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31|回复: 0

以孝治天下:两千年中国帝制社会的治国纲领

[复制链接]

0

主题

3305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6149
发表于 2010-1-6 14:5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孝道由家庭伦理扩展为社会伦理、政治伦理。"以孝治天下"也成为贯彻两千年帝制社会的治国纲领。

在西周王朝,统治者主张敬天、孝祖、敬德、保民,重视尊老敬贤的教化。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恪守君臣、父子、长幼之道:在家孝顺父母,至亲至爱;在社会上尊老敬老,选贤举能;在国家则忠于君王,报效朝廷。周代规定,"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有问焉,则就其室以珍从。"(《礼记·王制》)"杖"
指老年人拄的手杖,拄着拐杖的老人是受尊敬的人。杖于家、乡、国、朝之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应该逐步受到更大范围人们的尊敬。周代不仅倡导尊老敬贤的道德风尚,还要定期举行养老礼仪。周代的养老礼仪包括朝廷和地方两个层次。在朝廷,天子一般都要定期视察学校,亲行养老之礼,在太学设宴款待三老、五更及群老,以示恩宠礼遇。在地方,则每年都要定期举行乡饮酒礼,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享有特殊的礼遇。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在尊老敬老方面,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伦理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论语》、《孝经》等书记载了孔子在这方面的大量言论。孝作为华夏民族传统的道德观念,经孔孟儒学的发挥,以及历代帝王的提倡,确实是深入民心。

自秦代以后,官修正史上都立有《孝义传》,就是表彰孝子,让他们青史留名。汉代是中国封建帝制社会全面定型的朝代,也是孝道发展历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从汉王朝开始,提倡"以孝治天下",孝开始走上政治舞台。特别是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儒家思想成了封建正统思想,孝也成了中国传统的伦理概念,成为了中国封建家长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开始直接服从于"
父为子纲"
、间接服务于"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的道德规范。孝道由家庭伦理扩展为社会伦理、政治伦理。孝与忠相辅相成,成为社会思想道德体系的核心,"以孝治天下"
也成为贯彻两千年帝制社会的治国纲领。

两汉时代,除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和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外,汉代皇帝都以" 孝"
为谥号,称孝惠帝、孝文帝、孝武帝、孝昭帝等等,表明了朝廷的政治追求和对"孝"的尊崇。提倡孝道,褒奖孝悌,是汉以孝治天下最明显的标志之一。据《汉书》与《后汉书》帝王纪中记载,自西汉惠帝至东汉顺帝,全国性对孝悌褒奖、赐爵达
32次,地方性的褒奖则更多。皇帝幸巡各地,常有褒奖孝悌的事。有时一地出现祥瑞,则认为是弘扬孝道所致,也要褒奖孝悌。对于著名的孝子,皇帝更加重视,把其作为弘扬孝道的榜样,精心扶植。如有一陈姓寡妇,养婆母
28 年,汉文帝感其孝行,给予"孝妇"称号。东汉初年,临淄人江革以孝母闻名乡里,光武帝赐其"巨孝"称号,赐谷千斛。

在政治制度上鼓励孝道,重视养老,选拔官员也把"孝"作为一个基本标准,兴"举孝廉",察举善事父母、做事廉正的人做官。元光元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元朔元年,武帝又下诏,凡两千石以上官吏必须察举孝廉,否则按不敬和不胜任论处。"兴廉举孝,庶几成风,绍休圣绪"。"有司奏议曰:‘......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汉书·武帝纪》)自此以后,以孝为本就成为选拔官吏的标准。汉武帝以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官吏多为孝廉出身,被视为仕宦之正途。举孝廉者往往被任为"郎",在东汉尤为求取官职的必由之路。山东嘉祥武氏祠的墓主人武开明、武班、武荣都是经察举孝廉后入仕做官的。桓帝诏书说:"
孝廉、 廉吏皆当典城牧民,禁奸举善,兴化之本,恒必由之。"(《后汉书·桓帝纪》)宋代徐天麟说,汉代"
得人之盛,则莫如孝廉,斯为后世所不能及"(《东汉会要·选举上》)。可见孝廉任官,对稳固汉朝的统治秩序具有长效作用。

汉代另一个重要选官制度是孝悌力田,始于汉惠帝四年(前191),名义上是奖励有孝父母、敬兄长的德行和能努力耕作的人。中选者经常受到赐爵、赐帛或复其身(即免除徭役)的优抚政策。汉文帝十二年(前168),诏以孝悌力田与"三老"同为郡、县中掌教化的乡官,成为定员。

