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828|回复: 2

纪录片《我们的娃娃》(一)(转载)

[复制链接]

0

主题

1268

回帖

1851

积分

金牌会员

热心会员

积分
1851
发表于 2010-5-22 00:3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纪录片《我们的娃娃》内容简介

《我们的娃娃》片长73分钟,共分为三集:第一集“5月11日母亲节”、第二集“承诺与鉴定”、第三集“同一个世界”,其时间跨度大约在地震发生前后的5月至8月。在片中讲故事的,主要是遇难学生的父母,他们中间有教师、城市职工、外出打工者,其间也穿插了传媒工作者、独立学者、网络作家、地质专家、环保和法律工作者的评述。他们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对校舍垮塌、儿童遇难这一事件的看法。

片中现场录像来自在灾区流传的民间影像,拍摄者多属公民记者。公民对影像的运用,呈现了另一种见证和记录的方式。

谨以本片纪念在2008年 “5・12”四川大地震中所有因校舍垮塌而遇难的孩子们,他们是四川人的娃娃,也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的娃娃。

本片纯属非赢利制作,导演与合作者的所有工作,都是志愿者性质。我希望人们收藏这部影片的捐赠,可以持续支持川震儿童纪念项目。

仅以此片纪念在2008年5・12四川大地震中因校舍垮塌而遇难的孩子们[flash=http://vimeo.com/moogaloop.swf?clip_id=6770208]123567[/flash]

0

主题

1268

回帖

1851

积分

金牌会员

热心会员

积分
1851
 楼主| 发表于 2010-5-22 06: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纪录片《我们的娃娃》(二)
【新唐人2010年5月23日讯】2009年10月10日广州中山大学教授艾晓明前往香港影片放映和交流活动受阻,香港的多个民间团体加场播映令大陆当局过敏的她的记录片《我们的娃娃》以示抗议。

不久艾晓明在新浪博客在近期上载了和「娃娃」相关的内容后,无法打开。艾晓明在接受访时说:「10月19号(注:2009年)把我的博客也关了,我感觉好像和娃娃有关。因为15号以来我发的几篇文章都和娃娃有关,包括我拍摄艾未未工作室(调查死亡学童名单)志愿者的图片,配了诗;还有《我们的娃娃》主题歌;以及一篇题为「作者安全影像倒霉」的文章。基本上全部和娃娃有关。」

艾晓明2009年5月开设的新浪博客主要是与学生的学术交流,时政内容并不多。而其中一个专版365封信—「天堂的娃娃」,收集了很多四川地震校舍倒塌相关学生家长、志愿者的信、口述资料、以及死去了的孩子的遗作。对于这一交流平台被封杀艾晓明提出质问:

「我找不出任何理由、违反了哪一条?如果他觉得校舍倒塌,儿童遇难是个禁区、是不能够讨论的话,那我违反的就是这个禁令,我只能找到这个错误。但这个禁令本身有问题,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讨论?这毕竟是5千多个孩子,不能把他们一笔抹杀;不可以说512 周年过了,国家领导人都在汶川倒塌教学楼前低头默哀,然后过了几天我们就能把他们全都忘掉,这是不可能的。一个民族不能这样失忆。」

与此同时,尽管艾晓明本人无法到场,香港方面的多场《我们的娃娃》的放映会和研讨还是如期举行。其中天主教正义和平委员会本周二晚在一教堂内播放了这部纪录片,并邀请了曾采访四川地震豆腐渣工程的记者以及资深媒体人与观众讨论和分享。该会筹办人员柯小姐说:

「看见这些画面心里很疼,这些豆腐渣工程让很多学生受害。很伤心到现在没有看到政府从这些教训里做了什么具体改革、改变,反而是抓了像谭作人这些人。现在艾老师只是拍了这部片,想让香港的朋友也有交流的机会,从关心国家,关心这些孩子的心出发,当局都不让她出来,这个很没道理。所以我们昨天看这个片子时候心里面很疼,不想这么多人再受伤害,但我们怎样去改变、去改革,这很重要。」

而香港社会运动电影节更决定,加场播映艾晓明的《我们的孩子》一片,主办单位在一封公开抗议信写到,我们向不怕危险拍下这些纪录片的艾晓明教授致敬,既然中国政府不愿意让艾老师放映,我们就以加开几场艾老师的影片作为抗议!我们这个电影节,为了鼓励多些基层市民入场观看,是不收费的。我们只是希望,来的观众可以因影像而得感动,因感动而思考,因思考而行动起来,对抗不公义的事!

