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532|回复: 2

“土鳖”教师才是弱势群体(图)

[复制链接]

0

主题

3305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6149
发表于 2009-10-27 23:3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浙大海归涂博士因为自己在"学术界"受到的挫折疑因抑郁缠身,跳楼身亡的消息沸沸扬扬。据现有的报道称,本科毕业于清华的他从美国西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浙大给他的职位是
"师资博士后"
(原来这也算个职位),薪水是每月4000人民币,交完房租后,每个月到手的钱是2000多元。据说涂博士的妻子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辞去了在美国已经到手的教职,带着女儿一起归国,不料却是如此凄惨下场。



(2009年6月,复旦大学的毛泽东雕像。)

因为我也多少算个"海龟",也是在高校教书,此事发生后,便不断有亲朋好友向我投来关切的目光,嘘寒问短两句,我想言下之意不过是,"想开点,千万别跳啊。"原来,这年头,海归也变成弱势群体了!

我是一个并未享受海归待遇的海归教师。从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我认为比海归老师更值得关注的,是那些每个月拿一两千块钱,在高校艰难求存的"土鳖教师"们,那些深陷"老体制"的年轻老师们,他们才是真正的弱势群体。

拿我自己为例,目前我任教的这座西部211工程高校近年来也招了不少海归,而且是我市唯一两个实行"双轨制"的高校之一。所谓双轨制,就是说被录取的海归博士可以享受年薪20-30万,而非海归的教师则停留在所谓的"老体制"的薪酬系统。

我进校的时候虽然也是"海归"(美国硕士,有美国和国内工作经验),但非常不幸的是并没有"博士"学位,于是被划进了"老体制"的范围。至于我的工资,从一开始就被层层神秘的烟雾所笼罩。

记得我去学校人事部签合同的时候,愕然发现合同上没有一个地方告诉我工资是多少(后来才知道,老体制的老师合同上都不会有薪水的)。人事部的老师司空见惯地说,"这没的说,你是老体制啊,那就按标准给呗,基本工资+岗位补贴"。

那是多少呢?现在我每个月到手的、税后的工资是1300元。没错吧?没错,就是这么少。这1300元包括800元的"基本工资"+500元的"岗位津贴"。这1300元/月,1万5600元/年的工资包含的工作量是每年上课300个学时,如果上不够,学校还要从里面扣钱。

基本工资似乎是没得商量,岗位津贴是怎么定的呢?据说是按照工作资历+职称,虽然我在海外国内都工作过,但海外的那部分因为不在"档案"里,所以不算。职称我就更没有了。所以顺利成章地,学校就给我定了个最低岗500元。

需要提的是,我的工资其实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我们学校很多初进校的年轻老师都拿着和我一样的工资。理科老师或许会好一些,有些项目啊赞助啊经费之类的其他收入,但也绝非容易的事。那文科老师怎么办呢?等着饿死吗?

我的父亲是成都市退休的中学教师,他的退休工资每个月也有3000多,外婆是退休小学教师,每个月工资也有3000多。根据成都市社保局的资料,成都市去年平均月工资是2058元,成都市的房价现在平均是6000元左右(当然7、8千,上万的楼盘也比比皆是)。我真的很想知道,拿着1300元/月工资的年轻教师,要怎么去生活呢?一个每天想方设法要去其他地方赚钱买房娶媳妇的大学老师,会把多大的精力花在教书育人(更不要说做学术)上呢?老师都在想着赚钱填荷包的学校能培养出怎样的学生呢?

很多人会说,你代表的也许仅仅是一部分高校的老师,其他油光水滑、风生水起的高校教授们多了去了。是的,我恰好代表了最弱小的那一部分,然而我相信这一群体的绝对数量并不低,弱小并不代表不存在,并且正是因为弱小,才更需要关注。

0

主题

3175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5752
发表于 2009-11-4 16: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感于“丢了公司IPHONE大学生员工跳楼”

前段时间浙大的一个海归跳楼自杀了,在海内外的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其实在那之前不久,还有一个国内自己的大学生,也跳楼自杀了。但是他的死,到今天却都完全没人关注,更没有人义愤填膺地声讨。