汉武帝时立五经博士,以后又增《论语》、《孝经》为七经,作为从京师到各郡、县、乡各级各类学校中的必修课和必读教材。无论贵族官僚还是平民百姓,都要接受"孝"的教育。《孝经》成了国家教材。《孝经》强调尽孝道的普遍性,并对孝道的原则、内容及尽孝的方式、孝子事亲的行为举止等,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它不仅要求人们事父母以孝,事兄长以悌,而且把家庭父子关系运用于国家君臣关系,把孝亲与忠君直接相连。

汉代的养老活动也是统治者孝治天下的一个重要形式。汉高祖西入关中时,就"存问父老,置酒"(《汉书·高帝纪》)。《后汉书·光武帝纪》诏曰:"其命君国有谷者,给禀高年鳏寡孤独及笃疾无家属贫不能自存者,如律。"这里的律就是对养老的专项规定。汉代是孝的观念兴盛的时代,老人在家庭与社会上地位很高,是家庭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汉代以孝治天下,对后世政治有很大影响。两汉皇朝绵延四百余年之久,为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封建朝代,这与以"孝"为治国之道有一定关系。

魏晋隋唐时期在中国文化史上,是儒家的影响相对削弱的时期。但是,孝作为民族文化的基本传统有其深厚的民众社会基础,这段历史时期孝道仍受到社会、官方与民间的崇尚。

为贯彻"以孝治天下"的方针,两晋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太始四年六月丙申,晋武帝有诏:"士庶有好学笃道,孝悌忠信,清白异行者,举而进之,有不孝敬于父母,不长悌于族党,悖礼弃常,不率法令者,纠而罪之。"(《晋书·武帝纪》)皇帝还亲自讲《孝经》。《穆帝纪》载:"永和十二年二月辛丑,帝讲《孝经》......升平元年三月,帝讲《孝经》。"《车胤传》载:"孝武帝尝讲《孝经》,仆射谢安侍坐,尚书陆纳侍讲,侍中卞眈执读,黄门侍郎谢石、吏部郎袁宏执经,胤与丹杨尹王混摘句,时论荣之。"可见这样的活动相当隆重。

两晋时期一项相当有力的措施是中正把关,即所谓"乡邑清议",士人入仕必先经中正评品,如果有不孝的污点,中正这一关就通不过。《世说·任诞》注:"(阮)简以旷达自居。父丧,行遇大雪寒冻,遂旨浚仪令,令为他宾设黎臛,简食之,以致清议,废顿几三十年。"如此特殊的情况下吃了一点肉,因在父丧期间,就被中正卡住,近三十年不得叙用。中正把关,可以说是晋朝贯彻以孝治天下的组织措施。

隋唐也是一个以孝治国的时代。唐玄宗亲自为《孝经》写序、注释,并下诏颁行天下。天宝年间免征居父母之丧者的劳役赋税,称为"孝假"。代宗时又开"孝悌力田"选士科目。唐代社会出现了一些"以孝闻于世"的孝子贤孙,其尽孝的内容主要表现在"善事父母,养老送终"等方面。对于尽孝道的典型,唐朝统治者也给以褒奖和宣扬,或由地方官府表彰,或由地方举荐,上奏朝廷,授官、赐物、旌表其门闾、蠲免其赋役,甚至载入史册,传之后世。两《唐书》的《孝友传》中罗列姓名或详见于篇者,即为当时最高的褒奖。有的还受到皇帝亲自嘉奖和恩典。武则天时,元让以孝著称,诏拜太子司议郎。则天谓曰:"卿既能孝于家,必能忠于国。今授此职,须知朕意。宜以孝道辅弼我儿。"(《旧唐书·孝友传》)这些事实反映了唐朝统治者继承了儒家传统中讲究孝道的一面。

宋元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由鼎盛逐步走向衰亡的时期,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主义进一步强化。这就要求为整个社会和个体家庭坚实地竖起"三纲五常"、"明天伦之本"的统治秩序。

