面前,我们很少不被感染和迷惑,造就谣言这种“社会精神现象”的,并非信源,而是公众。
这本《谣言:世界最古老的传媒》值得向所有人推荐一下,主要不在于作者的学术见解,而在于他用生花妙笔,揭示出公众与谣言的深层关系,通俗易懂。
在当代中国,“谣言”是个贬义词,内部已经嵌入了“不实”之意思。不过本书作者认为,“谣言”(Rumeurs)的概念是中性的,它可能为真,也可能为假,此处的“谣”是民间流传之意。不要以为谣言只起到负面作用,有时,它也具有相当正面的作用。从定义上看,谣言是“一个未经证实的消息”,进一步说,“是在社会中出现并流传的未经官方公开证实或已经被官方所辟谣的信息。”主要特点在于:1.来源——非官方;2.传播过程——连续、快速、人际传播为主;3.内容——民间新闻、与当前的某个事件有关。在这里,“真实性”不属于它的定义范畴。
常人皆有新闻欲和传播癖,那些异乎寻常的、荒诞和罕见的消息,肯定会使人感兴趣、吃惊甚或激动,以至于要急急地传播它,希望与人分享这种激动。说到真实性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去证实得到的消息,比如说老师的知识、专家的见解、商品广告、中央台的新闻。信息的真实性首先是约定俗成和委托核实的结果,“相信什么”取决于“由谁来说”。就谣言来看,它并非是从陌生人那里来的,恰恰相反,它是从我们熟悉的人那里来的,“谁谁的邻居亲眼看见的”、“小张她男朋友的同学说的”,我们相信谣言的基础,是我们相信传播谣言的人。而为什么人们要传播谣言?为了求知,为了说服他人,为了自我解放,为了取乐,有的时候,就是为说而说——闲聊时我们总要说些什么吧,谣言是完成社会联系、加强朋友之间、亲人之间、同事之间关系的绝好桥梁。
谣言通常是社会自发的产物,既非故意、亦非谋划。它的力量在于:它是一个集体行动。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往往有三种演变过程:删减、强调和同化。人们总是试图将他人七零八碎地叙述给他们的片段像拼图游戏般再把它们拼凑起来。信息越是不全,人们就越是不知不觉地去斟酌其含意。谣言既是一种信息的扩散过程,同时也是一种解释和评论的过程。谣言不是福尔摩斯,一个满脑子只为真理服务的人。它是聚集着仇恨的女巫。它与是否掌握情况无关,而只是把人们自以为知道的多多少少与这事有联系的事情全部“照直说出”,实际上,人们是在清算旧账。谣言永恒地循环出现,证明它是一个深藏在集体意识中的解释系统。正如透过梦可以发现个人的潜意识,透过谣言也可以显示出社会气候,显示出集体的追求和恐惧。
从政治的角度看,谣言的本质即官方发言之外的发言。它是一种反权力,是对权威的一种返还。在任何一个地区,当人们希望了解某事而得不到官方答复时,谣言便会甚嚣尘上。这是信息的黑市。谣言反复出现是城市、社会群体和国家持久混乱的标志。它是一股地下水,只要有一条裂缝,就会喷涌而出。
本书作者让-诺埃尔•卡普费雷,是法国高等商学院营销学教授。他这个身份很让毛尖老师过敏。是啊,世界上最会滴水不漏地造谣的,可能就是营销专家了,让他们来对谣言进行分析?好像不大可信。可是,我比较乐观,我觉得卡普费雷教授也许是玩无间的,只有无间的那才是专业的。
绕到最终话题,在一个以处理状况为能事的营销专家看来,谣言能够扑灭吗?书中介绍了一些技巧,但是我觉得,培养公众的“理性的怀疑意识”更为要紧:
“我们为什么相信那些我们信以为真的事物?事实上,我们都是带着一大堆思想、观点、形象和信念生活在这个环绕着我们的世界上。而这些思想、观点、形象和信念往往从道听途说那里获得。谣言提醒了我们一个明显的事实:我们并不是因为我们的知识是真实的、有根据的或被证实的便相信它们。比较起来,情况正相反:因为我们相信它们,它们才是真实的。谣言再一次证明,如果有必要的话,任何可靠性都是社会性的:我们隶属的那个社会群体认为是真实的东西才是真实的。社会是建筑在信仰而不是证据的基础上的。”
很发人深省吧?所以说,看完这篇书评后,不要盲目相信我,还是去找来原书翻翻吧。
《谣言》(法)让-诺埃尔·卡赞费雷 著 郑若麟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来源:当作如是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