艾晓明也准备了一段话,与无缘面谈的《我们的娃娃》一片观众分享。她说:「我希望在放映的73分钟里面,这些孩子就像天使一样和我们在一起;希望这个放映也是追悼的仪式,我们悼念他们,我们更要去探寻造成这个悲剧的原因,这么做的目的是避免悲剧再发生。」


附:《公开信》

抗议中国政府禁止学者出境放映纪录片


各位社运电影节的观众及广大市民:

在第七届香港社会运动电影节有幸邀请到中山大学的 艾晓明教授来港放映纪录片,分别为《开往家乡的列车》及《我们的娃娃》。很可惜, 艾晓明 教授于10月16日下午两点从北京飞抵深圳机场,准备来香港时,遭中山大学派员拦截,称受「上级指示」叫她不要来香港做放映会。

《开》片是关于春运时,由于铁路设施不足,而造成民工在火车站争相回乡受到伤亡,是纪录中国为了要成为「世界工厂」,而牺牲的大量底层人民的辛酸。《我》片则是拍摄到汶川大地震后,许多地震中死亡的孩子的父母,发现到子女就读的学校原来是豆腐渣工程的结果,换句话说,就是贪腐的结果。片中其中一名人士谭作人,早前亦因搜寻豆腐渣工程受害人资料,而被中国政府递捕,控以「泄露国家机密」的罪名,现身陷囹圄。

这次事件,明显是因为中国政府不欲让外间知道,关于中国底层广大劳苦大众的真实故事。对于中国政府的行为,我们感到非常悲伤和愤怒,因为,一个自称共产党的政权竟然不理工人农民死活;因为,中国为了扮演大国而掩饰其广大底层人民的痛苦,限制言论自由和人身自由!

在此,我们向不怕危险拍下这些纪录片的 艾晓明 教授致敬,而既然中国政府不愿意让 艾 老师放映,我们就以加开几场 艾老师的影片作为抗议!我们这个电影节,为了鼓励多些基层市民入场观看,是不设收费的。我们只是希望,来的观众,可以因影像而得感动,因感动而思考,因思考而行动起来,对抗不公义的事!

有关艾老师的影片放映改动与安排,我们将详列与第七届香港社会运动电影节的网页上,敬请大家留意,并希望你能以参与,作为抗议!

第七届香港社会运动电影节筹委

2009年10月20日


放映日程改动通知

21/10 浸会大学场更动如下:

原本由于艾晓明 教授会来港参与放映后讨论,为方便艾老师的时间而设计连续放映《开往家乡的列车》和《我们的娃娃》,可是,由于 艾老师来港时遭到拦截,现无法出境,不能来港参与放映后讨论,故,为令到每出影片的放映后讨论可更深入,21/10晚上只会放映《我们的娃娃》,而不会放映《开往家乡的列车》。《开往家乡的列车》将加场于10月25日晚上7:30到香港独立媒体放映,敬请留意。就着 艾老师被禁止出境放映事件,我们深感不满,将会继续跟进。

仅以此片纪念在2008年5・12四川大地震中因校舍垮塌而遇难的孩子们


[flash=http://vimeo.com/moogaloop.swf?clip_id=6770597]【禁歌禁片】纪录片《我们的娃娃》(二) [/flas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68

回帖

1851

积分

金牌会员

热心会员

积分
1851
 楼主| 发表于 2010-5-22 23: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纪录片《我们的娃娃》(三)
看川震纪录片《我们的娃娃》

杜婷(《亚洲周刊》记者)

第一次看《我们的娃娃》是在一个小范围的试映会上,观众多是学者、纪录片导演和媒体记者,当时的片名叫《天国娃娃》。在放映后的交流中很多人提出片子不够平衡,只有家长对倒塌校舍的质疑,缺乏有信服力的专家、学者的专业意见……

的确,整部影片几乎只有一种声音存在,虽然片中也采用了CCTV电视片段中专家的「波峰波谷说」,但无论是从所占比例还是片子结构来看都不足以成为另一波独立的声音,若从独立调查的角度来讲《我们的娃娃》确实称不上客观、抽离、中立。然而只要我们了解这部影片及其他类似影片在拍摄中所遭遇的阻力,就会发现在此种情境下,所谓平衡报导的要求对独立纪录片导演而言有些过于苛刻。

我们的娃娃

五一二之初官方在下达禁令无效后,顺水推舟地展示出对传媒前所未有的开放,于是校舍建筑质量存在问题、境外救援队伍无法顺利开展工作、公众捐款去向不公开不透明等报导,皆出现在中国的各大媒体,但随着大规模救援的结束,官方又回到控制传媒的老路上,越来越多和五一二相关的内容成为报导的禁区,其中尤以校舍安全问题为甚。官方自然是明令禁止中国大陆的媒体发表此类报导,对无法掌控的境外媒体和公民记者,政府则采取了从源头堵截的方法。在已被报导过的倒塌校舍旁有专人看守,不允许拍摄;学生家长被告诫不可接受媒体的访问;在一些村镇,若来一位带着摄影机的陌生人,则必定会有人跟踪。我的一位朋友在临近五一二一周年时去拍摄倒塌的校舍,先是在拍摄废墟时被打,后在准备离开四川时又因「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罪」被拘留。