宋朝是经过社会动荡之后重新建立起来的统一朝代,政府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出发,大肆宣扬"冠冕百行莫大于孝"(《宋史·孝义传》),"上以孝取人,则勇者割股,怯者庐墓。"(《宋史·选举志》)晋人王祥卧冰求鲤,三国时人孟宗泣笋等荒诞不经的愚孝故事,都被用作教材向人们灌输。由于政府的大力褒奖,孝道在宋代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一时孝子辈出,孝行壮烈得惊人。《宋史·孝义传》载,太原的刘孝忠,母病三年,他不但割股肉,还"断左乳以食母"
;杨庆"
母病不食",他就割自己的右乳"以灰和药进焉";吕生则在他父亲失明后,"剖腹,探肝以救父疾"。对这些行为,宋朝皇帝不但诏赐粟、帛,还亲自"召见慰谕
"。不仅如此,宋朝法令还规定:未葬亲不许入仕。有的宰相甚至因此而被罢官(赵翼《院余丛考》卷二十七《未葬亲不许入仕》)。而且即使缌麻那样的远亲病死,也不得赴举(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五《缌丧不得赴举》)。这时的孝道就纯属残酷的愚孝了,不再是一种值得称道的美德,而成为人们的精神枷锁。

元朝统治者对孝道的认识与宋代截然不同。孝道是农业经济的产物,而游牧经济是分散的、流动的,父子依附关系相对减弱,自然不会产生适应农业经济的孝道。蒙古统治者入主中原后,用游牧民族的眼光审视内地的封建道德规范,并通过行政手段加以改造。首先,在宋代被视为最高孝行的卧冰、割股、刲肝等行为,在元代不但不予以褒奖,反而被明令禁止。
据《元史·刑法志》 载:"
诸为子行孝,辄以割肝、刲股、埋儿之属为孝者,并禁止之。"元朝政府对一般的孝行常理也极为淡漠。用以维系宗族关系的孝道一经破坏,家族纽带也就有所松懈,孝道的核心内容善事父母也发生了动摇,甚至遗弃父母得到了法律的承认。《元史·刑法志》云:"诸父母在,分财异居,父母困乏,不共子职......亲族亦贫不能给者,许养济院收录。"元朝统治者站在游牧民族文化的角度,看出了孝的某些不合理性,并从政策上加以限制和明令禁止,无疑在客观上起到思想解放的进步作用。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在"治乱世用重典"思想指导下,诏谕臣民们要兴孝道,用"孝"维系皇权统治。朱元璋把孝看作是"风化之本","古今之通义","帝王之先务",认定"垂训立教,大要有三:曰敬天,曰忠君,曰孝亲。君能敬天,臣能忠君,子能孝亲,则人道立矣。"(《明通鉴》)朱元璋兴孝的主要措施有自身率先垂范,观念倡导与教育,制礼作乐,政策支持与奖励等。洪武一朝,荐举讲孝,科举讲孝,选官员亦讲孝。洪武六年曾罢科举,举贤才,其目有贤良方正、孝悌力田、孝廉、耆民等。荐举一途,"由布衣而登大僚者不可胜数"(《明史·选举三》)。明朝还以养老之政教民孝,对老人赐以布帛,授以爵位,还让他们议政,御政,评论官员,理民诉讼,宣教民众,以发挥他们的作用。明文规定80岁以上的老人由官府养。由于明太祖的大力提倡,整个明代都非常重视孝道。明12代皇帝统治的277
年中,皇帝的庙号、谥号或陵名,孝字很多。如"孝陵"、"孝宗"、"孝康",尊谥中的"至孝"、"达孝"、"纯孝"、"广孝"等。

清代统治者作为异族君主,开始不便在汉族遗民中提倡忠君,于是改而大力倡孝,重视以孝道治天下。顺治皇帝曾经注过《孝经》。康熙、乾隆皇帝数次在宫内开设"
千叟宴"。康熙还曾颁发"圣谕",提倡孝道,敕令全国广为宣讲。他认为,帝王治天下要"首崇孝治"," 孝为万事之纲,五常百行皆本诸此。
"(《御制文选》第五集卷三十一)清代法律规定,对于不孝甚至残害父母的,予以严惩。另一方面则是旌表孝子。雍正时曾规定,犯死罪但因为是独子,必须赡养父母的,予以宽刑。清代封赠臣子的父母、祖父母及其配偶,也是一种提倡孝敬的措施,具有弘扬孝道,倡导敬老的意义。清代为了加强孝治,把汉代的"孝廉"和
"贤良方正"两个科目合并,特设孝廉方正科。雍正元年(1723)诏直省每府、州、县、卫各举孝廉方正,赐六品服备用。以后每遇皇帝即位就荐举一次。乾隆五年(1740),确定荐举后赴礼部验看考试,授予知县等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2-29 01:4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