===========

富士康员工因丢失iPhone被调查跳楼自杀

就职于富士康、年仅25岁、毕业于哈工大的孙丹勇,7月16日凌晨3时33分许,从12楼跳楼自杀,事起一部丢失的iPhone。公司交由其保管邮寄给苹果公司的16部iPhone样机少了一部,在接受公司环安课调查时不堪压力跳楼自杀。

===========

如果是一部电影,而上面的情节是一个惊心动魄的片头的话,让我们稍微来个蒙太奇,转换一下场景先:

2009年的10月,苹果的IPHONE终于进入中国了。这几天全美主要媒体的财经新闻都对此进行了不少报道。看这些报道的时候我注意到几件事,一是很多媒体都提到这款进入中国的IPHONE没有WIFI功能,并且都把责任归到了中国当局坚持自己的WIFI标准(实际指WAPI)。再就是都提到了这款进入中国的IPHONE的高昂的价格,说可能会导致买气不旺。

我本来对价格的事情没太在意,因为IPHONE在美国的价格其实还是很平民化的。结果看了华尔街日报网站上的一篇报道,才觉得国内的IPHONE价格确实有些意思。。。

先说说美国AT&T的IPHONE 3GS(最新款的3G)的价格,大致如下:

08G内存 199美元

16G内存 299美元

32G内存 399美元

当然这要签两年的合同,同时每个月的月费根据不同的使用计划而不同。语音通话部分也就是三四十美元,而数据DATA服务部分(就是上网等功能)每个月30美元就可以任意使用了。

那么联通的IPHONE话机价格如何呢?

08G内存 4999人民币(730美元)

16G内存 5880人民币(861美元)

32G内存 6999人民币(1025美元)

可见,不管是联通还是苹果,都把IPHONE的这些中国买家当大尾巴肥羊痛宰了。估计是觉得价钱低了就不给那些真有钱的朋友们面子了,搞得满街都是的多没劲。呵呵,这就是中国特色的半殖民地半资本主义下的零(0,zero)民族产业意识现状吗?

联通的3G牌照是今年十月份才拿到的,苹果IPHONE进场的谈判是十月中下旬最后敲定的。实际我估计早在夏天甚至更早就拍板内定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也是从新闻里面分析出来的。就是前面提到的海外主流媒体抨击联通没能让这批IPHONE带WIFI功能的报道里面,他们提到联通定制的IPHONE在七月份就投产了,所以后来就来不及加相应WFI标准的设备调整了。。。我都开始怀疑,联通的3G牌照发放时间和IPHONE入场,是相关的事情,都是为了苹果的年终销售促销甚至财报。

我们知道国内曾经大力地推动自己的3G标准,就是TD。结果现在随着联通的WCDMA的3G牌照到位,随着苹果的WCDMA的3G
IPHONE进场,几乎可以说,中国移动为主推动的TD标准已经彻底“飒游纳凉”(再见)了,没戏了。其实前些天我就议论过:中国的3G标准不是主要推自己的吗,那么IPHONE的3G入场,不是明摆着会严重打击那个自己的标准市场吗?我不是反对IPHONE进中国,但是为什么不逼着IPHONE做TD的3G手机,用TD的国产芯片以推动自己的TD标准同时更能从设备销售里分一大杯羹呢?

早几个月看新闻里面提到苹果最开始是和中国移动谈的,结果没谈成。当时谈不成的原因好像是分成方面的财务问题,而非设备标准准入类的问题。那就更奇怪了:他们当时谈的是3G的IPHONE吗?如果是,难道中移动自己也还有WCDMA的牌照?那还推个什么TD呢?如果谈的不是3G的IPHONE,那当时要是进一批2G的旧版IPHONE可就刚好帮苹果销库存了。还好没谈成,呵呵。。。还有,为什么不咬死:不支持WAPI的WIFI标准,IPHONE就不能进中国,不是刚好可以促进中国自己的WAPI标准吗?结果现在那么客气的放进来了,还被西方媒体说是在为难苹果,为难中国用户,害得他们的IPHONE上都没有WIFI功能。。。

在苹果进入中国前,硅谷的一个主要高科技STARTUP创业网站上曾经刊登过一篇文章,痛斥中国如何刁蛮地阻挠苹果进入中国。以下是那篇文章的一些内容:

=====================

文章标题:

Apple and its iPhone get fleeced in China

(苹果和IPHONE在中国惨遭盘剥)

最有意思的一句话:

Will Apple become just the latest to suffer what has become a
multi-hundred-year history of fleecing of foreign business in
China?

