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作为世界阵营社会主义体系中的中国,在改革开放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经济领域对外开放,鼓励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发展,分到了西方经济的一杯羹。
毕竟,中国是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国家,加上解放后受苏俄思维的羁绊,跟西方国家相比,无论是在体制软件还是经济底蕴上,差距很大。
本应在经济改革过程中适时跟上的政治体制,反而越来越退化,以致目前对市场经济生态造成毁灭性的破坏,成了社会发展的阻碍。
改革开放并没有使中国像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真的赶上了西方,只不过是劳动力成本低廉不惜污染环境而成了世界工厂罢了,为其他国家打工度日。体制意识没有相应跟上,就像一个出卖体力的劳动者,尽管拿到工资后换穿了新装,可头脑决定了始终是打工的料。
所谓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且不说统计数字有多么的水分,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平均后的实质还是世界落后经济体,总量大有什么用,凭什么沾沾自喜?就像清末的地大物博,根本经不起八国联军和日本甲午战争的考核。
即便是一个相对贫穷的中国,内部的分配制度极不合理,改革的微薄成果被官僚权力过分侵占,不劳而获,全社会的保障体系根本没有起码地建立起来,劳动力供给在衰减,自然资源和环境被破坏了,科技制造业越来越空心化,全社会从事公务员和房地产才能有效生存,出现了一个未老先衰的中国。
试问,中国有世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在哪里?有微软、谷歌吗?有可口可乐、肯德基品牌吗?有摩托罗拉、诺基亚吗?有索尼、松下、三星吗?世界五百强里面有中国大陆的制造业吗?
所谓的珠三角、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发达地域,那是靠捡发达国家舍弃落后产业的结果,一旦到了真正跟发达国家较量就败下阵了。从中央试图把北部湾成为中国当今区域发展一极的愿望落空上看出,中国根本上还是发达国家的附属。
越南、缅甸、泰国等东盟国家,从地理位置上看,应该跟中国联系密切,可现在他们偏偏欢迎日本进驻,排斥中国。原因是中国的产业档次跟东盟差不多,形成竞争,没有能力引领东盟,而日本以压倒中国的优势占领了东盟市场。
中国出口的往往是原材料、初级品、半成品、贴牌产品,很难有精细的制造品和核心科技产权,到外面投资损坏自然环境的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项目,试图在缅甸投资建设密松水电站以失败告终。还算缅甸的最后决定正确呢,不像中国的三峡工程留下许多后患。
以gdp作为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指标,只为投入而投入,没有可行性分析,不讲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收期,更不顾社会民生财力所及,滥发纸币搞泡沫经济,滥用国家权力违反市场经济规律搞大型项目,岂能有真正的发展?
目前中国政治和经济上已完全脱变了,实行的是国家垄断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历史和现状证明,在物质水平在没有达到充分满足全社会之前,公有制的后果就是官有制,就是绝对的民官贫富两极化。只有改革、取缔公有制,把国家财产确实分摊到全民头上私有,社会才有消费的经济马车可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