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一审被判无期徒刑,日薄西山,上诉也在很多人的预判中,但薄熙来的政治能量依然不容低估。北京时间10月9日15时整,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官方网站发布短讯《薄熙来案进入二审》。内容简短明了——“被告人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一案,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3年9月22日一审宣判。闭庭后,在上诉期限内,薄熙来不服一审判决,通过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向本院递交上诉状。10月8日上诉期满后,本院经审查,依法决定予以受理。”至此,薄熙来案第二季正式拉开大幕,薄熙来这位昔日政治明星的“表演”亦进入最后的疯狂。
时隔不久,新华网、人民网等官媒便转发了此消息,门户网站随后开始跟进。与一审时的“攻势”不同,此次薄熙来并未成为各个舆论场绝对的主角。官媒将消息放在了不显眼位置,人民网甚至不惜将此消息“踢”出要闻区。各大门户网站也是依葫芦画瓢,循着官媒的脚步冷淡处理。上诉得以确认的当天,新闻联播并未提及此事。次日出版的《人民日报》也闭口不谈,反倒是评论版的《遏制“反腐”须釜底抽薪》以及人民论坛栏目的《让形式不只是形式》意有所指,切换了主语,将其与薄熙来强行嫁接在一起,也不无逻辑。
舆论对薄熙来案二审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其一是二审会否开庭审理?会否延续一审时的微博直播模式?会否对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产生负面影响?对于第一个疑问,人民网附加的专家言论与《文汇报》的分析不谋而合。刑诉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卫东表示,薄熙来上诉必然会启动二审程序,此案一定会经过二审终审,是否开庭审理则取决于上诉的内容。“如果上诉是针对量刑,二审法院不会开庭;如果他对事实和证据提出了异议,可能影响判决结果的,二审法院就要开庭。如果不影响判决结果,那么可以开也可以不开。”
对于第二个问题,《新京报》援引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的分析给出了期许,由于薄熙来案一审济南中院采用了微博直播庭审的方式,实施效果非常好,因此该案二审中可继续采取微博直播方式,把该案做成司法公开的典型案件。对于该案走向,他预计,因薄案证据较清晰,二审很可能维持原判。
至于第三个问题,也有媒体主动奉送上专家声音。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鸣给维稳派吃了定心丸,“薄案二审何时宣判其实都无所谓,它基本上不会对三中全会的召开造成太大影响,因为左派的反弹不会太强烈……薄熙来上诉肯定会被驳回,左派肯定会抱不平。但中国左派的特点是对权力依赖很重,政府既然这么干,他们即使不满意,也就这么回事了。”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人民检察院官方微博在如何看待薄熙来上诉的问题上,“就这么回事了”的口气颇为显眼。“法治的光芒需照进每一个人心中,公务员尤其是;‘名人’心理上的优势已成劣势,在法律事实面前,政治是无力的;在人生的最后轨迹中寻找性格中的倔强,法律上的‘上诉’已失去法律上的申辩;他想让民众了解什么?这已经没有意义。”
薄熙来想让民众了解什么?此疑窦早在薄熙来一审前,各种传言已经满天飞。有人说,这是薄熙来最后的表演机会,只能如此才能维持自己在拥趸们心中的位置。不过舆情方向与薄熙来预期南辕北辙,因为“表演”太过火,狗血剧情冲淡了本来的律政片亮点。尚且还在公开场合呐喊的,不是毛左派,不是薄熙来昔日的忠实粉丝,而是曾经深受其害的律师团队。
在重庆轰轰烈烈的打黑中被“黑打”的李庄就是其中之一。在得知薄熙来上诉消息后,这位昔日律师在个人认证新浪微博中发出期待,“期待上诉人二审拿出‘未贪污受贿、未滥用职权’的有力证据,同时期待薄谷开来(自愿、不受强迫地)出庭接受质证,使全社会再一次接受‘罪与非罪’的法制教育。”王良其律师则对薄熙来能否拿出切中要害的证据不抱任何期待,因为在他看来,薄熙来上诉的意义就是两个字——“不服!”至于为什么不服,怎么才算服,恐怕无人能解薄熙来之意。
总体来看,薄熙来引起的震荡已经不如往昔,民间舆论场的讨论亦出现江河日下的颓态。人们普遍认为,薄熙来已然倒下了,其倡导的“红色法西斯”虽然方兴未艾,仿佛正在大力推广中,但只能算是薄熙来彻底落幕前最后的喘息。
不过,还有对薄熙来二审寄予厚望的。专栏作家刘胜军寄希望于薄案的标本意义,“此案为法治教育和反思‘文革’提供了绝佳标本。如能起诉薄熙来操控司法、侵犯公民宪法权利的种种细节,不仅可以让重庆大批受害者得到迟来的正义,而且可以警示官员权力的边界、法律的威严和宪法的神圣。”只可惜,从一开始中共就在白白浪费这样一次绝好的机会。因为如果将薄熙来的老底悉数翻出,成本和后果是中共无法预期和掌控的。与其冒风险凸显可有可无的标本意义,不如按部就班,延续一贯对高官的审判,以经济罪论处。
从庭审表演到宣判,再到提出上诉,公众一定不会忘记薄熙来在庭上思维缜密的雄辩以及听判时的表情。从现场视频来看,审判长宣读判决书时,薄熙来一直带着轻蔑和桀骜不驯的笑。由此诡异的笑出发,各种揣度之词一度沸反盈天。因为薄熙来最后的冷笑,已然向他的支持者表达了另一种信号:他之所以敢冒着重判的风险否认所有控罪,就是不相信自己会坐牢到老死。他的赌注,是压在未来5到10年间中国可能发生的巨变上。
习近平显然是意识到了这种巨变可能带来的颠覆性。所以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借助演讲契机着意于深化改革开放,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成了最大最好的试验田。对薄熙来而言,即便上诉被驳回,维持了一审原判,他的“巨变”也还有近10年的缓冲期。但对于习近平,“巨变”战鼓已经摆好,不确定何时的一声轰鸣,就会招来颠覆性的社会运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