(苹果是否会成为中国几个世纪以来对外国企业不断盘剥的最新受害者呢? )

======================

评论:几个世纪以来对外国企业的盘剥? 什么企业,什么盘剥? 虎门销烟?

这个网站的名字叫VENTUREBEAT,其实还是硅谷最有影响的STARTUP创业信息网站之一,结果也是这样非常政治化。如果大家在GOOGLE上面搜索“VENTUREBEAT”,第三条结果就是:iPhone
prototype goes missing; Chinese worker investigated, commits
suicide(IPHONE样机在中国工厂丢失,中国工人被调查后自杀)。。。由此可见,他们网站当时7月份的那条报道是很轰动的。再结合他们随后8月份的那个说苹果在中国被阻止入场,被盘剥的特稿,立场就很清楚了。

那部丢失的IPONE样机,可能真的是被坏人偷了。还有人说这个跳楼的大学生就是畏罪自杀(我严重怀疑)。但是更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叫中国人代工的企业在国内是多么的势力磅礴,快像过去的太君了。而中国自己的民族企业和百姓在这样势力磅礴的太君面前又是多么的不堪和苍白,要么用偷的,要么只能跳楼。

中国的民族产业,中国的百姓,中国的官僚真的要好好想想了。不要再让那些港台殖民地经济模式企业家们二手殖民得像富士康员工那样跳楼的跳楼,像那个香港玩具厂那样找来些工人追逐的追逐了。中国的市场,中国民族企业如果再不摆脱这样的港台殖民地经济意识,绝对没有所谓的伟大复兴的一天。

由此咱们回到前面大片的片头:

======================

还是节选自前面那个新闻:

“亲爱的,不好意思,明天回家去吧,我出事情了,千万不要和我家里人讲,不要和我联系,第一次求你,一定要答应噢!真的很对不起你……”阿春接到这条信息时,是7月16日凌晨1时48分。她疯了一样地打电话给男友孙丹勇,但都没有人接,直到凌晨4时许,派出所民警找到了她。

。。。

======================

(倒叙,剧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99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6012
发表于 2009-11-5 05: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根筋研究生死了,一根筋学校还活着

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跳楼事件发生后,由于原因涉及毕业就业问题而备受网友的关注。该校10月30日晚就此事回应称,事件中死亡男子与校方关系"最多就是一个校友",虽然事件发生的原因与该男子要求学校解决工作未果有关,但校方并没有这方面义务因此对其死亡没有责任。(1日中国新闻网)

因为找工作不顺想不开也好,要求学校解决工作未果也罢,一个研究生就这么轻易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实在让人深感痛惜。作为校方,协助处理好善后,既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更是一种起码的人性关怀。然而,校方如此冷漠的回应,委实让人感到一种更为沉痛。

不知道这位研究生当初辞去已有的工作是否与校方有过什么约定,以至于在让校方给安排工作的希望破灭后选择了这种极端方式,笔者不敢妄加猜测,可在如今双向选择、自由开放的用人机制下,"缠"着学校给安排工作倒确实偏执了些,校方将其表述"一根筋"似乎有点道理。

然而,从研究生的"一根筋",我们同时也不难看到校方的"一根筋"。当研究生"一根筋"地要求校方给解决工作时,校方有没有耐心做点解释、说服工作?面对研究生工作受挫后表现出的偏激,校方有没有给予必要的疏导、关怀?是不是也"一根筋"地表现出傲慢和无情?

如此质疑,并非有意苛责校方,只是,当看到校方简单地把责任归咎于研究生的"一根筋"时,当听到"已经跟学校没有什么关系,最多就是一个校友,跑到我们学校来跳了楼"这冰冷的话语,有一根神经真的被深深地触痛了!作为教书育人圣地,对研究生的死,难道校方没一点责任、不该反思么?

可悲的是,"一根筋"研究生死了,"一根筋"的学校也许还将继续活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6-2 05:5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