片面平衡 对弱势不公

在这种环境中《我们的娃娃》的拍摄就成了导演艾晓明和官方之间斗智斗勇的游戏。但相较联络遇难学生家长、拍摄倒塌校舍、现场取证等环节,更困难的是禁令之下要访问到建筑、工程等领域的学者、专家,获得专业意见,这对因拍摄《太石村》、《中原纪事》、《开往家乡的列车》等影片被官方列入「黑名单」的导演艾晓明来说几近成为「不可能的任务」。

然而抛开这些现实的因素,一部只有一种声音的纪录片是不是就一定是不恰当的呢?近些年来越来越多对平衡报导的反思,其中一种观点便是认为片面追求表面平衡的结果对其中明显弱势一方欠缺公平,尤其当另一方为公权力时。在邓玉娇案中法律学者萧翰就指出,公权力和涉案个人的权利是不对等的,媒体在进行相关报导时若片面追求机械的平衡,有可能损害弱势者的合法权益。虽然平衡报导有其弊端,且绝对的平衡和客观不可能做到,从摄影机选取画面开始,所有的影像就都带着创作者的主观色彩,但对现代传媒而言,平衡报导依然是一种基本的规范,毕竟它可以最大程度上规避职业风险,是媒体的自我保护。但对于民间的影像记录而言,平衡报导就未必是必须了。

《亚洲周刊》登载此文


影像帮助记忆与反思

影像初始的目的是记录,记录下此时的人或事,以便在另外的时空重现。逐渐地,人们发现影像比它所记录的事或物更能经得起时间的磨炼,于是影像便有了帮助人们记忆、反思的作用。关于灾难的影像,记录和观看此类影像并不能带来轻松、愉悦的感受和体验,其存在无非就是让我们去了解、注意、检视政府就灾难提供的解释是否合理,这一切是不是真的不可避免,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伤和痛苦,谁要对此负责,同时也让我们反省自身对灾难的态度,对他人痛苦的同情和感受的能力。

在几乎所有的质疑和反对在官方媒体上被生硬撤下时,《我们的娃娃》用生动的细节记录了沉重。影片中遇难学生家长因担心送去检测的钢筋、水泥被掉包而在建材上做标记;一个因生病未去幼儿园的孩子幸免遇难,当问到他们班的小朋友有多少出事时,这个三四岁的孩子说「好多都死了」;一位遇难孩子的母亲伤心欲绝,在女儿坟前痛哭,「你投胎要投到外国去,不要投到中国,是妈妈害了你呀」。从片子自身来说这样的记录或是片面的,但放在所有和五一二相关的影像记录中,这般细节便是对官方歌功颂德式纪念的平衡了。

《我们的娃娃》虽然采用了调查的方式来呈现,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调查报告,它是一份民间的影像记录。导演艾晓明整合了来自各方的影像,有官方媒体播出节目的录影,有家长用手机录制的和政府工作人员交涉的画面,有公民记者用家用数码相机、摄像机拍摄的调查取证过程,也有艾晓明自己用专业摄影设备拍摄的访问。当如此多的元素糅合在一部影片中,报导的平衡、画面的质素和技术性的手段都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记录本身及在记录过程中公众的参与。而影片的名字从《天国娃娃》改为《我们的娃娃》,导演或是想告诉我们,那些死去的孩子不是和我们无关的人,对于他们的离开,我们每个人都难说清白。


仅以此片纪念在2008年5・12四川大地震中因校舍垮塌而遇难的孩子们[flash=http://vimeo.com/moogaloop.swf?clip_id=6770989]123456790[/flash]
我们的娃娃(第三集)同一个世界



《我们的娃娃》主题歌

(词:艾晓明 曲:肖巢)

“娃娃,我亲爱的娃娃,你在天堂还好吗?多想再看看你的笑容,多想再帮你梳一梳头发。娃娃,我亲爱的娃娃,天堂里再没有风吹雨打,地不再动,山不再摇,陪着你一路开满鲜花。这么多书包和铅笔,陪着你娃娃天天长大,青草微微带去我,声声召唤,爸爸妈妈,再也看不到你啊!”

“妈妈,我亲爱的妈妈,你在人间还好吗?打工的路上不要太辛苦,千里迢迢莫把儿牵挂。爸爸妈妈我的亲人啊,来世今生永远的牵挂。伸展你的手,亲亲你的脸,你们保重爸爸妈妈。这么多思念和牵挂,留在你日渐苍老的面颊。花开依然,带去我所有祝福。我在天堂和你们,说说话。”

“这么多书包和铅笔,陪着你娃娃天天长大,青草微微带去我,声声召唤,爸爸妈妈,再也看不到你啊!”

“这么多思念和牵挂,留在你日渐苍老的面颊。花开依然,带去我所有祝福。我在天堂和你们,说说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3 15:4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