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780|回复: 2

巴菲特:我为什么捐掉99%的财富?

[复制链接]

8510

主题

1万

回帖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34095
发表于 2010-8-31 16: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巴菲特:我为什么捐掉99%的财富?

国际金融报  2010-08-31

2006年,我曾作出承诺,逐渐将我持有的所有伯克希尔・哈撒韦股票捐赠给慈善基金。这个决定让我再开心不过。

现在,盖茨夫妇和我正在要求几百位美国富豪至少为慈善事业捐出50%的个人财富,所以我还是重新解释我的意图及其背后考量为宜。

首先,我承诺,在我有生之年或大去之际,我将把至少99%的个人财富捐献给慈善事业。以美元衡量的话,这笔钱诚然可观,但从相对价值角度出发,每天都有许多人向他人赠予更多。

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常常为教会、学校和其他机构作贡献,从而放弃了原本可以用来惠及自己家庭的物质财富。他们对贫乞者的接济和给联合之路劝募协会的捐款,意味着放弃看电影、去餐厅就餐或其他个人享乐。相形之下,我的家人和我兑现捐赠99%财富的承诺则不需以牺牲需要或想要的东西为代价。

更何况,这一捐赠也不会让我放弃最珍贵的资产,即“时间”。有许多人,其中也包括我的三个子女,都为帮助他人奉献了大量时间与才华。这种赠予往往远比金钱更有价值。对一个在困境中挣扎的孩子来说,从一个充满爱心的良师益友处获得培育,远比得到一张支票更珍贵。我的姐姐桃乐丝每天都对一些人施以援手,我在这方面则做得很少。

而我所能做的,就是拿出一大堆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凭证,这些“提款存单”变现之后可以换成各种资源,从而让那些没能抽中人生上上签的人获得些许补偿。

目前为止,我已经捐赠了20%的个人股票(包括来自我过世的妻子苏珊・巴菲特的股票)。剩下的股票,我会每年捐出4%。在资产清算后最迟10年,我希望我所拥有的伯克希尔股票能够悉数投入慈善事业。这些钱将不会用做长期性捐赠基金,我希望它们能用来解决人们的眼前需求。

拥有某些东西,确实能让我的生活更有滋味,但拥有过多反让我吃不消。我想有一架昂贵的私人飞机,但若拥有好几处房产,就会成为一种负担。很多时候,拥有越多财富,越会沦为财富的奴隶。我最珍视的财富,除却健康,还有那些幽默有趣、个性多彩、长久相伴的朋友们。

在这个国度,那些在战场上挽救他人生命者会被授予勋章,好老师会被回报以学生家长的感谢信,而那些能够发现公司股票错误定价的投资者,则会被飨以数亿资财。一言以蔽之,命运的安排反复无常,无人能确定谁会抽到上上签。

我和我的家人不会为我们的非凡好运感到罪恶,相反,我们充满感恩。假使我们把多于1%的财富花在自己身上,我们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并不会因此加强。然而,剩下的99%财富却能对他人的健康与福祉产生莫大影响。这一现实为我和我的家人指明了道路:留下的财富够花即可,其余则赠予社会,去满足更多需求。这份捐赠誓言,就是我们踏上慈善之路的开始。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56071
发表于 2010-9-6 13:49: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富豪那难舍的财富

中国富豪那难舍的财富

中华网论坛  2010-09-05

9月29日,富可敌国的比尔盖茨与巴菲特将来中国找人吃饭,找的当然是有钱人,名额一共50位。这对儿“巴比二人组”找人吃饭当然未必是提供商业上的建议,而是延续自己的慈善之旅,介绍一下他们在美国成就斐然的劝捐行动。可能有人不知道,这两位在美国已经成功劝说了40位最大的富豪,将在他们身后把自己财产的一半捐赠出来做慈善事业。

中国富豪们的反应其实相当奇特与正常。奇特是如果你生活在欧美的话,大概就会觉得奇特,而如果阁下跟我一样生活在这里,就会觉得他们的反应很正常。首先,他们都很低调,没几个人声称自己接到了邀请,吃饭的人名单已经确定了,但只有SOHO中国的首席执行长张欣女士与有“中国首善”之称的陈光标公开说自己要出席。

论说跟“巴比”二人组吃饭,怎么也算个与有荣焉的事儿吧,这么低调估计真的会让很多不生活在这里的人费解。拥有财富在很多地方不是坏事,而是一个人能力的象征,这是可以供牛逼一下的。但在我们这里,有时候确实是某些人不敢过于出头的原因。有人说胡润的中国富翁排行榜就是进监狱的候选名单,这话说的还真是有些道理,黄光裕不是已经进去了么?那个榜单上好多人都进去了。

这只能说明,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财富环境不算好,积攒财富的手段也不一定能够禁得住推敲。越有钱就越低调在很多地方算是修养,在我们这里可能是某种恐惧。

另外一件怪事是据“巴比”二人组的中国代理人透露,很多接到邀请的有钱人都反复问过一个问题:这两个人请我们吃饭,是不是会劝捐?在得到肯定不会劝捐的承诺之后才会放心。可能有好多人不知道,做企业会经常碰到劝捐这件事,而且是很多情况下非捐不可的,以至于形成了条件反射吧。人家“巴比二人组”又不是您企业的当地政府官员,不至于具有让您非捐不可的能力。

上面那个说法当然是笑谈,更多的人可能还是觉得既然人家大老远来了,并且在别处劝捐已经有了这么辉煌的成果,如果真要是开口的话,这该如何拒绝呢?毕竟捐助慈善是个好事儿,财富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也算是个正经的道理。而且最大的富豪都这么做了、也开口了,别人怎么好意思嘛。

前面说了,我们这里的财富环境不好,取得财富有时候看上去挺容易,但实际上要是把其他成本算进去的话,所费的心力还是相当不小的,而且冒的风险也相当大,都说善财难舍,其实恶财更难舍,甚至那些灰色的财产也同样难舍。再说财富这件事最好能传承下去,因为没有了足够的财富,在很多人眼中就像自己没穿衣服走在风雪中一样。

财富不但是生活的保证,还是一种未来的保证,保证自己以及后代可以丰衣足食之余,还能让自己觉得有安全感。有时候我觉得很多外国富豪之所以能够把钱捐出去,是觉得自己以及后代在那里生活是具有安全感的,不一定要用钱来增强这种稳定的、有尊严的感觉,我们这里看来不是这样。所以,这二位的中国之行估计不会有啥良好的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80

回帖

410

积分

中级会员

热心会员

积分
410
发表于 2010-9-7 15: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为整个自由世界的富人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6-10 21:4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