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89|回复: 0

赵翼痛失状元

[复制链接]

0

主题

3321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6118
发表于 2009-11-27 12: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的科举制度从隋朝到清朝,历经了一千三百多年,总共出了大约九百位状元。一般来说,一个读书人要成为进士,须通过三道主要的考试:乡试、会试及殿试。"秀才"通过乡试称为"举人","举人"的第一名称为"解元"。"举人"进京参加"会试",通过"会试"的"举人"称为"贡士","贡士"的第一名称为"会元"。"贡士"再参加"殿试",通过"殿试"的"贡士"称为"进士","进士"的第一名称为"状元"。

殿试和其他考试有几点不同,一是殿试的主考官不能决定前十名的名次,必须把前十名呈给皇帝,让皇帝决定前十名的名次。因此皇帝有时因个人的缘故,变动了前十名的名次。二是殿试时,考生的考卷只把名字贴起来,并未另请人把文章再抄一遍。因此主考官便可从笔迹认出考生来。对绝大多数的考生而言,总是希望能让主考官认出自己的笔迹,说不定可以因此而沾点便宜。但有位考生却深怕被主考官认出自己的笔迹,这位考生就是在乾隆二十六年参加殿试的赵翼。

赵翼会如此并非自命清高,而是无可奈何。

赵翼在赴殿试前的官职是军机章京。军机章京的品级虽不高,但职位很重要。皇帝每天上朝的第一件事便是召见军机大臣商讨国家大事,决定处理方法。除非十分重要的决定须由军机大臣当场写旨外,其余的均交由军机章京写旨,经皇帝认可之后发交各部执行。

因此军机章京除了有机会接触朝廷机密外,军机章京的笔迹也会被大臣所熟悉。因此当赵翼决定赴殿试的消息传出后,同事们皆认为今年的状元绝不会是赵翼。因为就算赵翼的文章再好,主考官因熟悉赵翼的笔迹,为了避嫌起见,绝不会把赵翼的文章评为第一,让赵翼有成为状元的机会。

赵翼知道后也认为这种情形很有可能发生。但又很希望能成为状元。苦思之下想出一种解决方法,那就是暗中练成另一种字体,在殿试时才使用,使主考官无法认出是他的考卷。

殿试评分结果,主考官果然无法寻获赵翼的考卷,因此猜想他可能改变字体来应考。当把考卷的名字拆封后,第一名果然就是赵翼。至此赵翼可说是准状元,等乾隆帝认可之后便是乾隆二十六年的状元。

乾隆帝看了主考官呈上来的前十名考卷,其中第三名为陕西人王杰。当时正结束对西北的军事,为了显示朝廷对西北民众的照顾,再加上王杰已经是第三名,把他升为第一名也不会引起民众的闲话,而且清朝自建国以来,陕西从未出过状元。所以决定王杰为乾隆二十六年大魁天下的状元,把赵翼降成第三名,也就是探花。

因此赵翼虽然费尽苦心改变字体,但还是成不了状元。不过赵翼虽不是状元,但无损他在文学上的地位。"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即为其在"论诗"中的一首著名作品。
赵翼为中状元不惜另下苦功改变字体,也显示出科举时代状元的可贵。

王杰后来正色立朝,不与和珅同流合污,不负乾隆帝的知遇之恩,不愧状元之名,为乾隆朝的名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25 21:1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