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作者阿瑟·H·史密斯先生在中国生活了20年…… (
最开始,史密斯解释了中国人的“面子”的意思。我们也有一个意思相近的俚语“cheek”(脸颊)。中国人表面上很有勇气,其实是一群戏剧化的人。“每个中国人都可以做剧院里的演员。”他会面向一大群人讲话,他会经常需要做些形式的东西。为了实施一个行动,他要增加他的“面子”。如果他要厚着脸做个小偷,他会扮演天真无辜的受害者,使“面子”免于受损。他偷一把刀,接着又从桌布下“找”回它。无论中国人在做什么,其意识中都是为了表面保存脸面不受责备。
为了生存,中国人是最节俭的一群。他们饮食的简单使作者印象深刻。他们的主食为大米、蔬菜和鱼,靠2美分可以过一天。饥荒年代,上万人每人每天只有1.5便士可花费。烹饪上用了很多技巧,以杜绝浪费,又环保卫生。喝剩的茶会倒加茶壶作第二泡。肉食中,猫狗肉、鼠肉可食用……中国人一点也不挑剔……
经济随处可见。做衣服的材料一点都不浪费。节庆时人们把恭贺的大字纸片假缝在绸布上,用完拆下,绸布还可以再用。手推车夫从不给车轴上润滑油,因为“吱吱声比油便宜多了”……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勤奋的人群。中国商店总是早开门晚打烊……技工们每天工作16-18小时,这似乎值得称赞……每个国人的信条里可以描出100条以上礼仪和行为规范--他是拘谨但有礼貌的,“像个绷紧气垫,但是放缓了震荡。”中式的礼貌不同于欧式,是一种“令人迷惑、恼火”的技术性、宗教性礼仪,带着一堆前提后项,如果你只记得一点而非全部,则前功尽弃。
对外国人的轻蔑是根深蒂固的。中国知道了360年后的欧洲是怎样,但于事无补……这种蔑视带着高人一等的自以为是。欧式服装在中国人看来很荒谬、粗俗。他们憎恶拖着猴尾巴似的衣摆的燕尾服,觉得女装猥琐暴露……他们喜欢外国人低声下气、自嘲不如的谈话气氛,然后他对你说:“以你这样的孩子的程度,你做得不错。”外国人以蒸汽和电气显示先进时,他们只是弹一下响指--他们不需要明白这些。佛教充斥他们的思想,他们没有时代精神,不愿被欧美同化,带着千年积累下来的顽抗力量……
提了这么多阴暗面,史密斯先生还是赞扬了中国人的坚韧,但强调他们要诚实,避免矫情虚伪……中国人总觉得说谎没错……另一个不好的性格是猜疑,中国人不愿相信任何人。总之,作者觉得中国人需要的,只是两种性格和良心——但这已然是最重要的全部。《先锋国家历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